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是为了不教”思想引领下财经类专业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2016-02-15陈兆芳

职教通讯 2016年33期
关键词:教是为了不教财经类专业课程

陈兆芳

“教是为了不教”思想引领下财经类专业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陈兆芳

当前,财经行业不断发展的态势,对高职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将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思想精华融入到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的课程改革中,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探索构建就业导向和学生可持续发展并重的“多元整合、动态优化”的专业课程体系;推进课程实施的力度,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创新课程评价体系,建立以能力考核、实践考核、过程考核为主的开放式的多元评价方式。

高职;财经类专业;课程改革;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思想

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一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叶圣陶先生的这一至理名言对中国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1]在职业教育日益发展的今天,重新解读、审视这一教育思想,对于深化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课程改革,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一、“教是为了不教”思想的解读与诠释

所谓“教”,就是要教给学生自我学习的本领,教师不仅讲解理论、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启发、引导,培养其分析问题、探索实践的能力,也就是通过教师的“教”,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与思维的方法,从而达到“乐学、善学、会学、学会”。由于有了教师“教”的这一前提,学生具备了自我学习和终生学习的能力,就能独立解决问题,积极进行实践探索,这自然就不需要“教”了,也就达到了“教”的目的。由此可见,“教”是前提、手段,“不教”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叶圣陶的这一教育思想,充分体现了“在教学过程中重在培养学生能力”的这一原则,蕴含着深刻的人文关怀精神。

高职校财经类专业课程改革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但在经济新常态下,出现了一些新趋势、新领域和新问题,对财经行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当前形势下,重新解读和审视“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有利于我们及时转变教育观念,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个体发展的职业教育课程观。

二、“教是为了不教”思想引领下财经类专业课程改革的路径

(一)重构课程体系框架,形成“多元整合、动态优化”的课程模式

“多元整合、动态优化”的课程模式是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打破学科界线,对课程不断进行整合、动态优化,构建起工作化、综合化、模块化、阶段化、个性化的课程结构,从而形成一种多元叠加、和谐融合与灵活组合相结合的课程模式。[2]

1.课程设计工作化。[3]145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指向,它融合了学生的直接经验,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与企业和社会环境对接,体现了学生自主建构、以学生为中心开发课程的理念。财经类专业应通过深度的校企合作,与行业企业专家和管理人员一起,从职业岗位分析入手,共同对财经类专业的工作任务展开深入细致的分析,归纳典型工作任务框架,以此勾勒出工作项目或工作流程。在此基础上,重新制订基于工作任务或工作流程的课程体系。

2.课程结构模块化。课程结构的模块化既可以是大模块,也可以是小模块。

大模块是结合财经类专业的职业能力开发的,可分为四大模块:(1)基本素质模块,包括政治素质、科技人文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构成的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基础。(2)专业平台模块,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考证课程、专业岗位课程和专业技能实训课程。其中,专业基础课程属于财经类专业的通用性课程,如经济学认知、财政与金融基础、统计等课程;专业考证课程则因各专业考证科目不同而呈现差异性设置,如会计从业资格考证科目是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考证科目可按照这三个课程来设置;专业岗位课程是针对财经类专业不同的职业岗位而设置的专业核心课程,如会计专业可设置出纳业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专业技能实训课程,则是在相关专业课程开设的基础上进行的仿真性实践性操作,这些实训基本上有对应的专业课程,包括阶段实训和综合实训。专业平台模块是依据专业的关键能力而构建的专业通识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和应用能力,为学生今后的专业发展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3)专业方向模块,可按照专业专门化方向或者职业岗位群设置相应的课程,为将来拓展就业面向做准备。(4)拓展课程模块,主要是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开设的课程既包括与专业关联的人文类课程,如企业文化与职业素养、演讲与口才等,也包括行业企业最新发展的前沿性课程。

小模块针对具体的项目课程,主要限于专业课程和实训课程,在每一个项目下再根据需要分解为若干个项目模块。

3.课程设置综合化。[3]145作为当今课程改革的方向,课程的综合化不再是简单地将多门课程进行合并,而是以职业岗位的需要为出发点,按照工作项目和工作过程的顺序重组课程内容,创设有利于培养综合职业能力、能适应复合型人才需要的一门“新课程”。综合化课程可以是以专业理论知识为主的课程,财经类专业的拓展课程模块中可以设置包括商务知识和电子商务知识、贸易知识、市场营销等3个模块在内的商贸知识综合化课程,以供学生选择;还可以是以专业技能为主的综合化课程,如会计基本技能实训就是由珠算、点钞、传票翻打等多项技能组合而成;此外,更应注重知识、技能、态度三者融合的综合化课程的设置,如目前财经专业中开设的VBSE(虚拟商业社会环境)实训课程。该平台通过高仿真的岗前实习,使学生在企业内部不同部门和外部不同服务机构中担任不同角色,从事多种职业岗位的“工作”,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转化为职业能力,真正做到在行动中学习,在应用中提高,从而培养财经类专业学生从事经营管理所需的综合职业能力。

4.课程内容实用化。[3]145财经类专业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注重实用性,选择合适的实践性知识、经验性知识、过程性知识以及方法性知识,切实做到理论内容实用化,与生产经营管理、生活实际相结合。如“基础会计”课程中原始凭证的填制,可先从日常生活中的一张发票谈起,以此展开相关的理论知识,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使其牢固掌握了原始凭证的相关内容。实用内容还需实践化,精讲、多练,财经类专业课程只有通过反复的实践性操练,才能使学生巩固专业知识,从而达到不断感悟提升的效果;而实践内容更要实战化,模拟练、真实练,通过校内一系列的仿真、模拟实训,有效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但要真正实现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必须真枪实战地干。鉴于财经专业尤其是会计专业具有机密性的特性,顶岗实习收效甚微,可通过与校外记账公司合作或在校内建立财务咨询公司,使学生在企业和学校教师的共同指导下进行实务操作训练,这样,学生在校内就能以员工的身份在真实岗位进行工作式学习。

5.课程训练阶段化。财经类专业课程训练的阶段化,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应根据专业的特性,安排循序渐进的训练模式。要从早期的随课单项实训,到中期结合岗位需要的岗位实训,再向后期的综合实训延伸,从校内的一系列的实训再向校外顶岗实习拓展,呈现阶梯型的递进,从而实现从基础能力向职业岗位能力、职业综合能力和素养的拓展延伸。

6.课程安排个性化。课程安排呈现个性化,正是“教是为了不教”思想的具体体现,它充分反映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有效手段。财经类专业个性化课程的安排,主要是开发满足各类层次学生需要的个性化教学计划,从而有利于学生根据毕业时不同的就业面向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如专业方向模块的课程安排中,既有让学生选择不同行业企业的相关课程,也有根据职业岗位群选择的综合化课程,可充分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

(二)推进课程实施力度,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1.课程实施过程中树立“三中心”理念

(1)课程教学突出“能力中心”,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培养学生从事财经类工作所应具备的基础能力、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

(2)实践教学围绕“行动中心”施教,财经类各专业涉及的实务操作较多,实践教学过程通过实施有效行动来学习,做中学、用中学,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3)教学形式上以“问题中心”为导向,一方面,专业教师应注重设疑,把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体验,积极展开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质疑权威,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真正做到“教为不教”。

2.创建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微课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方式,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注重学生体验以及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财经类专业课程涉及的理论知识比较抽象,专业术语较多且难以理解,而实践性和技术性较强的实操业务广泛存在,往往使学生很茫然,并因此产生畏难情绪。微课以短小精悍、生动活泼的视频形式,形象化地呈现抽象化的专业理论及规范化的实操,目前正被引入财经专业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中,并赢得了学生的青睐,从而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财经类专业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应实现教学流程上的翻转。[4]3教师可选择财经专业课程中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一些重难点,以及操作性较强的实务操作环节和步骤,事先制作成微课,学生在课前借助教师提供的微课资源完成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操作,将传统教学模式下的部分知识传授转移到课前先完成。如会计账簿的登记方法,以往虽然用PPT可以演示其操作过程,但成效不佳,教师将账簿登记的全过程用微视频进行演示,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可以基本掌握其操作步骤,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课堂上安排相关练习,让学生当堂完成有关账簿的登记,并通过小组互查的方式,检查登记中存在的问题,由学生自行分析、归纳,教师最后提炼,形成规范登记账簿的要点。课堂教学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答疑解惑、研讨探究、知识运用、练习测试、总结回顾等环节,使课堂成为学生巩固知识和探究知识的场所,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应实现师生角色的翻转。[4]2教师由传统意义上知识的传播者演变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启发者,通过点拨,引导学生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则由受众演变为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通过交流、研讨与合作,形成一个和谐互动的教学氛围和学习机制,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以生为本,有效调动学生对财经专业学习的兴趣。如财务管理课程涉及许多案例,教师可以将其制作成微课供学生课前观看,并对相应的思考题进行分析,写好发言提纲,如果是分小组讨论的案例,还要进行分工并做好交流沟通;课堂教学中则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成为案例讨论的主角,踊跃阐述自己的观点,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措施,并进行课堂辩论,教师只是在必要时起指导作用。

(3)应实现教学资源的翻转。[4]2微视频是翻转课堂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财经类专业知识容量大、部分课程操作性较强,通过微视频的反复观看,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复习巩固,从而能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感性地学习财经专业的理论知识,牢固掌握实训操作的步骤和方法,并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由此可见,创建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理念。但是,微课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由于财经类大部分专业课程是一个系统、完整的体系,专业性很强,并不适合全部内容都拆分做成微课讲授,因而只有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合理分工、有效运用,才能达到真正的教学效果。

(三)创新课程评价体系,建立以能力考核、实践考核、过程考核为主的开放式多元评价方式

在“教是为了不教”思想引领下,课程评价不仅是对学生技能与知识这些与专业能力有关方面的考核,更应注重其善于学习、善于工作的技巧性、策略性的方法能力和参与性、批判性地与环境和人打交道的社会能力的考核,课程评价应形成一种多元化、开放式、全程化的评价模式。[5]

财经类专业课程由于课程性质、特点的不同,所选择的评价方式也各不相同。一般来说,以理论型、知识型为主的课程,如经济学认知、财政与金融等专业通用类课程,可适当减少识记性的知识考核比重,加大对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核,采用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对于知识点掌握的测试可采取闭卷形式,通过建立卷库以客观性试题的方式进行考核;开卷则侧重于对能力的考核,考察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通过案例分析、调研报告、小论文等形式考核。对于当今财经的热点问题,也应在考核中有所体现,从而能够真正地全面测试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对于理实一体化的项目课程,应强调过程考核,通常可在某一项目结束后,对理论与实务分别进行考核,根据项目权重,最后综合评定成绩。理论部分考核要突出能力考核,注重知识的灵活运用,对实务部分的考核则侧重考核学生学以致用的岗位实践能力。如财务会计课程,将传统考核中文字描述经济业务改为直接用原始凭证呈现,增加了根据原始凭证识别经济业务这一重要的实际操作环节,由此缩短了学生就业时的适应期,得到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同时,实务的考核应渗透财经职业道德、行业规范的考核。

对于实训类课程的考核,主要从实训表现、实训作品和实训报告三个方面综合考量,其中,实训作品占比最大;还需通过自评、互评、师评或第三方评价的方式多维度进行考核,对于综合实训的考核,应建立独立考核与团队合作完成相结合的综合性考试模式。如VBSE(虚拟商业社会环境)实训课程,每个学生承担不同的岗位角色,学生的成绩可以由公司经营团队总分和每个学生各自承担的岗位角色的完成情况构成。这种将个人与团队相捆绑的考核模式,不仅考核学生个体岗位任务的完成情况、技能、技巧水平,而且考核了学生的职业意识、团结协作精神的养成,可以有效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学业评价模式的创新。

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在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思想的引领下,财经类专业的课程改革将沿着深度和广度去推进,从而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

[1]任苏民.“教是为了不教”隐含的教育智慧[N].中国教育报,2014-01-17(6).

[2]覃宇环.“多元整合、动态优化”的高职课程模式研究[C]//.第二届亚太地区信息论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2011.

[3]汪治,钟慈方.高职经管类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内涵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0(35):144-146.

[4]包纯玉,张新华.引入“微课”教学,翻转高职会计教学课堂[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12):2-3.

[5]刘宝.高职财经类专业项目课程改革的困境与出路[J].职业技术教育,2010(23):20-24.

[责任编辑盛艳]

苏州市叶圣陶教育思想研究规划2014年度课题“‘教是为了不教’思想引领下财经类专业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Y-B/2014/01/14)

陈兆芳,女,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旅游与财经分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会计理论与实务、会计职业教育。

G712

A

1674-7747(2016)33-0018-04

猜你喜欢

教是为了不教财经类专业课程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一)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三)
“双平台嵌入式”的“粮味”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
“教是为了不教”对中学体育教学的思考
浅论“教是为了不教”
“教是为了不教”思想引领下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改革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