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学会交往

2016-02-19梁涛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交往一日生活幼儿

梁涛

摘 要:学会交往是学会生存的关键内容之一。在幼儿园教育中,应当采取多种方式,利用多个时机,对幼儿进行人际交往的教育。为了给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文章结合实际简述如何让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学会交往。

关键词:幼儿;一日生活;交往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129-01

大班阶段是幼儿在幼儿园度过的第三个年头,也是最后一个学年。他们即将从熟悉的幼儿园生活过渡到充满新奇与挑战的小学生活。他们的交往也逐渐的多起来,发生的矛盾自然也多起来了,但是解决问题和解决矛盾的能力却很欠缺,这就需要尽快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这也是指南中社会领域的目标和要求,是他们学习社会知识的重要途径,同时在与人交往的过程逐渐形成健康的心理及健全的人格,是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最佳时机。那么如何让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学会交往呢?

一、良好的环境是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基础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指出,这个阶段正好是孩子们从生活中得到直接经验形成观念的时期,需要大量丰富的环境来引发幼儿积极主动地健康成长。因此我园在硬环境创设中进行了思考,让其能够走进幼儿的心里,产生喜爱之情,如:在走廊文化中创建了《温暖的家》主题墙,上面是每个幼儿 的生活照片,让幼儿在心里缩短与老师和小朋友之间的距离,也就是教师要为幼儿营造一种温馨、友爱和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教育环境,鼓励幼儿主动去交往,这对幼儿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尤为要注重软环境创设,我园利用政治学习时间带领教师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十不准》、《最美教师的事迹》等不同方面的内容,提高了教师师德修养,培养了职业责任感,规范了一日常规,使其将爱的教育真正地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与幼儿形成良好的师幼关系,同时也为幼儿做出了榜样。

二、基本的礼仪是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前提

礼仪教育,不仅是幼儿形成健全人格、提高交往能力及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基本的方式,更是提高我国人民素质,振兴中华民族的需要。为提高幼儿的文明礼仪素养,为幼儿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礼仪行为品质,形成一个学礼仪、讲文明的良好礼仪氛围,提高其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我园研发了幼儿礼仪教材,教材共分为三部分:个人礼仪、家庭礼仪、幼儿园礼仪。教材图文并茂,内容循序渐进,以幼儿的一日生活为背景,寓教于乐。再通过学礼仪,知礼仪、行礼仪让每个幼儿通过亲身感知、实践,逐步培养幼儿良好的礼仪意识和礼仪行为,为提高其交往能力,促进其全面、健康、平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丰富的体验活动是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径

1、有趣的课本剧表演。我园将课本剧引进幼儿一日生活。利用课本及幼儿读物中幼儿喜欢的故事,让幼儿在分析故事情节、扮演喜欢的人物或动物角色及相互间的合作中感受快乐,从而形成融洽的幼儿间的关系。

2、丰富的主题活动。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关键是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所以园里结合重大的传统节日,组织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母亲节开展《我为母亲添红妆》、六一儿童节开展《童心画未来》等主题实践活动,在爱与被爱中丰富了幼儿的情感,懂得了如何孝敬长辈,尊敬他人,如何与同伴快乐的相处,从而促进了人与人之间融洽的关系。

3、自由的区域活动。《指南》中指出要将幼儿 的一日活动与活动区游戏有机结合在一起,融为一体 ,这也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最好契机,也为幼儿创设了充分自由交往的环境和条件。幼儿学习掌握了一定的交往技能,需要在宽松真实的氛围中进行充分的尝试与练习。

首先,建立促进各区幼儿间合作的良好常规。在一次区域活动中,娃娃家里的一个小朋友要将自己的娃娃带到餐厅去吃饭,于是就来到了餐厅区说:“我带孩子来吃饭,请帮我点一碗面可以吗?”正在餐厅干活的的小朋友愣住了,转头看着。我向她们点头示意,洋洋马上走过来说:“好吧。”那个来吃饭的小朋友吃过饭说:“谢谢,再见!”通过以上的事例说明,我们应该鼓励、引导各区域游戏之间的联系与合作,这样有利于拓宽幼儿交往的平台,增强幼儿之间相互交往的机会。

其次,鼓励幼儿尝试解决矛盾。自由合作的平台有了,自然矛盾也有了,这时教师要鼓励、引导幼儿自己解决相互之间的矛盾。

四、家园共育是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桥梁

幼儿的行为习惯及健全人格的形成,幼儿园教育是其重要的途径,但家庭的教育更是不容忽视,熟话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这足以说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而恰恰现在的家庭教育却是严重缺失的,盲目地追求高分教育,对幼儿的生活全部封闭,幼儿的终身发展受到了制约。面对此景,我们该怎样改变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幼儿园通过家长的微信平台、家园共育、家长开放日等方法,让家长了解《幼儿发展指南》的内容及一些教育孩子的经验,为家庭教育提供及时的养料。再通过亲子活动为家长和幼儿和谐相处的平台,

五、在生活中培养幼儿的交往意识

为让幼儿的生活更加社会化一些,我们让幼儿从了解自己的周围环境开始,教师首先为幼儿在幼儿园里寻找交流的机会,如:在大班毕业季临近,会带着他们去小学部看一看,感受他们之间的差异,与哥哥姐姐交流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等等。再通过许多活动让幼儿走出幼儿园,走入社会,了解社会的生活。如:走进交通岗,带领幼儿去体验交警叔叔的苦与乐,感受他们给社会做出的贡献,知道如何珍爱生命。生活让幼儿的思维和行动有了质的改变,成为他们终生的老师,不断地学会适应生活,尝试交往,获得交往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同伴交往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幼儿只有在与同伴友好的交往中,才能够学会在平等的基础上协调好各种关系,充分发挥个体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为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洪春.让幼儿学会交往与合作[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05)273.

猜你喜欢

交往一日生活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幼儿一日活动中感知数量关系的指导方案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突围与重构——小学科学课堂中师生交往的真效性实践探究
音乐游戏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