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培养举措

2016-02-19何玉莲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语文实践小学高年级能力培养

何玉莲

摘 要:小学语文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让学生流利无误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另外。在思想上熏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水平。现时对语文学习的要求越来越高,要加强其中的实践性,把语文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因此,本文主要探索如何通过小学语文来加强高年级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帮助学生掌握实践技巧。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实践;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069-01

一、引言

语文实践能力,就是指能很好地理解同时也能灵活地运用中文语言的能力。欲要提高语文课堂学习的有效性以及提升学习语文的质量,那么就要丰富语文教学的形式,改其不足,逐步加强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实践技巧进而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

二、加强对语文的重视

语文的学习是我们学习的基础,没有语文的学习,生活就缺少了交流,人们也不能很好地表达。语文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语文。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从身边寻找素材,积累各种各样语文知识,无论是课本上的字词句篇,还是生活上的常识、时事热点。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任务或者作业的形式来督促学生积累语文素材,引导学生对生活的思考,比如:写日记,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正处于10-12岁,已经有着一定写作能力,但有待提高。通过写日记的方式提醒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多加留意,对每一天发生的事情多加思考,那么每一天学生都会有所感悟,有所积累。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布置摘抄的任务,让学生自由摘抄自己喜欢的,有共鸣的文章或句子,并定期查看。这样的方式不仅能让学生扩充知识面,增加阅读量,还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思维,最终达到增强实践能力的目的。

三、紧握朗读的质量

除了观看、阅读与思考,语文语言的实践能力还包括“说”这一方面,因此,想要全面地增强语文实践能力,还要锻炼学生们的口头表达的能力。小学生高年级学生对于一些文字的发音或者一些特别的语气语调尚未掌握熟练,这就需要通过大量地朗读训练来进行提升。学生们通过积极的朗读训练,除了锻炼说的能力之外,还能加深思想上的认识,增加自身的语文情操。

在进行朗读训练的时候注意以下几项:首先,充分朗读,一节课通常只有40-45分钟,想要再腾出时间来进行充分的朗读,可以说是不太可能,因为这将直接影响接下来的课文教学。因此学校应安排一个充分的朗读实践,能够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自己喜欢的文章来进行充分阅读。在高升的朗读中,小学生能接受作者思想的熏陶,也能在一波又一波的朗读声里,振奋人心。其次,朗读需要注意层次感,朗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个累人的事情。所以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就是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按照词、句、诗、篇层层推进。这过程中还需要多加注意的是,发音咬字一定要准确,尽量不读错字,不漏字,保证朗读清晰顺畅。除此之外,还需要加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根据作者的思想来选择合适的语气语调,进行有个性地、认真地朗读。

四、课堂上的实践方法

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除了上述的两个课下的方法,还需要在课堂上狠下功夫。

做笔记的方法。勤劳做笔记的好习惯应该从小养成,因为教材不能涵盖老师堂上讲的所有知识,而且,笔记帮助学生记忆,在记笔记的过程中也能触发学生的思考。记笔记是课堂上一项很重要的实践活动,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标记文章中优美有深度句子,帮助学生积累素材,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写作手法和修辞手法并且细细品味其中所表达的思想,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板书设计课堂活动。即使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也可以充当起小老师的角色,教师可以尝试给学生一次上台板书的机会。从学生板书的情况来看,教师也可以检查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可能测出学生的理解能力到了哪一个层次。板书能把文章的线索脉络、结构、所运用到的修辞手法和知识点展现出来,可以把其中抽象的关系有条理性地直观地展示出来。让学生参与这样的课堂活动中,可以锻炼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进而锻炼实践能力。不一定要做到完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来进行设计板书,将文章中的主要内容、主要事件简短地表现出来。表演完成后,教师再加以指导,但不要对小学生主导的是鼓励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小组话剧表演活动。对于一群活跃的小学生,需要选择一些符合他们这个年龄阶段特征的教学方法,比如表演课本剧。小学的语文教材有很多精彩感人、耐人寻味的故事,其中的思想品质也是非常值得学生们学习的。这需要教师带领学生细细品味,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课本剧的改变,并且知道他们该如何表现出其中的表情以及其他细节,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本的理解,明白作者隐含的感受。教师辅导学生的工作有:随机分组,必须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表演,展现自己的机会;比如进行《邯郸学步》的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知道学生将整个事情变化的过程都表现出来,体现成语中的转折点以及成语的真正含义。学生还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上一些创新的表演,增添课堂的活跃氛围。表演之后,教师还要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和提出建议,肯定学生的表演。

五、结束语

语文源于生活,那么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也离不开生活。在课堂上需要引导学生积极表现,加强对语文知识、素材的积累以及思考,扩大阅读量,深入地了解文章的含义。课外也需要不断地阅读和感悟生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以后更深一层的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冯霞苹.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培养策略思考[J].华夏教师.2014(11)

[2] 李玲玲.小学语文课外实践性作业要体现三“性”三“化”[J].学周刊.2016(01)

[3] 蔡雅蓉.聚焦说明文体 提高语用能力[J].学周刊.2016(01)

[4] 宋 丹.模仿课文语言,提升语言实践能力[J].语文教学通讯.2012(12)

猜你喜欢

语文实践小学高年级能力培养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英语趣配音对小学高年级学习英语的影响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及有效策略
创新语文实践,提升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