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调唐音”歌吟在职业院校中传承模式的构建与思考
2016-02-17□江赟
□江 赟
“楚调唐音”歌吟在职业院校中传承模式的构建与思考
□江 赟
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文章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楚调唐音”歌吟作为一种优质教育资源融入职业院校教育教学中,探索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保护与教育传承的新路径,为优秀传统文化借助职业院校这一学校平台实现保护和传承,提供系统和规范的操作模式。让活态的“楚调唐音”歌吟尽早摆脱“绝学”困境,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继承与发展提供范式。
楚调唐音歌吟;职业院校;传承模式;发展
“楚调唐音”歌吟是中国传统古典诗歌创作和吟诵的方法,具有抑扬顿挫的节奏和古雅而优美的旋律,是我国众多传统吟诵地域流派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特有的音乐形态、古雅的韵味具有典型意义和代表性。《“楚调唐音”歌吟》继2010年列入江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2015年7月“楚调唐音”歌吟受邀参加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中华吟诵周活动。吟诵作为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在经过了千年的文化沉淀之后仍旧散发出沉香,不仅具有重要的社会作用而且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传统文化未曾断裂的古国,古埃及、巴比伦、希腊、印度、罗马等国在历史漫长的岁月中,传统文化都断裂过,被其他文化冲击,甚至是取代,但中华文化(特别是语言与文字)一脉相承,薪火相传。“楚调唐音”歌吟,是传统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对它的深入研究,对进一步传承和保护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希望通过研究,让更多的人对传统的诗歌吟诵有着更直观、更感性的认识与了解。中国历史文化丰富,古诗词吟诵文化源远流长。“楚调唐音“歌吟作为中国传统诗歌吟诵众多流派中独秀的一枝。其面临的现实问题是,当下传承人普遍年龄大,传承链条后继乏人。如何让这一优秀的口传文化得以传承发展,不仅是广大吟诵学者的迫切要求,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尤其是地域文化保护中的的一个攻坚课题。因此,提出运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现代教育手段,系统和科学地进行“楚调唐音”歌吟的传承、保护、研究与推广工作,具有深远意义。
一、当下“楚调唐音”歌吟教育传承探索中引发的思考
歌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自先秦以来,流传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这一活态的汉语诗文,是中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楚调唐音“歌吟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歌吟艺术中的“活化石”,其特征主要表现为社会性、多元性、非物质性、地域性、传承性、和活态性等。目前“楚调唐音”歌吟已被列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无疑是令人欢欣鼓舞的,但当下突显出的最为脆弱也最令人堪忧的问题是,如何让活态的歌吟艺术有一个稳定和持续的传承环境;如何让这蕴涵了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基因、有着悠久传统历史文化特色的宝贵财富得以延续并绽放新的光芒。笔者看来,挽救这一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依托现代教育体系传承将是最为有效的一个传承模式。
(一)现代教育对歌吟传承的促进作用
当今的现代教育体系,已经形成了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等学校教育为主,民间力量参与、社会教育为辅的多维教育体系。现代教育与歌吟传承两者之间,是可以互相协作与共赢发展的,现代教育对歌吟传承及保护,可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继承的过程,歌吟的传承只有通过学习者原汁原味的传承才能让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序绵延。通过现代教育进行歌吟传承,可打造多样性的民族文化,提高文化的知名度,增强民族意识,促进国民文化品位、人文素养、审美情趣的跃升,同时为传承后辈人才的有序发展提供保障[1]。歌吟传承和现代教育的有机融合,既拓展了现代教育的新空间,又可丰富现代教育的新内涵,亦即传播人类的精神文明。
(二)现代教育在歌吟传承中需注意的问题
在现代教育和歌吟传承两者相结合的过程中,还必须注意几个问题:
第一,歌吟传承的地域性问题。歌吟的传承和保护不能脱离地域而存在,只有因地制宜地结合本土地域的特色与优势来开展传承和保护工作,才能更好地夯实教育传承的基础。
第二,歌吟传承的原本性问题。歌吟艺术,是古老中华文化和千年吟诵传统的活态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先辈们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是历史的结晶,它并不仅仅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有着鲜活的生命的承续。正如张岱年教授在《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一文中所说“要成为文化的基本精神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具有广泛的影响,为大多数人民所接受领会,对于广大人民具有熏陶作用。二是具有激励进步、促进发展的积极作用。只有具备了这两方面表现的,才可以称之为文化的基本精神。”[2]对传统文化研究对象而言,现代教育在担当传承、保护和研究的推手角色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合理地开展传承教育形式,保持文化的原生态,完成教育培养目标,将研究保护对象的干扰与损害降到最低。只有这样才能在忠实反映和传承文化遗产原貌的基础上,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最终实现现代教育与歌吟传承两者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第三,歌吟传承的教育组织问题。自古以来,歌吟主要是通过旧有师徒制模式下的口耳相传、口传心授来进行文化及知识传承,呈现为单一、老化的教学方式。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革,这种传承范围狭小、受众有限、体系僵化的教授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教育体系下的教育传承。当下所面临的后继乏人、缺乏保护手段、没有专业研究团队等现实问题依然无法从根本上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绝学”窘境,制约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适时建立系统而科学的教育传承体系是当务之急。
为确保“楚调唐音”歌吟原生态的传承,应建立起一种传统文化教育培养的模式。教学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社会活动,具有强烈的计划性与目的性。通过教师有意识地把民族文化引进课堂,从教学入手让学生领悟民族文化的精髓。教育环节中构建教学师资团队问题也是确保“楚调唐音”歌吟传承的关键问题。师资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最终成果,构建合理的师资队伍,形成由歌吟传承人及其弟子、从事该项目保护与研究工作者相结合的梯次教学队伍,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出现教育与传承、保护,教育与研究工作相脱节的现象。此外,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设施和成熟的教学环境,策划教学、确保培养方案的制定,实施教学计划、列入课堂教学。以课程与教材的建设为载体,保证教学质量。教材的编制非常重要,建立由保护单位和传承人共同承担编写有针对性、实用性的教材,且教材的内容必须涵盖传承、保护和研究、推广各个层面[3]。
(三)构建多维的歌吟传承教育系统
“楚调唐音”歌吟教育传承不能仅依靠一个人或一个机构独立进行,地方政府要发挥作用,提供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所需的合适土壤,进行方向引导,积极协调,促成“楚调唐音”歌吟传承人和地方职业高等院校建立有效合作,使具有专业教育机制并能提供相应教学手段的地方职业高等院校作为歌吟传承教育的基地。有了政府的引领和地方职业高等院校的支持,“楚调唐音”歌吟传承人只需专注于如何教的问题,进而使地方政府、地方职业高等院校和“楚调唐音”歌吟传承人各自发挥优势,形成歌吟教育教学在实践中提高、通过实践来检验歌吟教育教学成果的良性循环,搭建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教育中的多维教育模式,共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研究。
文化遗产只有通过现代教育这种教育手段,才能实现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为今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奠定扎实的基础,达成文化遗产保护和发扬的目标,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
二、“楚调唐音”歌吟传承发展的路径与方法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护文化物种,传承研究不仅是重要的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与现实紧密相连的实践问题。笔者希望通过以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楚调唐音”歌吟作为一种优质教育资源融入职业院校教育教学中,探索出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保护与教育传承的新路径。为优秀传统文化借助职业院校这一学校平台实现保护和传承,提供系统和规范的操作模式。
(一)学校教育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佳途径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但制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根本障碍在于“人”[4],因此,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就是要培养好所需人才。作为一种口耳相传、口传心授的无形活态文化,其存在与延续的关键是后续者“人”的培养。人的保护意识以及传承能力都将决定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实效性。地方职业院校不仅是人才聚集之地,而且是人才的培养之地。通过大学的育人功能,实现教育目的,充分提升传承后继者们的保护意识与传承能力。
高校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肩负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的历史使命。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因此,将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楚调唐音”歌吟作为一种优质教育资源融入地方职业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的各个主要环节中,通过高校的教育功能充分促进“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又可让“非遗”自身蕴含的特征与价值吻合大学教育功能的充分释放,使二者合目的地协调发展,最终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教育新路径[5]。
(二)现代班级教学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教育新路径
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行为,教师借助通过学习本民族文化的方式,来实现培养学生民族情感、提高审美能力、唤醒民族主体意识,达到培养学生民族精神的目的。教师通过教学设计有意识地把民族文化引入课堂,在教学中,让学生领悟到民族文化的精髓,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操。把民族精神的培育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促进文化传承质量的提升,在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心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现代班级教学制打破了自古以来,歌吟主要通过师徒制模式下的口耳相传、口传心授来进行文化及知识传承的单一教学方式。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革,这种传承范围狭小、体系僵化的传统传授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教育体系下的教育传承。笔者在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楚调唐音”歌吟的传承研究中选取了地方职业院校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文学院作为实践研究基地,具有可操作的实践意义。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是以培养教师为目的职业师范类高等学校,把活态的汉语诗文“楚调唐音”歌吟引入教育教学中,打破传统的一脉相传的传承模式,让这一中国传统优秀文化,随着一批批职业师范类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成为生生不息的后继者不断地走向广袤的社会天地,薪火相传。
(三)“楚调唐音”歌吟纳入教育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
把“楚调唐音”歌吟作为一个特色课程纳入地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针对学生群体构成的不同开设相对应的教学课程。注重体现学科的专业性和地方特色。
1.教育师资团队的构成。要培养社会需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需人才,提高师资水平是解决民族文化传承的源头问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教学的过程中,师资队伍的优劣将直接关乎教育教学的成果。“楚调唐音”歌吟由于其研究的多学科交叉性的特点,其师资团队构成由多学科的专业人才组成,利用广泛的社会资源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果。聘请“楚调唐音”歌吟的当代传承人及其弟子担任兼职教师,同时扩充高校专任师资队伍。加强专任师资培训,形成专职与兼职、专任与兼任相结合的教育师资队伍。
2.课程体系的建设。教学活动需要借助课程平台才能展开,否则就没有保障。因此,要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目标,就必须大力开发和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属课程体系。建构专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群,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楚调唐音”歌吟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列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将其设置为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专业通识课、专业实践课等课程类型,以丰富的课程类型来保障教学的稳步开展。
3.开展教学研究,推动教学工作。科研是教学的基础和保障,其成效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因此,要找准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研与教学的结合点,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中存在的专业问题和现实问题寻找科研选题,在选题的设置上充分考虑科研和教学的联系,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鼓励参与“楚调唐音”歌吟教学的教师争取校级、省级教改立项并以此推动教学改革。
4.以课程教材建设为载体,保证教学质量。编撰教材,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传承人,以及地方语言习惯、地域特点等有利因素积极组织编撰教材。通过一本书、一盒光盘,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使用口传心授的特点,采用文字、录音等方式辅助教学,构建有针对性、实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材体系。便利学习者了解、掌握“楚调唐音’歌吟。
5.教学的组织形式。根据教学目的,制定培养方案,进入教学计划,列入课堂教学。将旧有“非遗”传承教学中的的师徒制改为现代班级教学制,由传统的口传心授方式转变为有固定教材的现代教学方式。使“楚调唐音”歌吟这一昔日的“小众文化”通过高校现代班级教学方式成为受众广泛的“大众文化”。
6.创新教学评价方式,引导教学效果。建立学习型效果评价方式,创新评价内容,含班级教学秩序,班级学习风气,班级学习效果;其次,创新评价方式,采用考试评价和心理评价两种。考试评价主要反映学生对“楚调唐音”歌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注重测试学生的能力程度,心理评价则反映学生对“楚调唐音”歌吟学习的喜爱认同程度和参与程度。
三、教育传承研究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教育的结合,目前仍仅局限在所谓的特色课程中,明显缺乏持久力。诸如此类的问题,在全国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教育结合的其他研究中,都是急需要破除的瓶颈。只有教育的指导部门做好顶层设计,进行系统规划,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项目纳入到教育主干课程之列,才能够切实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的传承、推广,更好的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吟诵,流传至今已经历了悠悠千年的历史,然而从上个世纪至今,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历史的种种原因,其状况已岌岌可危。现今在我国高校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师中,自身会吟诵歌吟的已极少,更不用说向学生们传授了,“楚调唐音”歌吟也不例外,如果仅凭传人及其弟子进行教学其传承范围仍是非常有限的。只有年青一代的教育工作者转变思想观念,认可、接受、掌握它,并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来激励自己,才能真正投身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推广事业当中。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是一种认同文化。
[1][3]江赟.职业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刍议[J].职教论坛,2014(17):53-56.
[2]张岱年.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J].齐鲁学刊,2003 (5):5-8.
[4]袁永明.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与中国国民教育[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5.
[5]何建良.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教学的路径研究[J].学理论,2013(33):218-219.
责任编辑 秦红梅
江赟(1973-),女,江西南昌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与保护。
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楚调唐音歌吟的校园传承研究(编号:YG2012039),主持人:江赟;江西省社科规划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楚调唐音歌吟的音乐特性研究”(编号:11YS08),主持人:江赟。
G710
A
1001-7518(2016)14-009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