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料“一带一路”系统功能语法理论阐释

2016-02-17陈风华董成见

关键词:语料语料库语篇

陈风华++董成见

摘要:

“一带一路”是中国在波谲云诡的国际复杂形势下发出的开天辟地一声响雷,它吹响了中华民族走向振兴的新世纪号角,开拓了中国对外开放事业的新局面,增强了中国在国际舞台长袖善舞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对于顺利完成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有着深远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研究者结合语料库语言学理论、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和国家层面的权威语料,详细分析了“一带一路”新常态愿景和行动的主要内容建构、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战略地位以及影响“一带一路”实施的潜在因素,在理论层面上阐释了“一带一路”这一新型国家价值理念。

关键词:

语料;一带一路;系统功能语法;理论阐释

中图分类号: H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055X(2015)06-0100-08

一、引言

“一带一路”是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9月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演讲倡导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10月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题为《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演讲倡议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同年11月“一带一路”被写进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从而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2014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点强调要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同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一带一路” 列为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重点部署的战略首位。2015年2月国务院召开了主题为“海上丝绸之路:价值理念与时代内涵”“共同建设、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和“抓住发展新机遇,拓展合作新空间”的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同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权威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1](China Daily网站称之为《“一带一路”规划》[2],本文简称为《规划》),从时代背景、共建原则、框架思路、合作重点、合作机制等八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一带一路”的理念框架、目标任务及行动机制,绘制了中国与友好国家经济一体化、共筑“中国梦”和“世界梦”的宏伟蓝图,同时建构了中国和国际社会相互之间经济共赢、政治互信和文化包容的命运、经济和责任共同体,开启了以“一带一路”为主旋律的中国外交新篇章。China Daily网站也及时跟进同步发布《规划》相应的英语全文,供国内外各界人士深入了解和研究。其深远的经济、政治、文化及现实意义全球瞩目。

目前学术界对“一带一路”具体内涵尚无统一的准确定义,相关研究主要分别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领域展开,具体表现为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领域的

具体内涵和实施方法[3]、历史背景和当前意义[4]、实施愿景和设想行动[5]等;研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领域的战略构想及建设方略[6]、内容构成及哲学反思[7]、困难挑战及对策建议等。[8]毋庸讳言,这些研究缺少权威理论层面的深层次系统解读。同时国内不同地区在响应中央号召、踊跃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由于理解上的分歧出现了一定的盲目和无序[9]53,因此系统性、权威性和指导性等多维度理论支撑和全方位权威阐释的深入研究迫在眉睫。基于语料库范式的系统功能语法研究当前是一种新颖的研究视角,其本质是在系统功能语法理论框架指导下利用语料库的庞大资源及其使用方法来推进系统功能语法研究走向更广阔的宏观层面和更客观的微观层面。[10]42本文以《规划》官方英文语料为研究对象,以语料解析功能强大的Wmatrix软件为研究工具,从语料库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法理论的角度初步探索“新常态”形势下“一带一路”战略的内容重点和实施策略,从而更快、更好地推进新时代中国经济“走出去”宏图大业。

二、基于语料库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

(一)系统功能语法理论

系统功能语法理论由Halliday于20世纪中期创立,后来为了适应当代语言学的快速发展被Halliday改称为“适用语言学”(applicable linguistics),目的是为了强调其在社会学领域中的应用价值。[11]7Halliday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归纳、总结出语言的三大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概念功能指语言对客观世界物质过程、事物状态及事物关系的直接反映,它分为经验功能和逻辑功能,包括及物性、语态和归一性三个系统,如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存在过程、言语过程、行为过程以及这些过程涉及的参与者和环境元素;人际功能指语言环境中人际交往形成的语气、情态、人称和评价四个系统;语篇功能指前两者整体形成的综合功能。语篇的概念功能由及物性和语态等要素构成;语篇的人际功能则由语气、情态和语调三部分形成;其语篇功能由主位结构、信息结构和衔接(如照应、替代、省略、连接词和词汇衔接)等方面组成。Halliday认为语言本质特征是一种意义潜势(meaning potential)系统,是意义制造(meaning making)的根本来源。[12]248-270语言的意义潜势通过语场、语旨和语式三个语义变体展现:语场指发生的社会活动;语旨指人际关系形式;语式通过语篇意义体现。Martin & White[13]9等学者进一步发展语篇语义系统,提出语篇语义描写的五个层面:概念系统、识别系统、连接系统、协商系统和评价系统。简而言之,语篇是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功能语法理论根本目的是研究现代英语语篇来传递意识形态和建构反映社会现实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而深入探索“语言与社会”这一深刻而又复杂的哲学命题。[14]49

(二)语料库与系统功能语法理论

语料库通过收集自然发生的大规模真实话语和语篇来获取客观、准确的语言知识和研究话语特征与语篇形态,从而更好地了解、认识客观世界。其方法是对真实语料进行检索、统计和分析语言使用的概率数据,并以此为基础研究、探索语言的基本规律。Halliday[15]34-35认为语料库是语言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一,它能促使语言的定量研究成为现实。系统功能语法和语料库语言学之间存在很大的相似性,二者都是研究社会、文化语境中语言的形式选择和意义实现。双方跨学科整合使得语言形式选择、意义实现、功能表征、心理过程和社会语境相互形成有机的、密不可分的整体,因而能够系统、客观地描述、解释或检验语言理论。系统功能语法理论认为语言是建构人际关系和社会现实的一种潜势资源,社会语境决定语言的选择框架和建构方式,这与语料库语言学主张的“语言是社会使用”理念一脉相承。同时二者都极力强调语言的社会使用功能,即语言构建社会现实:前者把语言的意义建构视为理论核心,后者将语言的意义视为社会现象,如使用语料库解释话语及语篇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等。[16]365因此,基于语料库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究其本质是综合语料库验证领域和系统功能语法驱动领域来探究语言发展领域的数据概率模型,从而合理解释社会现象发展的内在特征。

三、语料库视角系统功能语法理论《规划》阐释

Wmatrix是一种在线语料库多平台对比和分析系统[17],由英国兰卡斯特大学(Lancaster university)研制,它同时具备索引生成、词语搭配和主题词表生成等功能,能够实现在线词性标注、语法标注和语义域标注,以及提供语料统计及分析的词频、关键词和语义域,如社会行为、政府与大众、科学与技术、语言与交际、状态与过程等。Wmatrix 的语义域检索功能主要表现为展示检索词语的搭配语义域和对比目标语料与参照语料产生高频率使用的主题词(key word)、主题词性(part of speech,简称POS)和语义域(semantic category)。相关数据信息以语境关键词(key word in context,简称KWIC)和对数似然率(log likelihood,简称LL)的形式呈现,LL值≥663时表明相关词语出现频率存在很高的显著性(P≤001)。参照语料库有BNC Sampler Spoken、BNC Sampler Written、British English 2006等大型权威语料,本文研究语料为China Daily网站上的《规划》英文版,对比语料为BNC Sampler Written。将研究数据输入Wmatrix系统,系统会自动赋码并展示主题词词频列表、词性频率列表和语义域频率列表。结合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和研究需要,本文研究围绕词频和语义域两个方面展开,目的是探索以下研究问题的答案:

1.《规划》的内容重点是什么?

2.中国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3. 哪些潜在因素会影响“一带一路”战略顺利开展?

(一)《规划》语法考察

在系统功能语法理论看来,语篇的本质在于其社会功能和使用目的。[18]语篇包含文化语境、情景语境和上下文语境,分别对应语场、语旨及与语式和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及语篇功能。就语篇的概念功能而言,小句及物性功能是其关键,它主要包括动作者、过程和环境等要素。《规划》共有163个小句,其中物质过程小句137个,关系过程小句25个,存在过程小句1个。首先考察物质过程小句,其占所有小句总数的84%,显著性之高暗藏客观规律。系统功能语法理论认为物质过程是强调“做什么”的过程,用于叙述和解释“做的过程”(process of doing),即用来阐释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客观事实。动作者是小句的逻辑主语,是小句描述客观事物进展的主动参与者,因此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规划》的物质过程小句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动作者依次是80个“we”(数量之多引人注目,不难看出其语义既包括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也包括“一带一路”规划实施的周边国家乃至整个国际社会,隐喻中国深远的全球化视野和务实的合作共赢理念),17个“Chinese government”和17个“China”(二者语域均表达“中国政府”语境,隐喻中国潜在的先锋带头角色)及“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和“Initiative”(二者次数总和为11,其语场均表示“愿景”之意,隐喻“一带一路”规划是中国和规划实施周边国家的共同奋斗目标),这些高显著性动作者共同建构《规划》的阐释重点,凸显出中国政府的主导地位和友好姿态,预示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是中国政府随意编造虚无缥缈的空洞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看得见的、求真务实的愿景和行动现实语境。[19]其次考察关系过程小句,其占所有小句的15%,相对物质过程小句数量而言显著性不够突出。系统功能语法认为关系过程是阐述“是什么”的过程,用来描写和阐述具体事物或事件是什么、像什么和怎么样的(process of being),基于此可以推断中国政府“一带一路”《规划》的重心不是解释“一带一路”的具体内涵,而是阐述如何进行有效实施的布局和行动,这进一步彰显中国政府高瞻远瞩的大国视野和胸有成竹的必胜信心。

从语篇的人际功能考察,语气、情态和人称是其重要的组成要素。系统功能语法理论认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交际角色主要是“给予”(giving)和“要求”(demand),给予或要求的对象是信息或“货物和劳务”(goods & service)。一方面,语篇的四个言语功能如提供、要求、陈述和质问是通过语气和情态实现的,Halliday[20]72提出语气由主语(名词短语)和限定操作词(infinite operator)构成,限定操作词可以是时态(如is,has),也可以是情态(如must,may)。情态表示语言使用者对概率或义务的一种主观判断,系统功能语法理论把情态操作语按照肯定程度高低分为三个类型:高(must, ought to, need, has / had to), 中(should, will, would, is / was to), 低(can, may, could, might),这些情态操作语都用来表达对事物或事件的明确态度。《规划》中表示肯定中等程度的情态动词should出现频率高达82次,will紧随其后有25次,二者出现频率之高暗含诸多隐喻含义。Should和will都是用来表示建议、打算和决心的情态,暗示协商语气和立场,而高肯定情态的must则表达高高在上的命令语气。Should和will在《规划》中高频率反复出现表明中国不会以居高临下的姿态进行专营、垄断[21],只会在“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和“亲、诚、惠、容”的理念指导下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方式处理“一带一路”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分歧和问题,这也表明中国政府会不畏一切艰难险阻、坚定带领全国人民与国际社会一起同心同德开展“一带一路”建设的坚强意志和满腔热情。如:

1.It is a great undertaking that will benefit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规划》第8小句)

2.The connectivity projects of the Initiative will help align and coordinate 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the countr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规划》第18小句)

3.Countries should work in concert and move towards the objectives of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security.(《规划》第44小句)

4.They should promote policy coordination, facilities connectivity, unimpeded trade, financial integration and people-to-people bonds as their five major goals, and strengthen cooperation in the following key areas.(《规划》第48小句)

另一方面,人称指代也是语篇交际功能的重要语法特征。Stephan[22]287 认为人称代词可以表现人物社会地位和亲和力。Buhler[23]提出人称代词we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规划》中we出现的频率为83,显著性之高值得关注。包容性很强的we既可以指代中国,也可以指代实施“一带一路”的周边国家,它和表达协商语气的should一起使用增加了《规划》的权威性和号召力,也拉近了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距离,使得它们坚信与中国拥有着共同的目标追求,从而进一步被说服而付诸行动。如:

5.We should promote intergovernmental cooperation, build a multi-level intergovernmental macro policy exchange and communication mechanism.(《规划》第50小句)

6.We should build a unified coordination mechanism for whole-course transportation. (《规划》第56小句)

从语篇功能角度分析,述位结构是其主要组成元素。系统功能语法把小句分为主位和述位两部分。主位是整个小句的起点和定位的部分,其承载的信息通常是已知信息。相比之下,述位是围绕主位加以叙述、补充的新信息部分。主位和述位形成的结构为已知信息加上新信息结构,称为无标记述位;有时为了强调某个成分或信息,把新信息放在已知信息之前,称为有标记述位。《规划》中有标记述位小句是20个,占所有小句总量的12%;无标记述位小句是143个,占所有小句总数的88%,二者悬殊之高值得深入探究。这说明《规划》的重点是阐述语篇小句的主位信息部分,即“一带一路”实施的设想和行动构建。换言之,《规划》所有细节内容都必须以主位信息为根本前提,任何其他述位信息都不能僭越它们。因此,这一独特的系统功能语法现象表明就国内语境而言,地方必须具有服从中央的大局意识;就国际语境而言,中国在“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中能够扮演领头羊的核心角色,彰显出中国充分的领先话语权。

(二)《规划》词义解读

语篇主题词指的是与参考语料库相比出现频率显著性偏高的词语(参见表1),因此主题词与语篇《规划》主题内容息息相关。《规划》颁布的现实语境是当今世界格局复杂多变,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国际经济秩序贫富分化悬殊惊人,因此发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时不我待。《规划》语场是共建“一带一路”,它顺应了当前世界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时代发展潮流,是中国努力与国际社会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命运、经济和责任共同体的国家新理念。表1统计出显著性(LL值)由最高开始的前40个主题词,其中主题名词显著性由高到低是cooperation(合作)、belt(一带)、road(一路)、countries(国家)、China(中国)、Silk _Road(丝绸之路), initiative(愿景)、opening-up(开放)、trade(贸易)、development(发展)、connectivity(互联)、exchange(互利共赢)、investment(投资)、we(我们)、Asia(亚洲)、mechanism(机制)、region(地区)、facilitation(推进)、21st-century(21世纪)、coordination(合作)和infrastructure(基础设施)。通过对上述高显著性主题名词共同构成的语境分析不难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显著性最高的三个主题词cooperation(合作)、belt(一带)和road(一路)建构的语境表明中国和国际社会的务实合作重要性至关重要,正如习近平指出,“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曲”,而是各国共同参与的“大合唱[24];其次,位居第四到第六位高显著性的主题词China(中国)、Silk_Road(丝绸之路)和initiative(愿景)组成的语境预示中国在实施“一带一路”过程中将会扮演主导角色;第三,高显著性主题词initiative(愿景)、opening-up(开放)、trade(贸易)、development(发展)、connectivity(互联)、exchange(互利共赢)和investment(投资)构成的语境说明“一带一路”战略核心是稳定的开放政策、中国和亚非欧大陆国家之间的积极沟通、增加投资和互惠共赢的贸易发展机制;第四,主题词we(我们)和Asia(亚洲)建构的语境暗示中国和亚洲的战略地位不可小觑;第五,主题词mechanism(机制)暗示中国和“一带一路”沿途国家之间的21世纪合作需要良好的机制;最后,主题词region(地区)、facilitation(推进)、21st-century(21世纪)、coordination(合作)和infrastructure(基础设施)营造的语境表明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根本。

除了高频主题名词之外,《规划》中高频主题动词先后有should(必须)、promote(促进)、improve(提升)、strengthen(巩固)、enhance(加强)、build(建立)和expand(扩大),考察这些表示物质行为的动词可以发现,它们进一步阐释了中国在“一带一路”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和加强相互合作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同时,《规划》中高频主题形容词及副词先后有mutual(互相的)、economic(经济的)、jointly(共同地)、bilateral(双向的)、regional(地区的)、cross-border(跨边界的)、maritime(海上的)、cultural(文化的)和multilateral(多边的),这些词语在情态上具有很强的评价功能,它们在强调中国和“一带一路”实施周边友好国家相互合作重要性的基础上,也进一步突出建构命运、经济和责任共同体的紧迫性以及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和开展多边文化交流的必要性。

(三)《规划》语义诠释

Wmatrix将语义域分为21个模块[25],语义域赋码(semantic target)以《朗文多功能分类词典》(Longman lexicon of contemporary English)为基础[26],分别是普通与抽象术语(赋码代号为A:general and abstract terms)、身体与个体(赋码代号为B:the body and the individual)、艺术与技能(代号为C:arts and crafts)、情感(代号为E:emotion)、实物与农业(代号为F:food and farming)、政府与公众(代号为G:government and public)、建筑、住房与家庭(代号为H:architecture, housing and home)、工业中的金钱与商业(代号为I:money and commerce in industry)、娱乐、体育与比赛(代号为K: entertainment, sports and games)、生命与生物(代号为L:life and living things)、移动、位置、旅游与交通(代号为M:movement,location,travel and transport)、数字与测量(代号为N:numbers and measurement)、物质、材料、物体与设备(代号为O:substance,materials,objects and equipments)、教育(代号为P:education)、语言与交流(代号为Q: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社会行为、状态与过程(代号为S:social actions,states and processes)、时间(代号为T:time)、世界与环境(代号为W:world and environment)、心理行为、状态与过程(代号为X:psychological actions,states and processes)、科学与技术(代号为Y:science and technology)以及姓名与语法(代号为Z:names and grammar)。

实际上,这些语义域进一步还可以分为232 个次语义域,如语义域A包括A1(普遍的)、A2(影响)、A3(状态)、A4(分类)、A5(评估)、A6(比较)、A7(肯定的)、A8(看起来)、A9(得到和给予:拥有)、A10(打开 / 关闭)、A11(重要性)、A12(简单 / 困难)、A13(程度)、A14(排除 / 特殊化)和A15(安全 / 危险)等15个次语义域。Wmatrix将《规划》分为120个语义域,限于篇幅本文选取了前40个进行分析(见表2)。研究结果发现A语义域有8个,B语义域1个,C语义域1个,E语义域2个,F语义域1个,G语义域1个,H语义域1个,I语义域6个,M语义域3个,N语义域3个,S语义域6个,W语义域2个,X语义域2个,Y语义域2个和Z语义域1个。考察这些数据不难看出:A语义域、I语义域和S语义域是《规划》论述重点,M语义域和N语义域是次重点,其他语义域是非重点。基于上述研究数据发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行业投资和商业资金以及互惠共赢的国际交往是实施《规划》的核心要点,如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组建丝路基金等;其次,通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便捷、灵活的交通运输重要性不容忽视;第三,“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性也要引起战略高度的重视,正如习近平强调要让海洋成为连接亚洲国家和平、友好、合作之海[27];最后,《规划》的核心阐述在于解释与“一带一路”密切相关的术语概念,而不是窠臼于阐述“一带一路”概念本身,如A9(Getting and giving: possession)对应的是exchange(互惠互利)抽象术语概念, A51+(Evaluation: good)对应的是progress(进步)、great(巨大的)、positive(积极的)、enhance(增强)和develop(发展)等大众常见概念,这些研究发现与本文前部分基于高频率主题词和小句物质过程的研究结果殊途同归。

四、结语

“一带一路”是中国政府勇于走向新天地、敢于开拓新视野的国家价值观,因此理论上多元强力支撑和全面深入解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不言而喻。一些学者已经使用Wmatrix来分析翻译语篇[28]、新闻语篇[29]和隐喻词目[30],海外和香港地区也有学者用来研究二语习得[31]、话语分析[32、33]和新闻报道[34],但是基于语料从功能语法理论视角研究政府官方文件在当前学术界寥寥无几。本文从功能语法理论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三个方面,结合官方文件语料,系统阐述了《规划》的主题要点和“一带一路”战略布局的内容重点。研究发现回答了本文提出的三个问题:对于第一个问题,答案是中国及国际社会之间的密切合作及互惠共赢是《规划》设计的核心要点;对于第二个问题,答案是中国会主导“一带一路”战略推广和执行的全部过程;对于最后一个问题,答案是保障机制、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海上丝绸之路这四个关键因素会影响“一带一路”这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世纪宏图的顺利实施。本研究对于深入解析和全面领会《规划》的精髓和内涵是一个初步的尝试,也期望后续研究加以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ZK(#]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EB/OL]. (2015-03-28)[2015-07-01]http://www.sdpc.gov.cn/gzdt/201503/t20150328_669091.htm.

[2]China Daily. Action Plan on the China-proposed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EB/OL]. (2015-03-30)[2015-07-01] http://language.chinadaily.com.cn/2015-03/30/content_19950951.htm.

[3]胡鞍钢, 马伟, 鄢一龙.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内涵、定位和实现路径 [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2):1-10.

[4]韩文宁. “一带一路”历史文化遗产及其当下意义 [J]. 唯实, 2015(4):27-30.

[5]刘枭. “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 [J]. 中国经济报告, 2015(5):34-38.

[6]全毅, 汪洁, 刘婉婷.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与建设方略 [J]. 理论参考, 2015(1):12-15.

[7]无迪.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哲学反思 [J]. 商业文化, 2015(3):36-47.

[8]张建国.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面临的困难挑战及对策建议 [J]. 新经济, 2014(11):20-21.

[9]陈耀. “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内涵与推进思路 [J]. 中国发展观察, 2015(1):53-55.

[10][ZK(#]刘建鹏, 杜惠芳, 洪明. 语篇元功能的语料库支撑范式介入 [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4(4):41-48.

[11]Halliday M A K. Working with Meaning: towards an Appliable Linguistics [M]//Webster J. Meaning in Context: Implementing Intelligent Applications of Language Studies. London: Continuum, 2008: 7-23.

[12]Halliday M A K. Linguistics as Metaphor,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M]. Beijing: Beijing University Press, 2007.

[13]Martin J R,P White. The Language of Evaluation: Appraisal in English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5.

[14]严世清. 论语篇功能思想的元理论意义 [J]. 外国语, 2005(5):47-53.

[15]Halliday M 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 London: Arnold,2004.

[16]刘建鹏, 杨炳钧. 基于语料库的系统功能语法研究之词汇倾向性探讨 [J]. 现代外语, 2011(4):364-371.

[17]Rayson P. Wmatrix [EB/OL]. (2008-01-01)[2015-07-01] http://ucrel.lancs.ac.uk/wmatrix3.html.

[18]黄国文. 功能语篇分析纵横谈 [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12):1-4

[19]外交部. 外交部副部长张业遂在《求是》杂志撰文谈“一带一路” [EB/OL].(2015-05-20)[2015-07-01] http://www.fmprc.gov.cn/mfa_chn/wjbxw_602253/t1265315.shtml.

[20]Halliday M 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21]外交部. 驻英大使刘晓明在英国《金融时报》发表文章: “一带一路”是机遇不是威胁 [EB/OL].(2015-05-25)[2015-07-01] http://www.fmprc.gov.cn/mfa_chn/dszlsjt_602260/t1266621.shtml.

[22]Stephan G, Patzold K. A Survey of Modern English [M]. New York: Routledge, 1992.

[23]Buhler K. Theory of Language [M]. Amsterdam /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1990.

[24]外交部. 抓住“一带一路”机遇, 打造中吉命运共同体 [EB/OL]. (2015-05-20)[2015-07-01] http://www.fmprc.gov.cn/mfa_chn/dszlsjt_602260/t1265226.shtml.

[25]Wilson A. UCREL Semantic Analysis System (USAS) [EB/OL]. (2008-01-01)[2015-07-01] http://ucrel.lancs.ac.uk/usas.

[26]孙毅. 基于语义域的隐喻甄别技术初探 [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4):10-16.

[27]新华网. 习近平2015博鳌新语 [EB/OL]. (2015-03-28)[2015-07-01] http://news.xinhuanet.com/ video/sjxw/2015-03/28/c_127632029.htm.

[28]左尚君,戴光荣. 基于Wmatrix的《红楼梦》两英译本文体对比研究 [J]. 嘉兴学院学报, 2014(1):60-66.

[29]孙亚. 基于语料库方法的隐喻使用研究 [J]. 外语学刊, 2012(1):51-54.

[30]孙亚. 基于语料库工具Wmatrix 的隐喻研究 [J]. 外语教学, 2012(3):7-11.

[31]OHALLORAN K. Investigating Argumentation in Reading Groups: Combining Manual Qualitative Coding and Automated Corpus Analysis Tools [J]. Applied Linguistics, 2011(2): 172-196.

[32]Mason C.A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of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Discourse in the United Kingdom [J]. Social Enterprise Journal, 2012 (8): 123-140.

[33]WINNIE CHENG, PHOENIX W Y LAM. Western Perceptions of Hong Kong Ten Years On: A Corpusdriven Critical Discourse Study [J]. Applied Linguistics, 2013(2):173-190.

[34]Hubbard H. A Corpus-driven Perspective on Television Coverage of the 2009 South African General Election [J]. Language Matters, 2010(4): 3-24.

(责任编辑:邓泽辉)

猜你喜欢

语料语料库语篇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基于语料调查的“连……都(也)……”出现的语义背景分析
华语电影作为真实语料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JAVAEE的维吾尔中介语语料库开发与实现
《苗防备览》中的湘西语料
国内外语用学实证研究比较:语料类型与收集方法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语料库语言学未来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