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如何对高中学困生进行转化

2016-02-19曾小苑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闪光点班集体学困生

曾小苑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105-01

一、为什么要转化高中学困生

1、高中学困生转化是班主任履行管理职能的需要。一个班级是由一个个学生个体组成的有机整体,里面既有优等生,也有学困生。班级管理的重要目标就是使班集体的功能大于部分的功能之和,使班集体的凝聚力、向心力得以激发出来,最终使班里的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而决定一个班集体整体功能大小的决不是那些优等生,恰恰相反,是那些学困生。

2、高中学困生转化是班主任履行服务职能的需要。服务是班主任的另一重要职能,班主任有为班里学生提供服务的义务。虽然班里各个学生的性格、家庭背景、学习成绩、爱好、特长等有所不同,但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都值得我们去尊重、去珍爱,因为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是独特的、崇高的。班里包括学困生在内的每一位学生,都是一粒珍珠。只要我们细心打磨,真诚的为他们服务,热情的帮助他们,整个班集体就能串成一串光彩夺目的项链。

二、高中学困生的形成原因

学困生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中既有智力性因素,也有非智力性因素;既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

1、内因方面

(1)性格内向,妄自菲薄,自卑心理严重,自我封闭,缺少与老师、同学之间的交流,不能够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向外界开放。(2)自学能力欠缺,旧的知识尚未消化,新的知识又接踵而至,以至恶性循环,学业难以为继,最终放弃学业。(3)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在这一过程中未能处理好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从而导致逆反心理和敌对情绪严重,容易偏激和冲动,从而产生人际关系的不和谐。(4)缺乏理想和自我超越的信念,缺乏求知欲和进取心。(5)没有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要么好高骛远、妄自尊大,要么意志薄弱、经不起挫折。(6)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无法静心学习,注意力不集中,课堂纪律较差。

2、外因方面

(1)家庭原因。有的学生家里兄弟姐妹太多,家长对每个子女的关怀有限,使学生从小生活在一种没有关心和呵护的环境中,导致学生缺乏家庭指导,人际关系不协调;有的学生生活在单亲家庭,生活的巨大变故在学生心灵中留下了阴影和创伤,导致他们的生活、学习态度消极;有的家长教育方式不当,认为自己的孩子不是学习的料,乱给学生贴标签,导致学生自卑心理严重等等。(2)学校原因。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一些学校和老师为了提高升学率,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投放在了中等以上水平的学生身上,对学困生的投入非常少,导致一些学生丧失了信心;有的学校和老师“不作为”或“乱作为”,没有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学困生转化措施,或者一些转化措施违背了教育规律,导致学困生转化工作没有起色。(3)社会原因。由于学困生在学习上缺乏动力和兴趣,而青年学生又精力充沛,当他们的兴趣不在课堂上、不在校园里的时候,他们关注的焦点自然就转移到了社会上。社会生活丰富多样,社会的一些阴暗面也会反映到学生的精神生活中来,致使一部分学生的认知偏离了正确的轨道,不再热爱学习、不再遵规守纪。

三、高中学困生转化的策略

1、在转化之前,先满足学困生较低层次的需要。我们若要转化学困生,一定要先满足他们较低层次的需要,如为家庭贫困的学生争取学杂费减免,满足他们衣食方面的基本生理需要;对那些不受人关注的学生多一些关爱,满足他们归属和爱的需要等等。当缺失性的、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他们的需要自然就会过渡到认知、自我实现等成长性的、较高层次的需要上来,他们的学习和纪律也就有了保障。

2、努力提高学困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和自我价值感。学困生之所以丧失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往往是由于不善于学习导致经常性的学业失败造成的。为了改变学困生这种消极的心理状态,我们就要给他们带来成功的希望,例如我们平时可以针对性的给他们出一些偏容易的试题,让他们能更容易的得到较高的分数,弱化他们考不及格的消极观念,慢慢走出“习得性无助”的窠臼。当他们尝到了成功的甜头,他们就会慢慢地在学习上、纪律上有所改进,并成功“脱困”。

3、多表扬、少批评,及时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学困生,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学困生表面上狂放不羁,但心理上普遍存在自卑感,他们总有一种低人一等的感觉,容易自暴自弃。因为他们的内心比较脆弱,所以越是学困生,越需要老师、家长的关心和呵护。老师和家长平时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积极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的予以肯定和表扬。

4、转化学困生要持之以恒,要打持久战。在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奢望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在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中常出现反复现象,针对学困生的这种反复现象,一定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为了顺利的度过这一艰难的反复期,班主任先要弄清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找到根源才能对症下药。另外,班主任还要有信心和耐心,因为学困生在反复中蕴含着进步,他们是在进步中反复,在反复中进步,每次的反复不是机械的重复。只要班主任坚韧不拨、耐心细致地反复抓,抓反复,循循善诱,学困生就可以顺利度过反复期,成功“脱困”。

5、注意学校与家庭的有机结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最早的启蒙老师。环境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家庭环境的不同,造就了不同品行的学生。经过观察,我们发现凡是品行有问题的学困生,其家长大多是不称职的家长。为此,我们需要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转变家长的一些不正确的观念,教给家长一些可行的教育方法,并针对学生在学校的一些表现,寻求家长的配合和支持,与家长共同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家校合璧、双管齐下,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和家长一起帮助学困生“脱困”。

做一个细心、耐心的班主任吧,在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中方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我们持之以恒,我们定能成为学困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猜你喜欢

闪光点班集体学困生
从我们的班集体说起
浅谈唤醒学生“闪光点”的方法
抓住闪光点,“流水账”也能翻出浪花
用“爱心”创建和谐班集体
Research on Band Structure of One-dimensional Phononic Crystals Based on Wavelet Finite Element M eth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