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发性多灶性脑出血58例临床分析

2016-02-16汤海燕卢振产晏玉奎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1期
关键词:灶性复发性脑血管病

汤海燕 卢振产 晏玉奎

原发性多灶性脑出血58例临床分析

汤海燕 卢振产 晏玉奎

多灶性脑出血;发病部位;病因;复发性脑出血

原发性多灶性脑出血是指非外伤原因所致的脑内同时或几乎同时(48h内)出现2个或2个以上部位的脑出血[1],文献报道约占原发性脑出血2%~3%[2]。多灶性脑出血往往病情危重,致残致死率高,必须尽早明确病因以及时治疗。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内外科收治的58例原发性多灶性脑出血患者,对其发病部位、病因,以及是否会复发的特点作一简要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4年6月我院神经内外科诊治的多灶性脑出血患者58例,男38例,女20例,男:女之比1.9:1;年龄35~80岁,平均(59.2±6.7岁);其中35~55岁16例,56~70岁32例,71~80岁10例。所有患者均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头颅CT明确诊断(排除颅脑外伤所致颅内出血)。

1.2 方 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总结原发性多灶性脑出血的临床表现特征;根据头颅CT影像资料总结分析多灶性脑出血的发病病灶;根据临床病史、追溯临床药物使用情况和相关辅助检查记录获悉发病病因;通过对5年病史资料的复习归纳出复发性脑出血的主要病因;总结原发性多灶性脑出血的治疗效果和预后。辅助检查资料:血液系统疾患行骨穿骨髓象检查;部分病例行头颅CTA、MRA以及DSA诊查;发现有占位效应或水肿明显者完善头颅MR增强检查;确实存在颅内占位病例进行手术病理检测。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内科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包括脱水剂降颅压,控制血压,保护脑细胞及预防并发症,血液系统疾患如血小板减少者予以输注血小板治疗等;手术方法大多给予颅内血肿微创清除,部分脑血管畸形者予以介入治疗。

2结果

2.1 临床表现分析 58例中急性起病52例,发病1~2天内症状达峰,亚急性起病6例,逐渐达峰;表现单侧肢体偏瘫41例,双侧肢体偏瘫12例,无肢体瘫痪5例;头痛23例,头晕伴共济失调(小脑症状)13例,吞咽困难(真性或假性球麻痹)15例,视野缺损(枕叶症状)14例,意识改变8例,伴随痫样发作11例,伴失语13例。

2.2 发病病因分析 58例中明确病因为高血压的31例,淀粉样脑血管病(年龄段71~80岁)及抗凝溶栓继发出血各8例,血液系统疾患5例,血管畸形4例,瘤卒中2例(该2例肺部CT及活检明确肺癌,结合头颅MR增强考虑为转移性脑肿瘤)。16例复发性脑出血中分别是脑淀粉样变性6例,高血压4例,血

3讨 论

多灶性脑出血虽发病率不高,但一般起病急骤,且因病灶比单发性脑出血多,临床表现各异,故病情较重,变化较快。本组结果表明,肢体偏瘫、头痛以及意识改变等均为多灶性脑出血比较常见的临床表现。多灶性体征为多灶性脑出血患者一个重要特点,常表现两侧存在不同程度的运动或感觉障碍以及假性球麻痹等现象。另外,多灶性脑出血还表现出体征与病灶不相符的现象,CT结果表明存在多个病灶,而临床上只表现出一个病灶的体征优势甚至不存在明显体征[3]。

原发性多灶性脑出血的病因包括高血压病、血管炎、血管畸形、脑淀粉样血管病、血液系统疾病、使用抗凝溶栓药物、脑肿瘤、多灶性脑梗死继发出血及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等[4]。本组58例多灶性脑出血以高血压为主要病因者31例,占到53.4%。符合国外Maurino等[2]报道的4例多灶性脑出血患者除高血压病外,未发现其他可能病因的特点。慢性持续高血压可引起两侧大脑半球小动脉壁上微动脉瘤的行成,且小深穿支更易受累。因此,高血压微动脉瘤主要位于丘脑及基底节区,出血部位也以丘脑基底节发病率最高[5],本组多灶性脑出血发病部位以基底节为最多亦符合该特点。此外,出血后脑组织受压,也可致缺氧坏死,形成斑点状出血及继发性出血。同时脑水肿使脑组织移位,血管牵拉、坏死引起出血,常致多处病灶先后出血。本组病例发病部位及病因特点与黄明等报道相符[6]。多数学者认为,导致多灶性脑出血第二大病因为淀粉样脑血管病,淀粉样脑血管病所致脑出血在影像学上的特点是脑叶的出血灶常从皮质延伸到蛛网膜下腔,呈小叶状,伴有多发皮质或皮质下斑点样出血,并且血肿周围的低密区较宽[5]。有报道[4]认为在脑肿瘤中,转移性肿瘤比胶质瘤更容易引起出血,本文两例瘤卒中皆为肺癌伴颅内转移,与其他文献结论相吻合。

本组结果表明淀粉样脑血管病不仅是多灶性脑出血的主要病因之一,也是复发性脑出血的重要病因。本组淀粉样脑血管病患者年龄段为71~80岁,故对于一些高龄、多灶性脑出血、反复发作的患者应高度怀疑淀粉样脑血管病[7]。同时,本组结果显示血液系统疾患、脑血管畸形以及瘤卒中亦为复发性脑出血好发因素,而高血压病导致复发性脑出血者相对为数不多。

综上所述,多灶性脑出血临床表现多样且病情较重,往往并发症较多,并且出血增多时可迅速出现意识障碍,故该病致残率及死亡率高,且手术效果差。同时,该病发病病因较多,部分病例极易复发,故如何及时识别病因并予以早期积极干预将有助于改善预后,减少复发。

[1]王新平,孙博谦,饶明俐,等.急性多灶性脑出血的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分析[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0,33(2):83-85.

[2]Maurino J,Saposnik G,Lepera S,et al.Multiple simul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s:clinical features and outcome[J].ArchNeurol,2001,58(4):629-632.

[3]仇飚,直玉秋,急性多灶性脑出血21例临床分析[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6,6(3):218-220.

[4]Fine lli PF.A diagnostic approach to multiple simultaneous itracerebral hemorrhages[J].Neurocritical Care,2006,4(3):267-271.

[5]Chu NS.Re-evaluation of using acupuncture needle as sphenoidal electrode in temporal lobe epilepsy[J].Acta Neurol Taiwan,2009,18(2):137-142.

[6]黄明,李宗海.急性多灶性脑出血5例报告及32篇相关文献复习(急性多灶性脑出血786例临床分析)[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3,30(3):240-243.

[7]李玉荣,刘斌,王淑敏.多灶性脑出血临床与头颅CT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10,19(5):1429-1430.

(收稿:2015-04-25 修回:2015-06-15)

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湖州 313000)通信作者:汤海燕,Tel:13587930523液系统疾病3例,脑血管畸形2例(2例患者均未接受介入治疗)及瘤卒中1例。见表1

表1 58例原发性多灶性脑出血单次发作及复发病因分析(例)

?

2.3 发病部位分析 根据影像学结果显示原发性多灶性脑出血2个病灶51例,3个病灶5例,4个病灶2例;仅累及幕上43例,幕上幕下皆受累12例,仅累及幕下3例;共有出血病灶125个,依次为基底节区58个(占所有出血灶46.4%)、脑叶39个(31.2%)、丘脑13个(10.4%)、脑干9个(7.2%)以及小脑6个(4.8%)。

2.4 治疗结果和预后 58例中行保守治疗38例,死亡6例;手术治疗20例,死亡5例,病死率较高,手术效果不佳。且有16例出现再次发作,复发者致残程度加重,其中有7例复发者最终死亡。

猜你喜欢

灶性复发性脑血管病
铂耐药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进展
18F-FDG PET/CT联合CA125、HE4在诊断复发性卵巢癌及其腹膜转移预后评估的价值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多灶性多中心性乳腺癌癌灶间的异质性及对治疗决策的影响
肝脏多灶性结节状脂肪浸润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胃食管反流病相关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诊疗经验
浅析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17次中国脑血管病大会2017’通知
良性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手术治疗分析
临床运用中药治疗脑血管病常见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