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探索临床见习与科研活动交互的人才培养模式
2016-02-15赵忠新梅庆步郑立红陈萍董静张明龙刘丹
赵忠新 梅庆步 郑立红 陈萍 董静 张明龙 刘丹
依托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探索临床见习与科研活动交互的人才培养模式
赵忠新1梅庆步2郑立红2陈萍2董静2张明龙2刘丹2
【摘要】以指导“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为契机,初步建立临床见习与科研活动交互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提高医学本科生的综合能力和执业能力的同时,有助于学生将创新能力直接应用于临床实践,建立临床科研思维,发现新的研究方向,挖掘疾病的根源性问题,使科研成果真正向临床转化,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应用型综合型人才奠定基础。【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临床实践;科研能力
作者单位:1 161041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2 161006齐齐哈尔医学院生物遗传教研室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是教育部深化高校教学改革、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一项举措,旨在促进高校进一步转变教育理念,积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在创新基础上形成的创业能力[1]。然而,扎实的临床实践技能是医学人才培养的核心[2],将临床见习和科研训练交替运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能大幅度提升医学生的执业能力。
1 临床见习与科研活动交互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
1.1临床实践技能训练的基本模式
安排学生早期接触临床。(1)见习时间:寒假15 d和暑假15 d。(2)见习科室:普外科。(3)见习内容:由临床教师带教,让学生参与老师诊治患者的全过程,包括采集病史、触诊、叩诊、听诊、病历书写、观摩手术、导尿、输液、外科缝合、换药、拆线及医嘱和处方的书写等方面。(4)教学特点:利用仿真教具,进行模拟情景练习,实现了临床教学的实践性和生动性。(5)培养学生积极正面的职业情感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近年来,医务工作者被致死致伤的事件频繁发生,医患关系的紧张感使医学生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对择业存在顾虑,与患者沟通存在无形障碍及对自身生命安全的重新考量等。解决这些现实问题刻不容缓,我们选择一些医患纠纷案例去向学生解释和说明其背后隐含的真实情况,增强自身心理的抗压能力,减少对我国医疗整体环境相对较差的抱怨,增强对自身安危的预见性和从事医疗工作的信心。医者仁心,杜绝因医疗技术水平低、缺乏了解、疲于对患者说明详细的诊疗情况所致的问题。(6)教学方法:开展讨论式教学,让学生独立管理患者,查房时,对患者出现的情况进行有目的的提问,学生制定处置预案,教师评价预案的可行性,不直接说明结果,而是启发诱导、循序渐进,同时强调易混淆疾病之间的鉴别诊断。(7)教师评价:见习结束后,老师根据学生的见习态度、出勤,参考其临床技能水平、医患沟通能力、分析病例的全面性和准确性、讨论问题的深度的提高程度等方面做出一份比较翔实的反馈。(8)学生评价:包括临床见习的总结、对老师教学和诊疗的意见和建议。
1.2科研能力训练的基本模式
安排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科研活动。(1)活动时间:课间和双休日不少于240学时/学年。(2)活动内容:每学期进行两次科研讲座,指导教师给出一些待解决的问题,学生针对这些问题查找资料和文献制作PPT,汇报遇到难题时,指导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解决方案;学习实验方法及实验操作,学生预习相关实验方法及实验操作步骤,指导教师示教后学生独立操作,教师纠正不规范动作;学会整理及分析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学习撰写论文及如何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等。(3)教学方法: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以教师指导为辅,在实验操作、数据分析整理及撰写论文等关键阶段,教师要适度引导和干预,以保证实验数据准确、结果分析全面、论文格式的构架符合要求。(4)教师评价及学生评价: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核,以参加科研活动的表现和成果为依据,随时评价和反馈,反馈是交流和总结,也是学生对老师的评价。
2 成效分析
通过一段时间的科研训练和临床见习,学生已初步掌握了正确的科研思路、实验方法及普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疗,锻炼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增强了沟通和协作能力,提升了创新能力,提高了科研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获得科研成果要经历很多次失败,坚韧的品质在失败到达成功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自信心倍增。另外,学生在进行科研探索的同时,能较大程度的发挥自身优势,如学生具有较高的电脑操作技术水平、并对分子生物学实验原理认识的比较深入,会主动与指导教师交流、讨论,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和策略。
临床见习与科研活动交互有利于医学生将创新能力直接应用于临床实践,建立临床科研思维,发现新的研究方向,挖掘疾病的根源性问题,使科研成果真正向临床转化,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应用型综合型人才奠定基础。
3 存在的问题
这种培养模式也会受到一些条件的制约:(1)临床见习学科单一。(2)学生课业紧张时,无过多闲暇时间参与。(3)学生可能会顾此失彼导致学习成绩下降。(4)受学生自身素质、自主学习意识及意志品格等方面的影响。(5)增加教师的工作量。(6)获批经费不足、到位晚,直接影响研究指标的质量和数量,导致学生错失发表高水平论文的机会。(7)试剂需要通过招标购买,耗时长,延误实验的顺利开展及按期结题。
4 讨论
教育部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推出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强调高等院校应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探索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的新型教学模式[3]。医学属生命科学范畴,“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是医学教育的宗旨,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是高等医学院校的责任所在。为培养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探索多样的适应国情和校情的教学模式,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无疑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力推手,而临床教学是医学教育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4],是医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实践能力的关键,实施临床实践与科研训练的交互结合为学生提供新的学习体验模式,在此过程中,不断摸索和总结,逐步建立健全培养细则和制度,增加学生受益面,提高指导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水平,吸纳更多临床学科共同参与培养任务,让学生在临床见习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与医学知识,锻炼思维和实践能力,树立职业精神和态度。
参考文献
[1] 张艳,马毅. 基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实践探索[J]. 教育观察,2015,4(1):34-35.
[2] 王虹,陈琪,朱滨海,等. 构建以临床技能训练为核心的“5+3+X”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4):11-15.
[3] 郭海英,杨劲,王韵,等. 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实践与思考[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1):84-86.
[4] 苏强,吕帆,曹建明,等. 高等医学院对非直管医院实施知识管理的研究[J].教育研究,2013(5):154-159.
·论著·
To Explore th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of Clinical Noviciate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ctivity by Undergraduate Innovation Training Program
ZHAO Zhongxin1MEI Qingbu2ZHENG Lihong2CHEN Ping2DONG Jing2ZHANG Minglong2LIU Dan2, 1 General Surger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Qiqihar Medical University, Qiqihar 161041, China. 2 Department of Biology and Genetics, Qiqihar Medical University, Qiqihar 161006, China
[Abstract]To be based on “the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project”. Establish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between clinical practice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ctivities. The project can improve the medical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ies and practice abilities, also make their innovative abilities applying to clinical practice, and establish clinical scientific research thinking, find the new research directions and the reasons of disease, develop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to clinical practice. It lays a foundation for cultivating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application-oriented comprehensive talents.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project, Clinical practice,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ies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No.201311230026)基金项目:齐齐哈尔医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项目(No.JY20122011)
通讯作者:刘丹,E-mail:7896078_cn@sina.com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6.02.021
【文章编号】1674-9308(2016)02-0033-0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