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浪潮冲击下中国高等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2016-02-15冯兵
冯兵
(四川大学政治学院,四川成都610065)
慕课浪潮冲击下中国高等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冯兵
(四川大学政治学院,四川成都610065)
摘要:慕课作为一种新兴课程模式,以提供免费教学资源,实现完整学习体验,网络交叉、及时互动等优势对传统大学教育产生强力冲击。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引导、审慎推进。高校管理部门须深入调研,加强研究,完善经费投入与使用机制,于政策、经费等方面支持本土化慕课建设;高校教师亟须转变角色,苦练内功,提升教育能力与处世技巧;高等院校应充分吸收慕课先进理念,加强国际、国内校际合作,开辟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慕课本土化发展道路。
关键词:高等教育;慕课;课程模式
近年来,伴随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与日趋成熟,得益于计算机网络飞速发展与广泛普及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凭借其低成本、易获取的教学方式,重需求、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大规模、开放性的教学边界等优势迅速于全球刮起慕课风潮。面对异常火热的慕课( MOOC)潮流,反思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开放教育资源和规模化在线课程,深化高等教育教学与课程改革,提升教育质量与效果,推进高等在线教育发展进程,提升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是当今社会各界尤其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研讨慕课浪潮冲击下中国高等教育的应对策略,对于思考信息技术背景下中国传统高等教育的比较与竞争优势转化依据、路径,提升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价值。
一、慕课冲击中国高等教育
2011年,作为大规模、在线课程的慕课,迅速席卷全球,教育界称之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1]。多所国内一流学府先后加盟慕课平台,此举标志着以优质教学课程为传播载体的全新教育模式,正在冲击着中国传统高等教育体制。关于慕课对传统高等教育的影响,正逐步引起研究者重视。研究者认为,MOOC打破了大学围墙的界限,学生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和年龄等诸多限制轻而易举接受高等教育。其并非单纯知识传授,而是使课堂教学更加侧重解决问题与课程互动,此举必将对大学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课程设计与开发、学分认证、师资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2]。
具体而言,学校主体、客体、教师个体三个层面的根本性变化是慕课对传统高等教育冲击的主要表现。高等院校面对的严重形势是,由于慕课平台主要由世界各地知名大学组建,其优势教学资源和先进教学理念,对世界各地学生具有无可比拟的吸引力。如果慕课切实实现学分认定,或者在社会上达到一定的认可度,学生们将主动选择世界各地知名学府和高水平教师的课程,并积极进行课程的专业性与个性化组合,普通高校与他们相较,由于处于劣势,而湮没于慕课浪潮中,彻底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附庸[3]。针对最近教育部探索学籍、学分、学历证书等管理制度改革措施的出台,以及建立适应学习者个性化学习需求和终身教育体制要求的在线教育管理制度建构的努力[4],有学者指出,慕课可能会引发一场学习和教育的革命。将给中国大学带来巨大冲击和挑战,其主要体现为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而慕课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将以“学”为本的教育取向和激发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放到至高无上的位置。中国大学教育如仍不进行针对性教学模式与观念的改革,将无法承受该教育理念、方式的剧烈冲击,进而沦为实验室和考试院[5]。
有研究者强调,慕课将促进教育资源的重新分化组合,优胜劣汰,并给中国大学带来严峻挑战。国际优秀大学在慕课选择方面占据先机,二流、三流学校面临生存危机;教育成本和教育质量统一问题更加突出,慕课提供有偿或免费课程,使课程成本和学习慕课课程的成本无限缩小,而教育质量却大幅提升;这将倒逼中国高校改变管理模式,加快高等教育去行政化的步伐,使高校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新型关系得以重组[6]。研究者就慕课必然给予中国高等教育以强烈冲击问题达成共识,认定慕课通过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手段,将专家、教育家、学科教师等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世界各地,让全世界的人们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使“开放”正在成为一种价值[7]57。通过内容、数据、资源开放,为人们提供便捷、新颖的学习和交流平台,其对国内传统高等教育产生的影响重大而深远[8]。
二、高校教师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慕课最重要的价值是创生了一个自由出入的大学堂,这个学堂乃世界范围内的,任何人均可进入的,标志着工业文明时代创造的封闭大学课堂向信息时代多元、开放、共享“学堂”的转变[9]13。这种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首先对大学精英教授们制造了挑战和冲击。研究者注意到,在传统高等教育课堂,授课教授在自我封闭的课堂,基本上遭受不到任何挑战,他们是课程的最高权威,学生于课堂中过多用仰视、崇敬的目光看待他们。但在慕课浪潮之下,新式开放课堂,社会各界的“高人”均能参与其中,从不同视角、学科、背景审视教授授课,且可以自由发表评论,从正面给予肯定,抑或由负面提出质疑,这对大学教授而言是为全新课题[9]13。具体而言,慕课浪潮冲击下,高校教师学习知识、传播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均面临严重挑战[10]。慕课对教师授课水平的要求于授课内容与形式方面均有表现。授课教师的授课内容若要满足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就必须不断与时俱进,要求教师在授课之前即成为一名优秀的知识学习者和研究者,不断攀登学科前沿。储备充足课程内容之余,教师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将授课内容顺利而有效地传递给受众。这就要求教师熟悉把握教学规律,积极改革授课形式。由此,成功的慕课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优秀的学者,更要求其必须是优秀的课程设计师和出色的演讲家与表演者[11]。
针对高校教师如何苦练内功,提升自身专业知识、教育能力与处世技巧,学者们曾有热烈讨论。有学者认为,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对自身定位问题重新审视,明晰自己已非学生的权威知识源,转换角色是应时之需,开始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导学者、助学者、促学者、评学者,主动由课程“讲授者”向课程“开发者”,“管理者”向“组织者”,“本位者”向“引领者”转变[12]24,将传统的指令性教学变成建设性学习服务。教师还应认识到,慕课时代,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师自身教学的客观重要性,教师只有将最新的教育技术纳入自身的专业知识体系,才能于当今形势下胜任教学工作[13]142。由此,促使教师不断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以便能够在网络环境中开展有效教学与进行协同知识创新[14]。高校教师还应强化自身专业实践经验,通过科研项目和校外实践提升自身专业深度。与此同时,尽可能通过各种方式扩大专业知识面,有效补充专业领域缺陷,更好地提升专业广度和能力;利用“课上”“课下”互动,丰富教学展现形式,转变授课方式,吸引学生回归课堂,提高授课效率[15]。有研究者认识到,慕课浪潮的冲击带给高校教师的并非单纯的挑战,同时亦为大学打开了一扇更大的教育之窗[16]。慕课的重要意义在于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不同方式,而并非仅仅是校园内外的教学资源共享。高校教师可以借助这一难得的教学改革机遇,将慕课和传统课堂教育两相结合。利用网络实现最优课程共享最大化的同时,通过实际课堂中的小班研讨,实现师生交流,以使学生得到慕课课程中无法实现的人文科学精神体验。
我们还应当认识到,慕课与一般的网络公开课亦存在差异。慕课教师在课堂内侧重的是分享、探讨,通过案例学习、团队合作寻求问题解决。同时将在线视频作为教学的线上环节。这种翻转课堂的意义在于教师教学模式与理念的深刻变化。有利于推动教师转变自身角色,促使其不得不进行教学反思和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究,倒逼其从讲授者变为学习的启发者和激励者。
学者们注意到,慕课影响下的教师中心向学习者中心的转变,迫切要求教师不断实现从教书匠向高水平导师的跨越,并使传统的师生关系发生革命性转变。这一场景之下,高校教师必须关注师生人际关系的变化,并积极适应这一变化的新需求。与此同时,由于网络课堂具有规模庞大的特点,动辄万人甚至数十万人,教授授课承受的压力随之剧增。这一问题的解决,难以通过教师、助教人数的增加而彻底解决。教师需要认识到由个体向课程团队转型的必要性。这一难题可以通过推动教师专业化分工和集成化管理服务,以及教师跨时空团队合作得到解决。由此出发,慕课快速发展虽对中国高等教育带来巨大冲击,亦提供了高校教师产生与获取知识变革、教育方法与途径创新的难得机遇。
三、高等教育应对慕课浪潮的策略
关于中国高等教育如何应对慕课冲击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多数研究者认为,中国高等教育应对慕课的先决条件是以平和的心态正视慕课,并对其优劣进行全面评析。强调其重要性的同时,亦忌过分夸大。客观评判慕课自身与传统高等教育相较存在的缺陷,明晰慕课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大学教育。慕课虽然适合基础性课程学习,但实践性、操作性较强专业课程方面的运用明显不妥。高等教育慕课运用仍存多种问题,如何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增进人文体验与关怀,保证学习者与考试者为同一人而涉及的诚信问题,均影响着慕课运用的实效。基于此,中国高等教育管理机构、高校自身需要多方面做出积极努力。
高等教育管理部门应认识到,当前国内在线教育平台建设和开放课程主要由政府投入和主导,中央至地方,高校网络学院、电视大学在教学视频、技术、建设方式方面存在各自为战的事实。这就需要加大研究力度,深入调研,尽快编制符合中国高等教育实际的在线教育发展规划和具体政策,大力支持与发展在线课程,加强支持在线课程研究力度。慕课建设需要充足的经费支持,这在西方慕课发展较为成熟的地区已有清晰体现。在国外,慕课建设高校虽然主要依托大学财团或高校附属机构,大多属于营利性质,但亦已尝试与投资公司合作,开始了商业化运作的探索[6]118。中国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应具有前瞻性思维和战略性眼光,在财政与政策方面给予高等院校发展本土慕课以鼎力支持。
与西方国家高校不同,中国官办高校多数为依赖政府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与西方高等院校相较,对政府政策与财政支持的依赖度更高。国内高校慕课兴起与发展阶段,高等教育主管部门需要提供必要的制度和规则供给,规范慕课建设失范行为和违规乱象,使其趋于良性发展。同时亦应考虑中国本土化慕课处于探索阶段的实际,在原则范围内注重政策执行的灵活性,为国内高校慕课建设和发展提供宽松制度环境。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可以考虑利用慕课加强社会、政府、大学联系的契机,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立。借鉴西方慕课建设和推行过程中借助社会丰沛资源的经验,加强慕课本土化建设中大学、社会、政府之间的密切联系和沟通,实现高校及时、有效地将科研成果推广于社会和社会资源向高校不断汇聚的有机结合。既实现社会对大学功能和作用的认可,亦利于高校品牌宣传和办学水平的提升。
高校应加强国际、国内院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利用慕课建设契机搭建课程共享平台,提升竞争实力。慕课风潮由西方滚滚而来,中西慕课交融和碰撞在所难免,国内高校已逐步认识到借此机会取长补短,提升自我的迫切与必要,开始孕育实现慕课本土化。近几年,已加入edX平台,并成为首批成员的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亦正式加入Coursera阵营。国内其他知名高校紧跟其后,联合探索慕课本土化建设新模式。中国高等院校的积极作为,无疑为国内高等教育慕课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关于国内高校于慕课建设与利用的努力方向,学界各抒己见,讨论热烈。建议国内高校在制定发展战略时,顺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积极推动大学信息化、民主化、国际化,将开放性资源和慕课纳入教育规划。于此基础上,各大高校应积极探索和深化课程与教学模式改革,帮助教师和学生掌握在线参与式学习方法,鼓励教师有意识地将开放课程资源引入日常课堂教学,加强关于慕课问题的有计划、有步骤探索和研究,为慕课本土化建设提供有益经验[17]。高校可以尝试以教学实践和课程建设为牵引,改进自身教学与优质教学的共享力度,鼓励优秀教师切身体验慕课教学,创造优厚待遇和条件,投入技术、人力、资金,加大对慕课政策、制度、方式、方法的理论研究[18]。
研究者建议,高等院校高度重视在线教育的优势和重要性,抓住机遇,借助MOOC推进混合教学改革。于理论、技术、组织体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深度推进,面向课程、专业、学校层面推进系统化混合教学改革。借鉴MOOC重构开放教育体系,明确高等教育职能,探索运作经验,尝试多方合作建设慕课课程。将知名高校、地方学院、开放大学和相关企业的信息传播技术、学习科学、资金优势等优质资源聚集起来,优化高等教育生态链,共享优质教学资源[19]。
研究者亦注意到国内知名院校与地方性大学面对慕课浪潮冲击存在问题的差异性。认为地方性高校在教学资源、科学研究等方面与顶级院校存有明显差距。慕课模式的巨大冲击力使地方性大学生存环境发生巨大变化,遇到前所未有之困局。其出路在于寻求发展机遇,明确比较优势,探究教学特点。在充分了解家庭、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同时,利用慕课平台,结合地域特色,形成自身优势,提高高校就业率和社会服务水平,扩大院校影响,传承地方文化。
对自身教学特点进行深入分析,明确比较优势和劣势,挖掘发展机会。思考利用慕课平台扩大院校影响力,结合地域色彩强烈的优势,传承发展地方文化,形成自身优势和特色。了解学生特点和需求,实现精细化教学。了解地方经济发展特点,充分掌握社会和家庭需求,提高就业率和社会服务水平[20]。
在分析慕课在人际沟通与人文关怀问题上与传统高等教育存在差距的基础上,研究者指出,大学应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充分展示和发挥大学校园文化的独特魅力。大学是在具有一般组织机构特征的同时,作为一种特殊组织机构,又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性,并以物质、制度、精神的形态展现。校园文化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实现“润物无声,篷生麻中不扶自直”的潜移默化效果,这是慕课难以实现的。面对MOOC浪潮的冲击,高校应发挥其独特文化魅力。做到“既有大楼又有大师”,“大楼”展现优越办学条件、提升大学文化内涵;“大师”们则增加大学文化积淀、增强竞争力[21]。
普通高校中的民办高校采取何种措施应对慕课影响问题,学界亦有所关注。多数研究者认为,慕课对于传统高等教育是釜底抽薪式的变革。民办高校应充分发挥高效执行力,机制灵活等优势,实现创新、跨越式发展。对于慕课教育的新前沿,应认真研究,理性应对。既不视而不见,听之任之,亦不过分焦虑、盲从:既要大胆尝试和冒险,又要有所创新,探索适合中国的在线教育[22]。可以尝试整合顶级民办高校优势课程教学资源,选择性建设若干特色在线课程[23];克服以往单打独斗的竞争弱点,采取抱团取暖,校际合作的方式,共同搭建民办高校特色慕课平台[24];重视信息化技术培训和普及,鼓励教师转变角色,提高慕课建设的积极性[25]。激励教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慕课建设,评价是一个重要导向。由此,慕课背景下对高校教师的评价应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使用。将奖项、文章、经费、课时等量化性内容作为评价标准的同时,重视和关注教师师德标准、服务意识、协作观念、创新能力的考核,将社会、同行、学生的评价融入总体评价之中,促使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10]。
四、余论
近年来,慕课凭借其自身优势,借助信息技术发展的春风,迅速刮起一阵席卷全球的风潮。其实现的历史性突破表现为课程范围的广泛性、自由度,世界范围内的任何人均可自由出入,实现了封闭向开放,独占向共享,单一向多元课堂的历史性突破。慕课虽难以完全取代传统课堂,但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的延伸,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新的教学理念、方法和模式,并一定会倒逼中国高校深化教育模式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国内多所名牌高校纷纷加入慕课平台,再次彰显慕课风潮的世界潮流与当代价值。面对慕课异常火热的蓬勃涌动,中国高等教育亟待反思,应站在民族精神、意识形态、文化战略高度加以认知并迅速做出回应,发出中国声音。迎面潮流,克服弊病,发挥特长,积极应对,既不闭门造车,亦不夜郎自大,透视慕课问题,坦陈慕课价值。拓展国际视野,坚持中国特色,立足中国实际,借助席卷全球的慕课风潮,推动大学人才培养与教学模式改革,做好内涵建设,剖析、提升自我。积极推进慕课本土化建设,在世界知名课程舞台上展示中国学者的学识、人格与形象,唤醒中国社会各界的文化自觉与时代使命。
参考文献:
[1]余建波.在线教育:迎来互为师生的时代[N].中国教育报,2013-08-05( 3).
[2]方静.MOOC的发展及其对传统教育的挑战[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 5) :90-94.
[3]牛宇鑫.在线课程“慕课”将改变教育行业[N].中国信息化周报,2013-09-09( 19).
[4]陈希,高淼.MOOC课程模式及其对高校的影响[J].软件导刊,2014( 1) :4-15.
[5]张男星,饶燕婷.“慕课”( MOOCs)带给中国大学的挑战与机遇:访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J].大学:学术版,2014 ( 1) :5-15.
[6]张鸷远.“慕课”( MOOCs)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 2) :116-121.
[7]王文礼.MOOC的发展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J].江苏高教,2013( 2) :53-57.
[8]杜世纯,傅泽田,王怡.浅论MOOC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与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2014( 5) :41-43.
[9]桑新民,谢阳斌,杨满福.“慕课”潮流对大学影响的深层解读与未来展望[J].中国高等教育,2014( Z1) :12-15.
[10]李晓东.“慕课”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与对策[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2) :89-92.
[11]杜杨.“慕课”对高校体制的五大挑战[N].光明日报,2013-08-21( 14).
[12]张国平.应对“慕课”挑战,教师应主动实施三个转变[J].山西教育:管理,2014( 3) :24.
[13]谢伟彬.试谈后IT时代慕课在高校教育改革中的作用[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4( 12) :141-143.
[14]祝智.让慕课的开放精神照进高等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4-03-20( 2).
[15]刘宏哲,梁晔.高校教师应对MOOC挑战的策略讨论[J].科技广场,2014( 4) :238-241.
[16]计琳,徐晶晶.慕课浪潮冲击中国大学课堂[J].上海教育,2013( 28) :28-29.
[17]焦建利.MOOC:大学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教育网络,2013( 4) :21-23.
[18]张春铭,汪瑞林.“慕课”来了,中国教育怎么办[N].中国教育报,2013-09-26( 3).
[19]程建钢.国人对“慕课”认识的六大误区[EB/OL].[2015-07-10].http://www.ict.edu.cn/forum/huiyi/n20140625 _ 14540_4.shtml.
[20]邢小军.MOOC教师教学特点及地方性大学的发展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2014( 7) :95-96.
[21]闫文军.MOOC与大学的理性应对[J].重庆高教研究,2014 ( 1) :10-13.
[22]邓晖.访阿南特:面对慕课,中国大学一要大胆,二要创新[N].光明日报,2013-10-11( 006).
[23]张强武,徐金安.民办高校积极应对MOOC的兴起[J].河南教育:高校版,2014( 1) :30-31.
[24]张云涛.浅析民办高校的MOOC应对之策[J].读书文摘:青年版,2014( 5) :38-39.
[25]张珉,钟双喜.挑战与变革:MOOC冲击传统教学模式[J].学园:学者的精神家园,2014( 6) :37.
作者简介:冯兵( 1980-),男,河南周口人,副教授,博士,四川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四川省社科院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在站博士后,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经济社会史、城市史。
基金项目:2014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MOOCs视野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案例研究”( EIJYB2015-049)。
收稿日期:2015-11-20
DOI:10.13450/j.cnki.jzknu.2016.01.033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9476( 2016) 01-012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