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2016-02-15李燕萍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高校信息化数据化大数据

李燕萍

(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福建 德化 362500)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李燕萍

(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福建 德化 362500)

摘要:以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大数据为背景,介绍大数据的内涵及关键技术,结合高校对数据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就未来高校信息化、数据化发展趋势,分析高校建立大数据和基于大数据面向全校师生提供在线教学、科学化管理、个性化服务的综合服务平台遇到的问题、挑战和机遇。并结合大数据技术、云技术、物联网等对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影响提出初步探讨。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信息化;数据化

近年来,随着以微论坛、微博、微信、微社区为代表的新媒体不断涌现,特别是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相续出现 ,引发了数据规模的爆炸式增长,形成数据海啸,致使各行各业都陆续开始关注大数据问题。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到来的是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麦肯锡认为“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1]我国教育部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指出:加强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平台建设……到2020年,数字化资源覆盖所有专业。建立全国职业教育数字资源共建共享联盟……推动建设面向全社会的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库。

一、大数据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大数据科学家JohnRauser提到一个简单的定义:大数据就是任何超过了一台计算机处理能力的庞大数据量[2]。大数据(Big Data)是指所采集、存储、管理的海量数据极大超出了常用数据库或其他软件在其运行时间内能够存储、管理和处理能力的数据集,是指通过新信息技术分析处理能够挖掘数据内涵价值,可作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信息资产。

(一)大数据(Big Data)的六个(5V1C)主要特征

1.海量数据(Volumes)。从TB级别,跃升到PB(1PB=1024TB)级别,甚至EB(EB=1024PB)或ZB (ZB=1024EB)或YB(YB=1024ZB)或BB(BB=1024YB)的规模[3]。

2.数据类型繁多(Variety)。是数据来自多种数据源,囊括了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数据类型和格式越来越多,包括电子邮件、文档、网页、视频、语音、图像、地理位置、交易数据及传感器、智能设备等。

3.速度与时效(Velocity)。新闻是数据源之一,新闻具有时效性,有它产生的时间和“年龄”,所有的数据源都跟新闻类似,有它产生的时间及“年龄”,不同的时间点数据源的价值取向不同。有些数据高速产生,但几秒后就失去意义。大数据要求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对大量的数据实时高速分析处理。

4.真实性(Veracity)。真实数据来源,是分析挖掘数据价值的基础,是获取真实有效知识和思维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制定有效决策或策略重要保障。

5.价值(Value)。大数据最核心、最重要的特性是价值。海量数据仅存放在存储介质里,数据没有任何价值,只有对海量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才能发现海量数据中蕴含的价值,数据的价值密度较低。

6.数据的复杂性(Complexity)。海量的数据,来源渠道多种多样,数据的来源有互联网数据、即时通信数据、物联网数据、机器数据、传感器数据、可穿戴设备数据、个性化数据等。

(二)大数据的核心技术

由于大数据具有大规模、异构、多源等特点,大数据技术与传统的数据处理技术有所不同,大数据技术通过高效、实时的采集多种多样的数据源并存储于存储介质中、通过对采集的海量数据实时的分析、挖掘、提炼数据中蕴含的价值及潜在信息。在大数据处理的每一个环节,都出现了许多针对大数据独特需求的新兴技术。

1.数据采集。通过各类信息化或智能化系统数据、用户个性数据、社交网络交互数据、各类日志数据、各种传感器数据、射频数据、互联网数据及移动互联网数据等采集的各种类型的结构化、半结构化及非结构化的海量数据[4]。

2.数据预处理。主要完成对已采集数据的辨析、分类、抽取、清洗等操作。

3.数据存储。把采集到的数据存储起来,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使用分布式文件系统并进行管理和调用。

4.数据分析。对海量数据源进行实时高效的数据分析、挖掘、发现数据源背后蕴含的信息源,再对信息源提炼出知识,进而研究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可创造出巨大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5.数据挖掘。从大量数据中通过各种算法自动抽取模式、关联、变化、异常和有意义的结构,寻找其规律的技术,是数据库技术、统计学、人工智能技术的综合。

三、大数据背景下校园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校园网和校园办公系统已成高校互联网公共服务体系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技术的成熟,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高校拥有自己的大数据逐渐成为现实,高校信息化的建设也越来越重要,通过信息化促进高校管理和服务的升级,实现高校信息化、数字化,搭建高校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

(一)对高校信息化保障机制及人才的挑战

在大数据时代前高校信息化追求系统的易用性、稳定性、独立性,孤立的以单一部门业务需求规划建设系统,使软件、硬件、数据库、信息系统等相分离,独立支撑各业务系统,信息化的建设缺乏统一规划,缺乏顶层设计、政策性保障措施、信息化部门、专业人才和资金的投入。

(二)对校园新旧系统系统集成和数据集成的挑战

大数据时代,数据即是资产,高校汇聚着大量数据,高校从海量数据中提取价值水平高低直接反映一个高校的信息化水平高低。由于之前高校信息化中缺乏统一规划,虽建立了校园网站、图书馆管理系统、教务系统、一卡通系统等众多的业务系统,但各系统间数据没有统一规范、各系统软硬件都独立运行,数据无法汇聚,形成了信息孤岛。高校信息化要求信息化系统与校内现有应用系统无痕互联互通,数据共享,获取记录更多的数据源,为高校大数据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源。

(三)对校园数据采集和数据挖掘的挑战

高校通过各种应用系统、传感器、感应器等工具采集各类数据,并逐步将信息数字化。而在数据采集的中需要确保数据的真实性、时效性,预防人为对数据的篡改及破坏。另一方面采集的海量数据可以直接用的有价值的信息较少,而且数据结构类型繁多,需要将预先非结构化数据转化为结构化数据,在数据格式转化的过程中会丢失部分源数据蕴含的信息或关系,对数据挖掘结果的准确性有所影响,会削弱数据的价值。所以对大数据的分析、挖掘要尽可能从数据源中分析提取信息,避免数据分析加工挖掘过程中的失真。高校信息化部门要强化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的能力。

(四)对校园信息安全带来的挑战

在校园信息化采集的海量数据中包含隐私数据、机密数据、敏感数据等,数据是高校的重要资产。大数据时期,若数据被篡改或破坏,将直接影响到数据的真实性,影响数据分析挖掘结果的可用性及是否有价值,将会给高校的决策带来巨大的影响。若数据泄露,将会给高校及师生带来极大的隐患或损失。所以,高校信息化如何确保数据信息的安全,是信息化建设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难题,涉及到网络安全、加密技术、权限管理、用户使用习惯等方面。

四、大数据背景下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思路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和高校服务意识的提升,建设一个基于“一体化战略”,以高校业务流畅性为基础,建立共享数据之上,融合硬件、软件、服务、数据为一体,面向全校师生提供在线学习、科学化管理和个性化服务的高校信息化服务平台,是高校信息发展的趋势。

(一)整体规划、统一部署、分级把关

高校信息化需要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及信息化部门,为校园信息化一体化战略提供保障,由领导小组进行顶层设计、统一规划、统一部署,制定政策性保障措施;由信息化部门落实信息化的方案和详细实施步骤;由各部门按照信息化部的要求按照规范整理各类有效数据、档案、师生信息等,为校园信息化初始数据的获得与导入提供基础保障;解决好信息化系统与原有系统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消灭信息孤岛。

(二)加快“数字化”向“数据化”转变,建立基于云技术的数据中心

由于早期高校缺乏信息化的意识,缺乏顶层设计,缺乏统一规划部署,数据缺乏规范,各业务系统独立运行,关联度极差。通过建立基于云技术之上的大数据存储中心,在校园网络基础上与物联网结合,在全校范围部署各类数据采集器(如传感器、感应器等)实时采集人员、设备、购物、餐饮、学习、交通等各种信息,将信息化系统与原有系统互联互通,共享数据,并获取导入各系统积累的数据及其他可批量初始化的数据到数据中心,完成“数字化”向“数据化”的转变,建立面向全校师生提供在线教学、在线课程、科学化管理和个性化服务的高校信息化服务平台。

(三)建立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安全体系

在大数据时代,海量数据包含隐私数据、机密数据、敏感数据等,数据安全变得至关重要。信息安全涉及到网络安全、加密技术、数据识别技术、管理制度、权限管理、用户认证等方方面面。在校园信息化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安全预防体系。

首先是建立数据采集设备或软件的监测体系,对所有的采集设备和软件进行唯一标识及身份认证,确保采集设备或软件的安全性,并对采集设备或软件的各项安全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分析,确保设备或软件的正常运行,确保数据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其次是建立校园网的用户和设备的监测体系,加强校园网用户登录的认证体系,对校园网用户或终端的异常数据、异常行为进行监测分析,避免或及时发现校园网内的不安全用户及网络病毒;再次,加强校园网内部监控,完善网络管理、应急、数据备份等制度,避免校内管理制度的不完善而存在的安全隐患。信息安全体系的防护需要不断的改进,不断的完善,实现基于互联网思维的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思路。

(四)加快培养高校信息化团队及专业人才

在大数据时代,高校的信息化建设需要依托专业的第三方服务机构,信息化系统的运营管理、数据分析等需要依托校内信息化部门及信息化专业人才。第三服务机构需要对高校信息化团队进行循序渐进的培训,确保信息化团队全面了解信息化系统并掌握系统各模块的使用,同时高校需要挑选两至三人全面深入地参与信息化系统的建设、部署、实施以便全面掌握信息化系统。专业技术人才的短缺制约着校园信息化的进度,因此适当的引入专业技术型人才,培养对高校海量数据的管理、分析、挖掘等方面的信息化专业人才,对高校的信息化、智慧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高校信息化、智慧化是一把手工程,是全面系统工程,涉及到高校的各个部门、全体师生。高校信息化的建设离不开全体师生、各职能部门的参与。必须在信息化领导小组带领下,以信息化部门为主导,各部门全面参与、积极配合下才能有效地完成高校的信息化。随着高校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它将改变着高校师生生活方式、思维模式,引领校园生活新变化,极速提高高校教学、管理、服务等效率和水平。

参考文献:

[1]若英.如何理解“大数据时代”[J].红旗期刊,2013(02):88-89.

[2]张心源.大数据的概念、技术及应用[J].创新科技,2013(18):76-77.

[3]宗威.大数据时代下数据质量的挑战[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3(10):101-102.

[4]秦晓珠.大数据知识服务的为涵、典型特征及概念模型[J].情报资料期刊,2013(03):56-57.

(责任编辑:马圳炜)

Thought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informatiz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ig data

LI Yan-ping
(Dangzhengban of Arts and Crafts of Quanzhou Career Academy,Dehua 362500,China)

Abstract:Tak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large data in recent years as the background,Introduce the connotation and key technology of big data,Combined with the demand of data resources and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university informatization and data-orienting,Analyze the problem、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that building the Big data and providing online teaching,scientific management Based on big data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personalized service integrated service platform.Combined with the impac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informatization that dued to big data technology,cloud technology, Internet of things and other information.

Key words:big data;information construction;digitization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417(2016)02-0085-04

doi:10.13908/j.cnki.issn1673-1417.2016.02.0017

收稿日期:2016-04-25

作者简介:李燕萍(1985—),女,福建龙岩人,助理实验师,研究方向:计算机。

猜你喜欢

高校信息化数据化大数据
“互联网+”背景下的智能互联汽车数据化媒体服务
移动技术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应用现状分析
浅析人力资源管理的E化
对“未来教室”的初步探索
档案管理和档案服务
基于ASP技术的实验室网站系统建设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浅谈基于Web在线教学系统设计
信息化建设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