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学前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6-02-19安聪红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全面发展学前教育农村

安聪红

摘 要:儿童的学前教育的基本任务使促进儿童身心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以后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都要遵循儿童的这些发展规律,制定合理有效的教育内容、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选择符合儿童发展和需要的学前教育的方式方法,把抽象的知识融入到形象思维活动中,这样才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激发幼儿潜在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关键词:学前教育;农村;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137-01

家庭是学前儿童教育的重要阵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教师。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起始环节,为孩子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良好的学前教育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但是,农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由于受自然条件、经济状况,家长的思想认识和能力、素养等原因因素影响导致发展受限。本文重点分析农村儿童学前教育现状,并针对各类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

一、农村儿童学前教育现状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的家长对早期教育关注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把孩子送到学校接受学前教育。然而,由于在基础教育阶段家长和老师的认识不足、师资力量薄弱、资金投入不足和教学条件差等因素的影响,使农村儿童的学前教育绝大多数流于形式、效果欠佳。

1、认识不足。家长:随着社会和科学文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儿童家长认识到儿童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儿童被父母送进了学校参加学前教育。然而,在广大的贫困农村家长对学前教育的认识还很欠缺。绝大多数的家长认为:进入学校就应该学习加减乘除、识字、背诵唐诗等。哪个孩子算数算得快、认得字多、背诵的古诗多,哪个孩子就是好孩子,将来就能出人头地!而且,以此为标准来衡量自己孩子是否聪明,将来是否有出息。

教师:参与农村儿童学前教育的绝大多数教师认为学前教育就是为小学教育做铺垫、做准备的,他们利用幼儿的可塑性和接受能力强的特点强行灌输给幼儿一些知识和技能,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发展都是不利的。

家长和教师的上述认识,严重的违背了儿童成长发育的规律,片面的追求学前教育的数量只能导致失败的后果。

2、师资力量薄弱。农村参与幼儿学前教育的教师绝大多数都是小学教师队伍中的特殊情况者:岁数大身体欠佳者、岁数小经验不足者、没有学历代课者等。很多农村学校存在教师编制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教师缺乏的问题,很多农村参与学前教育的老师基本都是代课人员。这些教师很少有专业的学前教育学习的经历,要不是缺少教育教学经验要不就是教学方法落后,这些都严重制约和影响农村儿童学前教育的发展。

3、资金投入不足和教学条件差。学校的办学水平与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近年来农村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幼儿的学前教育由于没有升学压力、不好出成绩,在很多农村学前教育尚存在经费不足导致办学条件落后、教育设施严重缺乏等问题。与城市相比,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学前教育教学设施很难跟城市的相比。大部分农村学校音体美器材匮乏,几台简陋的放音盒,各个破旧的篮球,几盒单调的彩笔往往就是许多农村儿童开展音体美教学的全部家当,老师只能进行简单教学。孩子们玩的多数是自制的娱乐用具,如丢沙包、踢毽子、跳皮筋等。音乐、美术、体育器材短缺或过于简单,严重阻碍儿童的全面发展。

二、纠正农村儿童学前教育现状的对策

1、认识不足的对策。0-6岁是儿童的行为习惯、情感等基本形成的时期,是儿童养成良好的人格品质的重要时期。并且,这一时期儿童的发展状况具有持续性影响,其影响并决定着儿童日后人格的发展方向、性质和水平;同时,儿童在学前期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有助于儿童积极地适应环境,顺利地适应社会生活,从而有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成材。作为我国学制体系的起始阶段,儿童的学前教育的基本任务使促进儿童身心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以后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都要遵循儿童的这些发展规律,制定合理有效的教育内容、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①在儿童的学前教育阶段,我们要大力宣传适应幼儿身心发展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前教育。②使家长认识到培养孩子各种素质和能力远比让孩子记住各种数学公式、古诗词等要重要得多。③而参与学前教育的教师应结合幼儿阶段儿童的活泼好动、思维形象具体和个性强的特点,选择符合儿童发展和需要的学前教育的方式方法,把抽象的知识融入到形象思维活动中,这样才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激发幼儿潜在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2、师资力量薄弱的对策。①幼儿学前教育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给专业师范类院校的毕业生提供一个发展的平台,到农村任教。发挥他们的特长,在聘用教师不要只聘用语文、数学专业的教师,应当大量吸收文体美专业的教师,在教育上形成专业化教育。②建立教师定期培训制度,使得农村参与学前教育的教师能够按时得到相应的专业培训,吸收新知识,学习先进的教学模式,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建立长效的城乡教师交流制度,使城市的教师到农村支教或让农村教师到城市进修一段时间,让新鲜的血液不断注入到农村的学前教育中区,已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③另外,政府应加大教师资源的人才引进,为农村学前教育合理调派教师,补充专任教师,改进教师教学方法,鼓励年轻教师进行教学创新。这些方法不但可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而且还可以大幅提高农村学前教育的质量。

3、资金投入不足和教学条件差的对策。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教学的资金投入,一所学校经费充足后才能改善教学设施。①在经费充足的情况下,结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购置适合学龄前儿童的各种教具和玩具,使广大农村儿童也能享受到城市儿童的教育条件。②资金投入充足的情况下,参与儿童学前教育的教师才没有后顾之忧,脚踏实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方法。③也只有在资金投入充足的情况下,农村的学前教育才能吸引有专业能力和专业特长的教师投身其中。

学前教育作为小学教育的基础,要提倡积极参与和开展各种教科研活动,积极探索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思想转化为教师的教育行为,运用于幼儿园的教育实践,提高教师的教育技能和专业素质。我们要把我国最广大的农村地区的儿童学前教育重视起来,以确保我们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雪琴,邵 丽.农村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观念调查与分析[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2] 高庆春.也谈学前儿童家庭健康教育[J]. 教育探索. 2011(01)

猜你喜欢

全面发展学前教育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