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年制高职学生责任感的培养

2016-02-15祖玉宝

职教通讯 2016年5期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培养途径高职生

祖玉宝



五年制高职学生责任感的培养

祖玉宝

摘要: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的培养应是学校教育永恒的主题。五年制高职招生对象为初中毕业生,实行五年一贯制培养,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五年制高职教育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等职业精神,引导学生较强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高职生;责任感;培养途径

国务院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不仅要围绕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社会公共服务要求和扶贫攻坚需要,培养大批怀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而且要让受教育者牢固树立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等职业精神,让千千万万拥有较强动手和服务能力的人才进入劳动大军,使‘中国制造’更多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使中国服务塑造新优势、迈上新台阶。”[1]因此,五年制高职教育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等职业精神,引导学生较强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一、五年制高职学生责任感教育的现状

五年制高职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是在原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上改制而成的。五年制高职招生对象为初中毕业生,实行五年一贯制培养,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五年制高职入校学生年龄均在14~16岁之间,处于从少年后期到青年时期过渡的青春发育期,情绪行为和心理波动性较大,在观念上、道德上容易产生错位和倾斜,很多学生缺乏责任和担当,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独立自主不足,目标方向模糊不清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当前大部分学生的家庭条件都比较好,很少有学生会去考虑自己的人生道路怎么走、今后做什么工作、自己应该学些什么。笔者通过多年来和职业学校的家长和学生的沟通交流,发现学生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并不完全是他们自己的原因。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长过分地溺爱,不给孩子独立自主的机会,很多孩子自己的生活不能自理,在家里不干家务,甚至连衣服都不会洗。毕业实习的时候,学生同意到企业上班,个别家长却担心孩子吃苦,阻止孩子下厂实习。很多学生都是中考成绩不佳,万般无奈才来到职业学校,对自己的未来都很迷茫,从来都没考虑过自己以后要干什么,即使有部分学生想过,可是也不清楚自己应该如何去准备,没有确切的目标方向,缺乏责任意识。[2]

(二)个人主义严重,团队协作精神缺乏

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素质教育在很多地方却都没有真正落实到位。绝大多数学校教育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多年来,学生被教育引导关注的还是成绩,一切靠成绩说话,成绩好就万事大吉。家长、教师和学生都过分关注分数,忽略了学生责任和担当的培养。这就造成了现在的学生面临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看重的是个人利益,缺乏责任和担当意识,忽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例如,在一些校园集体活动中,部分学生积极性不高,甚至有的还会问到是否会有物质和精神的奖励;在遇到陌生人需求帮助时,部分学生不愿主动帮助别人;在学习中,有的学生崇拜及格万岁,等等。这些都是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缺乏的表现。

(三)被动学习为主,主动做事意识不够

目前,学生被动学习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都认为是家长和老师要他们学习,他们自己缺乏主动学习的能力,主动做事的意识也严重不足,习惯了等着家长或者老师的提醒才勉强去做,这也是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缺乏的表现。因此,笔者担当班主任时,大力倡导班级学生自治管理,每周一的班会课总是交给学生自己去组织,目的就是要培养他们主动学习、主动做事的能力和责任担当意识,让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四)心理素质脆弱,抗压能力不足

五年制高职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是人生的第二次成长高峰。他们的生理、认知、情感、意志和自我意识都在迅速发展,是人一生中发展最迅速、最旺盛、最关键的时期。但五年制高职的学生,由于多数都是中考的失败者,他们的心理比较脆弱,抗挫折能力较差,情绪不稳定,常常会发生心理失衡。笔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发现,五年制高职学生表面看来活泼好动,但一旦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灵,就会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内心非常脆弱,甚至悲观、消沉。这些不健康的因素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甚至明显影响到部分学生的智能素质、人格成长及身体健康。

二、五年制高职学生责任感缺失的原因

五年制高职学生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的缺乏是多方面原因造成,需要深入分析探究,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家庭原因

由于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很多家庭都是几个成年人围着一个孩子转,给予孩子过多的关爱,甚至是溺爱。在这种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自我感觉良好,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老子天下第一”,很少懂得关心帮助他人。他们的独立能力、意志力和劳动观念都很淡薄,不能正确定位奉献与索取的关系。还有的贫穷家庭,父母忙于谋生也缺乏对孩子的教育,导致孩子的性格孤僻自卑,不愿意与人交流沟通,逃避现实,厌学、逃课现象比较严重,甚至有的学生和自己的亲人反目成仇……这些都是家庭教育缺失造成的后果,父母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学校原因

现在的中小学虽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但是,基于目前的考试选拔制度,绝大多数学校仍是应试教育,完全没有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位。一些学校名义上实习了素质教育,但本质上还是在搞应试教育,只是形式上略有变化,课表上适当增加了一些课外活动等。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应当是考试能力都比较强,独立动手能力及道德和心理素质比较差。但五年制高职的学生恰恰又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这造成了他们自信心严重不足,自卑心理严重,奢谈责任和担当。

(三)社会原因

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拉大了社会贫富差距,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个人主义、享乐主任和拜金主义盛行。这种不良风气不可避免影响了孩子的成长环境,削弱着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3]

(四)学生自身原因

职业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成长关系着“中国制造”未来的发展,培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我们的重要任务。虽然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学生责任感的缺失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因素,但仍要充满信心,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才是自己的主宰,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是其社会责任感缺乏的一个重要方面。他们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缺少承受挫折的勇气和克服困难的意志等。这些都需要学校、老师和家长正确对待,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导,学生还是能够摆脱自己性格上的弱点,重新认识自己。

三、五年制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途径

学生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的培养属于道德范畴,其培养也绝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育工作者遵循教育规律,持之以恒地做好以下工作。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平、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五年制高职的学生进行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的教育,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教育宗旨和基本原则,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融入到教育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和升华,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冷静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妥善处理个人与同学、老师、家人和他人以及社会的关系。另外,学校要注重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邀请学校的优秀毕业生和社会上的劳动模范走进校园,走进课堂,为在校生开展讲座,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回报他人、服务社会、奉献人类的良好职业道德,强化学生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的情感基础。

(二)以系列化的活动为主线,强化学生的文化认同

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的养成其实是一种文化的认同,建立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必不可少。因此,笔者所在的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就注重从多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系列化的活动为载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时代的主旋律。如在学雷锋系列活动中,我们从活动筹备、酝酿到具体实施,充分结合学校德育管理的现状与学生实际,提出了“弘扬雷锋精神,践行诚信勤韧”的主题。结合学校学生“学位、工位、岗位、餐位、寝位”的“五位”管理,即倡导“学位学雷锋:努力学习勤钻研;工位学雷锋:遵章守纪练技能;岗位学雷锋:爱岗敬业担责任;餐位学雷锋:勤俭节约爱文明;寝位学雷锋:友爱互助讲卫生”,通过志愿者系列活动、读雷锋名句征文、爱心义卖、校园拍客等一系列实践载体,掀起了“雷锋在心中,五位见行动”活动高潮,使学雷锋不再是“三月来四月走”,而是与学校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将自身的情感认知外化伟社会行为。[4]

(三)以“自治化”的学生社团为载体,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的培养,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任性。我们深知,学生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的培养要从学校做起、从学习做起,让学生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不是为老师,不是为父母,而是为自己,培养他们主动学习和做事的能力。一个人只有从内心深处为他人着想、为他人负责,才能成为一个具有真正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的人。因此,学校要充分给学生自我展示的平台,让他们参与管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他们的班级集体责任感。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社团建设和管理,坚持以“拓展学生素质、帮助学生成才”为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重视发挥学生社团的素质拓展功能及其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目前,学生社团蓬勃发展,学校拥有70多个学生社团,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热烈局面。如文艺方面有舞蹈社团、健美操社团、小记者站等;专业方面有单片机社团、动漫社团、英语社团、数控操作、数控设备维护等;体育方面有足球队、篮球队、乒乓球队等。学校每年参加学生社团活动的人数达到80%以上,各社团积极参与校园艺术节、体育节和技能节等大型展示活动,尽情展示自己的个性特长,在推进学校“我优秀、我能行、我负责、我帮你”的“四我”教育和“自治化”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强化学生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的主力军。

(四)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抓手,积极走进学生心灵

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的培养最注重的还是学生心灵的培育,帮助学生树立自尊和自信,激发责任与担当。学校历来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注重品牌特色活动的创新性,积极打造师生健康的心灵。校学生工作处定期举办专题心理辅导讲座、编印《心苑》小报,积极开展心苑社团活动。每年组织开展“5.25”心理宣传周系列活动,从活动中打开学生的心扉,教育学生、启发学生,从而不断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引导学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创造丰富充实自己的人生,不断发展自己的健康人格,以适应国家和现代社会的需要。

(五)以家长学校为切入点,倡导科学家庭教育理念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三个环境,在这三个环境中,家庭教育是第一位的。家长的精神状态、举止言行、为人处事、行为习惯等,无时不在影响着孩子们。但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在家庭教育上严重缺位,尤其当前的社会转型时期,家庭的组织结构呈现多样化。首先,不少家长外来或外出经商、务工的人数逐年增加,这类学生的家庭教育缺失比较严重;其次,由于工作压力、节奏加快和独生子女家长等因校的课程改革,

素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教育和看护孩子的义务落到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身上,祖孙两代年龄相差太大,且大部分祖辈文化素质偏低,这就给家庭教育带来更多的问题与困难。另外,还有不少学生的家庭,母亲是全职妈妈,学历水平、文化素养参差不齐。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地认识到当前育人过程中家庭教育功能被严重弱化的这个现实,应当把弱化的家庭教育呼唤回来。长期以来,学校就十分注重利用好家长这个平台,定期开展活动,举办讲座,切实提高孩子父母的教育水平,使他们能够用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科学的家庭教育思想和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武装自己的头脑,以达到最理想的家庭教育效果,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总之,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的培养应是学校教育永恒的主题,职业教育工作者将紧紧围绕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育内容,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更多适应经济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童政权,朱忠祥.浅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J].长沙大学学报,2010(1):141-142.

[2]王丹玲.道德情感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2):116-117.

[3]宋春蕾.社会转型期大学生集体责任感状况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11):59-60.

[4]王稼伟,曾海娟.“四我五位一体、7S训练日常推进”育人模式的实践探索[J].江苏教育研究,2013(12):59-61.

[责任编辑秦涛]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6)05-0015-03

作者简介:祖玉宝,男,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党政办公室主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文教学、职业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五年制高职培养途径高职生
高职生生涯适应力与求职主动性关系实证研究
五年制高职护生谦虚心理品质培养实践研究
五年制高职班主任学生工作的探讨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如何引导高职生理解《三国演义》中的英雄情怀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高职生学习投入状况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