存在美学视域下兰姆随笔作品的生态观研究
2016-02-19杨立学
杨立学
存在美学视域下兰姆随笔作品的生态观研究
杨立学
(武汉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湖北 武汉 430072;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天津 300222)
兰姆随笔被广泛接受是因为其对人类日常生活的生态化作用,本文从人与物、人与人、人与工作三个方面研究兰姆随笔的生态性,挖掘兰姆所澄明的人与自然、社会的本真关系,这一澄明自身让人领会到自我生存的意义,从而形成未来生活的生态性原则。
兰姆随笔;生态;生存;存在
兰姆随笔能流传下来成为英国随笔的经典主要源于其随笔与人类生活的相关性。其随笔一改启蒙主义散文家的宏大叙事与谆谆教导,通过对日常生存经验的书写来保存纯正的生命情感。兰姆随笔不仅涉及人与物的关系,还关涉人与人、人与工作的关系,这一书写方式使兰姆随笔在生态文明的建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研究兰姆随笔作品的生态意义,从而澄明其随笔作品的生态观。
一、人与物的生态性
兰姆的童年乐园是其外祖母做管家之地,因为主人已经搬进了新宅地,旧宅院年久失修,已经败落,主人搬入新居喻示着人类进入了现代文明,与旧宅院的破败形成鲜明对比。但兰姆在人造自然中同样看到美好的事物,他“曾经花几个小时注视着十二尊凯撒半身像,……直到这些古老的大理石雕像好像又活过来,或者自己和它们一样变成大理石雕像”[1]183。
这十二尊凯撒的雕像堪称艺术作品,这是真实与虚幻的汇通,矗立的大理石凯撒雕像和凝神的兰姆自身是真实的,而兰姆向雕像的转换是虚幻的,但却是以审美的状态进入了雕像的世界。海德格尔认为“雕像的目的并非让人易于辨认出神的模样,而是其雕像本身是作品,让上帝在场,因而雕像本身就是神”[2]。
兰姆进入了作品的世界,自身幻化为凯撒,有君临天下之感,正因为有了这十二尊凯撒雕像,“墙帷”、“ 挂毯”、“雕花的橡木嵌板”才显出其雄伟与富丽。但在现代性进程中的当时,这一切已经败落,因为以上三件饰品上的“金粉几乎掉光了”[1]183。在这所破败的大宅院里,保持生机的是“大花园”,兰姆在其中流连忘返,完全沉醉在这满园的芬芳之中。他躺在草地上,沐浴在橘园的阳光中,静静地观赏水池中鱼儿游来游去,兰姆觉得这个大花园都被他独占了。大自然的美与人的自由密切相关,自然之优美就是人的性灵以自由的方式流动。马克思认为,“一个忧虑的穷困者,对最美好的欢乐也不能感觉”[3]109。因为这些穷人有现实的经济压迫,还在为生机发愁,而不可能以自由的心境去审美。兰姆没有这种压迫,同时由于主人搬走,空荡荡的大花园仿佛成为兰姆自己的领地,因而他是自由的,兰姆就这样自由自在地与自然融为一体。
这一切表明人为的事物如果不是艺术作品(如随笔中的凯撒雕像),终究要走向破败,这是因为这种人的创造自身缺乏生命性,早晚难逃破败的厄运,而大自然本身由于自身的生态系统,能永远保持其生机。这样,兰姆随笔所流露出对人造物与自然物的态度,显现了人与物的生态原则,即要尊重自然本身的属性,人为的创造难免将归于废墟。
二、人与人的生态性
兰姆把人生的痛苦转化为普遍的同情心,这一过程经历了审美想象与审美愉悦。人与人的生态性主要从随笔中涉及的兰姆对待自身境遇、无赖和弱势群体的态度展开研究。对待自身境遇的观点是兰姆对待自我遭遇的人生态度,对待无赖是对强者的态度,而对待弱势群体是对弱者的态度。这三方面将较全面展现兰姆对人与人生态性的认识。
(一)兰姆与自身境遇
兰姆一生阴霾密布,自己口吃的先天不足让其失去了进入大学的机会,早年恋人不幸夭折让其从小青梅竹马的憧憬化为乌有,为了照顾时而精神病发作的姐姐兰姆终身未婚。但兰姆并没有沉浸在这一痛苦的生存经验中,而是寻得了一种超脱的能力。此超脱来自于他对文学的审美领悟,他曾说柯勒律治“神圣诗句的吟唱以其独特的方式安慰着悲哀者”[4]。柯勒律治诗歌中充满了超越性的诗意想象,这种想象让兰姆看清了自身的痛苦,并在这一想象所建立的感性世界中观看到自己的生存场。
兰姆心中的生存情感在柯勒律治的诗作中并没有被完全表达,于是,他自己也进行审美构形,即诗歌与随笔创作,在审美构形中认清自己的生存情感,从而领会自身存在的意义,并树立未来生活的原则。这是一种性灵的力量,当人受到外力压迫时,人的性灵与这种压迫形成对抗,所采用的有效方式往往属于艺术。兰姆选择了文学作品欣赏,当内心深处的情感还没有被完全表达时,就自己动手进行文学创作,在创作的审美构形中领会自身生存与外界事物的关系。人类痛苦的根源往往可以追溯到自身生存情感的被遮蔽,而兰姆在文学作品的感性世界中领会到了自身的生存情感,其痛苦从根源上被消除,由此培育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在随笔创作中,兰姆试着以一种非功利的态度领会生活,即不是为了某个功利的目的,而是为了承载生存情感,以便获得此种情感的对象性观照,建立精神家园。生活自身具有丰富性,而人常以自我的趋利避害的本能去理解生活,于我有利便是好的,反之,就是不好的。以这种功利的态度对待生活,对于己负性的生存经验就会有一种恐惧,于是,生存自身的丰富性被遮蔽。兰姆在其随笔中以一种移情的方式对待生存经验,实际上是一种对经验功利性理解的去蔽,即以一种审美的方式显现生存经验积极的一面,由此事物与人生存的关联被显现。这种显现也是一种遮蔽,即对于生存经验另一方面的遮蔽,但这种显现是在审美状态下对理性认识的去蔽,因此就具有特别的意义。海德格尔将这种既显现又遮蔽的境界称为“林中空地”,是光明与黑暗的游戏之地。
在随笔作品中,兰姆建立了“林中空地”,在此空地中,被功利性逻辑所遮蔽的生存情感被澄明,兰姆在此澄明之境流连忘返,沉醉其中,由此领会了生存的意义,这便形成了感性真理的原始发生。生存在此真理世界中,才能感悟到自身的生存命运,对他者生同情心,从而消解负面情绪,如怨恨、妒忌。
兰姆以一种平和的语调来叙述生存经验,但这种语调中却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忧伤。如在《梦幻中的孩子们》(Dream Children,A Reverie),兰姆以一种清新的语调展现了儿女绕膝的画面,但在作品最后一段,儿女形象模糊、消失,梦醒来,回到孤寂的现实生存场。一种凄凉之感油然而生。这一情境化入了整部作品,形成化境,随笔成为了艺术,让兰姆于作品的创作过程中领会到自我孑然一身的生存场。
兰姆并非对人生负性事件口诛笔伐,而是以一种恳切之心娓娓道来。兰姆随笔的喋喋絮语表现了他对待生存经验的态度,虽然这些经验于他是负性的,但是他往往从一个积极的角度来解读,立场不同,事物所呈现的面向也不同。按海德格尔的观点,存在是丰富的,人们遗忘了存在,是因为人把存在单一化,只看作一个个具体的存在者,存在自身的丰富性被遮蔽,而兰姆随笔却敞开了这种丰富性,从而使存在自身得以澄明。
刘炳善认为兰姆对待生活中的痛苦有一种阿Q精神[5]。的确,兰姆在精神层面常常保持着对生存经验的超越,但这种超越不只是一种阿Q精神胜利法,更是一种生存经验与人类命运的关联。兰姆的生存经验植入了其随笔,由于其独特的艺术形式,语词自身开始言说,个人化的生存经验演变为整个人类的命运,从而实现了对个人生存经验的超越。此超越是兰姆随笔成为艺术作品,发挥生态化功能的关键。
(二) 兰姆与无赖
无赖对人实施着多种多样的纠缠,给人的和谐生活造成诸多戕害。而这些无赖行为的实施往往具有理直气壮的理由,让人哭笑不得。兰姆在《两种人》(The Two Races of Man)中,对无赖这一意象进行了反讽地构形。
该随笔谈到一生挥霍无度的拉尔夫·比格德(Ralf Bigod),此人手头没有用度便要去借,但从不归还,有了钱就大手大脚花掉,要不就丢掉,有时把钱埋在河岸边,还戏称不用给利息了①。然后又去恬不知耻地借钱,借钱时面带微笑、理直气壮、友善无比,让人无法拒绝,乖乖借出不可能归还的积蓄。在旁人看来,这是十足的无赖,而兰姆却戏称此人借钱就如同收税,其借钱采用“不可拒绝的方式”,即“兴高采烈、豁达爽快的神情”[1]44。此人花起钱来有“皇家气派”[1]43,想想如果让帝王省吃俭用,简直是笑话。对比格德而言,钱乃身外之物,兰姆将其气派比作亚历山大大帝,每天做的都是大事业,而对于金钱这种小事,根本不屑一顾。但比格德所做的大事业就是“现在借,将来还要借”[1]43。通过对这一无赖如此这般的文学构形,让人看清一种生存状态,无赖的存在方式显现于感性世界,从而让人领会到被无赖纠缠的生存情感,这种情感如果没有文学构形,将由于功利性的目的而被遮蔽。但当这一生存方式显现于“林中空地”时,人们将在这一感性真理中领会到正确的生存原则。
在随笔中,兰姆的反讽用到了极致,把这一十足的无赖描绘成一位品德高尚、受人尊敬的绅士。大家宁愿把钱借给他浪费掉,而无任何回报,也不借给那些真正需要钱的可怜人。这是对公众一种日常行为的显现,人们往往由于顾及颜面而对一些社会的无赖贡献钱物,也不愿意去接济一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通过文学夸张、反讽的构形,随笔显现了这种老奸巨猾者兴,老实者困的现实社会状况。
(三)兰姆与弱势群体
弱势群体是兰姆的重点关注对象,在随笔中,兰姆倾注了其全部的同情心。关于英国议会通过决议把乞丐关起来以整顿市容一事,兰姆在《为都市乞丐减少一辩》(A Complaint of the Decay of Beggars in the Metropolis)中发表了意见。议会之所以这么做是认为乞丐大都具有欺骗性,即他们本身靠欺骗路人的善良而获得财富。但兰姆认为这是吝啬者的借口,没有乞丐靠着几个铜子儿致富。并且认为即使有一定的欺骗性,乞丐佯装可怜的表现也值得所换来的那半个铜子儿。施舍给乞丐是出于人的良知,是人心向善的流露,因此,即使这个乞丐是骗子,施舍者也无需灰心,因为施舍之行为乃是捐献给了善。兰姆对待乞丐的态度,正是人的善。这是人与乞丐共处的生态原则,正如兰姆在结尾所说的那样,“当一个穷人来到你面前,不要去调查其是否真有所谓的“七个小孩儿”需要抚养,不要为了半个便士去不受欢迎地探寻事实真相”[1]216。这是人之善的选择。人的善举是康德的绝对命令,即“人之行动只能依靠具有普遍立法意义的准则”[6]。在社会中见困不帮的行为将让社会关系恶化,因此不具备普遍的立法意义。一个人的行为需要具有普遍立法的意义,这个行为肯定属于善举。当一个人落魄时,甚至成为乞丐时,有另一个人施舍相助,从而生存下来,这种行为将作为普遍准则传播开来,让遇难者都能及时获得援助,因此帮别人也就在帮自己,这是兰姆对待做善事的态度。
人不仅对乞丐有歧视态度,甚至对单身汉也有歧视。单身汉与已婚者是两个对立的群体。兰姆在其随笔《单身汉于已婚者行为的抱怨》(A Bachelor’s Complaint of the Behavior of Married People)中,从情感炫耀、孩子特权、妻子专权等方面深入显现了两大群体的矛盾[1]227-236。
在情感炫耀方面,已婚者在单身汉面前展现燕婉温情,并暗示这种情感单身汉是没有份的,因此也就不用妄想了。关于这一点,兰姆认为无需如此直白,只要心照不宣,单身汉自会明白。
在孩子特权方面,已婚者有了孩子就更加盛气凌人。当单身汉不去接近小孩时,被说成不亲切,当单身汉主动要和小孩儿一起玩耍时,又被父母以种种借口把小孩儿支走,总之,单身汉在与小孩儿的关系上进退两难。兰姆认为单身汉没有理由一定要爱别人的孩子,因为小孩儿不是朋友的一固定物,可以赋予友情寄托,小孩儿乃是一自由的个体,单身汉可以选择喜欢与否。
在妻子专权方面,妻子会想尽一切办法破坏自己丈夫婚前的各种友谊。在兰姆看来,这些妻子们不会同意未经其批准,且可能撼动其地位的友谊。兰姆用自己的亲身经验叙说了在朋友家被不礼貌对待的经历,这些经历的根源在于妻子把礼貌的对象原则颠倒了。本应对客人表示礼貌,好菜让客人先用,妻子却以丈夫未到为由,推迟开饭,或即使开餐,好菜也尽数挪到丈夫面前,而不管客人是否有菜可吃。
兰姆终身未婚,因此能站在单身汉的一边,通过自身的生存经验,突破传统的认知,道出真知灼见。在随笔中,兰姆显现了已婚者与单身汉这两大群体的关系,让人看清了这两大群体的生存状态。兰姆使用了情感评价性语调,对已婚者的行为进行了情感评价,从而让人领会到这种行为的卑劣性。只有让此卑劣性消失,即让此关系生态化,这两大群体才能和谐相处。
不仅女子对男子歧视,男子对女子也有区别对待。在《现代的殷勤》(Modern Gallantry)中,兰姆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他认为一位绅士应该对女性表示尊重,不管这位女士是年轻貌美,还是年老粗鄙。社会上确有一些人,见到貌美如花就可劲地献殷勤,见到年老色衰的就爱答不理。这是因为年轻貌美的女子是男士心目中的理想,是他想成为的那个样子。但非自我理想的事物同样具有存在的合理性,需要认真对待,这是出于生态平等的原则。兰姆通过约瑟夫·佩斯(Joseph Paice)和苏珊·温斯坦利(Susan Winstanley)的爱情轶事表明,如果不尊重其他女性,受恭维的女子也会不悦,因为她不能容忍自己所属的女性共同体的尊严被侵害[1]152-153。在这一共同体被尊重的前提下,才能谈对自己一个人的关爱。兰姆在这篇随笔中反映了男性对于女性的生态原则-尊重,不管美与丑,还是老与少。
兰姆随笔激起了人们对社会和谐的思考,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是人际关系的反生态化,对这一问题,兰姆深入挖掘了英国国民的劣根性。由于封建思想盛行,英国国民羡慕贵族生活,即使由于社会和自身的原因,未能忝列贵族之列,拐弯抹角攀上一个贵族的亲戚也要作为非常荣幸的经历天天炫耀。随笔《南海公司》(The South-Sea House)所描绘的一个小职员托马斯·泰姆(Thomas Tame)就是这样一个人[1]7。他妻子的门第就是靠着如“迷宫般的(亲戚)关系(labyrinth of relationship)”与著名但结局悲惨的德文特瓦特(Derwentwater)家族联系上了。查理二世的女儿曾嫁到这一家族,因此是显赫的贵族,但后来由于这一家族的詹姆斯参与雅各宾派推翻政权的叛逆行为而被处决。但在当时英国人看来,即使是罪犯,也是贵族,泰姆夫妇以此为荣,特别是泰姆,每天装出非常矜持的样子,与人交谈时身体稍稍前倾,宛若贵族。
在《南海公司》的后半部分[1]10-11,还有一位小职员普卢默(Plumer),他是浪荡公子瓦尔特(Walter Plumer)的私生子,即便如此,普卢默对于提到他的出身时一点都不难为情,反而非常得意。兰姆在描述其私生子的身份时,非常含蓄道,“他并非来自何福特郡普卢默家族的正统一线,其引以自豪的直系上流身份,如同其徽章一样,有一条左斜线”[1]10。 徽章是一个人身份的标志,上面若有一左斜线,则表示是私生子。兰姆的语言含蓄,在这种含蓄中透露出嘲讽。在这种含蓄嘲讽的情感评价性语调中,显现了普卢默爱好虚荣,不以自身努力和社会正义为价值取向,而以追求贵族的奢华生活为目标的市侩人生。这就是英国国民的劣根性,这一劣根性是当时英国社会反生态性的根源。
如何消除这种劣根性呢?兰姆在《巴巴拉·斯》(Barbara S-)中进行了探讨。小巴巴拉·斯由于家境贫困,11岁就在剧院里做演员养家,当从司帐员雷文思克罗夫特(Ravenscroft)手里领工资时,由于雷文思克罗夫特马虎,多得了一倍的工钱,这将大大改善小巴巴拉·斯的家庭生活,如家里会有较大一块儿肉吃,按家庭收入而言,这样的美食平时每周只能有一次,两个妹妹也可以有白袜子穿了,并因此可以来剧院看拍戏,而且马虎的雷文思克罗夫特不可能知道此事。一切都是那么合乎理性的判断,但是某种力量还是把巴巴拉·斯推回到司帐员面前,还回了多得的部分。此事过后,小巴巴拉·斯感到“一种深切的宁静降落在她心田,让其领会到诚实的本性”[1]370。通过心理描写,兰姆展现了如何以诚实的心境保持个人与他者的生态关系。
兰姆随笔的语言不是日常的语言,其随笔语言要说出必须要说出的内容,这一内容要道出人的本性。兰姆随笔说出了人的欲望,如成为贵族,其为此所使用的工具是其装出来的优雅举止,但这些都是滑稽的,兰姆以其特有的幽默在描述这一点,从而显现出一种道,即人应该如何去生存。
三、人与工作的生态性
人通过劳动而成为自身,“正是在对象性世界的建立中,人显现自身成为人类……劳动的对象性就是人的类属性的客体化”[3]77。因此,人通过劳动而具有了为人的属性,但在现代性的社会中,劳动已经不再是人和谐的生存方式,而是已经蜕变为谋生的手段,即劳动从目的变为工具,从而造成劳动的异化。人与劳动的异化关系以及异化的解决方式在兰姆的《退休者》中被探讨。兰姆童年时自由自在,工作后这种自由被约束,兰姆将这一过程形象地表述为“就像野兽经过执拗的斗争后终于接受笼子的生活一样”[1]347。 兰姆由于需要照顾姐姐和自己生存的目的,才从事如此这般的工作。马克思认为“劳动的异化性质就表现在只要没有生活上或其他方面的逼迫,人会像逃避瘟疫一样逃避劳动”[3]74。工作如何取得与人的生态化是兰姆探讨的主题。兰姆认为让其能这样一年一年熬过来,主要靠每年一周的休假,用他的话说,“这是一重大恩赐”[1]348, 兰姆每年盼着这一周的到来,这种期望让其安于现状。当终有一天,力不从心之时,兰姆认为退休是最大的恩典,每月领着相当于“在职工资三分之二”的退休金,自由自在地生活[1]350。工作的异化作用被扬弃,形成人与工作的生态关系。
并非仅仅职员的工作被异化,具有人类“灵魂工程师”美誉的教师职业也同样难逃现代性所带来的厄运。兰姆在《过去与现在的教师》(The Old and the New School-master)中对“现在”的教师生存场进行深入分析。教师这一职业在现代性展开之前具有权威性,因为教学的内容是语言自身,当时认为“语言是蕴含着智慧与知识的巨大宝库,在此背景下,如果劝人学习语法,就会显得多此一举。因为众所周知,如果一个事物一开始就孱弱或错误的话,就不会有好的结果;如果基础不稳或不能承载架构的重负,这个建筑就不会完美”[1]93。
当时语言语法教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语法是控制语言的规则,因而教师也就被认为是权威。其一生只需一遍一遍重复语法之精妙就能获得年轻学生的无限尊重。而随着现代性的展开,知识已经不再局限于语言,人对外部世界认识的愿望被激起。另一方面,随着马丁·路德新教思想的推进,平等观念深入人心,教师与学生由原初的长幼关系演变为平等关系。于是,教师一方面需要了解各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学生天天围着教师,节假日也不放过,询问其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教师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涉及方方面面,兰姆在随笔中提到“气体力学”、“化学”、“机械学”、“土壤学”、“植物学”、“统计学”和“国家组织”等方面,学生可能问到的知识,教师应信手拈来,并借各种时机,如谈到或看到“时间”、“云彩”、“四轮马车”、“士兵”等,都能借机发挥,展开道德训诫[1]94。但结果却是这一切外部世界对教师而言变得毫无趣味。外部世界丰富多彩,但教师却把其内容进行理性分析,以备道德说教之用,外部世界的丰富性因而被理性逻辑所遮蔽,造成存在自身被遗忘。
教师牺牲了自己生存的丰富性,学生是否因而受益匪浅呢?兰姆对此持否定态度。他认为教师的谆谆教导影响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与才智明显优于自己的人过多的交流,不但不会提升你,反而会压低你;过于频繁地享用他人的原创性思想,将会限制你那本来就不太多的原创性思维”[1]96。更有甚者,教师这种行为还影响到无辜的家人,通过引用一教师的书信,兰姆在随笔中讲述了一位教师的妻子由于打理所在寄宿学校的后勤工作,包括食宿、卫生等方面,已经从一个温柔可人的少女变为天天絮叨寄宿校琐事的管家婆。而妻子对作为教师的丈夫现在只有尊重,再无爱情浪漫可言。人的爱情对象往往就是自己的理想,妻子的现状已不是教师心中的理想,维持他们关系的只剩下亲情与怜悯。
在现代性的社会中,教师被剥夺了作为一个正常人的存在,他本来在工作之余有宽松的休闲时光,但却要在这段时间里不停地积累各种可能被学生问及的知识。教师对外部世界的审美欣赏也由于教导学生的需要,而采用理性的逻辑和范畴对外部事物进行解读,其结果造成了生存世界成为异己的力量,从而让教师生存情感无以寄托。自己的爱情由于工作所累,也彻底失去了本有的意义,心灵的愁苦失去了安顿的园地。
由此可以看出,教师这一职业已被异化,兰姆随笔敞开了教师的生存场,让教师、学生和他者看清这种生存状态,领会到什么样的生活是生态的,什么样的是反生态的,以便在未来的生活中有所抉择。
四、 结语
兰姆随笔显现了人类社会的生态问题,其根源在于随着现代性的推进,人们遗忘了存在。人们通常采用理性的逻辑实现对自然的开发和社会关系的处理,造成人为建筑破败、人际关系恶化、工作于人异化等诸多反生态的现象。兰姆通过随笔的创作显现了自然与社会中的非生态性的,让人知晓非生态化世界的恶劣性,从而领会到未来生活的生态性原则,并因而激起人们为追求自我生存场的生态化而奋斗的意志。
[注 释]
① 此处兰姆一语双关,“bank”指河岸和银行,参看Charles Lam著《Essays of Elia》一书,William Paterson出版社1885出版,第44页。
[1] LAMB C.Essays of Elia[M].Edinburgh:William Paterson,1885.
[2] HEIDEGGER M.Poetry,language,Thought[M].New York:Harper &. Row Publishers,1975:43.
[3] MARX K.Economic and Philosophic Manuscripts of 1844[M].New York:Prometheus Books,1988.
[4] LAMB C.The Best Letters of Charles Lamb[M].Chicago:A. C. McClurg & co.,1892:43.
[5] 刘炳善.译事随笔[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43-44.
[6] KANT I.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the Metaphysic of Morals[M].New York:Prometheus Books,2010:37.
Ontological Aesthetic Study of the Ecological Idea in Lamb’s Essays
YANG LIXUE
(Foreig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Center for Post-Doctoral Studies, 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72, China;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Tianjin 300222, China)
Lamb’s essays are widely accepted as it serves an ecological function upon the everyday life of humanity. The paper studies the ecological quality in Lamb’s essays from three parts, i.e. a human being and an object, a human being and the other, a human being and his job, and tries to unconceal the genuine relationship among human beings, nature, and society. The unconcealedness itself brings one to comprehend the significance of self-existence. In this way, the ecological principle is formed in the future life.
Lamb’s essays; Ecology; Existence; Being
I561.076
A
1008-472X(2016)04-0123-06
2016-04-16
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文学艺术作品在天津市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机制研究”(20142227);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科研发展基金项目“兰姆随笔的生态美学研究” (SKY15-02)
杨立学(1979-),男,河北威县人,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站博士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国文学。
本文推荐专家:
朱宾忠,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英美文学。
周洁,山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英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