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冷落的标杆
——法国职业技术教育“渐进式”改革及启示
2016-02-17壮国桢
□壮国桢
被冷落的标杆
——法国职业技术教育“渐进式”改革及启示
□壮国桢
法国与中国有着相似的教育体制,在职业技术教育方面也曾经存在着起步较晚、社会认同度不高、与其他教育隔离、学校与企业联系不紧密等问题,但经过努力,法国通过“渐进式”改革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
法国;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比较;借鉴
作为拥有55万平方公里面积、中西欧领土第一大国、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国,其政治体制上相对集权,农业发达,被称为“欧洲的粮仓”,工业先进,科技水平高,军事工业全面,经济发达,GDP总量2013位居全球第5位,2014位居第6位。法国“所具有的典型性是欧洲任何其他国家所没有的”[1],但其职业技术教育却一直受到我国研究者的冷落。
一、被冷落的法国职业技术教育是“短板”还是“遗珠”?
有学者认为,“法国一直是中国学界国别研究的最为重要的对象之一”[2],但是我国的研究者对法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却介绍不多,研究也不够全面深入。可以从三个维度来说明。一是期刊研究论文数量少。在《中国知网》中,将主题设置为“法国职业教育”,并设置“精确”、“年限不限”,共搜索到从1924年到2015年的研究论文41篇。而同期,研究德国职业教育的论文有1406篇,美国377篇,英国208篇。二是博硕学位论文研究几乎没有。经检索,仅有一篇硕士学位论文中对法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了研究[3]。三是目前还没有专门介绍法国职业技术教育的专著。
近年来,中国和法国有着巨大的贸易额和密切的人员往来,这与我国对法国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情况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笔者认为,这不是因为法国职业技术教育非典型、乏善可陈,而是我国研究者对法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冷落。我国研究者的法语基础、管理者的考察重点、国家间的合作项目以及法国自身对其职业技术教育的推介传播力度等可能是法国职业技术教育在中国被冷落的主要因素。
二、为什么法国可以成为中国学习的另一个样本?
在职业技术教育方面,中法两国的教育制度、产教合作、社会观念等存在着较大的相似度,而相似度是学习和借鉴的基础,这样才能做到“学之能像”,而且“移之能活”。这一点,从已有的教训也可以得到反证。
(一)相似的教育管理制度
法国在1802年通过 《第一帝国教育法令》,确立了法国现代中央集权的教育制度[4]。政府通过计划、拨款、评估、立法等手段对教育进行管理。这种中央集权、高度统一、分级负责的教育制度,有利于保障每个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
中国和法国的教育体制非常相似。在教育制度上,强调统一,高度集权。在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大纲、课程设置全国统一。表现在职业技术教育方面,则以学校教育为主,政府起主导作用,实行国家统一决策、分层实施的职业教育制度。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相互独立,自成体系,普职互通桥梁较少。
(二)相近的产教合作关系
由于历史原因,法国职业技术教育以学校教育为主,学校与企业之间曾经有着相当大的鸿沟,“二战”后经济界和教育界也就教育同劳动市场的适应问题、人才的适应性与针对性等问题展开过激烈的争论,当然争论没有结果,这可以从克拉克“协调三角形”原理得到印证。根据该理论,国家权力、市场和学术寡头分别代表一种势力并合成一个三角形。从图形上看,“中国和法国,方位比较偏向左上部分”[5],也就是说,在国家、学校和市场三者关系中,学校由国家控制,而离市场稍远,产教合作不紧密,学校和企业存在着一定的分离。
中国在产教合作关系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紧密-分离”这样一个过程。新中国成立后,无论高等教育还是职业技术教育,很多院校都是由行业或企业举办的,这一时期,校企合作紧密,行业特色鲜明。在世纪之交,随着机构改革,中央和省的大部分行业管理机构被撤销,原来由行业企业举办的高校或者中专校绝大部分都划归教育部门主管,随之而来的是校企渐行渐远。虽然现在实施政策拉动、政府推动等措施,但成效不太明显。
(三)相同的传统观念
法国为欧洲文明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思想巨人、文艺大师、科学巨匠代代辈出。如果说希腊是欧洲古代文明的发祥地,法国则可以说是欧洲现代思潮的摇篮之一。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曾将人的生活分为“鄙俗”和“高尚”两个分支。法国也受此影响,职业技术教育被纳入“鄙俗”的范畴,“职业学校通常被认为是接收不具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学生的场所”[6]。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儒家文化传统,“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传统观念在现代社会还根深蒂固。政府通过行政手段,根据考试分数对初中毕业生按普职1:1进行强制分流,再通过高考,把分数低的学生“赶”进职业院校。目前,无论是招生录取的顺序,还是高职提前单独招生,报名的学生并非是想走技术成才之路,而是无奈之举,轻视职业技术教育的传统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
三、法国职业技术教育“渐进式”改革经验
“二战”结束以后,随着国家的重建,法国通过“上下联动、纵横贯通、普职渗透、宽进严出、内外结合”等一系列“渐进式”改革措施,着力对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进行重建,有针对性地逐步解决了职业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建立“上下联动”职能清晰的教育管理体制
2007年,原法国教育部一分为二,成立国民教育部和高等教育与科研部。国民教育部负责制定教育政策,管理职业教育以及学徒制培训。高等教育与科研部负责高等职业教育部分的教学和组织。法国的劳动、工作、职业培训与社会声援部负责制定和实施政府在劳动、就业、职业培训、社会声援等方面的政策。2002年成立的国家职业资格委员会是一个独立机构,不从属于任何一个国家部门,负责国家职业资格的制定[7]。
法国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比较清晰,各司其职,纵向体系分为中央、学区、学校三个层面。横向层面的教育、科研、就业之间的职责分工较为明确,基本不存在职能交叉、职责遗漏等现象。如国家职业资格委员会既不受制于国民教育部,也不受制于劳动、工作、职业培训与社会声援部,这样的安排不仅确保了国家职业资格制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有利于协调职业技术教育和就业之间的关系,防止与某个部门利益相冲突而使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缩水”。
(二)形成了“纵横贯通”的普职教育体系
与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法国的职业技术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一战”之后出台的《阿斯蒂埃法》确立了法国职业技术教育初等、中等、高等三个阶段的基本框架,从而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具有法国特色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1.融职业教育、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为一体的高中教育体系。在延续中央集权教育体制的前提下,法国在1956年取消了初中入学考试,并在1959年将义务教育的年龄延长至16岁,又于70年代中期建立统一的初中,学制四年,而高中则也改造成普通高中、技术高中和职业高中三类。根据意愿和成绩,初中毕业生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高中,而就读不同类型高中的学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证书考试,既可就业,也可升学。
2.建立了校外职业培训体系。除学校职业技术教育系统外,法国在校外也建立起了学徒培训中心系统,同样以初中毕业为起点,向企业学徒提供职业中专、职业高中、职业专科直至职业本科的中高等学历职业教育[8]。
3.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自成体系。法国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有一定的分工,界限也比较明确。职业高中属于职业教育,技术高中则归属技术教育。职业高中主要瞄准就业,技术高中则准备升学,升学的路径也有所侧重。如设在大学的技术学院和设在高中的高级技术员班都是同一层次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而且毕业生取得的证书也同值,只是两类学校的课程和升学路径有所不同而已。
如此多的教育体系,最主要的好处是方便转学,给学生尽量多的选择,而不是“一选定终身”。以高中为例。一是纵向的转学,就是在职业方向内部可以转学、转专业;二是横向的转学。职业高中会考文凭、职业学习证书、职业能力证书三种职业证书文凭之间可以转学。“法国普通高中和技术高中共提供11类不同的会考”[9]。在高等教育阶段,转学也是方便可行的。以工程师大学为例,工程师大学分三年制和五年制两种。“五年制工程师学校的学生也可以在第二年学习结束后参加三年制工程师学校的入学考试并转学”[10]。
(三)构建“普职渗透”的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体系
在法国,义务教育的第二阶段是学制4年的初中,初中课程的基本学科划分为语言、人文和科技等三大学科。所有学生在前两年都学习同样的课程,后两年则学习职业探索课程以及有针对性的辅导,为升学做准备。通过辅导,“大约有65%的学生在义务教育结束后主动选择与职业技术教育有关的学业,其中23%左右进入技术高中,大约40%进入职业高中,还有约2%的学生进入艺徒培训中心。只有约35%进入通向高等教育的普通高中”。[11]
为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使学生了解职业知识,法国从小学到大学一般都设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使学生能及早接触关于职业技术方面的相关知识。如:攻读职高会考的学生还要修学210学时的“个性化陪护”课程[12]。
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技术教育相关课程、专业化的学业指导体系以及个性化的咨询与指导,使初中学生能够及早开始接受学业及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使学生在人生的关键阶段能够根据自身的兴趣做出适合自身情况的选择。
(四)实施“宽进严出”的教育质量保障制度
注重质量是法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又一大特色,主要做法是加强基础课程的学习、统一考试、开设“第二次机会”学校等。
法国坚持通才教育的理念,非常重视普通文化基础课程的学习,注重培养“既要上手快,也要有后劲”的职业技术人才。在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中,为了应对产业转型和岗位变动,尽量避免按某个特定职位培养人才的弊端,法国高中的教学大纲由教育部统一制订,不论哪一类高中,基础课程都是必修课。高等教育也同样重视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的平衡。“以南特大学技术学院的数据处理系为例,第一学年为基础课。专业知识占50%,普通教育占17%,基础知识占33%。”[13]通过强化基础课程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拉平因学生来源不同而在学业上形成的差距,使学生获得可持续的发展能力,另一方面,也为学生今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法国全社会的质量意识较高,把统一考试作为保障教育质量的手段之一,职业技术学校严把教育标准关,淘汰率较高。以高中为例,职业高中和技术高中的学生学习结束时,均须参加由学区组织的统一考试。“技术高中的考试合格率在65%左右”[14],“大学的学生在两年以后的淘汰率一般是50%-70%”[15],“每年成功获得相应的高等教育文凭走上社会的毕业生只占入学时的41%”[16]。
然而,淘汰可以保证教育质量,但法国对一些没有拿到高中毕业文凭的青年并没有放任不管,而是在全国创办起近百所“第二次机会”学校(简称E2C)。接受E2C学习的学生成功就业或进入专业培训机构继续学习的比例在60%左右[17]。E2C的成功之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功能。降低没有技能就融入社会的青年比例是各国政府普遍关注的问题。E2C帮助法国青年经过培训后就业,使他们成功融入社会,降低了给社会稳定带来的风险。二是教育功能。这些青年在E2C接受职业基础培训,为进入“学徒培训中心”学习专门技能打下了基础。这就为学校严控教育标准提供了可能性,间接地促进了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形成良性循环。
(五)“内外结合”拉近校企之间的距离
虽然过去法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以职业学校为主体,但随着经济、社会及教育事业的发展,通过外部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和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内在的努力,学校与企业的关系正在拉近。
首先,国家制定相应政策。一是制定《面向21世纪职业教育宪章》,启动职业教育的改革进程。建立全国职业教育与经济领域对话机制,设立文凭委员会和企业合作处,搭建与行业企业合作的公约或协议的框架,制定与行业企业以及社团组织合作的措施[18]。二是通过《新实习生法案》,提高实习生待遇[19]。三实施“竞争力集群”计划[20]。2004年9月法国政府斥资15亿欧元实施这一计划,主要目的也是在高等教育和产业界架起联系的桥梁,实现经科教的联动,以期促进竞争力的提升。四是实施行业高中标识制度。所谓“行业高中”是赋予从事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机构或团体一个标志,诸如,“电力和电子行业高中”、“贸易和销售行业高中”等[21]。只有那些与行业企业联系紧密、行业认可度高、具有良好职业发展前景的高中才能取得这样的标识。这也是从传统的学校本位职业教育学校模式向校企合作模式转变的一种尝试。
其次,学校内部采取切实措施。在国家制定相关政策的同时,学校内部也采取相应的措施。一是在高等教育中大力倡导学习实践交替模式(半工半读)的推广,将企业实习作为学士阶段必修课,并设置更多专业学士和专业硕士[22]。二是吸收企业人员参与学校的管理。如:任命有经济领域经历的人员担任大学技术学院院长;规定大学技术学院评议会的成员至少要有三分之一是经济界人士且主席必须由经济界人士担任;经济界人士至少要占教师总人数的三分之一[23]。三是校企共同培养人才。如:工程师院校除企业以多种方式参与办学和学校管理外,每名学生一般配有两位导师,分别来自校内和企业[24]。
四、启示
法国在“二战”后的重建过程中,根据本国的国情,对职业技术教育进行了“渐进式”的改革,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其改革成功的经验对我国也有许多启示。
(一)加强顶层设计,处理好“起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
我国在历次政府机构改革中,始终未能解决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问题,存在着职能交叉、多头管理等现象。以中等职业学校的举办与管理为例,有教育部门管理的职业学校,也有人事劳动部门管理的职业学校。而高等职业院校的管理,在国家教育部层面,与中等职业教育同属一个部门管理,而到了地方,管理体制又出现了不同的情况。因此,在“十三五”规划制定过程中,应加强顶层设计,规划好“起先一公里”,就是理顺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明确中等职业教育划归人事劳动部门管理,而高等职业教育由教育部门管理,这样可以减少资源浪费,促进职业技术教育的健康发展。
在我国,普通教育体系已经非常完备,而职业技术教育还是“断头”体系,职业技术教育还止步于专科层次,而且各层级的横向贯通通道也不完备,不能满足学生的多样选择。因此,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应“打通最后一公里”,主要抓好三项工作。一是选择少数优质高职院校试办本科高职;二是明晰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定位和层次,中职定位职业教育,高职专科定位职业技术教育,高职本科定位技术教育;三是搭建职业技术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初中后、高中后、高职专科后三座“立交桥”,从而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普职双轨教育“日”字型体系架构。
(二)提升职业技术教育声誉,处理好“进”和“出”的关系
为逐步纠正社会鄙视职业技术教育的传统观念,在现阶段应做好四项工作。一是重视生涯教育,建立完整的学业指导系统,在普通教育课程中,适当融入职业技术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让学生了解职业,激发学生的职业兴趣。二是改变按照学业成绩强制分流的政策,尝试用指导的方法而非用行政的手段在义务教育阶段结束和高中阶段结束给予学生多次选择的机会。三是改变当前“宽进宽出”的职业教育评价机制,取消“注册入学”和“高职提前单独招生”政策,对职业院校实行严格的毕业审查制度,以质量赢得社会的信任和尊重。四是对学习困难被“淘汰”下来的学生,设立社会免费培训机构,降低社会稳定风险。
(三)注重内涵建设,处理好“校”与“企”的关系
学校和企业是有着不同目标任务的两类不同性质的组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但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我国的职业技术院校和企业的关系不会有实质性的变化,对此,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一是在国家层面,出台《校企合作促进条例》,以国家制度的形式明确学校和企业的权利和义务。二是坚持“两条腿走路”,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主、以校外顶岗实习为辅,提升教师和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三是“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积极引进企业人员参与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基地建设等,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质量中的应有作用。
对处于“爬坡”和“转型”中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来说,借鉴国外的经验固然重要,但必须选准对象。日本以企业为主体的职业技术教育、美国的社区学院、德国的“双元制”、“学徒制”等固然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而与中国具有相近的教育制度和社会环境的法国以渐进的方式已经解决了与中国相似的问题,应成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和借鉴的另一个样本。
[1]于艳玲.管窥近代法国政治文化特点及成因[J].法国研究,2015(1):12-17.
[2]段明明.中国的法国研究[J].法国研究,2013(4):28-33.
[3]赵冉.21世纪法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D].重庆:四川外国语大学,2013.
[4]夏正华.透视法国高等教育体制及其改革[J].法国研究,2014(4):27-32.
[5]匡瑛.比较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78-179.
[6]王晓辉.变革中的法国职业教育[J].外国教育研究,2000(1):57-65.
[7]李玉珠,刘荣民.法国职业教育管理体系建设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4(6):104-105.
[8]刘继芳.法国现行“双轨制”职业教育体系及其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2(11):103-106.
[9][法]皮埃尔-路易·戈蒂埃.法国近年来的教育改革——批评的研究[J].刘敏,译.比较教育研究,2012,10:22-26.
[10]李萍,等.借鉴法国模式开拓工科基础课教学新思路[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2):20-28.
[11]胡解旺.法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孵化器作用及其启示[N].光明日报,2014-2-11(14).
[12]李紫燕.法国职业高中的创新改革及启示[J].法国研究,2014(2):94-99.
[13][14]吴雪萍.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138,135.
[15]李慈海,等.法国高等教育特色浅析[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6):13-16.
[16]陈韶琼.法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特点[J].才智,2013(34):67.
[17]法国:“第二次机会”学校助青年就业[J].成才与就业,2013(19):62-63.
[18][21]姜大源,等.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现象与规律——基于横向维度延伸发展的趋势:定界与跨界[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8):5-15.
[19]黄培,马燕生.法国修订法律维护学生实习权益[J].世界教育信息,2014(6):73.
[20]张惠,董泽芳.法国高等教育分流模式发展的新趋向[J].现代大学教育,2013(2):57-63.
[22]张为宇,盛夏.法国教育发展战略部署及实施情况[J].中国高等教育,2013(11):61-63.
[23]苗娟,李润华.实践导向下的法国大学技术学院[J].世界教育信息,2013(21):44-50.
[24]张为宇.法国工程师院校概览[J].世界教育信息,2013(13):37-42.
壮国桢(1963-),男,江苏丹阳人,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
G710
A
1001-7518(2016)03-0087-05
责任编辑 王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