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2016-02-19杜琼英
杜琼英
摘 要:阅读教学和阅读理解是紧密联系的。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它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高效活跃的阅读教学课堂,一定会对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产生极大影响,学生综合语文素养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很大提高。
关键词:阅读教学;问题;初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064-01
阅读是是语文学习的核心,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渠道,阅读是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阅读伴随一个人的终身。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无疑是教学的重点,每位老师都应该重点把握,研究教法。下文笔者就阅读教学中的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谈谈自已的看法。
一、阅读教学的设计要具有创造性
如何使教学设计更合理一点,更加富有创造性呢?这就需要根据课文不同文体的教学特点,以及不同的教学对象,来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形象的说法就是在学生的活动空间上,既可以“开放”一点,也可以“保守”一些。
如《最后一课》授课教学通常会简单的介绍背景后,从小说三要素切入,通过提问,让学生明白小说的人物、环境以及情节。情节分为序幕(小弗朗士上学路上看到的情景)、开端(上课前小弗朗士所看到的情景)、发展(上课的经过)、高潮(韩麦尔先生解说法国的语言)和结局(韩麦尔先生宣布放学)。这是以情节为切入口来解读课文,应该说并没有什么不妥,但这篇小说突出的是人物描写,如果在教学设计时,以人物为切入口来解读课文,可能会有另一种效果。如:首先让学生把课文朗读一遍,整体感知内容,大体上了解情节和人物,然后重点在课堂上“解读”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
当然,后一种设计思路可能更加难以把握,以“人物”为序指导阅读,需要教师俱有比较强的调控能力,视野也要更加开阔一些。《最后一课》中“人物”意义相对来说大于“情节”意义,从“人物”切入指导学生阅读显然更有利于他们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学习。
实际上,如果教师的调控能力更强一些,还可以采用更开放的教法。第一步,让学生自由阅读,提示他们圈点、批注;然后简单地概括故事情节。第二步,分别交流对两个人物的看法。“小弗朗士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点?从课文哪里可以看出来?”让发言的学生读读有关的词语、句子和段落;在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中,教师把交流的重点自然而然地引向对小弗朗士上课前后心情、态度的变化。然后交流对韩麦尔先生的看法,通过交流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作者对韩麦尔先生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这样可以激发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的兴趣。
二、转变教法,立足文本,鼓励学生与教材平等“对话”
语文课是要读书的。学好语文的关键就是要善读书。语文课要引导学生走进“文字”的世界,让学生在文字酿造的美好中真正学“语文”。在语文阅读课中,应注意以下对话:①与文本对话:如“文章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文章的主旨是什么?文中有哪些语言含义深刻? 我是这样理解文章的;我理解的理由有这些”等等;②与作者对话:如“为什么要这样写?写作意图是什么?写作意图是否体现得很清楚?” 等等;③与编者对话:如“为什么将这一篇课文组织在这一单元?为什么要涉及这道题?‘研讨与练习与‘读一读,写一写有什么区别?编者的意图是什么”等等。
课堂教学的顺序上,应遵循“先学后讲”的原则。课堂教学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学生带着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对课文的初步理解与自己的感受走向教师,向教师求教,而不应该是教师带着已经准备好的、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走向学生,把结果讲给学生听。
三、阅读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在语文阅读课教学中,从过去的讲授者转变为学生阅读的引导者,摒弃师道尊严,呈现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走下讲台,全身心融入到学生中去,让学生多思考,多质疑,尊重学生的发言,以鼓励为主,不随便否定学生的发言,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在一些学习内容上只提要求,不讲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学习。如在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百草园是一个怎样的园子?而三味书屋里老师教的是什么课?少年鲁迅在百草园里干了些什么?在三味书屋他又如何生活?”整堂课学生主动学习的气氛很高涨,这堂课上得很成功。上《三峡》一课时,一些学生会提出来不同的看法,与老师讲的观点不同,他们提出为什么山上的野生树木不砍掉种上农作物,而要保护野树呢?学生能主动提出与老师不同的看法,说明他们已经是学习的主人,老师可以改变原来的计划,干脆参与到他们的讨论中去。学生各抒己见,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课堂上的讨论十分热烈。将几种答案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看哪种答案更好,让学生自己说,最后老师加以总结:森林是个天然的植物园、动物园…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同学们都赞同这一观点。这堂课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好,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把阅读活动变成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这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我生成的过程。让学生用自己以为最佳的方法方式学习,而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引领”方式。
四、应注重指导学生的运用与创新
在阅读教学中,应倡导“自主阅读――合作研讨――个性创新”式学习。这一方式的理念和做法是:学生阅读是学习的起点和基础,是个人独立研读、理解、把握文章的过程。要让学生反复阅读原文,要边读边想,要圈点勾画,并在阅读笔记上写出感受、欣赏、评价之类的内容。研讨要在自读的基础上进行,通过相互交流,质疑启发,深化理解。在研讨过程中,教师不但要起好组织、指导的作用,而且还要适时、适度地参与研讨,不能把学生的思路往既定的框子和结论上“靠”,而要鼓励思维的多向性和结论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创新”是在自读研讨的基础上,各人把文章内容或形式的某方面和自己的某些生活经验、文化内存、思想情感等联系起来思考,通过比较延伸、联想和推测,提炼出某种和“教参”不尽相同的内容,并用简要的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这个环节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还要运用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等。这一环节作为高层次的目标要求,教学中可视教材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是有待我们教师共同探讨的一个话题,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引导下,请相信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会更加不断地开拓与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