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新常态下高铁建设的经济效应研究

2016-02-16郭利田

铁道经济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欠发达城市群高铁

郭利田

(中国铁路总公司铁道党校博士,北京100088)

经济新常态下高铁建设的经济效应研究

郭利田

(中国铁路总公司铁道党校博士,北京100088)

在经济新常态下,高铁凭借其运量大、速度快、低能耗、安全便捷的特点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随着高铁“四纵四横”网络的建设并相继投入运营,高铁将深刻影响沿线城市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的空间演变。从高铁建设引起的乘数效应、同城化效应、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区位比较优势与区际间产业梯度转移等视角,探讨新常态下高铁建设的经济效应。

高铁;经济效应;经济新常态;投资乘数效应;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结构调整

0 引言

我国当前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经济形势呈现增长速度进入换档期、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与后期刺激政策推进期四期叠加的经济“新常态”,技术进步、生产组织与生活方式的变化需要我们有一套与现代化相匹配的更便捷、更高效的交通方式。随着高铁“四纵四横”建设全面铺开并相继投入运营,高铁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逐渐显现。本文将从投资乘数效应、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与区际间产业结构梯度转移方面,剖析经济新常态下高铁建设的经济效应。

1 高铁投资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2013年以来,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增速都有不同程度下降,经济形势面临下行压力。在国内经济疲弱背景下,2014年我国铁路建设取得新成就,完成建设投资8 088亿元,其中大多数用于高铁建设,新线投产8 427 km,创历史最高纪录[1]。高铁投资已然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的先头部队。

1.1 高铁投资的乘数效应

简单地说,所谓高铁投资乘数是指对高铁投入一笔投资可以带来数倍于这笔投资的国民收入的增加。用公式表述为:

式中:K表示高铁投资乘数,△Y表示国民收入的增量,△I表示高铁投资的增量。

国民经济各行业间存在复杂的依存关系,高铁这一高新技术产业更是如此。根据支出法国民收入的核算公式:Y(国民收入)=C(消费)+I(投资)+G(政府购买)+NX(净出口),一单位的高铁投资必然会引起国民经济一单位的增长。除此之处,通过产业链关系,高铁投资还会消耗水泥、钢材、木材、电子电器、有色金属等材料,随之会引起一系列相关产业投资需求的增加,尤其是对高铁建筑业,通信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的直接经济拉动较大(参见图1)[2]。在此基础上,还会引致为这些生产部门提供服务和原材料的其他相关生产部门需求和收入的增加。因此,高铁投资会引起生产领域多次需求的增加,引起社会总需求的增加,最终引起国民经济成倍增加,这就是高铁投资的乘数效应[3]。

图1 高铁投资乘数效应传递路径

仅以高铁动车组列车生产制造为例,每节动车组车厢有4万多个零部件,涉及机械、电子、通信、冶金、信息、装备制造等众多产业,产业链很长。高铁投资的增加,势必对这些行业产生大量产品需求,促进这些行业进行技术创新,提振国民经济。

1.2 高铁投资使沿线城市获得新的区位优势

现代经济活动对交通运输有着先天的依赖性,高铁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是决定企业区位选择和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高铁的出现以更加显著的时空收敛效应,颠覆人们对时空距离的认知。高铁能够扩大都市区辐射范围,使原本的边缘地区获得新的区位优势[4]。过去的交通闭塞地区,可能成为“交通要道”;过去的边远地区,可能摇身一变为“国际门户”。随着高铁的投资与运营,“同城化”、“1 h经济圈”、“3 h经济圈”应运而生。比如,以前公众通常说从北京到上海是1 300 km,高铁开通以后,不少人已经用5 h取代1 300 km来标示两地的时空距离。可见高铁投资可以使沿线城市极大地缩短城市之间的通行时间,从整体上带动了沿线城市可达性水平的提高,优化居民的出行方式,加速信息、人才与技术的流动。

2 高铁是引导沿线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推手

从高铁发展的历史来看,高铁的建设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促进作用已得到了有力验证。日本新干线的修建使东京都市圈扩大成为东京—大阪都市连绵带,进一步促进了日本环太平洋沿岸城市群的形成。法国TGV的修建,使巴黎都市圈扩大为巴黎—里昂组合都市区,随着TGV延长线的修建,形成了巴黎—布鲁塞尔—阿姆斯特丹、巴黎—慕尼黑、巴黎—伦敦等都市连绵区,推动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2.1 中国高铁“四纵四横”与沿线城市群

高铁“四纵四横”客运专线及其支线建设的全面铺开与相继投入运营,使得沿线城市获得新的区位优势,生产要素向沿线城市集中,为沿线城市率先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极奠定物质基础(见表1)。在规模经济效益和集聚经济效益的作用下,这种极化效果会随着循环积累作用进一步加剧,要素进一步集中,形成极化区域。在促进沿线城市个体不断壮大的同时,沿线城市间不断强化着彼此的经济联系,最终形成高铁沿线呈带状分布的经济走廊。

表1 “四纵四横”与沿线城市群

由表1可以看到,高铁“四纵四横”客运专线贯穿了我国所有重要的城市群。高铁的开通势必冲击原来大多数呈“块状”分布的城市群发展态势[5],将引致原有城市群版图的解构与重塑,助推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由原来的“块状”向“带状”转变,形成带块结合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2.2 高铁沿线城市间的同城化效应

随着高铁逐步投入运营,高铁沿线城市间同城化效应逐步显现,利用轨道交通加强地区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这得益于京津城际铁路、广深城际铁路等所提供的经验。伴随着城市间交通的便捷化和时空距离的不断缩短,高铁沿线相邻城市间的行政边界趋于模糊,一个城市的服务功能和基础设施越来越多地被其他城市共享,沿线城市间的物流、人流、信息流越来越突破传统的行政区域界限,在范围更广阔的区域内配置流动,形成一个共生并存、紧密联系的经济体。

高铁同城化效应本质上是一种空间外部经济的溢出效应,使得沿线城市间的时空距离缩短,并推动城市间就业、产业在空间上的结构重塑。在高铁沿线,很多城市间实现了半小时互通,实现了通勤就业同城化、产业布局同城化。例如,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至今,北京和天津两个城市的联系已经十分紧密。京津城际列车公交化运行特点特别明显,早晚高峰时段发车间隔仅10 min,其他时段间隔不超过25 min。高速便捷的城际铁路加快了两地人员流动,优化了两地的资源配置,有力地促进了两地的同城化[6]。

2.3 高铁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

“十一五”以来我国的区域发展重心不断转移,国家陆续批准深圳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重庆市两江新区、云南东盟桥头堡经济区等重点发展区,形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随着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全面深入推进,各地区间的人员、资本、信息在加速流动,迫切需要建设跨区域、大动力、高速便捷的铁路运输通道。高铁“四纵四横”及其支线的建设,将使铁路运输网络更加完善,结合普通公路网、高速公路网、航空、港口等多种运输方式,形成全国城乡之间、城市之间、区域之间多种运输方式协同联运的交通一体化格局。

生产要素的流动半径并不完全取决于其地理空间位置上的距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通条件。高铁的建成与运营,可以大大缩短区际间的空间距离,有利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优化资源在空间的有效配置。与此同时,高铁实行客货分流,普通铁路的货运能力可以得到释放,铁路货运优势将凸显出来,区域内与区际间的货物运输将更加便捷,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区际间资源流通的效率。因此,高铁“四纵四横”网络的形成将催生几大经济带。区域经济长期受滞于交通发展的缺陷将得到弥补,区域经济的版图将重新调整。原来大多数呈“块状”分布的城市群发展态势将被高铁串连起来,形成新的经济走廊。

比如,沪深客运专线把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两大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使长三角、珠三角和海峡西岸三大城市群有机地结合起来;京港客运专线纵贯中国南北,北起北京,中通武汉,南达广州、深圳并直达香港,将沿线京津冀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联成一体,该客运专线的交通一体化逐步形成,为沿线隆起的都市连绵区新的经济走廊的形成奠定了物质条件。

综上所述,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地区交通网络化、现代化的需求强烈,运量大、速度快、安全便捷的高铁日益成为当今区域间联系的重要方式。高铁建设打破了生产要素流动的原有的地域结构,加速区域内城市之间和区际间资本、人才、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形成一个以沿线单个城市为增长极点,高铁沿线为发展轴的特定的经济走廊——高铁经济带,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面,最终形成沿着高铁隆起的都市连绵区,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3 高铁是优化沿线地区间产业结构梯度转移的物质保障

随着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的四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全面深入推进,我国区域经济呈现出明显的东、中、西部不平衡发展的梯度差异局面,这就为产业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梯度转移提供了可能。通过对产业区位布局及布局演化相关理论与实证文献的考察,得出交通基础设施对产业区位布局与产业结构沿交通线梯度转移起主导性作用的结论[7]。高铁“四纵四横”及其支线的建设,对沿线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与产业梯度转移的促进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3.1 促进沿线发达地区“腾笼换鸟”

高铁的建设通过提高区域的可达性,改善区域经济空间布局结构的合理性。由于区域可达性的提高,区域内与区际间的生产要素流通速度加快,因交通不便导致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环节在区际间流通不畅的发展瓶颈将得到缓解,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长期受滞于交通发展的缺陷将得到弥补,区际间产业布局也会随着区域可达性的提高进行合理性转变。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沿着高铁线将形成以价值链为导向的产业链分工,发达地区把现有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传统制造业转移出去,再把以资本、知识密集型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转移进来,“腾笼换鸟”,实现经济转型、产业结构升级。

比如,京广高铁把中国自北向南连成一线,贯通京冀地区、中原地区、华中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将给北京市与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型升级夯实基础。北京与珠三角地区土地与工资等生产要素的成本较高,环境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约束越来越明显。京广高铁建成运营后,北京到郑州、郑州到武汉、武汉到珠三角的时间均不到3 h,北京与珠三角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能相应地南移与北进到中原地区和华中地区,利用当地相对廉价的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北京与珠三角地区可以腾出空间来实现产业升级,向高新技术产业方向发展。

3.2 助推欠发达地区“筑巢引凤”

高铁的建设不但促进沿线发达地区“腾笼换鸟”,实现产业调整与升级,而且将助推欠发达地区“筑巢引凤”,促进就业。

第一,高铁的修建为欠发达地区借助要素成本、产业链和市场的优势,实现产业承接创造良好的条件。比如,沪深客运专线连接长三角、珠三角和东南沿海地区,是贯通上海—杭州—宁波—福州—厦门—深圳的南北大动脉,将为福建省承接长三角、珠三角产业转移提供机遇。沪汉蓉高铁将长三角城市群、皖江城市带、武汉城市群、成渝城市群联在一起,将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与武汉城市群“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两大国家战略的实施创造条件。贵广高铁跨黔、桂、粤三省区,缩短了我国西南地区与珠三角城市群间的时空距离,为西南欠发达地区的产业承接提供便利。

第二,高铁的修建推动“移民就业”向“移业就民”的转换。以前,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落后,吸纳承载劳动力的规模有限,劳动者不得不背井离乡,去发达地区谋生。随着高铁沿线发达地区“腾笼换鸟”与欠发达地区“筑巢引凤”的相互作用,产业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顺着高铁沿线梯度转移的逐步深入推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欠发达地区可寻找到新的发展机会。原来需要到发达地区就业的劳动者现在可以就近就业,不必再“移民就业”。由于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劳动力成本的差异,我国的人口红利将进一步释放,这对欠发达地区的产业发展会更加有利,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欠发达地区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促进当地的就业。

由此可见,高铁在我国整体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高铁通过提高沿线地区之间的可达性,使沿线地区间呈现显著的时空收敛效应,从而使沿线地区突破原有行政区划界限,共享不同地区间的资源比较优势,促进沿线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并推动产业沿高铁线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梯度转移,形成产业由东向西、由南向北、由沿海向内陆辐射的全方位梯度转移格局。

4 小结

本文从经济新常态下高铁建设的投资乘数效应、同城化效应、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区位比较优势与区际间产业结构梯度转移等角度,分析了经济新常态下高铁建设对沿线经济具有拉动作用。得出高铁建设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是引导沿线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推手、是优化沿线地区间产业结构梯度转移物质保障的结论。

[1]盛光祖.以创新发展为主线,主动适应新常态努力开创铁路改革发展新局面[R].北京:中国铁路总公司,2015

[2]王惠臣.中国高速铁路技术经济分析[J].铁道经济研究,2010(6):35-38

[3]张颖.铁路投资对国民经济的拉动效应分析[J].中国铁路,2009(5):20-22

[4]周孝文.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J].铁道经济研究,2010(6):19-22

[5]张学良,聂清凯.高速铁路建设与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J].现代城市研究,2010(6):6-10

[6]李红昌,余岩.京津城际铁路(客运专线)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讨会概览[J].铁道经济研究,2010(5):17-20

[7]叶琪.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态势与承接的竞争格局[J].经济地理,2014,34(3):38-45

(责任编辑:魏艳红)

Research on the Economic Effects of High-speed Railwa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hina's New Normal

GUO Litian
(The Party School of China Railway Corporation,PHD,Beijing,100088)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hina's New Normal,according to the features of large volume,high-speed,energy-efficient,safety and convenience,high-speed railway i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In recent years,as four longitudinal and four horizontal railway construction is completed,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speed railway will profoundly affect spatial evolution of regional economy and accelerate urban integration.In this paper,based on Investment multiplier effect,urban integration,economic integration,regional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industrial transfer in different regions,the author analyzes the economic effects of high-speed railwa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hina's New Normal.

high-speed railway;economic effect;China's New Normal;investment multiplier effect;economic integration;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A

:1004-9746(2016)01-0028-04

2015-12-30)

猜你喜欢

欠发达城市群高铁
关于欠发达地区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的思考
中秋节:62万人坐着高铁游云南
高铁会飞吗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为世界级城市群铺路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欠发达地区如何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别让欠发达地区的新能源项目成摆设
从国外经验看我国城市群一体化组织与管理
第一次坐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