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学徒制视野下校企文化融合的意义与途径

2016-02-16肖先举唐学红王德堂

职教通讯 2016年23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校企院校

肖先举,唐学红,王德堂

现代学徒制视野下校企文化融合的意义与途径

肖先举,唐学红,王德堂

现代学徒制是高职院校和企业深度合作的一种新的职业教育模式,校企文化的融合,有助于增进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分析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院校校企文化融合的必要性,从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活动四个方面探索实践校企文化融合的途径,旨在建设高职特色学校文化,推进现代学徒制的实施。

高等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校企文化融合;意义;途径;现代学徒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发展迅速,高职院校市场意识逐渐增强,如何使培养的学生符合企业的要求、适应企业的需要,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新的职业教育模式,是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主导模式。现代学徒制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合职业院校与企业双方的优势,共同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增强产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1]

教育与产业相对接,校企文化融合是巩固校企合作体制的基础。[2]要成功实现校企合作,就要在学校与企业共同的、融通的文化价值观基础之上由内而外的深度融合,即校企文化融合。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院校积极吸纳企业文化精华,探索文化融合的途径,从而彰显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一、现代学徒制视野下校企文化融合的意义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它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行为文化。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积极运用来进行企业管理的,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得到企业员工普遍认同的,并且得到贯彻执行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行为方式等总和及其在企业中的反映。校企文化融合,主要指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在相互接触、碰撞和冲突中,通过彼此之间的学习、吸收和扬弃,使自身不断丰富、更新和发展的过程。

(一)校企文化融合是高职院校建设特色校园文化的需要

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高等职业教育既有普通高等教育的属性,又有职业教育的特点。同样,高职院校文化应既有普通高校文化的共性,又突出其“职业”性的特点。如果套用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模式,那么,就不能凸显职业教育的特点,降低了高等职业教育对外的吸引力和内部的凝聚力,减弱了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竞争力。

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下,以校企文化融合为特征的新型高职院校文化,是在共同的职业伦理和社会责任感中,建立起工学之间的合作精神,从而更能彰显高职教育特色,使得高职院校文化形成新的文化结构、文化秩序和文化力,用高品位、职业化、现代化的文化塑造和培育人才。

(二)校企文化融合是培养学生职业意识和专业学习热情的需要

就企业而言,需要的人才应该满足“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从世界各国和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目标来看,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继续学习能力与再就业能力,也就是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校企文化融合,使在校学生处于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中,有利于学生了解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学生在学校的教学、文体活动等过程中,逐渐形成职业意识,明确自己的专业特点、就业方向、职业发展,认清专业知识及技能对今后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大大提高了专业学习热情。这对于创建良好的校风、学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的就业和可持续性发展具有较好的推动作用。

(三)校企文化融合是培养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需要

现代企业不仅要求就业的学生有扎实的理论和技能水平,还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对于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来讲,他们期待能融入新的环境,但由于对企业文化管理的认知不够,职业素养达不到企业要求,以至于不能适应企业的管理。这主要体现在,毕业生不能较全面地理解和认同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不能自觉地用企业文化理念规范、引导自身的行为,不能适应精准的时间、质量和操作要求,这就导致一些学生出现不适应工作岗位、自我定位不准确、不遵守岗位规则、工作效率低、业绩差、情绪抑郁、工作频繁跳槽等状况。因此,应积极推进校企合作,进行校企文化融合,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高职院校在进行创建校园文化时,可以学习和借鉴一些优秀的企业文化内容,将两种文化融合起来,从而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与主动性。

(四)校企文化融合是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当前,高职教育发展迅速,高职院校的数量也不断增加,竞争也日益激烈。高职教育从重点抓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建设,各个院校把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就业率和就业层次作为工作的重心。提高办学质量,形成自身独特的办学特色是目前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高职院校要形成办学特色,创建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学校,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就需要建设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现代学徒制的实施,为企业和学校搭建了桥梁,增进了校企合作,有助于校企文化的融合。同样,校企文化的融合,又促进了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和开展。融合了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将有助于推进校企合作,有助于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这样,高职院校才能进一步提升竞争力,保持可持续性发展。

二、现代学徒制视野下校企文化融合的途径

高职院校校企的深度合作必然是以文化的融合为标志的,同样,高职院校校企文化的融合也必然会促进校企合作的成功。[3]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既有共性,又有区别。在两种文化的融合过程中,不能机械式地“混合”,应该依据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特点,找出两种文化的融合点,创建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特色校园文化。

(一)精神文化建设中体现校企文化融合

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学校师生员工共同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集中体现。现代学徒制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学校、企业共同合作培养学生,通过企业师傅及学校教师的联合传授培养人才的现代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需要高职院校的学校精神文化与企业的精神文化高度融合。现代学徒制中,要求合作对象是实力强、资源丰富并热衷于职业教育的优秀企业。把企业的优秀文化、理念和价值观融入到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专业教育中,使校园文化更多地体现职业特点,丰富学校精神文化的内涵,从而使学生逐渐认同企业文化,具备作为职业人的价值判断和取向。把学校办学传统、理念、校风、教风、学风与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相结合,主要是融入现代企业倡导并要求员工具备的诚信守纪、爱岗敬业、公正公平、团结合作、吃苦耐劳、尽职尽责、实践创新等精神,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

(二)制度文化建设中体现校企文化融合

高职院校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行为的探索和总结,是学校精神文化的具体表现。学校制度文化包括规章制度、道德规范、人际交往方式、文娱活动方式等,它规范着学校每一个成员的行为,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合理、规范,保证学校的教育活动开展有条不紊、张弛有度。

1.学生管理制度建设。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数年龄为18~22岁,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成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不强,这就需要学校采取一定的方法措施科学地规范和引导,其中,科学地管理十分必要。学生管理制度应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依据教育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身心特点。根据高职院校“职业性”的特点,在管理制度中融入一些企业的管理制度。企业的制度文化体现了企业的精神与价值观,对员工起到导向、约束、凝聚、激励的作用。因此,学校在制定规章制度时,应结合企业的管理经验,引入企业的制度文化。学校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对于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心理素质、意志品质和行为规范等具有重要作用。[4]

2.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是高职院校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制度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按照教学规律的特点和学校具体情况,对教学过程的全面管理做出的规则性说明。要建立健全正常的教学秩序管理制度、专业建设制度、实验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质量管理制度。除此以外,还要建立一些激励机制,提高工作积极性。在制度制定过程中,重视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师和学生主观能动的参与管理活动,激发他们的主体性和责任感,从而实现管理现代化、制度化、民主化和科学化。

(三)物质文化建设中体现校企文化融合

校园物质文化是指为校园文化服务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物质对象。物质文化建设是校企文化融合建设中的基础载体,校企物质文化的有机融合,表现为创建以职业为特征的校园特色物质文化。美丽、高雅、文明的校园环境,能增进广大师生愉快而深刻的情绪体验,有利于学生友善言行、得体举止、优雅风度的养成,促进学生道德行为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发展。

在校园规划和建设中,应渗透与其独特办学理念相协调的文化灵性,如建设具有行业或专业特色的楼宇文化、广场文化、道路文化等。在实践教学中,按照“操作规范、生产流程”等作为指导,依照企业的有关要求,对校内实验、实训室进行包装,营造真实、仿真或模拟的职业环境,体现职业特征、彰显职业特色的职场文化氛围,有助于熏陶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校报、广播站、电子屏等校园媒体,可以从各个层面报道企业的先进理念、技术进步、文化成果、优秀员工事迹等,构建企业宣传阵地。

(四)校园文化活动中体现校企文化融合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激活学生学习热情、提升学校文化品位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活动能扩展课堂教学、专业文化知识,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强实践动手能力,推进学生全面发展。高职院校的文化活动应更多地体现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等职业文化,更好地实现与企业文化的互动和对接。(1)在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如科技节、体育节、宿舍文化节、创业创新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入企业文化;(2)邀请企业家、优秀企业员工走进校园,为学生做讲座,使学生了解企业的精神文化,清楚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从而明确自己在校应该怎样做、如何做;(3)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主动进行企业文化调研,激发学生了解企业文化的愿望和热情。

综上所述,在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下,校企文化融合有利于建设特色高职校园文化,培养学生职业意识、专业学习热情及良好的职业素养,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高职院校应从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活动等多方面途径探索和实践校企文化融合,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技能型人才。

[1]杨学富.有效推进现代学徒制的建议[J].山东纺织经济,2016(1):22-23.

[2]王慧秋.船舶工业核心价值观引领的校企文化融合实践探索[J].船舶职业教育,2013(1):16-19.

[3]徐峥.高职院校校企文化融合的研究综述[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3(1):38-42.

[4]何毅.浅论高职院校校园制度文化建设[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11(1):100-103.

[责任编辑李漪]

2015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现代学徒制视野下高职院校校企文化融合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5SJD489)

肖先举,男,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酚醛树脂合成、高职教育教学。

G717

A

1674-7747(2016)23-0010-03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校企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大学生党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企合作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