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承与师承:学校教育传承职业精神的路径研究
——兼论职业精神传承的途径

2016-02-17□薛

职教论坛 2016年3期
关键词:精神职业课程

□薛 栋

课承与师承:学校教育传承职业精神的路径研究
——兼论职业精神传承的途径

□薛 栋

结合专业对学生进行职业精神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容忽视的重要使命。课承与师承是学校教育传承职业精神的基本路径。学校教育通过确立职业精神传承的课程目标、发掘丰富的职业精神资源、实施主题统整的课程组织方式和依托多样化的课程形式,确保职业精神通过课程实施得到最大限度的传承。学校教育对职业精神的选择继承和发展创新最终通过教师培养学生而实现。除学校教育外,劳动生活过程和企业生产培训过程是职业精神传承的主要途径。

学校教育;职业精神;课程;教师

职业精神作为对一定专业或职业的认识和态度,它是人从事某种专业活动的精神支柱,也是个人成才的强大动力之一。学校教育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寻找职业的意义支点,促进其对具体社会责任的意识自觉,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为学生职业生涯的个体实现和社会服务提供系统化的指导和培养。尤其对于高等教育阶段而言,学生学习的专业,决定着未来将要从事的职业。对所学专业有无明确认识,对未来职业有无远大理想,都直接影响学生在校学习和未来工作积极性的发挥,在一定意义上讲,也关系到学校教育的成败。因此,结合专业对学生进行职业精神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容忽视的重要使命。

一、职业精神的现代迷失呼唤学校教育的精神引领

现代化的生产被描述为“有组织的不负责任”,一方面生产组织的发展成熟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人的独立意识、效益意识、竞争观念、时间观念等,不仅迎合了市场经济的需要,也符合社会、组织和个体发展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以经济利益为驱动力的市场价值取向,使得“商品人格”蔓延成为各行各业的普遍人格特征。如政治领域的权钱交易,医疗领域的“红包”交易,传媒领域的有偿新闻等。上述现象表明,成熟的市场发育并不是直接“生产”而成,它需要一种“精神”的调节。这种精神不只局限于构建个体的生命秩序,而是在职业活动中合理地理解和处理自己的行为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以对社会生活的合理价值和价值选择为指导的“职业精神”。因为相对于小农经济生产出来的 “家社会”、计划经济生产出来的“国社会”,在市场经济的现代社会,职业活动是最能够引导人成长为负责任公民的具体社会活动。实质上,随着经济增长与技术更新越来越成为职业世界的风向标时,个体对所从事职业的主体地位确立的要求也是越来越强烈,当今的教育若对之重视不够或处置不当,就会使衡量人的价值标准物质化、数量化和庸俗化,从而泯灭了人对自我超越性的追求和对职业生活的美好向往[1]。

面对职业精神的现代迷失,学校教育必须摆脱发展不及代价的现代主义思维方式,理性审视和筛选繁多庞杂的职业文化,提高受教育者主体的选择能力。同时,学校教育对职业文化的意义不仅仅是选择,还在于不断地进行精神生产,引领现代职业精神健康发展。实质上,“精神反思的任何一种更大的格式塔转换都是在精神之中发生的。不存在一种更大的、足够强度的外来精神使得我们放弃这种优越性。”[2]也就是说,对当前人类职业精神危机的回应,必须也只有在对现代职业精神本身的反思中才能实现。这就要求学校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所谓研究者对职业自觉意识觉醒的振臂呐喊,而是切实思考和践行如何将职业自觉意识真正转变为学生个体职业精神的实践智慧,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精神追求,推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课承与师承:学校教育传承职业精神的主要路径

学校教育传承职业精神的路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教育的载体使学生了解、体验和认同人类职业文化的精神要义,而课程则成为传递和保存的重要中介;二是通过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将各种载体上的职业精神文化信息创造性的代际相传,使受教育者成为有精神追求的职业人。职业精神传承以“主体—客体—主体”的形式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学校教育成为职业精神不断 “内化—外化—内化”的“职业文化呼吸运动”[3]。

(一)课承:学校教育职业精神的载体传承

1.确立职业精神传承的课程目标。职业精神深刻反映着职业群体独特的信仰、态度、价值观及行为准则、思维方式等,学校教育应确立职业精神传承的课程目标,传承职业群体的职业文化,培植职业认同感。通过为学生提供系统学习职业文化的相关课程,了解、掌握职业文化的历史及时代特征,尤其要重视职业规范的学习,以促进理解其深刻的精神内涵。此外,应将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纳入课程目标之中。面对多元的现代职业精神,离开理性的反思和意义的批判,人类已经打开的 “潘多拉”之盒,恐怕只会放出使人类命运悬于一线的魔力。实质上,职业精神的传递是职业精神发展中的 “扬弃”,是批判的继承,是继承中的发展和创造,集中体现在传承主体的价值选择和判断上。因此,提高学生的文化批判与选择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应成为职业精神教育内容的重要目标。

2.发掘丰富的职业精神资源。职业精神教育课程资源的发掘应以历史为主线,找寻记录传统技艺精神发展、遗落与唤醒的人物故事与历史事件,给学生了解职业精神形成发展提供真实而生动的素材。学生首先要认识自己民族职业文化的精髓,尤其是对于传统职业精神的起源要有深入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理解现代多元的职业文化,才有条件在变化的职业世界里确立超越自身的职业理想并付诸实践。同时,面对丰富多样的职业文化课程资源,学校课程要遵循“用事实说话”的价值性与需求性原则,以我国传统职业文化为基点,在此基础上使职业精神课程资源的选取范围触及现代多元的职业价值体系,让学生在纵向的历史变迁和横向的多元选择中领悟职业文化的永恒精神,最终达到对某种职业意义和生命意义的理解。需要强调的是,职业精神教育的过程即非说教,也非诉求;既不是道德劝诫,也不是逻辑推理。这一过程只有通过个体内心的体验达成精神层面的认同,而体验的过程不是世界之外的遐想,它要想获得自己的内容,并使其外部表现形式适合于这种内容,就必须以人类实践活动为基础。因此,职业精神教育资源的选择要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一方面,在考虑学生经验的基础上,选择与社会生活贴近的工作经验作为教育活动的内容;另一方面,教育活动又对社会生活与职业活动的重新融合负有责任。通过教育活动,学生应最终理解职业活动服务社会生活的真谛,从而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将职业活动重新引回日常生活世界。

3.实施主题统整的课程组织方式。问题导向是职业精神课程内容组织的有效方式。职业世界的活动经验以问题为中心,设置职业情景,建构职业事件,使学生置身其中并亲身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对职业情景悟解的基础上,感受职业事件背后所蕴含的精神意蕴,并对自我进行反省和审视,从而促进学生对职业世界的意义作生命意义层面的整体把握,即通过职业角色或者职业事件寻找自我、确认自我与反观自我,这对于学生职业精神的塑造将发生深刻的作用。因此,职业精神教育的课程组织过程关键是主题的确定和规划。主题可以从职业生活及活动的关注点萃取出来,也可从职业文化的资源与遗产中获得,还可源自社会问题或议题,如“职业的价值:谋生、服务社会抑或实现自我”、“我们为什么需要工匠精神”、“如何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等,更可以是学生自身的议题或关注的事项,如“世界500强企业最关注的职业品质是什么”、“未来20年,你将面临怎样的职场世界”等。总之,主题的确定必须关注影响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主体活动的自主程度,即学生对课程的组织方式是被动接受、自觉适应还是主动创造?也就是说,主题的确立必须关注学生的需求,并能激发学生能动性和创造性,活动的过程应是学生主体的自觉自主的探索性与创造性行为。活动主体自己提出活动目标与任务,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行动步骤、研究手段,关注行为的结果,并根据结果调整进一步的行动。活动主体在活动中不仅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而且在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这才是对于职业精神培育最富有发展性意义的主题活动。二是主题本身的组织结构,即在确定主题的基础上,还必须对主题进行结构设计,即围绕主题设计与主题相关的学习经验,在主题的脉络下统整适切的职业经验,形成次级主题,并围绕次级主题架构更次一级的主题与活动,组成主题网络[3]。主题网络的结构越清晰且合乎教育的逻辑,活动主体越易从结构上把握活动。这样的把握不仅有助于职业学习经验的迁移,而且有助于内在信念情感的形成。

4.依托多样化的课程形式。主题活动课程、实习实训实践课程是学校传承职业精神的主渠道,为此学校应开设好多种形式的活动实践课程。一方面重视并改革以职业精神为主题的课堂教学形式,强调主题情景的创设,主题内容的审美化处理,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及反思;同时,注重在各类课程中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另一方面结合专业创新实习实训课程的开发,通过规范实习纪律、学习先进职业人物、全程体验职业角色等手段及形式,增强实习实训课程的职业精神教育效果。此外,通过在校园及学校的图书馆、教室、会议室、餐厅等摆放象征职业精神的器物或人物雕塑,悬挂诠释职业精神的壁画等,营造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深刻理解职业精神的良好文化氛围。总之,学校课程从传承与创新职业精神的目标出发,基于学生的经验、兴趣和生活,有效设计活动主题,利用文体活动、社区实践、参观实习、专业比赛等形式实施职业精神教育。教育的过程强调学生的体验,要求学生在做中积累经验、感悟人生、建构活动的意义。

(二)师承:学校教育职业精神的主体传承

1.“师道”:教师承担“传道”使命的前提。职业精神教育的过程首先是社会和个体的需要转化为教育者的职业要求,其次是教育者以言教、身教等特殊方法把职业要求再转化为受教育者相应的职业素养。在这两极转化过程中,教育者自身的职业境界不仅是自我的生命追求,更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贯穿于受教育者职业精神培育的全过程——从教育者充分促成受教育者榜样学习的初级阶段,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主体性的实施和实现过程中发生相互影响,达到共同提高。正如韩愈《师说》中所指出的那样,教师在履行“传道”使命的基础上,必须具有为师的素养即“师道”。“师道”是对教师完成“传道”历史使命的严格要求,教师在职业中所体现出的“道”,即职业精神则是“师道”的重要内容。传承职业精神对于今天的教师来说,变得比任何时代都更加迫切和重要,因为自然文化生态下以师徒传承沿袭的传统,逐渐过渡到要求学校教育承担职业精神传承的责任,从而也对教师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这种职业素质不仅表现为对自身职业价值的认同与践行,更主要的表现在对学生职业价值世界的构建,让学生从教师的身上真正感受到教育的美好,进而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延绵一种精神的要义,并伴随着具体的职业实践,完成各自的职业意义建构[4]。

2.教学:教师“传道”的基本途径。学校教育对职业精神的选择继承和发展创新,最终要通过教师培养学生来实现。也就是说,教师通过教学培养人才,从而实现对职业精神的传承。教学对于教师而言,是传承职业精神的基本途径。职业精神教育的教学过程是建立在师生关系基础上的自我意识与主体意识交织中的觉醒和提升,强调师生间的精神沟通,要求“教师只能与学生共同探索,而不是一厢情愿地凭借过来人的经验去强制学生接受自己的价值观”[5]。尤其进入大学阶段,教师要结合专业真正关注学生作为“准职业人”的职业发展意向和需要,理解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主体的独特个性以及自由的选择。在平等尊重的主体交往中,“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学生对于职业意义的理解,并在自觉认同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并积极付诸于学习过程中。师生双方的交互作用过程,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推动职业精神创造性传承的过程,也是师生共同建构职业精神的过程。比如通过对“两弹一星”科技精英群体职业精神师承效应的分析,师承效应人才链通过教学过程使得勇于超越、淡泊名利、乐于奉献等职业精神相继延绵,成就了我国伟大的航空航天事业。

三、职业精神传承的基本途径

(一)劳动和生活过程

每一种职业都有自己的文化和传统,之所以世世代代不断绵延和发展,就在于职业所蕴含的精神意蕴自身具备着某种传递和延续其生命力的手段。如“祖传秘方”、“百年老字号”等文化标签,不仅仅是技艺的传承,更“表现古代社会里面生产生活传统的无上势力与价值,深深地将此等势力与价值印在每代人的心目中,并且极其有效地传延生产生活的风俗信仰,以便传统不失,团体团结。”[6]这种对所从事行业的精神意义的延绵,有机地融入于职业主体的劳动和生活过程,并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越来越强大和丰富。因此,人类在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中始终伴随着精神意识活动,人类的物质活动本身就内含着精神要素。也就是说,人类进行物质资料和人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同时也是职业精神的生产和再生产。在传统的社会结构中,职业精神在劳动和生活中的传承主要包括血缘传承和业缘传承两种形态。

1.血缘传承。血缘关系是人类最基本的关系,家庭、家族是最基本的劳动生活组织。个体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传承职业精神首先发生在家庭中,是通过父母及血亲长辈的口传身授顺应自然、融入自然、敬拜自然。“自然”是人类最初的职业,这种发自内心的“职业精神”是“与神的对话与旨意”,是内心救赎的非理性的“文化遗传”。虽然人类最初并不懂得种种生活模仿(训练)的精神意义,而正是“有益于生存”的自然判断赋予了朦胧、混沌的原始职业意识所蕴含的“善”的要求。职业精神是一种关于“善”的精神的延续,人类据此获得在劳动生活过程中维持一套善良品行的秩序。所有的这些秩序由于物质生产发展的水平,最初通过血缘关系,源源不断地传授给刚刚进入社会传统之中的每一个新人,并在传承过程中促成了职业精神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2.业缘传承。职业活动中的精神生活并不是纯粹的个人生活,职业个体的所思所行体现出群体或组织的特征和意志,如商业领域的“童叟不欺”、医学领域的“仁心仁术”等,各行各业都有体现自身职业特征的规范要求。因此,职业精神的传承呈现出行业特征,其传承方式称之为“业缘传承”。业缘传承最基本的形式是“师徒传承”。从入门前的考察习俗、到举行拜师仪式,再到入门后的培养,最后到举行出师仪式,这些具有行业特征的程式和规范以及技艺本身构成了职业精神的主要内容[7]。古代的“师徒传承”是一种全程的教育模式,师徒一起生活、学习、讨论,“徒弟与主师,亲若父子,俨然家族,彼此之间,于道艺外,犹多密切感情,其能得圆满之效果”[8]。正是这种“情感效应”的积极作用,师傅尽心为徒弟传职德、授职技。一传十,十带百,带出了一代代职业人,使优良的行规得以继承发扬。当然,这一过程实际上也存在着剥削,但是正是这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学徒制度使得技艺在传承的过程中,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融合为一体。

(二)企业生产和培训过程

生产经营是企业之本,企业的职业精神都是在生产经营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因此,职业精神的传承结合生产经营实践,是企业精神传承的基本途径。同时,企业培训与企业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密切相关,不仅是沟通精神文化与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的不可或缺的渠道,更是指导员工职业行为,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

1.结合生产经营实践,开展职业规范养成教育。养成教育是培养员工职业精神的关键,需要持之以恒、情理交融、潜移默化地点滴培养和引导,使企业员工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结合生产经营实践,开展职业规范养成教育,具体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严格按工艺规范操作。生产过程多达几十道,甚至上百道工序,每个职工都必须严格执行每道工序严细的工艺规范。二是严格进行质量管理。企业的竞争力来源于产品的质量,因此企业应紧紧围绕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全面保障体系,建立质量管理网络体系,健全质检员队伍,建立“质量否决权”制度。三是严格执行纪律。工艺操作的准确无误和质量的稳定可靠,是企业产品畅销市场的保障。职工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一旦出现差错,立即按照规定纪律严格处理的过程,是企业精神得以落实的保证。

2.举办多种职业培训,营造职业精神传承氛围。职业培训是企业“德、诚、信”文化代代相承的重要途径。一是多种途径开展敬业爱岗教育,提高员工职业素质。企业可以通过多种媒体形式,如编写企业发展史,引导员工以史为镜,规范个人言行;拍摄企业成长故事,让员工透过形象生动的影视史料体验职业精神的可贵;建立微信平台,发动员工收集身边体现企业精神的人和事,及时共享与传播,让员工从关注中认同和践行职业精神。二是发挥榜样的力量引导和影响职工。企业优良的职业精神得以继承和弘扬,与一批优秀员工典型的示范作用密切相关。特别是艺德高尚、身怀绝技的老职工,是企业品质和声誉的名片,他们的事迹介绍,在职工中会产生强烈的反响和良好的教育效果。三是抓住实例和机遇,开展职业精神教育。比如在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灾难中,京城61家同仁堂药店支撑了全北京近一半的药量。为此,同仁堂承受了600多万的政策性亏损[9],用行动再次诠释了“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传统精神。

[1]段文灵.马克思“实践人学”思维方式的生成及其当代意义[J].哲学研究,2008(1):33-38.

[2][美]唐.伊德.技术与生活世界——从伊甸园到尘世[M].韩连庆,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08.

[3]刘茜,邱远.论学校课程民族文化传承功能的实现[J].中国教育学刊,2010(7):40-42.

[4]张传燧.教师专业化:传统智慧与现代实践[J].教师教育研究,2005(1):16-26.

[5]杨跃.论教师的责任伦理[J].当代教育论坛,2006(9):80-83.

[6][英]马凌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M].李安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23.

[7]殷俊玲.晋商学徒制习俗礼仪初考[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73-77.

[8]严昌洪.近代商业学校教育初探[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6):122-129.

[9]历三百年风雨沧桑,谱写中华药业辉煌——同仁堂的发展历程[DB/OL].http://www.tongrentang.com/news/view_news.php?id=19447,2011-11-20.

薛栋(1979-),女,山东青岛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讲师,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学基本理论。

2014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青年课题“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道德融合培育研究”(编号:EJA140373),主持人:薛栋。

G710

A

1001-7518(2016)03-0042-05

责任编辑 蔡久评

猜你喜欢

精神职业课程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职业写作
拿出精神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