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价值观的理性思考

2016-02-15琴,金

职教通讯 2016年33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价值观人才

朱 琴,金 钰

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价值观的理性思考

朱 琴,金 钰

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立德树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精神实质和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这需要以科学、动态、整体的价值观为先导,以服务需求、就业导向为核心,以系统培养、多样成才为途径,深化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人人成才、尽展其才,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价值观;人才质量

课程体系是指将各个课程要素动态安排在一定的教学内容和进程中,统一指向课程体系目标实现的系统,主要由特定的课程观、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以及课程活动方式所组成,[1]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是育人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依托。课程体系直接反映出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科技以及文化等在教育中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等方面的要求,其合理与否,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综合能力结构的合理性和实现程度。

一、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承载的使命与价值

当今的高等职业教育,业已从社会的边缘步入社会的中心,在国家建设发展的诸多方面所作的巨大贡献已经成为普遍的共识。这些贡献主要通过其培养的人才来实现,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和质量则是课程体系的外在表现,而立德树人、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则直接反映出现代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了各项事业深化改革的新阶段、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及个人成才发展有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促进人才结构的优化

人力资本理论指出,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的质量,劳动力教育水平的提升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高级应用性人才直接参与到工业化生产,是技术应用与创新、管理决策和组织实施的连接枢纽。在产业专业化、科技化的格局下,高级应用性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需,更是实现人才结构优化、促进产业经济升级转型最宝贵的财富。以长三角地区为例,本世纪初期,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高级技工占技工总数的比例分别仅为6.2%、7%、8%,远远不能满足人才的需求量。[2]高级应用性人才的匮乏成为该区域制造业发展的软瓶颈,以高级技工为代表的劳动者素质提高成为该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一体化推进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推进,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培养高级应用性人才的重要基地,通过大力施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举措,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人才结构优化发挥了巨大作用。2013年,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高级技工占技工比例分别上升到25%、23%、15%,其中,高等职业教育贡献的份额最大。2014年,麦肯锡公司相关报告指出,到2020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进一步转型和调整,将需要1.42亿受过高等教育的高技能人才,如果劳动者的技能不能得以有效提升,届时,我国高技能人才的缺口量将达2 400万。[3]可见,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二)提高就业与再就业水平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加速,社会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剧增。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提高可以有效促进就业,对于缓解日益突出的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意义重大。据麦可思公司调查资料显示,近两年,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上升,2013届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90.9%,比2012届上升0.5%,比2011届上升1.3%,毕业生月收入也持续增长,2013届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为2 940元,比2012届增长7.7%,比2011届增长18.5%。[4]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2014年教育蓝皮书》数据显示,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8.1%,比本科生平均高出12.3%,且高于重点大学的75.5%。[5]在制造业发达的江苏省,已连续4年出现学历和就业率倒挂的现象,如2013年该省高校毕业研究生、本科毕业生、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82.53%、86.59%、88.56%。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可以为社会失业人员提供继续教育、技术水平提升、劳动质量改善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再教育举措可以改变社会人才类型结构和分布格局,有效缓解结构性失业。

(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和其他类型的教育一样是一种有目的培养人的活动,它的核心作用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奠基人黄炎培在他的职业教育目的观中强调,应把“谋个性之发展”放在第一位。[6]近年来,随着育人理念的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培养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等综合能力与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应对现代社会职业岗位变迁及科技发展要求。2013年,麦可思公司对毕业生的职业发展能力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毕业三年后收入翻了一番,增速高于城镇单位在岗职工的平均水平,有六成左右实现了职位晋升,呈现出较为强劲的职业发展能力。因此,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改革与研究,应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建设中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

(四)实现教育最大程度的公平

高等职业教育既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又体现了受教育的公平性。智力类型的不同,对知识获取的指向性有差异。高等职业教育的对象,其智力特征以形象思维为主,逻辑思维较弱,他们是以应试教育成绩为标尺衡量下的失利者。而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特点的差异,使得各行业的岗位需要符合个性特征的劳动者来承担。高等职业教育为处于弱势教育类型的学生群体提供了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并通过课程系统的教学实施来增强他们的职业能力,使得他们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改革成效,直接关系到教育公平的实现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等职业教育价值观的内涵与要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立德树人成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精神实质和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高等职业教育的立德树人则意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发展”“人人成才”“尽展其才”。[7]

“全面发展”的技能人才应具备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思想道德、以支撑职业生涯发展为重点的知识技能与以提升生活品质和审美情趣为重点的人文素养这几个方面的素质。现代高等职业教育要统筹兼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等职业教育要服务“人人成才”,必须通过科学施教等深化改革措施来成为推进人人成才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让学生把个人梦想和“中国梦”融合在一起,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在一起,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成为对国家、社会、人民有用的人才。高等职业教育还要努力打造“尽展其才”的广阔舞台、多样化人才的阵地,真正形成人人有机会出彩的良好环境。要坚持把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作为国家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支撑,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和实体经济发展,从而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系统化、立体化。

三、价值观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启示

(一)以科学、动态、整体的价值观为先导,突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针对性

虽然,高等职业教育注重对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但是在立德树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把技术与职业划等号,把职业教育简单地理解为使学生获得一技之长明显已不合时宜。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全面自由发展、自我实现、个人幸福与社会贡献最大化的职业人,在课程体系的设计时要密切关注社会职业的动态,跟进职业的新变化,结合社会职业的种类、结构和内涵的变化带来的对人才发展综合化的要求,树立一种科学整体的职业观,注重培养人的综合素质、职业素质、职业迁移能力和发展能力;还必须将“育人为本”的思想融入课程体系建设的全过程,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等等,以此来开发职业基础的公共平台,采用基础平台加专门化方向的专业课程结构。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形成宽厚的职业基础、职业素养的同时,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个人气质,并获得较为灵活的个人应变与发展能力,从而能够更广泛地获得潜在的职业迁移、提升的能力。

(二)以服务需求、就业导向为核心,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实效性

高等职业教育要服务于人人成才与经济社会发展,真正实现教育与市场的良性循环,在课程体系建设上要重视“岗、课、证”三个元素之间的相互衔接与贯通。“岗”指本专业学生需要具备的职业岗位能力,“课”指本专业完整的课程体系,“证”是指获取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国家或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具体而言,要结合区域经济特点,以行业市场需求为调节机制,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岗位技能培养为核心,以职业资格认证为载体,统筹开发和就业渠道相吻合的课证融合的课程体系,以使相关岗位职责和岗位任务体现在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的设计中。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结束专业课程的学习后,能够履行岗位职责,具备职业岗位能力,积累经验,提高就业能力。

(三)以系统培养、多样成才为途径,强化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联动性

在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导下,现代职业教育是一个内外衔接、开放立交的体系,可以通过其体系建设,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系统化和成长道路的多样化,构建就业和继续学习的多向道。高等职业教育成了学生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成长上升通道中的中间环节。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要服务于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多样化、系统化成长渠道,充分发挥其在优化现代职业教育结构中的重要作用,就必须兼顾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紧密衔接,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注重对接产业,进行一体化协同开发。如统筹制定课程标准,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灵活设置分层次、分级别、模块化的专业课程结构与内容,形成开放联动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1]刘欣.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课程建设摭论[J].职业技术教育,2003(1):39-43.

[2]杨劲松.现代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策略[J].中国高校科技,2014(12):15-16.

[3]鲍达民.中国普通技工缺口达2400万[EB/OL].[2014-06- 17].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3- 06/17/c_ 11616394 40.htm.

[4]潘漫,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江苏省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预警和重点产业人才供应报告[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32.

[5]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213-225.

[6]刘兰明.职业基本素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8.

[7]黄辉.立德树人:现代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7):35-38.

[责任编辑盛艳]

江苏省教育厅2016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城市公共艺术价值实现与文化软实力提升研究”(项目编号:2016SJB760104);2016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立项课题“现代学徒制视阈下江苏传统民间艺术活态传承与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6SYC-058);2016年常州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加快常州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朱琴,女,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访问学者,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副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艺术设计;金钰,女,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艺术设计。

G712

A

1674-7747(2016)33-0015-03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价值观人才
人才云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