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数学

2016-02-19廖成着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联系生活动手操作自主学习

廖成着

摘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发挥学生在认识活动中主体作用的重要条件。我们的教育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数学知识,始终坚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自主学习;动手操作;联系生活;激发求知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083-01

学生的主体性即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要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身积极地,全面地展开自觉地学习,主动地去获取知识,主动地去掌握技能技巧,为以后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素质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使学生“会学”,掌握“怎样学”。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一、动手操作,探究发现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把结果告诉学生,而忽视其知识的来历,让他们记住或者反复练习,这样会扼杀学生思维的发展。而重视过程,则使学生们不仅掌握新知识,还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让他们在享受到知识来源快乐。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采用小组形式,每个人拿出已准备好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问你能拼成我们熟悉的图形吗?通过操作很快发现拼成的是平行四边形,然后讨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进一步引导他们的面积又有什么关系?通过小组观察、讨论,总结出三角形面积等于底×高÷2,用字母公式表示为 。并指明说除以2的理由,这样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坚持学生为主,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不仅学会自己去发现“知识”,而且还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发现知识规律,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使学生在探索知识规律的过程中发展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一边操作,一边思维,人人动脑,兴趣盎然,同时学生学习时手脑并用,由感知到抽象概括出知识规律。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又使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二、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发挥学生在认识活动中主体作用的重要条件。我们的教育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数学知识,始终坚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移多补少”的应用题时,教师可先通过摆圆片导入,摆两行○,每行十个,观察并口答从第一行移动1个到第二行,这时第二行比第一行多几个?移动2个呢?移动3个呢?从中学生容易发现并得出每次移动个数是相差个数的一半,相差个数是移动个数的两倍,并板书。再让学生摆圆片,第一行摆15个○,第二行摆7个○,怎样移动才能使两行圆片同样多?为什么?这个问题较直观,而且容易接受。那么你从自己的生活出发,能否找出这种类型的事例呢?

生A:我有20颗糖果,姐姐只有12颗,我给姐姐4颗后,两人的糖果颗数同样多;

生B:小明有8支铅笔,而我只有4铅支,小明借我两支后,两人的铅笔支数相同;

生C:第一兴趣小组共有15本课外书,第二兴趣小组只有9本课外书,第一兴趣小组借给第二兴趣小组3本后,两兴趣小组课外书数一样多;

生D:小强与小松都集邮爱好者,小强有邮票46张,小松有邮票64张,小松给小张9张,两人的邮票张数相同;

……

这时教师积极鼓励,抓住机遇,把问题深入一层。如果你有14颗糖果,给姐姐3颗后,两人的颗数才相等,那么姐姐原来有几颗糖果呢?为什么?学生回答后追问,你还能举例吗?本节从不知到知,形成新的知识网络。例如:在教学用方程解“求其中一个速度”的相遇问题应用题中,不能局限于用相等关系:两列火车的速度和乘以相遇时间等于铁路长168千米。列出方程,由于前面已学过用方程解应用题,又加上已学过的相遇问题的应用题,所以教师给予一定的思考时间,让他们尽情思索,不论用什么方法解,教师都给予肯定。并板书:

同时对好的解题方法及时鼓励,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动力,使他们真正体会到学习的愉快,成功的喜悦。

三、激发求知欲,调动积极性

学生的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兴趣,只有让学生产生了兴趣,才能使学生的智力开足马力。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注重进行思想教育,教学内容要安排得当外,尤其要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就是选用灵活多样,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

例如:我在教学“正比例应用题”这一节前一天,我将学生带到学校的旗杆旁问大家:“你们谁能计算出这旗杆的高度?”学生们面面相觑,没人回答,我说我能,于是我在地上用米尺量量画画,马上算出来了,他们惊讶了,疑惑不解。我告诉他们,明天就学习这方面的知识。由于学生的求知欲心切,第二天上课个个聚精会神,我用不长的时间授完新课,达到了预期效果。

课堂上在全体学生把基础知识学到手,变式题也基本掌握的情况下,增设一个发展的题目,有目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具体做法是出示一个带有发展性的思考题,让学生通过类比、推理,从多方面独创性的运用知识发现新方法。

总而言之,数学教学一定要改变教师满堂讲,学生填鸭式的听的模式。在教师启发和引导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主体性,通过自己的探索或操作实践,去“发现”获取知识。

猜你喜欢

联系生活动手操作自主学习
迷你小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探索
在活动中探索求知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