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战略中西北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保护研究

2016-02-18米娟婷

关键词:档案资源机遇与挑战非物质文化遗产

米娟婷,王 平

(1西北民族大学 档案馆,甘肃 兰州 730030;2.甘肃政法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一带一路”战略中西北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保护研究

米娟婷1,王平2

(1西北民族大学 档案馆,甘肃 兰州 730030;2.甘肃政法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如何在经济文化的快速融合中加强保护是摆在研究者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本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基本理论进行了阐释,分析了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保护的特殊性,探讨了“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西北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保护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期对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的保护开发起到参考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机遇与挑战;保护

一、引言

2005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指出:“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在文化遗存相对丰富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由于人们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变迁,民族地区文化特色消失加快,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刻不容缓”。《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规定,“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认定、记录、建档等措施予以保存”,“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四条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的保护传承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现实问题。在各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只有部分主要收藏在档案馆、博物馆和图书馆等文化机构,但大量的档案遗产散存民间。在西北民族地区,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还处于散存状态,这些档案文献主要包括少数民族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天文、历法、医药、文艺、哲学、伦理、宗教和民俗等方面,具有珍贵的历史研究和现实发掘价值。散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受自然、人为等因素影响,流失损毁问题十分严重。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集中政府、行政手段、社会资源保护、研究、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避免其进一步损毁流失有重大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的特殊性

(一)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兼具“有形”和“无形”,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是相伴而生的。在劳动创造中产生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并非是相互孤立的,非物质文化是物质文化的灵魂,物质文化是非物质文化的表现和结果,它们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非物质文化和物质文化精髓的融合体是一个民族的主要标志,也是全面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两个重要方面。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特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活的记忆”,主要体现精神领域的创造活动,往往以非物质活态的形式存在,容易陷入破坏甚至逐渐消失的窘境。非物质传统文化遗产具有多样性、无形性、活态性、地域性、动态性、不可再生性等特点,它一旦遭到破坏,就将永远消亡。目前保护模式主要依托和借鉴档案馆建档的方式,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的搜集、整理、保管等工作。

(三)西北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的特殊性

西北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形式多样,地域特色鲜明,文化价值极高。西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是每个民族的灵魂和根基,是我国档案资源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我国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物质基础。从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角度来看,我国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具有强烈的社会需求。西北位于古丝绸之路的沿边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造就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形成了不可替代的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文化遗产。仅新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一场东西方文明交融的活态文明,形成了历史上的璀璨文化——丝绸之路文化,现在依然充满了勃勃的活力和生机。

三、“一带一路”战略中西北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保护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西北民族地区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定位

丝绸之路是连接亚欧非的古代商业贸易路线,这条商道使沿线各国在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等各方面互学互鉴、互通包容,丝绸之路也成为了各国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为了继续传承古代丝绸之路的友好理念,进一步加强与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非洲的联系。

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了西部民族地区在新战略下的具体要求,为民族地区参与区域合作带来新机遇。使我国处于边缘地带的民族地区一跃成为面向中亚、西亚和东南亚地区对内外开放和构建国家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前沿地带。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将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五省区在内的大西北与内地串联起来,并成为欧亚区域发展的核心地带。为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迎来重大机遇。

(二)“一带一路”战略中西北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保护面临的挑战

1.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破坏。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产生消极影响。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变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损害而消失,主要包括:一是,自然环境变化导致传统社区消失,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难以继续。新疆据调查已征集到近3万册(件)民族档案文献,但目前还有1万5千多册(件)散存民间。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这些档案文献的破损率已达到三分之一以上[1];二是,人为改造导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失;三是,自然灾害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破坏。如,2010年发生的玉树地震对该地方非常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2.城镇化建设带来的档案资源濒临消亡。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和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将建设以乌鲁木齐、南宁、昆明、银川等中心城市为增长极,以“带路廊桥”上的城市群和节点城市为主体的城镇体系。城镇化使得各民族原有的生活环境和生产方式受到强烈冲击,放弃原有的生活方式而选择城镇这种新的生存方式,也就意味着本民族本源文化将逐步被替代。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本已十分脆弱,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保护和传承,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部分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随意滥用、过度开发、盗窃、毁弃、流失等现象。西北民族地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在城镇化中面临挑战并没有做出全面评估并提出应对预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失状况实在令人堪忧。政府部门在决策民族地区城镇建设中,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不同民族体现民族特色文化,尊重民族文化价值观,打造挖掘其文化风俗特点、传承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民族特色村寨、特色城镇体系。

3.时间流逝及传承人辞世造成的遗产资源流失。由于西北地区现代化、网络化、市场化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岁月的流逝也造成了民族文化传承人的断档。在有的少数民族青少年中,不会讲民族语言,不穿民族服饰,不懂民族的历史已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随着掌握民族历史文化传承老人数量的不断减少,尤其是懂得濒危民族语言和优秀口头传承文学的人数量减少,在没有继承者接续时,传承将变得异常困难。不少民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文化传承全靠记忆口耳相传、口传心授的传说故事、口头文学等,这些内容涉及历史、文学、哲学、宗教等多方面的价值,其中口头文学被誉为各民族的“大百科全书”。例如裕固族的史诗《沙特》已经没有人能够将其完整地唱出。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推进,多个民族活态的口头文学资源岌岌可危,面临失传消亡的危险,亟待挖掘、收集、归档研究。

(三)“一带一路”战略中西北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保护面临的新机遇

1.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是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物质基础。中国西北地区自然生态、社会经济形态、人文资源、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态、宗教信仰和民俗文化多姿多彩。在民族文化资源方面,有汉、回、撒拉、东乡、保安、裕固、藏、蒙古、土、维吾尔、哈萨克、塔吉克、塔塔、柯尔克孜、乌兹别克、锡伯、达斡尔、俄罗斯、满等近20个民族,形成多民族交错杂居的多元文化空间。近年来的史学研究称,五千年文明看西安半坡,八千年文明则要看秦安大地湾,甘肃大地湾文化遗址的发现,把中国文化推向了八千年以前[2]。从远古时代始,中国大地流传的许多神话人物就活跃在大西北一带如:三皇五帝、伏羲女娲、尧舜禹、西王母、周始祖等。中国三大史诗——蒙古族的《江格尔》、藏族的《格萨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广为流传于西北地区。不同的民族经历了几千年的文明演变进程,在不同的地域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文字、语言、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等独有的文化元素——这些差异、区别、特征、特色形成中华民族浩如烟海、无与伦比的文化风貌、文化财富、文化资源,如同黄金一样宝贵,丰富着中国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推动着中国文明的不断发展[3]。

2.积极推动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的保护,助推中华文化走出去。西北每个少数民族都有极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矿藏。2011年,国务院公布了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回族的民歌花儿、民间器乐、宴席曲、民间舞蹈槐店文狮子、传统游艺武术、砖雕、医药、服饰及传统烹调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13项。2013年,我国的昆曲(表演艺术)、古琴艺术(传统音乐)、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格萨(斯)尔、蒙古长调民歌(口头传统)、甘肃花儿等30项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2014年10月,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玛纳斯”和“麦西热甫”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74项国家级非遗项目,293项自治区级非遗项目[4]。目前的保护项目与民族地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数量、种类和比例是不太协调的。“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要向世界传播中国特色的文化价值观及多民族和谐共生的多元一体文化。民族地区要充分挖掘特色文化优势,打造更多文化精品力作,应该将民族地区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列入保护体系,全方位、多渠道向世界展现一个各民族文化多姿多彩、交相辉映的中国,一个各民族群众守望相助、手足相亲的中国,用中华文化“软实力”为“一带一路”保驾护航。

3.加大民族地区沿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的保护模式研究,加强国际间文化遗产保护交流与合作。要充分发掘西北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以中哈吉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为契机,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建成“一带一路”文化资源数据库,实现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的网络化、信息化、在线化、共享化。进而推进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开发研究,加快国际间文化遗产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沿线国家文化资源的跨境整合,实现“文化认同”,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提升中国的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为加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和民意基础。“一带一路”将促进古丝绸之路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保护开发、成为不同国家、民族、宗教间开展人文交流的平台,对消除各国间的误解与隔阂、加强尊重互信、为新世纪人类文明繁荣局面创造有利条件。

4.充分发挥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保护的价值,促进民族特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民族地区利用自身独特的文化和资源优势,发展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民族特色资源产业。西北五省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具有与中东阿拉伯国家、中亚五国贸易开放合作的文化优势、经济优势。在旅游资源丰富地区,积极引导旅游业与传统少数民族文化相结合的民族特色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将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人文、自然景观及民俗风情等旅游资源融入其中,挖掘原生态文化资源、原生态民族歌舞风情,打造具有“丝路风情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路线和旅游产品,助推民族特色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如在回族聚居区建立回族风情街、回乡风情园、特色回乡及传承现在濒临后继无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区等,对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及回族文化自身的丰富、繁荣和发展有重要意义。这些产业链只有充分完善了才能进一步打响“回乡文化”的旗号,增加旅游产业的收入[5]。

总之,“一带一路”战略给西北民族地区文化经济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区域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为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保护开发带来了挑战和机遇,有益于各民族地区文化资源效益最大化并转化为产业优势,更有益于建立世界文化遗产档案资源保护发展的长效机制。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通过文化交流与合作形成文化共识的基础上建构共同参与、资源共享的文化平台,实现文化资源跨境整合,促进各国各地区文化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华林,李佳妍.西部大开发环境下的少数民族档案遗产流失保护研究[J].档案学通讯,2011,(4):24-27.

[2]张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西北少数民族口头文学——评《西北回族口头文学研究》[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4,(2):20-22.

[3]丹珠昂奔.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N].求是,2015-08-01(15).

[4]成观雄.环塔里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线路设计研究——以喀什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旅游线路为例[J].塔里木大学学报,2015.

[5]赵曦,温雪.纵深“一带一路”背景下,民族地区如何加快经济社会发展[N].中国民族报,2015-06-26(8).

(责任编辑杨士宏责任校对包宝泉)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140(2016)02-0042-04

[作者简介]米娟婷(1971—),女(回族),甘肃天水人,馆员,硕士,主要从事民族档案保护与开发研究;王平(1977—),男(回族),甘肃天水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民族经济与文化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西北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调适研究”(项目编号:13XMZ030)

[收稿日期]2016-02-22

猜你喜欢

档案资源机遇与挑战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校校史馆建设中档案馆藏资源的作用与开发利用
浅谈档案资源的功能与合理利用
大数据给财会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文化差异对初入国际市场的法国中小企业影响分析
MOOC环境下党校图书馆应对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