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同体视野下高职院校班级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基于常州科教城五所高职院校的调查

2016-02-15高淑红

职教通讯 2016年5期
关键词:班级建设共同体原则

高淑红



共同体视野下高职院校班级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基于常州科教城五所高职院校的调查

高淑红

摘要:班级,是高职院校组织学习、开展活动的最基层组织,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意义重大。针对高职院校

班级建设在功能发挥等方面的问题,以成长相册、班级活动、班级评选为载体,依托辅导员队伍、学生干部队伍、交流机制三大保障,打造班级共同体,使其成为学习的团体、生活的集体和文化的园地。

关键词:高职院校;班级建设;原则;策略;共同体

班级,是高职院校组织学习、开展活动的最基层的组织,是学生的活动园地,是学生进行学习与实践的重要场所。在班级中,学生感受到和谐、向上的人际氛围,汲取自我发展的精神动力,促进成长和成才。班级建设的成效,直接影响到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职业发展。

一、高职院校班级建设现状

为了更好地了解目前高职院校班级建设的情况,笔者在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常州科教城五所高职院校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此次共发放调查问卷2 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 853份,问卷回收率与有效率均为92.7%。同时,选取辅导员和班主任50人、专业教师20人以及班团干部100人,通过个别谈话或座谈会的形式,开展深入的访谈。

这次调查主要立足高职院校班级建设的现状,着重了解班级凝聚力、班主任及班团干部的作用、班级活动开展情况等。从调查结果看,高职院校对班级建设都比较重视,班级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班级功能发挥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班级功能弱化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班级是大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高职院校的班级,不仅仅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单位,更是育人的主要场所。但80.6%的班主任认为,班级的管理功能大于育人功能,目前,班级更多的还是定位在对学生的约束性管理以及政策的传达与实施上,对于学生情感的培养和人格的培育,则显得相对薄弱。

(二)辅导员工作事务化

辅导员作为高职院校班级建设的指导者,对班级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辅导员还承担了帮困助学、心理咨询、学业规划、学生组织管理、就业服务、宿舍管理等大量事务性的工作。面对工作压力大、内容繁杂、自我发展期待的困惑等问题,42.9%的辅导员认为自己忙于事务,在班级建设上投入时间不足。同时,有31.6%的同学认为,辅导员偶尔跟同学交流;12.3%的同学认为,辅导员很难见到;还有2.4%的同学觉得,辅导员从不主动交流。辅导员在班级建设中的缺位,也直接影响了班级建设的成效。

(三)学生归属感不强

高职院校的班级,没有固定教室,班级的概念相对高中阶段,要弱得多。微信、QQ、飞信等网络交流工具越来越普及,各种通知、交流都在虚拟的网络中展开,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越来越少,班级的概念越来越弱。42.7%的同学认为,班级凝聚力不强,还有4.4%的同学认为,自己的班级如一盘散沙,一点也不团结。45.8%对班级同学之间的关系不满意;41.4%的同学对班级班团干部不满;51.3%的同学认为,自己所在班班级活动的参与率低于80%;65.9%的同学更愿意以宿舍为单位开展活动,对宿舍这个小集体情有独钟。同时,班级作为高职院校的基层组织,其吸引力也受到以兴趣为纽带的社团组织的冲击,23.7%的同学认为,社团比班级更有归属感。学生心理上对班级无法认同,归属感不强,班级的育人功能将大打折扣。

二、班级共同体的内涵

共同体的概念源于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哲学家费迪南·滕尼斯,滕尼斯在其著作《共同体与社会》中,着重从社会与共同体的区分中阐述了共同体。他认为,共同体是持久的和真正的共同生活,社会只不过是暂时的和表面的共同生活。因此,共同体本身应该被理解为一种有机体,而社会应该被理解为一种机械的聚合和人为产物。教育领域认为,共同体,是以情感、精神特别是认同为连带关系而构成的集体。[1]

班级共同体是指班级成员以民主、平等为基础,以成员彼此之间有效地交流与沟通为手段,遵循认同的道德准则,以实现班级共同愿景为目的的组织。[2]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班级建设的最高境界是形成一种平和愉悦的精神共同体——它既是教育工作追求的自然归属,也是我们的快乐所在”。[3]班级共同体跟传统的班级相比,更注重师生之间的平等、和谐,强调共同愿景和文化氛围,更利于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与综合素质的提升。

2019年,《青春期健康》杂志社将继续与北京走进崇高研究院合作,围绕传播崇高理念,报道先进典型人物与事迹,促进崇高文化建设,开展丰富校园活动,旨在为青少年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起到指导作用。

三、班级共同体构建的原则

(一)树立整体意识,形成班级建设合力

要以高职学生的特点为出发点,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在理念上注重顶层设计,在方法上注重整体组织,从目标、载体等方面对班级共同体的打造进行整体设计。同时,辅导员作为管理者、引导者,学生作为主体,两者都是班级这个整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坚持学生主体,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

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应该认识到,学生才是班级的主体。构建班级共同体,就是要让学生们在心理上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真正认识到自己和其他所有同学一样,都是班级的主体,愿意遵守班级的规则、愿意参加集体活动、愿意分享、愿意交流、愿意为班级贡献自己的力量,能够充分发挥自觉性与主动性,实现自我价值。

(三)注重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

班级,作为学校育人的载体,不仅仅要进行教育和管理,更多地应该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班级共同体,需要管理者真正地把学生作为鲜活的生命个体,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去关心他们、引导他们,让班级充满了真诚地关怀,营造民主、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探索教育的真谛,回归教育最朴实的价值目标。

四、高职院校班级共同体构建的策略

(一)三维目标:班级的共同愿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班主任的职责是在思想、学习和生活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这也从侧面明确了班级的主要功能。班级共同体,具体而言,就是学习的团体、生活的集体和文化的园地,它更关注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价值,关注学生在班级中的自我管理及自我价值实现的内在追求。(1)学习的团体。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仍然是其主要任务,这里的学习不仅仅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而且还包括学会如何生活、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安排时间以及学会珍爱生命、呵护心灵等;(2)生活的集体。高职院校的班级,为学生提供了共同生活的场所,班级共同体充分利用学生集体生活的有利条件,引导学生适应集体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3)文化的园地。班级共同体开展素质教育活动,着力营造平等、和谐、民主的文化氛围,为每一个学生提供自我展示与自我提升的舞台。

(二)三大载体:培育班级共同体

1.班级活动,班级活力的源泉。班级活动,是班级成员互相了解、共同成长的平台,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更是形成班级文化、打造班级凝聚力的有效载体。班级活动的开展,围绕班级建设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对班级活动的主题与内容进行顶层设计;始终坚持学生主体,活动的策划、举办都有学生自主进行,辅导员进行引导和指导,并积极参与其中。(1)设计“融入—拓展—提升”递进式的活动目标。一年级班级活动以促进融入为目标,引导学生适应大学生活,树立自信,实现角色转变,融入班级,规划大学生活。二年级班级活动以拓展为目标,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开展交流,在班级活动中拓展能力。三年级班级活动以提升为目标,提升发展能力,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实现学生到员工的转变,为职业生涯的开始打下基础;(2)实施“分组—组织—展示”项目化的活动管理。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提升班级活动的参与率和实效性,班级活动实施项目化管理。将班级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6~8人。每月一次的班级活动,从活动策划、组织、实施,直到总结展示,每月由一个小组负责,成员分工协作,通力合作,每一位同学都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活动项目结束后,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与展示。各组通过PPT、视频、图片展等形式,回顾活动的开展情况,并通过交流、座谈等形式,分享活动的感悟。

2.成长相册,贯穿始终的班级梦。班级,作为共同学习、生活的集体,对每一个成员而言,都有很多值得回忆的点滴。这些都是班级文化的重要体现,是班级梦想的载体。班级成长相册,通过记录班级的生活,能更好地反映班级成员之间融洽的关系,激发学生对班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班级成长相册,通过照片、视频以及海报等形式,记录班级生活。一学期进行一次展示和分享,以事件为线索,由学生自己进行分享。这既是对班级生活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展望与激励。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温暖和鼓励,希望和期待,也会更好地受到教育和启发。成长相册记录与展示的过程,是学生对自身成长历程的反思和探索,也是学生作为班级的主体,去体会感受班级文化和力量的过程,对学生个体的成长以及班级文化的形成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3.班级评选,班级展示的平台。通过学院层面的文明班级考核,系部层面的魅力班级评选以及年级层面最佳班级评比,构建系统、客观的班级评价体系。空间上,突出了年级、系部、学院三个层面的阶梯性。内容上,从文明规范到班级活力到班级综合实力,循序渐进,层层递进。三项评选,通过空间和内容上的层次性,促进班级形成连续性的目标追求,实现了班级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评选方式,注重定性和定量评价的结合,突出了评选的科学性;注重短期目标和长效目标的有效结合,强化了班级建设的递进性。

同时,充分利用宿舍走廊,以班级口号、班级标志、班级成长相册等打造宿舍走廊文化,塑造独特的班级品牌。班级活动,一月一评,一月一展。在学生宿舍区设立风采展示栏,将在班级活动中涌现的优秀活动项目,在风采栏展示,通过榜样的引领作用,增强班级活力,营造良好的氛围。

(三)三大保障

1.辅导员队伍重基础能力。辅导员是班级建设的重要保障,也是打造班级共同体的关键因素。(1)在人员安排上,各系专设学生科员岗,负责奖助学、党员发展等学生工作事务,确保辅导员投入班级建设的时间和精力;(2)通过优选,组建了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辅导员队伍。辅导员学生教育管理经验丰富,能力强,业务精;(3)注重优化辅导员能力,通过专业培训、素质拓展、能力竞赛、参观交流等活动,提高教育能力,提升团队意识,为班级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2.班团干部队伍重示范引领。班团干部队伍,在班级建设中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1)建立学生干部竞选、考核以及推优机制,规范管理,政策倾斜,为班团干部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2)成立“班长俱乐部”,开展班级建设工作沙龙。交流班级建设经验、开展班级活动策划竞赛、最美班长评选等。为班团干部提供交流经验、分享体会的平台,促进学生干部基本素质的提升,营造共同奋进的良好氛围;(3)打造培训班、素质拓展营、竞技场三大平台,培训班融思想指导课、业务训练课、经验分享课为一体,素质拓展营包括团队训练营、心理团辅营、野外探索营,竞技场分为研修班和实践比拼两大环节,通过系统化的培训,提升基础能力,锻炼组织协调能力,提高领导创新能力。

3.交流机制重融合提升。在班级建设过程中,辅导员、学生工作科员与各级学生干部之间通过交流沟通,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能加强相互之间的认同,建立互信、和谐的人际关系,为班级共同体的构建打下基础。建立了辅导员、学生工作科员与各级学生干部之间的定期交流机制,定期开展座谈,畅所欲言,交流思想;定期开展素质拓展、体育竞赛、益智游戏等活动,在合作中加深了解,建立信任,促进融合与认同。

高职院校班级共同体,对于传统班级而言,改变了师生之间管理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不再一味追求管理带来的约束和控制,也拓展了高职院校班级的功能。它更注重班级中,人与人之间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更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自我价值,更利于班级实现教育价值目标。当今高职院校,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也是其非常重要的任务,构建班级共同体,无疑会对学生的发展、教育价值的实现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段兴立.高校年级主题班级建设模式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1.

[2]徐金海.对班级共同体的理性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3):58.

[3]谌启标.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李漪]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6)05-0060-04

作者简介:高淑红,女,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共同体视野下高职院校班级建设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YJ/SK/2014-03)

猜你喜欢

班级建设共同体原则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家文化”班级建设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研究生团组织与班级建设相结合的工作探讨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养生之道应遵守九不原则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