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国学的现代功能,提升中学生德育水平

2016-02-19范振京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国学君子人格

范振京

摘 要:以优秀国学教育来滋养我们的民族精神,传承民族的优秀人格,提升青少年的道德素质,对于提高优秀国学教育的德育功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国学教育;民族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073-02

大力加强和改进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关心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作为学校德育工作者,义不容辞,责无旁贷。不容质疑,中华民族优秀的国学教育对学校的德育工作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们应当深入研究中国国学教育,把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依据学校德育的现实状况,不断探索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的新途径。笔者认为:以优秀国学教育来滋养我们的民族精神,传承民族的优秀人格,提升青少年的道德素质,对于提高优秀国学教育的德育功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优秀国学教育的精神滋养

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受尽磨难,饱含屈辱,然而,她,以一个巨人的勇力,筚路蓝缕,披荆斩棘,不断开辟自己的发展道路,终于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正是有了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才得以有今天的空前兴盛!当今青少年,是民族未来的开创者,正需要这种民族精神的滋养,继承和弘扬这种民族精神,才能担当起时代赋予的伟大使命和历史重任。

孟子曰:“吾养吾浩然之气。”这种“气”是一种主观的精神状态,“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由内心“集义所生”,不待外求。这“浩然之气”就是一种最高的正气和节操,爱国主义正是这种正气和节操的集中体现。

孔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是对自强不息精神的一种慨叹。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朽灵魂,是民族精神贯彻古今的优秀传统。它,引人向上,顽强拼搏;它,催人奋进,不屈不挠;它,诱人开拓,勇于创新。正如《礼记·大学》称赞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凝聚着民族的向心力,鼓舞着民族的自信心,激励中国人民变革图存、奋发图强,经受各种磨砺、战胜各种困难,以实现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强盛。

自强不息精神是中国国学教育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自古以来就受到历代仁人志士的重视和倡导。几千年来,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决定着整个民族的发展趋势,无论昨天、今天和明天,它都是推动我们国家和民族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学校教育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这一优秀文化传统,帮助青少年树立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

二、优秀国学教育的人格传承

古代国学教育重视人格修养,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有言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为本”。就是说:从天子到普通平民,都要把修身看作根本。修身的目的在于自我完善,成为道德上的圣人,为治国平天下打下基础。荀子在《劝学》中强调:“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种修己内省的修养传统和自我反省的高度自觉性,造就了许多具有高尚品质和坚定节操的君子人格。

鞠躬尽瘁。诸葛亮辅佐两朝君主,开创蜀汉基业,几十年如一日,恪尽职守、忠心不二,最后为拓展蜀汉帝业殚精竭虑、发愤而死,这种品质,不仅在三国时期极为突出,而且在整个中国封建时代也是极为罕见的。他在辅佐智商低下的幼主刘禅时,已完全掌握了蜀汉的军政大权,更何况先主刘备托孤时临终嘱托:“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完全可以取而代之,然而,他却以百倍的忠诚来辅佐刘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表现出至高无上的人格风范,成为千古楷模。如果我们的青少年具有了这种至高的品质和人格,何愁民族不兴,何愁国家不强!

国家为先。蔺相如本为布衣,后成为赵国的外交使者,两次出使,“不辱使命,完璧归赵”,凭着大智大勇,屡建奇功,“位居廉颇之右”,廉颇欲辱之,多次退避忍让,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和安全,是进亦忠退亦忠,这种顾全大局的崇高人格,一定会激励学生,时时以国家利益为重,以集体利益为重,为建设和复兴我们伟大的祖国而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威武不屈。苏武出使匈奴,单于多次诱降,在敌人面前,苏武义正辞严,怒斥卫律,终不降敌,几欲自杀报国未遂,后被羁留匈奴19年,回国时已是白发苍苍,这种为维护国家尊严,威武不屈的伟大人格,一定会激励学生,忠于自己的国家,坚守民族大义,为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贫贱不移。郑板桥出身寒门,生活困窘,但他以百折不回的意志力,不畏俗、不从俗,“发愤自雄”“自励自强”,以实现自己“仁民济世”的社会理想,这种贫贱不移的高尚人格,一定会激励学生,无论在怎样的逆境中,能够直面人生,受得了磨难,经得起挫折,坚韧不拔,勇往直前。

三、优秀国学教育的道德提升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德为尚的民族,国学教育特别注重道德教化和品德培养。《诗经》就具有政治、道德意义。《礼记·经解》引用孔子的话说,经过“诗教”,可以导致人“温柔敦厚”。《论语》记载孔子的话,也说学了《诗》可以“远之事君,迩之事父”,即学到事奉君主和长辈的道理。而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一个“知——情——意——行”的过程,需要认知、体验、巩固、笃行。因此,学校教育就要让学生在国学教育中去学习、感知传统美德,体验和笃行古代先贤的崇高道德风范。

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道:“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为了一幢茅屋,宁愿付出生命的代价,这是怎样的道德价值观?心系平民,“安贫乐道”,这是古代士人道德情感的最高境界。“四书”之一的《大学》中就有这样的阐述:“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道德是人生价值的最高层面,有德而暂时无财,但发展前景无限;而有财而无德,却被人嗤之以鼻。

古代文化非常崇尚君子,什么样的人算是君子呢?首先就是“君子谋道不谋食”。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重义轻利”就是君子,就会受到人们的尊重;唯利是图就是小人,就会为人们所不齿。传曰:“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此之谓矣。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很明显,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就在于:君子疏财,役使财物;而小人爱财,受财物役使。“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就是这种思想的扩展和延续。

孟子云:“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三乐也。”“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这是孟子构想的王道乐土,即理想社会,而理想社会的建立必须以建立“人本”的道德秩序为基础,那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为人坦荡,奖掖后学,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个富足、安乐、和谐的理想社会。

孔子云: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孟子也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人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个善端,这正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但学习教育对良好道德行为形成很重要,而文化教育本来就是教人善举。《礼记·乐记》:“礼减以进,以进为文”,郑玄注:“文犹美也,善也”。用现代话说,就是行为美,行为文明。那就是“言行高雅透视美好心灵,举止文雅凸现高尚灵魂”。“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要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那怕是小毛病也要改正,要防微杜渐;这样,才能逐步形成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

“安贫乐道”的道德价值观,“重义轻利”的道德境界,“孝悌仁爱”的道德秩序,“善举雅行”的道德规范,还有“忠诚守信”、“谦虚礼让”的道德准则等等,都是我们这个时代不可或缺的宝贵精神财富,需要我们从优秀国学教育中去吸取,进而予以内化,并付诸于行动,从而提升我们的道德素养,尤其是青少年一代。

猜你喜欢

国学君子人格
“垂”改成“掉”,好不好?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君子无所争
有君子之道四焉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