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商文化融入高职创业教育的路径探索

2016-02-17邱雷鸣

职教论坛 2016年14期
关键词:浙商高职文化

□邱雷鸣

浙商文化融入高职创业教育的路径探索

□邱雷鸣

创业文化教育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的重要因素。从创业文化的视角,以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研究如何将富有创业文化特质的“浙商文化”融入到创业教育,为提高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水平提供借鉴。

浙商文化;高职;创业教育

随着创业作为国家战略的提出,社会各界对创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我国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创业活跃程度不断提高,出现了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众创”现象。积极开展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时代要求,是高职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任何创业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与地域文化、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等因素形成的创业文化密切相关。创业文化教育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创业文化的视角,以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研究如何将富有创业文化特质的“浙商文化”融入到创业教育,为提高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水平提供借鉴。

一、创业文化教育是创业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不断创业的发展史,同时创业发展的过程也是创业文化不断生成和发展的过程[1]。创业文化是指与创业相关的意识形态、文化氛围,它包括人们在进行创业活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心理意识和行为模式,主导着人们在创业活动中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创业文化会以隐性的方式作用于人的创业意识,从而影响人的创业意愿。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1972年发表的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报告指出:“人的创造能力,是最容易受文化影响的能力,是最能发展并超越人类自身成就的能力,也是最容易受到压抑和挫伤的能力”[2]。

由此可见,不同的创业文化会对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产生重要影响。强化创业文化教育,传承和弘扬优秀的创业文化,是激发大学自身及其师生群体创业意识和热情,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及实践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应是当前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重点。在创业教育开展的过程中不仅是教会大学生如何获得就业渠道和商业机会的知识与技能,更应发挥文化育人功能,教会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成为一个深具创造性的社会人。

纵观世界上创业教育比较成功的大学均十分重视创业文化教育,注重文化传承及创新功能。通过积极营造创业文化氛围培育大学生的创业精神,促进创业文化教育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互融互通,相互促进。以美国硅谷为例,在这个之所以能成为被公认的世界上最成功的高科技园区,被全球很多创业者看成是梦想变成现实的创业圣地,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环境密切相关。事实上,硅谷的几乎所有创业成功者都是靠创新赢得了天下,而这些成功者在总结他们成功经验时提及最多的却是失败。从某种意义上说,硅谷的崛起最主要靠的是勇于创新、鼓励冒险、宽容失败、平等开放的创业文化环境和氛围。又如英国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Said Business School)也把失败作为成功之母,从失败中吸取教训,院长彼得·图法诺(Peter Tufano)认为“首先就是要不怕失败,从失败中汲取经验,这是一个很有效的学习渠道。”同时,通过与所在地牛津郡(Oxfordshire)的1500多家创业企业有各方面的联系,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创业平台和人脉支持,另一方面也促使这些创业企业的文化融入校园,为牛津大学创造良好创业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3]。

反观我国的创业教育,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对创业教育理解存在偏差,价值导向存在片面性,往往把学生参加创业教育学习取得的分数、成功创办了多少个公司,企业盈利多少、解决了多少人的就业问题等作为评价创业教育成效的标准,导致创业教育急于求成,带有明显的功利化色彩,忽略了高职教育的文化传承及创新功能,直接导致当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整体水平偏低。

二、浙商文化融入高职创业教育的意义

浙江是中国民营经济最发达、民间创业最活跃的省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浪潮中诞生并壮大起来了一批创业者和企业家群体,他们组成的“浙商”在实践过程中积淀起了深厚的“浙商文化”,这种文化具有天然的创业属性,其中所包含的自强精神、务实精神、创新精神、开拓精神和团队精神是其核心,支撑着一代又一代浙商不断开拓进取。同样的这种文化对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也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一)学习浙商文化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创业意识

先有意识的萌芽,才会激发行动的开展。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如何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创业意识是开展创业教育的第一步。而“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是广大浙商能够一路发展的根本所在。很多人认为浙商经商的才能是天生具有的,他们对商机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并且在创业过程中非常善于把握商机,从中赢利,事实上,善于把政治嗅觉和商业嗅觉进行有机的结合才是浙商的真正的天赋。创业活动的本质是对于机会的把握,对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来说,除了要培养他们的创业的萌芽,能够有意识地丰富自身的创业知识、提升自身事业心以及开拓创新精神之外,还要对学生进行宏观形势和政策导向的教育。

(二)学习浙商文化有利于学生提高创业知识和能力

创业是一项对个人综合素质要求很高的活动。在了解国家有关的政策法规、金融财务、市场营销等知识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交流沟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以及经营管理能力等综合素质。因此,对高职学生进行创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除了通过一定的理论课程以及实践环节来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有创业文化环境的熏陶。实践表明,越是创业文化环境好的地方,越能激发创业者的创业热情,除了提供良好的知识环境和信息来源以外,更重要的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有效提升创业者的创业素质。很多浙商都是从草根起家,他们没有资金和技术,缺乏专业知识,但是他们充分利用自身所学,潜心一个领域,不断学习创新,最终成为行业领军者。

(三)学习浙商文化有利于学生培养健全的创业心理

大部分的创业者是失败的,成功是偶然的,不成功是必然的,如何经受住创业失败的打击以及创业过程中巨大的压力是每一个创业者必须经历的过程。而很多高职的学生都是经历了高考失利的打击,他们怀疑自身的能力,不敢尝试、不敢创新,对于今后的职业发展也表现得较为迷茫,这些都阻碍着高职创业教育的开展。而“想尽千法百计、说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万水、历尽千辛万苦”的创业历程已经成为浙商精神的最好注解,通过在高职创业教育过程中,融入浙商文化,可以帮助他们树立起“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以及积极乐观的心态,并且通过不断学习优秀的浙商典型,帮助同学们了解艰苦的创业过程,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

三、浙商文化融入高职创业教育的实践路径

作为地处浙江的高职院校,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充分汲取“浙商文化”的丰富内涵,通过秉承校园文化重要的育人功能,开展“浙商文化”教育,重在以“浙商精神”熏陶和影响学生,通过校园环境、创业课程、学生活动、师资团队、实践基地“五位一体”的系统工程建设,探索了一条将富有创业文化特质的“浙商文化”融入到高职创业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创建“浙商文化”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是实施创业教育的有形载体,对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以及创业精神的塑造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学院在校园环境的建设上突出浙商文化特色,坚持“软硬并举”,软、硬环境交相辉映,让广大师生在工作和学习中时时、处处得到浙商文化的熏陶。

在软环境的建设方面:(1)搭建各类浙商文化宣传载体。如在校园网站建设浙商文化专题网、在学院微信公众号建设“崇商”专题版块、在校报开辟浙商文化专栏等,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浙商文化和交流学习心得的良好平台。(2)举办各类浙商文化图片展以及“魅力浙商”故事展播,每次展览(播)都因为较高的质量和鲜明的特色而受到全校师生的欢迎。

在硬环境的建设方面:制定《校园环境建设规划》,着重突出“浙商”元素,在校园景观雕塑中,设置了胡雪岩、范蠡等浙商主题人物雕塑和镶嵌“厚德崇商”校训的文化巨石;在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行政楼和学生寝室等地方,张贴以浙商名人为表现内容的宣传画。

(二)开设“浙商文化”创业课程

课程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载体,实施创业教育必须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通过积极开发浙商文化融入的创业教育必修课、选修课或专题讲座,建立创业教育课程群,形成特色鲜明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1.开设浙商文化必修课,普及浙商创业精神。面向全校学生开设《浙商文化概论》必修课程。该课程包括浙商的发展历程及浙商文化所具有的独特内涵,在教学环节中不仅有理论知识的讲解,也有浙商企业的实地参访,对学生更好地理解浙商文化及其创业精神有很好的教学效果,配套出版的校本教材《浙商文化教程》,也因其鲜明的特色被浙江省委组织部列为浙江省干部读物。

2.开设与专业密切结合的专业选修课。将浙商文化中具有的创业精神融入专业课教学,解决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的问题。如电子商务专业开设《网络世界中的浙商》,国际贸易专业开设《跨境贸易的浙江实践》,农产品加工与品质管理专业开设《农产品深加工与创新创业》等。

3.开设在线网络选修课。学院建立了“新浙商创业网络优质教学资源平台”,利用最新的慕课技术,在全校范围内开设创业项目选择与方案设计、淘宝创业课程、职业生涯规划等创业教育网络课程30余门,方便学生随时学习。

(三)开展“浙商文化”社团活动

丰富多彩的校园社团活动是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重要渠道。学院引导和鼓励学生开展以“浙商文化”为主题的各类社团活动,营造浓郁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如开展“浙商大讲堂”。邀请浙商文化的相关研究学者、专家和优秀的浙商校友、企业家前来讲课,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浙商创业基因;成立以弘扬浙商精神为宗旨的学生社团——浙商文化社。组织浙商文化专题网站建设,编演范蠡话剧、风云浙商话剧,举办浙商精神图片展,举办“魅力浙商”故事展播等;举办各类创业大赛。定期举办“挑战杯”、营销案例策划大赛等。围绕“浙商文化”开展的各类社团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敬商、重商、亲商、勤商”氛围,激发了大学生的创业激情,增强了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促进了学生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

(四)依托“浙商”强化师资团队

专业化的师资团队是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保障,直接影响着创业教育的实施及其成效。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大都没有创业实践的经历,因此在开展创业教育时只能是“纸上谈兵”的理论知识讲解,为了破解这个难题,学院采用“双结对”的办法聘请了一批热心于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的“浙商”担任创业导师,让浙商既与创业学生结对,又与校内创业教育老师结对。通过“双结对”,不仅加强了对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团队的指导,增强了创业意识和合作精神,同时也提高了校内教师的指导水平,解决了校内教师创业经验不足的缺点,优化了专业教学和创业实践的“双导师”型师资队伍的“双师结构”。

(五)建设“浙商”创业实践基地

学院采用“请进来,走出去”战略建设实践基地,将浙商文化融入创业实践。一是与当地政府合作共建了5000平方米“浙商创业园”和3200平方米的大学生创业园,“浙商创业园”请进了50多家“浙商”企业,为学生与新锐“浙商”近距离接触创造条件;大学生创业园每年为近30家学生自主创业企业提供滚动孵化服务。二是与娃哈哈集团、阿里巴巴、都锦生集团等共建校外浙商企业就业创业实践基地,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实习等实践活动,感受企业文化,体会到创业的艰辛和喜悦。

总之,“大学的创业文化,应该为学生的创业提供一种思维的可能。我们很难说一个比赛、一节课、一场讲座就能够构建起高校的创业风味,这应该是一个整体”[4]。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把“浙商文化”这一优秀的区域文化资源作为最基本的教育元素[5],通过打造“五位一体”工程,形成了以“浙商文化”为主线的校园文化品牌,被省委宣传部评选为高校优秀校园文化建设单位,人才培养质量也明显提高,学生的创业诉求非常强烈,涌现出一大批成功创业者,在浙江省教育评估院发布的综合了月收入、职业胜任力、职业稳定度、用人单位满意度等多项指标的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与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中,连续3年排名全省高职高专院校前5位。

[1]刘波,周勇.高校创业教育文化根基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3(19):63-66.

[2]施永川.大学创业教育应为与何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3):81-85.

[3]张会亮.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创业教育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8(11):30-34.

[4]唐文佳.创业文化拒绝拔苗助长[N].文汇报,2010-05-19.

[5]杨一琼.基于“浙商文化”的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科技通报,2013(11):225-227.

责任编辑 殷新红

邱雷鸣(1982-),男,浙江衢州人,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创业教育。

2014年度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课题“区域性创业文化在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中的融入机制研究——以浙商文化为例”(编号:L2014A017),主持人:邱雷鸣。

G715

A

1001-7518(2016)14-0030-04

猜你喜欢

浙商高职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浙商理念挖掘开发晋商资源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谁远谁近?
从新闻报道看“浙商”——《当代浙商媒介形象呈现研究》评读
新时代浙商走向新天地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为何要浙商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