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时代高校美丽校园建设的思考

2016-02-16邓文华

职教通讯 2016年23期
关键词:美丽规划校园

邓文华

生态文明时代高校美丽校园建设的思考

邓文华

明确了高校美丽校园的概念定义,介绍了建设高校美丽校园的背景和意义;分析了目前高校美丽校园建设的现状、存在的差距及问题;确立了建设高校美丽校园的目标特性和建设指标体系;提出了下一步如何开展好高校美丽校园建设的思考和对策。

高校;校园建设;美丽校园;生态文明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这个全新理念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的把握更加科学,对执政目标的认识更加深化,对执政能力的建设更加重视。建设美丽中国,关系到人民的福祉、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命运,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对民族振兴的担当,寄托着亿万华夏儿女对未来发展美好愿望的期盼。2014年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体现了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思路,对引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对高校而言,践行“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从努力把校园全面创建成美丽校园开始。

一、美丽校园建设的内涵

(一)美丽校园的概念

大学校园是师生的活动场所。美丽校园是一个多元综合性的概念,涵盖了校园建设的各个方面。美丽校园,应以满足师生居住、生活、工作、学习以及情感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师生有归属感和认同感。建设美丽校园,重在塑造具有特色性、优美性、生态性、宜居性、宜学性等五大特征的高校校园形象。

(二)美丽校园的意义

1.高校发展的需要。大学要赋予“大学精神”,高校不仅需要高质量的硬件条件,更需要高品位的软件环境。美丽校园建设除了新建校园设施、改善硬件设备、美化校园环境以外,更重要的是塑造校园精神、凝聚校园文化、提升校园品质,只有“内外兼修”,才能真正成为美丽校园。因此,美丽校园建设正是高校整体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的总体要求,符合高校自身发展的需求。

2.学生发展的需要。高校的学生培养和学生发展,需要通过美丽校园建设来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大学生只有身处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和校园文化氛围中,才能得到潜移默化式的影响,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才能促使学生努力学习、积极工作、乐观生活,全方位的提升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

3.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是一座城市、一个国家文化符号的象征,而高校校园则是高校文化的载体。美丽校园建设为城市、为社会打造了一座座历史悠久、文化浓郁、环境优美的高校校园,不仅能成为城市、社会的有机整体,提升城市、社会的文化软实力,更能够通过美丽校园建设,积极影响社会、感染社会,促使社会形成崇学向善的文化氛围。

二、美丽校园建设的现状

近十几年来,各地加快建设高教园区,各高校也扩张很快,高校校园建设存在着规划相对滞后、施工质量不高、配套设施不完善、节能减排不到位、校园环境不优美等问题。随着高校办学的稳定,师生员工对美丽校园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各高校也逐步重视美丽校园建设,特别是通过绿色校园、生态校园、节能校园的创建,面貌有较大改观,品位日益提升。但根据目标要求,美丽校园建设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和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规划品质有待于再提升

建设美丽校园,科学规划是基础。目前,部分高校在建设初期只考虑校园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而建设规划主要以近期规划为主,缺乏长远规划设计和可持续发展。部分院校在建校初期以在校生规模3 000~5 000人为规划依据,但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往往是校园建设初步完成,在校生规模即突破规划人数,没有超前谋划意识。并且,部分院校只考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而对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未作统一考虑,造成新校区功能定位模糊、实用性不强。

(二)生态品质有待于再提升

建设美丽校园,生态品质是关键。部分高校在建设时,由于受规划设计理念滞后、资金筹措困难等影响,只强调硬件建设保质保量按时完成,而忽视校园生态建设、园林绿化设计等环节,造成校园环境流于一般,无法营造浓厚校园氛围。

(三)特色品质有待于再提升

建设美丽校园,特色品质是核心。但由于现在的校园建设,校园总体规划、建筑方案设计、园林绿化都流于形式,或跟随潮流,缺乏院校自身特点,以致在高教园区内的不同高校从校园面貌来看,千篇一律,没有形成各自的特点,也没有突出院校各自的办学优势和专业优势。

(四)管理品质有待于再提升

建设美丽校园,管理品质是根本。管理品质是校园品质提升的保障,其目的在于强调校园管理的行政效率。目前,部分高校重校园建设、轻校园管理,重面子工程、轻效率提升,因此,部分高校在建成不久,就面临各类问题,包括使用不便、更改设计、多次维修等,客观上造成了浪费等现象的产生。

三、美丽校园建设的思考

(一)建设美丽校园应体现特色性

特色是一所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一所高校的生命力之所在。要有别具一格的办学条件,合理的校园规划、完善的基础设施、优美的校园环境,是一所高校得以科学发展的首要条件。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音符”,那么大学校园就应该奏出清新隽永、意韵悠长的华美乐章;要有独树一帜的办学特色;要有别具一格的校园文化。

(二)建设美丽校园应体现优美性

优美的校园环境是师生不懈的追求。实施精细化管理,让校园更整洁。要体现精致风格,注重基础设施设计,注重色彩的选择,突出“精、特”,避免千篇一律,给人一种鲜明的校园烙印;要注重校园文化的保护开发,将校园文化有机融合到校园外在表现,提升校园文化品位;要突显绿意,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各类的绿地、花镜。坚持逢地植树、见缝布绿的原则,在校园内有计划的植树造林,成排、成片、成林,形成绿色景观,切实改善校园环境。

(三)建设美丽校园应体现生态性

生态校园建设是落实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举措,也是美丽校园发展的主方向,更是体现校园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的载体。要科学规划,提高生态校园决策水平,对于校园绿化、水生态、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方面要优化设计方案、整体规划协调;要绿色发展,加强校园水陆生态建设,重视水域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还水体以生命,赋校园以水韵,让水“活”起来,形成“校中有水,水中有校”的校园景象。通过建立节能减排长效机制、加强节能减排高效管理,采用节能减排新技术、加大宣传引导力度等有效措施提高生态校园建设水平;要加强人文建设,注重对师生的引导和参与。开展形式多样的人文生态活动,宣传生态文明、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知识。[2]

(四)建设美丽校园应体现宜学性

宜学校园是高校校园建设的根本出发点。校园规划设计要给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向上、和谐美丽的环境,使它既有视觉效果,又会使置身于此环境者产生心理联想,它犹如一个无声的课堂。在校园建设时,要突出校园环境氛围的营造,通过建设公共自习空间、资源共享空间等场所,给学生提供各类学习场所和便利条件;同时,通过建设校园小品、名人墙、优秀校友展示墙等设施,营造校园浓厚的学习氛围和环境,使学生在校园中宜学、爱学和乐学。

(五)建设美丽校园应体现宜居性

宜居校园是高校发展建设共同追求的目标。要推进美丽校园建设,首先就要把校园打造成为一个宜居之所,成为师生居得下、居得好和居得乐的家园。要让师生“居有定所”“居有所优”“居有所安”,不断更新完善居住配套设施,美化、绿化、亮化居住环境,使师生安于其所。

(六)建设美丽校园应体现品质性

建设美丽校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促进高校内涵发展,因此,建设高校美丽校园应既重视硬件建设,又重视软件建设,努力实现外化于形、内化于心。通过开展各类形式丰富、生动活泼的专项行动和主题活动,进一步促使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四、美丽校园建设的对策

(一)高起点规划校园基础设施建设

立足长远,科学规划,是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的灵魂和纲要。要在校园基础设施规划布局中体现高校特色,不断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战略性。尤其是在信息化建设日新月异的时代,校园的长远规划显得尤为重要。规划要从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两方面入手:(1)要做好校园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解决校园整体布局结构与校区拓展可持续发展等问题;(2)要做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全面建设与完善校园绿化、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信息化基础设施等。

(二)优化校园生态质量

高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课堂,更是培养情操、追求真理的场所,校园建设和规划应是校园精神的着力体现,更应提升生态品质。相关资料显示,国内外高校规划建设的实践经验表明,高等院的校园生态一般应具备三个主要功能:(1)满足教学科研工作的师生员工的生活需求;(2)通过良好的环境陶冶人的精神情操,即“人创造环境,环境又培育人”;(3)给涉足校园的来访者文明优雅的观赏环境。因此,在校园规划建设时应注重品质、立足实际、以人为本,创造出不同要求的多样空间,真正达到美观、实用。

(三)提升校园特色品位

品质校园建设,不仅要提升规划品质、生态品质,而且要突出特色,打造个性化校园。当前,提升特色品质需要从两方面入手:(1)要突出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原则,立足校园实际,根据校园实际环境条件与特点,有效利用山、湖、坡、平地等地形地貌,因地制宜的规划校园建设;(2)要突出渗透文化,追求艺术原则,在规划设计时追求意境,讲究品位,注重人文景观的开发。

(四)提高校园管理水平

校园管理水平是需要不断重视和加以研究的课题,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校园面貌、校园环境和校园氛围。为此,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1)要培养管理队伍,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2)要制定管理制度,通过各类规章制度,明确工作流程,确保工作质量和效率;(3)要构建监督机制,成立监督组织,通过各类监督措施,规范日常行为,保持校园良好的风貌。

[1]新华网.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全文)[EB/OL].[2012-11-19].http://www.xj.xinhuanet.com/2012-11/19/c_113722546. htm.

[2]徐公芳.高等学校绿色校园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以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六绿工程”为例[J].中国建设教育,2013(6):16-20.

[责任编辑秦涛]

邓文华,男,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高校校园建设。

G710

A

1674-7747(2016)23-0001-03

猜你喜欢

美丽规划校园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迎接“十三五”规划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