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术知识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规定性

2016-02-17唐锡海

职教论坛 2016年3期
关键词:院校职业高职

□唐锡海 张 宇

技术知识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规定性

□唐锡海 张 宇

随着人们对技术知识和职业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技术知识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和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得以确立。技术知识内涵的丰富性和独特性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具有多方面的规定性,不仅规定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模式的选择,也规定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环境设计和教学评价方式的选择。

技术知识;高等职业教育;教学

在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的过程中,科学——技术的线性模式长期占据统治地位,人们普遍认为,技术是科学应用,技术只是对科学发现的被动响应,技术永远难以超越科学的主导位置。受这一模式的影响,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过程按学科化教学模式组织教学的痕迹明显,致使高等职业教育成为学科教育翻版,缺乏自身的特色,被人诟病。随着对技术研究的加深,尤其是技术哲学和技术史学等领域的发展探索,人们发现,科学——技术的线性模式不过是一种幻想,技术知识有着比科学知识更丰富和独特的内涵和意蕴。以技术知识为核心和关键的高等职业教育必然应充分运用借鉴新的研究成果,回归技术本源,按照技术知识的特性组织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

一、技术知识的内涵及特性

当前学术界关于技术知识的界定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体来说,国内外学者主要从技术知识的产生及类型两个方面进行界定。张斌[1](1994)和宋保林[2](2010)等学者认为技术知识是人们在改造和控制自然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技术原理、技术规则、技能的综合,强调技术知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产生;美国著名技术哲学家米切姆(Mitcham 2008)则指出“关于人工物的制作和使用的真实信仰可以通过技能、格言、法则、规则或理论的诉求来得以验证,并产生了各种不同种类的作为知识的技术”[3]。总的来说,技术知识是生产、制造、设计、发明或维修某种产品(及服务)时所需的知识,不仅包括用于理解技术过程的技术理论知识,如技术原理,也包括直接用于控制技术过程的技术实践知识,如技能等。技术知识不同于科学知识,其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属性。这在很大程度上规定着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不应盲目模仿普通教育的学科教学模式,而应根据技术知识的特性进行教学设计和安排。

第一,技术知识具有层次性和多维性。从技术知识的内涵可以发现技术知识与生产活动紧密相关,不同的生产环节与技术知识的相应层次相对应。“文森蒂认为技术知识是多层次的,存在层级。越高层级受社会因素影响越大,越低层级越倾向于纯技术问题。技术场域之内和之外的人注重不同层级的内容。层级越向下,方案越易确定,问题越集中明朗,技术行为越容易组织”[4]。从技术知识与生产活动开展的密切程度可以将技术知识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技术理论与原理。这一层次的技术知识具有与科学知识相同的普适性,受社会因素影响较大,是任何技术活动开展都需要遵循和关注的。第二层次是技术规范和法则,涉及与技术运用相关的法律、伦理、道德和习俗等,对于受此类规范和法则制约的技术活动而言,具有普适的特性。第三层次是具体的技术方案和操作。这一层次的技术知识与生产服务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凸出的经验性,与实际的生产场景相关,情境性和个体性较强。这一层次的技术知识的选择则是影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施的重要因素。

第二,技术知识具有难言性。与科学知识的可编码,易于表达的特征相比,技术知识则具有较强的难言性和意会性。这一方面在于技术知识的获得主要依赖个体的观察、体验和洞察力等,是高度个人化的程序性知识,正如“技术史家福格森(E.Ferguson)则指出,技术是一种高度依赖视觉的活动,技术知识即使能被表达,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以视觉形式而非以口述或数学形式进行表达的”[5]。在具体的技术领域,对技能和专业能力的表述并不能完全表达技术产生和运用的整个过程。另一方面在于技术知识的积累更多来自实践活动,来自实际的操作、分析、设计和执行等,难以编码和言传。“我们知道的东西要多于我们所能诉说的东西”[6],维特根斯坦(L.Wittgenstien)等哲学家都明确指出,技术知识涉及人类生存经验的广泛领域和历史,从社会实践到心领意会,从经验性技能到技术创造。随着人类的进步,意会知识逐渐转化为明言知识,但技术知识的难言成分永远不可能被完全形式化为可计算、可编码的数据。这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提出了挑战,要求高等职业教育根据技术知识的难言特性进行教学改革。

第三,技术知识具有嵌入性。技术知识的嵌入性是指技术知识产生与运用具有较多的附带条件,其迁移性和普适性交叉。在更多情况中,技术知识是与特殊的场景、个体和社会文化相联结,这也是技术知识难言性产生的重要原因。在具体的技术实践活动中,技术知识的产生于个体自身的知识储备量、知识结构及当时的实践场景等密切相关,深深根植于行为本身和实际情景,个人化和情景化程度高,嵌入性较强,推广和规范的难度较大。可以说,技术知识的嵌入性对技术知识产生和应用的具体条件要求较高。作为以技术知识为核心和关键的教育类型,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过程应关注技术知识的嵌入性特征,及时进行教育教学各环节的调整和完善。

二、技术知识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规定性表征

技术知识内涵的丰富性和独特性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具有多方面的规定性,不仅规定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模式的选择,也规定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环境设计和教学评价方式选择。

(一)技术知识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的规定性

从技术发展史来看,技术呈现出三相技术发展结构,使得技术知识的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也不断拓展,促使职业教育层次不断高移、职业教育教学内容也随之不断发生变化。古代社会以经验技术为主,呈单相技术结构,经验与技术主体融合一体,与之相应,职业教育的内容也主要以学习经验技术为主。近代工业社会中,各种机器的发明和利用使得技术知识主要以经验型技术和实体型技术为主,呈双相技术结构,与之相适应是中等层次学校职业教育和现代学徒制,主要以掌握经验技术和操作型技术为主。随着技术发展,工作任务的技术含量增加,科技一体化趋势增强,现代社会技术结构呈现经验技术、实体型技术和知识型三相技术结构,技术理论知识在技术结构的地位逐渐凸显,技术理论知识和技术实践知识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主要的教学内容。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不仅应学习专业的技术技能,同时也需要具备理解设计师思想,并将其转化为实际技术和产品的能力,不仅需要掌握一定技术实践能力而且需要掌握一定技术原理。技术实践能力来自技术训练和经验累积,技术经验与技术原理正是构成技术知识的主要组成部分,显然高等职业教育不能按学科逻辑组织教学。技术类人才培养必然遵循技术人才成长的规律,因此,技术知识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教学内容。

技术知识具有多层次和多维度的属性,不同的生产环节及工作岗位需要不同层次的技术知识来满足其需求。技术知识的多层次性和多维度性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教学内容选择不仅要包括技术理论和原理,技术规范与法则等抽象化的知识,同时也应包括生产项目所需的技术技能等具象的知识;不仅包括导向性的技术原理知识,也包括操作性的技术实践知识。技术理论知识在个体技术掌握、操作、应用和转化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导向性作用,不仅具有优先性,同时也可以指导技术实践活动,是技术活动开展和实施的重要依据。在高职院校,学生只有在充分掌握了基本的技术原理、技术设计方案及操作规范后方可进行实践操作方面的练习与训练。可以说,技术理论知识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位置,是不可或缺的。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掌握必要的技术理论知识和技术法则等能够更好理解项目的设计意图,更准确有效地开展技术实践活动,避免技术实践活动中的失误或错误行为发生。同时,掌握技术理论知识也有利于技术创新和技术发明。技术实践知识是学生对技术理论知识的亲身体验和操作,主要包括学生通过大量实践获得的难言知识,经验性技能和具体操作步骤等。从根本上说,技术实践知识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一方面是由于技术理论知识的吸收和转化需要技术实践知识的催化和促进,另一方面是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水平的技术技能人才,需要实践性和经验性的知识支撑其具体工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高职院校可以忽略技术理论知识的地位,而是更加强调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内容应由“技术中心”和“任务逻辑”贯穿教育教学的始终,即通过与职业相关的具体工作任务来构建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获得和转化技术知识,提升学生作为“准职业人”的技术技能。

(二)技术知识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规定

技术知识的内涵和特性决定了技术知识的学习、传递与积累的特殊机制,这一机制与科学知识的传授存在巨大差异。技术知识规定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特殊性。受传统学科教育模式的影响,目前,仍有不少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师不甚理解技术知识的多层次性和多维性,忽视和轻视技术知识的难言属性和嵌入属性,不自觉地将技术知识等同于科学知识,依旧按照普通教育的教学模式进行高等职业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技术知识的难言性和嵌入性决定技术知识不可能完全实现编码化和可言传化,其传递和学习机制不能完全等同于学科知识的教学模式。技术知识这些特性规定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必需注重行动和实践,因此,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必然选择。

高等职业教育目标旨在培养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技术能力本身就是一种实践能力,其实质是行动能力,是技术知识丰富内涵的集中体现。也就是说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本身是技术知识的转化过程,转化为学生的技术实施能力,将技术知识内化为自身的技术操作过程,就是做的能力,职业教育教学实质就做中学。从技术知识的特性来看,难言知识是技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一种难以用直接的标准化的方式来言传和表达学习的内容和技能,“干中学”、“用中学”、“学中学”就成为了获取难言知识的关键途径[7]。“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做,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8]的教学主张,强调“做”是知识学与教的基础,只有以个人的经验(亲知)为根方可吸收人类的全体经验,才能实现“举一反三”、“以一知万”。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来说,技术知识是一个需要进行加工处理的对象,而不是现成的工具,要增加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使其能够在不断操作和训练的过程中,将课堂中的技术理论知识逐渐转化为自身的技能,将在实践过程中的难言知识转化为明言知识。

技术知识特性规定着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注重师生的主体间性。技术知识的多层次、难言性和嵌入性意味着技术知识的传递、学习和积累不可能在单个主体间完成,而需要师生之间的互动,需要高职院校的教师对技术知识的本质、形式和特性进行正确认知,以准确地加工、整理、传递、表达或转化技术知识;对技术知识形成过程有深刻地了解和把握,能够根据受教育者对知识理解和知识发展的阶段进行选择教育的内容、调节传递的速度和顺序;对技术知识有丰富的体验等。同时也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所学的技术理论知识、实际操作和技能传授等活动进行自我的意义构建,运用和转化技术知识。

(三)技术知识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环境的规定

与科学知识不同,技术知识具有更强的特殊性和个性化,对教育环境的要求较高。这也是当前职业教育大力倡导现代学徒制的原因之一。从技术知识产生和形成的机制看,技术知识产生于生产实践活动,通过传授、学习、积累和转化等环节,最终应用于生产。但是从技术知识产生到应用的过程会面临一系列困难和变化,这就对高职院校的教育环境提出诸多要求;从技术知识的特殊性看,技术知识具有难言性和嵌入性,需要借助一定的中介和环境方可达到技术知识转移、积累和转化的目的。从技术知识的内涵和特殊性分析,技术知识获得的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在真实的职业环境当中进行学习熏陶,强调建立“真实”生产环境。技术知识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环境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技术知识规定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环境多元化。环境是影响个体获得难言知识的重要途径,是个体思想观念发生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高等职业教育是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的一种教育类型,在技术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介通过积极的交流对话引导学生获得技术知识,更需要高职院校构建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实训环境和教室环境,把企业文化融入学校文化,实现优秀工业文化进校园、优秀企业文化进课堂,使学生在校园中便能够获得企业的发展理念与文化,获得与技术相关理论知识。

第二,技术知识规定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环境的情景化。教育环境的情景化是个体通过在场的直接经验获得技术知识,这与技术知识的难言性和嵌入性相吻合,是高职院校学生获得、积累和应用技术知识的重要途径与方式。传统学科教学强调从情景抽象出来的概念性知识,但是在具体的技术领域,可能面临不同的变化和问题,具体的活动和感知更能够激发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将自己所学知识和具体情境任务相联系,从而达到解决复杂情境下的具体问题的目的。从技术知识的特性看,“其意义建构、理解应用都发生在技术场域中,受场域要素支持和限制,不能完整、独立地从场域中‘抽身’而出,因而技术知识中相当分量的内容是植入、留存在场域内的,从而使场域内拥有足够丰富、足够数量的知识可被组织、规划,生成技术情境”[9]。

从技术知识的学习获得角度分析,特定的技术必然是镶嵌在具体且复杂的情境中,教师在传授技术知识的过程中难以掌握一项技术技能的全部信息,兼之,具体工作项目是由若干项复杂技术环节组成,如果所处的环境发生变化,则技术操作便可能面临失败。兼之,技术知识蕴含诸多难言成分,地方性、情境化、个人特定性较强,难以进行完全的传达和编码,需要高职院校对教学环境进行情景化设置,使个体能够在具体的场景中不断学习、尝试,进行知识的意义构建,提高技术知识学习效率。

第三,技术知识规定高职院校真实或仿真教学情境的安排。技术知识产生于真实的工作情境,也将最终应用于真实的工作场所。在校企合作日益紧密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应不断增强与企业的深度和全方位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真实工作场所,使高职院校学生实现技术知识的积累和转换。与学科知识不同,技术知识的获得、积累和转换更多的是个体通过自身实践和反思获得的,是个体在真实场景中意义构建的结果,是按照工作逻辑组织起来的知识类型。在真实或仿真的教学环境中,各种性质的零散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高职院校学生可以获得视觉、触觉和力觉上的反馈,并结合自身的知识积累进行意义构建,实现技术知识的获得、积累和转化,构建自身的技术知识体系,并灵活地应用到更多的情境中去。

(四)技术知识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评价的规定

技术及技术知识的独特性不仅规定影响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教育环境,同时规定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评价方式。有别于认知性质的科学知识,实践性质的技术知识是认知意向与操作、目的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掌握技术非掌握理论的过程”,因此,以技术知识为核心的职业教育教学评价应根据技术知识的特殊性进行专业化评价。

首先,技术知识规定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评价内容。传统职业教育教学评价内容多是对某一内容的单一化评价,过于强调对高职院校学生的量化式或直观化的评价结果,难以准确有效地反映学生学习情况。因此,依据技术知识的产生、传递和转化逻辑,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应摆脱学科评价模式的束缚,注重学生技术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掌握和综合运用,注重明言知识和难言知识的获取,注重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平衡,应根据具体工作项目的实际情况,设计基于特殊情境的评价体系,从关注标准化、程序性的评价,转向融入情境化、个性化等因素的评价内容。

其次,技术知识规定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评价方式。传统职业教育的评价方式多是结果性评价,难以对职业教育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监控,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社会评价。从技术知识的本源分析,技术知识源于人们对技术的认知。技术本质上是一种行动化的程序性知识,技术过程是建立在对人工物的操作、运用和控制之上的感性活动。技术过程不同于理论、沉思的活动过程,“(技术活动)不是一种‘在手’的活动,而是一种‘上手’的活动,这种‘上手’的活动对世界的存在做出了‘客观的’、人们可以感知的改变。”[10]技术过程由技术活动主体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心智模式所决定,表现为活动主体的实践认知习惯。技术过程的特殊性将影响职业教育过程中学生实践认知习惯的形成。学生在接受职业教育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反复的、动态的实践推理,综合整体性思维、分析性思维和非理性思维,从实体性思维走向关系性思维,更新职业教育学习方式的空间,不仅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而且要重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立足于对技术过程的认识,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评价应注重教学的过程性评价,有序有效监控高职院校学生对技术知识的掌握、应用、积累和转化,培养高水平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最后,技术知识规定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评价主体多元化。技术知识不使用,只能表现为静态知识,只有通过使用形成技术产品,才能体现价值,是否符合企业质量标准和社会的要求,由企业和社会来评价检验。因此,职业教育教学评价除学校评价主体之外,也需要企业和社会利益相关者作为主体参与,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从而使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评价更加科学、合理。

[1]张斌.技术知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21-29.

[2]李兆友,宋保林.论技术知识的生成与转化及其过程本质——基于技术创新史的视角[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9):24-28

[3]卡尔·米切姆.通过技术思考:工程与哲学之间的道路[M].陈凡,朱春艳,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262.

[4]王丽.论工程技术知识[D].南京:东南大学,2009.

[5]王大洲.论技术知识的难言性[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1):42-45.

[6]Nils J Nilsson.人工智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8.

[7]Howells,Jeremy.Tacit knowledge,innovation,and techno-logicaltransfer.TechnologyAnalysis&Strategic Manage-ment[J].1996,8(2):91-105.

[8]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42.

[9]王丽,夏保华.从技术知识视角论技术情境[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1(5):68-72.

[10]舒红跃.技术与生活世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0.

唐锡海(1966-),男,广西桂林人,广西师范学院、广西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张宇(1987-),女,河南渑池人,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教育研究所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学原理。

G710

A

1001-7518(2016)03-0005-05

责任编辑 殷新红

猜你喜欢

院校职业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