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生差异的中职个别化教学策略探讨

2016-02-18

职教通讯 2016年9期
关键词:学生差异中职教学策略

董 晓



基于学生差异的中职个别化教学策略探讨

董晓

摘要:个别化教学的本质是在教学中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基础,倡导富有个性的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适合自身特点的教育和发展。中职生与普通高中生相比,具有更复杂的个体化差异。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并有效利用好这种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个别化教学,能实现因材施教、人尽其才,促进中等职业教育更好发展。

关键词:中职;个别化教学;教学策略;学生差异

《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提到:“近几十年来,教育革新最积极的领域之一就是个别化教学,在全世界的教育环境中,一种适合学习者个别差异的愈来愈多样化的技术已经发展起来。”个别化教学承认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个性,实现不同类型和层次学生的成长。

社会生活的日趋多元化、学生家庭和社会经验背景的差别扩大化,导致学生间的个别差异越来越大,而中职生与普通高中生相比,具有更复杂的个体化差异,需要更多关注,从而来帮助和改善他们的学习。而中职生所存在的差异实际上也是他们拥有的丰富的潜在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到这种差异,利用好这种差异,改善教学,可以从根本上对中职生学习质量的提高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和支持,从而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的更好发展。

一、历史渊源:个别化教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基础

个别化教学起源于个别教学,有着深厚的思想理论基础和辉煌的历史。在西方教育史上,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和昆体良的个别化教学思想最具有代表性。[1]在我国,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善于把握学生的个体差异,形成了“因材施教”的基本理论,成为贯穿我国古代、近代教育的一条重要教学原则,并且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内涵不断得到了丰富。如孟子的“教亦多术”,胡瑗首创的分斋教学和主副科制度,明中叶教育家王守仁的“随人分限所及”等,均认为学生应在“成德”的前提下,根据个性特点来发展才能和专长。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反对旧教育束缚儿童个性、违反人的自然发展规律时,倡导“尚自然,展个性”的新教育。

随着工业时代而产生的班级授课制,大大提高了教育效益,人们也逐渐意识到其过分强调人才培养的共性,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和创造性的培养,[2]并尝试用更能适应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组织形式来弥补,产生和发展了许多不同的个别化教学思想、理论和方法。如有人提出了同质分组的教学组织形式,采用了分校、分班、留级、跳级、学分制、选课制等方式方法来缩小班内学生的个别差异。而关于教学方法的改革,比较有影响的有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斯金纳的程序教学、布卢姆的掌握学习、凯勒的个人化教学系统等。另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计算机辅助教学、微学习等。同时,近年来,国内的个别化教学研究也比较活跃,产生了多种比较有影响的教学模式:如上师大二附的能力分班,蓬莱市潮水中学的分流教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分层递进教学,黎世法的异步教学等。

二、现实困惑:现有班级授课制难以适应中职学生这一特殊群体

长期以来,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中学一样实行学年制教学管理制度,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学校实施固定的学制,学生被固定在某一个班级,一个专业的所有学生根据同样的培养目标,按统一的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教学进度,用相同的教学方法实施集中教学。过分强调人才培养的共性,不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和创造性的培养,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个别需要。普通高校的扩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传统观念的影响,职业学校学生生源素质普遍不高、差异悬殊、分化日趋严重,是目前中职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同时,由于职业学校不同专业间存在教学要求、实施环境的不同,不同专业的教学也应有区别于其他专业的特点。因此,必须寻求多方位的、更为彻底的教学改革。

在职业学校中实施个别化教学,一方面,以现代教育理念为依托,在班级教学中结合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特点,关注和利用职业学校学生的个体差异,适当借助信息技术支撑,将班级教学、小组教学、个别化教学有机结合的同时,更注重个别化指导;另一方面,重视学生的个性优化发展,通过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促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我学习,自我发展,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其实质就是在新的时代、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对“因材施教”新的诠释,使学生既能学有所成,而且继续发展,实现“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才必有用”。

三、应对策略:多方合力,开展适应并发展学生个性的个别化教学

(一)树立差异发展的教学观念

研究表明,学生IQ水平、原有知识技能基础、认知方式等认知方面的差异、学习动机、学习态度、习惯等情感方面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在于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是学生发展的内因,教育是促使学生发展的外因,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是教育的一般规律。另外,多元智能理论的盛行对传统智力理论提供了新的借鉴,学校应提供多种教育,与学生的多种智力相适应。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属于不同类型的教育,所培养的对象也有所不同。学生的素质不高是事实,学生是中考的失败者不假。但深究其原因,智力水平不是主要原因,智力类型、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情感态度才是主要原因。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布鲁姆的学习掌握理论告诉我们,要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潜力,都有自身的优势。我们要帮助学生找到自身的潜力和优势,树立积极的心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帮助学生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获得最充分的发展,并由此带动全面的发展。[3]

(二)确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具有导向、激励和调控的功能。职业学校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一线劳动者和技术工人,不是精英教育,也不是选拔教育,适应学生个别差异,注重个性发展,是中等职业教育克服传统教育弊端、应对时代挑战的必然选择。因此,要坚持全面发展的原则,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人文素养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以促使每位学生的个性得以全面发展为教学目标;[4]要坚持有的放矢原则,必须依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专业发展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划分不同的目标层次;要坚持可接受性原则,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等要适合学生认知基础和认知规律,是他们能接受的、有一定难度的、需要每位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才能达到掌握的。

(三)创设适合个别化教学的环境和资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对职业教育提出“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并首次提出了“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学校要秉承“为社会进步和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通过顶岗实习、产学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后订单培养、教学工厂等校企合作方式,并积极开设课外社团活动和小组,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有条件的基础上,适当地缩小班级规模。同时,结合地方产业特点、学校实际和学生专业发展,积极开发个别化的校本课程,制订个别化的课程内容、教学进度和课程呈现方式,建立选修课程,给学生以多种选择,尽可能地满足并实现其个别的、特殊的需要和发展。

(四)选择适合学生个性的个别化教学方法

教育不是工业的批量复制,我们要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而不是让学生适应我们的教学。在教学组织中,既要有班级教学,也要有小组教学,同时,更注重个别化指导,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并不只是强调形式上的一对一的教学。需要强调的是,我们所探讨的班级授课制下的个别化教学是指向个别化教学的,但并不是纯粹的个别化教学,而是班级教学和个别化教学的有机结合。如实行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个别辅导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尤其是符合职业学校学生特点的“低起点、小步子、多反馈”,尝试信息化下的个别化教学等。

(五)采取客观科学的评价方式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当今社会是一个价值判断多元化的社会。评价的目标不是为了通过测试,评价的内容不只是智力方面,评价的方式不是只有测试,评价的主体不是只有教师。[5]职业学校的学生差异是多方面的,未来面临的岗位是多样化的,灵活而客观的评价可以提高个别化教学的效果。评价应确立在以学生个人发展的基础之上,要注意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让学生在评价中建立自信,促进个性发展、心理健康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同时学会自我评价,明确发展及努力方向,激励继续努力,从而让所有学生都有成功的体会和经验。可以采用多元化、人文化的评价手段,尤其关注“做学教合一”下的过程性评比,在小组合作中渗透互动评价,从不同的视角更加真实地评价学生的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最主要的是,要在每个孩子身上发现他最强的一面,找出他作为个人发展根源的机灵点,做到使孩子在他能够最充分地显示和发挥他天赋素质的事情上,达到他的年龄可能达到的卓著成绩。”个别化教学既强调差异多样性、选择性的公平,又强调发展提高的公平,在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大背景下,合理地实施个别化教学,会让教师获得更多的教学成就感,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业成就感,有利于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多样化人才。

参考文献:

[1]姜新生.个别化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张人利.班级授课制下的个别化教学[J].教育发展研究,2013(12):88-90.

[3]个别化教学的公平意蕴及其实现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13(12):92-94.

[4]宋保平.个别化教学的学校实施:策略与反思[J].教育发展研究,2013(12):55-57.

[5]李希贵.面向个体的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陈国平]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立项课题“基于职业学校学生个体差异的个别化教学研究”(项目编号:C-c/2013/03/016)

作者简介:董晓,男,江苏省启东中等专业学校高级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6)09-0060-03

猜你喜欢

学生差异中职教学策略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基础+自助”的“自助餐”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尝试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