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构想

2016-02-15黄瑞新

枣庄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供给大学改革

黄瑞新

(河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河南新乡 453000)



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构想

黄瑞新

(河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河南新乡 453000)

任何领域的改革首要在于思想的解放,理念的端正。高等教育的供给侧改革意味着必须从教育原点出发重新思考教育意蕴与价值旨归,必须放到“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视域中来考量教学科研和改革发展,从而实现宏观理念的全新转变即实现从强调量的扩张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向强调质的提升的供给侧改革模式转型。放开眼光,迈出步子,改革创新,开放办学,总结世界一流大学办学规律,汲取民国高校辉煌的经验,从根本转变目前高校格局已是迫在眉睫。

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思路

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思想范畴主要在于两个层面,一是从高等教育外延式量的扩张到内涵式质的提升的意蕴与必然,二是供给侧改革之关键在如何正确把握人与教育的关系,使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真正做到以人之生存、人之发展和人之幸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意蕴

康德指出,“人,总之一切理性动物,是作为目的的本身而存在的,并不是仅仅作为手段给某个意志任意使用的。”[1](P317)也就是说,就人与教育的关系而言,人是目的,教育是手段,教育应该把人看作目的而不是手段。鲁迅先生在《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中谈到“其实革命是并非教人死而是教人活的”,其实,教育,尤其是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社会形态为目标的后革命时期的教育,更应当是教人活并非教人死的。古希腊时期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普罗泰戈拉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这个论断中的“万物”,教育也概莫能外。教育应不应当存在?如果应当存在,应当以哪种形式为其价值旨归,这一切问题的答案都应放到“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视域中来考量。那些让中国人活得越来越不好,甚至活不下去的教育理念及其形式,我们没有热爱的理由,更不应去发扬光大。因为我们固然应当热爱中国的教育,须得中国的教育也能保存我们。

极而言之,以往及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培养的着眼点和落脚点不是“人”本身, 不是有独立内心世界的人。而是“才”,是工具, 是螺丝钉, 是为某个东西服务的。极“左”年代,“一块砖”、“螺丝钉”的提法,随着经济社会的开放和发展,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教育界、思想界及文化界有识之士的反思。被称为“美国的孔子”、“美国文明之父”的美国思想家、文学家爱默生认为“帮助每一个个人站立起来是世界上最辉煌的事业。”如果今天的中国人觉得这句话听来掷地有声,振聋发聩,那只能说中国的教育就像中国的足球一样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中国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改革仍“在路上”,还远远没有完成,甚至还没有出发。

二、供给侧改革: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发展模式的必然性和紧迫性

一个民族的发展和崛起,其实在讲台上就决定了。无论是民族复兴、大国崛起的“中国梦”还是社会舆论的挖苦嘲讽都把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逼到了墙角。放开眼光,迈出步子,改革创新,开放办学,总结世界一流大学办学规律,汲取民国高校辉煌的经验,从根本转变目前广种薄收、“残疾人协会”式的高校格局已是迫在眉睫,整个社会都在拭目以待,翘首以盼。

1.“精神成人”: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高等教育对于大学生而言不仅肩负着“专业成才”的培养任务,更肩负着“精神成人”的重责。因此,高等教育应既贵专精,尤贵宏通;应该提供普遍性和完整的通识性知识教育,而不仅仅是狭隘的专门化教育。

就其实际而言,专业性教育环境的形成是依附于计划经济的社会生态的,而在市场经济发展趋势日益彰显的今天,国家和社会所最需者,通人尤重于专家,而今日大学教育之智识传授,则只望人成为专家,而不望人成为通人。因此“我劝高校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计划经济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不存在就业问题,现如今市场经济下,双向选择,自由择业的现实要求高校和大学生在教育和学习方面应该是样样都通一点,而对某一种事情精通,以便于增加就业机会和增强择业能力。覃彪喜在《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一书中指出:“编张只有一个网眼的渔网或许也能捕到鱼,但这靠的纯粹是运气。要想每次都能捕到鱼,那就必须要编织一张足够大的网,尽管每次网到鱼的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网眼罢了。”[2](P17)高等教育教学与大学生学习通识化的过程正是一个“编织一张足够大的网”的过程。超越实用性,高等教育教学与大学生学习必须相信某些非专业性、非功利性的东西——一读到的某一本书、遇到的某一个人、经历的某一个事,很有可能会让人生变得与众不同。过度专业性的高等教育只能培养“知识分工体系下的精神残废”和“残疾人协会”(李零语)式的专家型知识分子群。

2.“广种薄收”: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与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针对中国高等教育传统外延式发展为主的弊端与困境,学者姚国华曾一针见血的指出:“中国20世纪所有的幸运与骄傲, 都归结到这个民族能够在最绝望的时候, 尚有很少的一些有识之士, 他们居然能够办起几所大学或准大学来, 而支撑起整个民族的文化。中国20世纪最大的骄傲都归结于北大、黄埔、延安以及西南联大为代表的战时大学。”之所以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改革开放的今天高等教育呈现“广种薄收、千校一面”的格局是与高校缺乏自主独立性与改革创新精神一体相关的。

1985年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必须从教育体制入手,有系统地进行改革。改革管理体制,在加强宏观管理的同时,坚决实行简政放权,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2010年1月26日,温家宝听取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界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时语重心长的谈到:“一所好的大学,在于有自己独特的灵魂,这就是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不可能出世界一流大学。大学必须有办学自主权。”无论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经验还是中国教育曾有的辉煌经历都支持了这一论断。

哈佛大学校长劳伦斯·萨默斯教授在2002年5月14日北京大学《全球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演讲中也指出:“大学应该不受政治和外界控制的干扰。在哈佛大学,无论是马萨诸塞州的州长还是美国总统都根本没有权力决定谁应该被任命为经济学教授、工程学教授或医学教授,他们根本没有权力为他们的朋友或自己的目的在哈佛大学指手画脚。”由此可见,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呈现“广种薄收、千校一面”的格局是因为在很大程度上与世界一流大学办学经验背道而驰。

针对中华民国教育部及部长陈立夫对于民国高等教育的干预,西南联大坚决的说不,通过冯友兰先生写给中国民国教育部的信件可以得窥一斑。国学大师,学术泰斗王国维先生谈到“学术之发达,存于其独立而已。”[3](P97)“独立”二字,甚为关键。今日中国高等教育生存与发展之所以弊端丛生皆因于此,而未来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指向确立与格局形成亦端赖于此。

3.“顺之者昌”: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与借鉴国际经验的开放办学

陈独秀在《新青年》第1卷1号《敬告青年》一文中指出:“各国之制度文物,形式虽不必尽同,但不思驱其国于危亡者,其遵循共同原则之精神,渐趋一致,潮流所及,莫之能违。于此而执特别历史国情之说,以冀抗此潮流,是犹有锁国之精神,而无世界之智识。”因此,为了实现与世界梦相同的中国梦而办的现代中国高等教育就不能仅仅以特殊国情为托词,而必须走上世界高等教育办学经验与规律的康庄大道:学术自由,教授治校和大学自治。走出中国足球式中国教育模式的关键即在于不仅要有中华情结更要有世界眼光。

针对逆世界教育历史经验潮流而动的民国教育,蔡元培先生七辞北大校长一职。1919年6月15日蔡元培在《不愿再任北京大学校长的宣言》中谈到:“(1)我绝对不能再做那政府任命的校长:为了北京大学校长是简任职,是半官僚性质,便生出那许多官僚的关系,那里用呈,那里用咨,天天有一大堆无聊的照例的公牍,要是稍微破点例,就要呈教育部,候他批准。……我是个痛恶官僚的人,能甘心仰这些官僚的鼻息么?(2)我绝对不能再做不自由的大学校长:思想自由,是世界大学的通例。……我进去了,想稍稍开点风气,请了几个比较的有点新思想的人,提倡点新的学理,发布点新的印刷品……哪知道旧的一方面看了这点半新的,就算‘洪水猛兽’一样了,又不能用正当的辩证法来干涉了……世界哪有这种不自由的大学么?还要我去充这种大学的校长么?(3)我绝对不能再到北京的学校任校长:北京是个臭虫窠。无论何等高尚的人物,无论何等高尚的事业,一到北京,便都染了点臭虫的气味。……难道还要我再作逐臭之夫,再去尝尝这气味么?[4](P632~634)蔡先生的话语和举动对于今天的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难道还不够振聋发聩吗?

其实,无论中西教育价值理念之异还是教育内容形式之别,都必须以人之生存,人之发展,人之幸福为终极旨归,以“人其人”为底线。在“中西”与“社资”之上,有个更为重要的把人当人与目中无人之别。具有悠久教育文化的我们中国人,应该在人类文明的这个基础上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机制考量

任何领域的改革首当其冲是思想的解放,理念的端正。只要思想理念正确,方向道路明确,那么改革就不会错;只要方向错了,那么怎么改都是错的。中国高等教育的供给侧改革要以“人其人”的教育理念作为发展方向,以研究型师资作为发展关键,以培育创新型人才作为发展目的,以自主性办学作为发展保障,以提升整个民族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发展归宿。

1.“人其人”理念: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之方向

20世纪50年代中期,大陆一边对胡适进行批判,一边又想对他搞统战,通过别人书信传话,告诉胡适,说什么批判他不是针对他这个人,而只是针对他的思想——原话是“对于你,是对你的思想,并不是对你个人”。不承想,胡适不接受,并在来信中这句话的旁边留下一句著名批注:“除了思想之外,什么是‘我’?”[5](P8)究其实质而言,人之为人,不是因为任何其他特质,而是因为人有思想,人能够并且也愿意按照其本身的思想来安排并度过一生。教育,在目前的中国尤其是高等教育必须扮演好驱除蒙昧,启迪智慧的角色,人其人即把人当人,让人成人。激发并鼓励每一个的独立思想。在此基础上树立“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社会服务意识。

1977年任教育部高教司司长、1981年任武汉大学校长的著名教育家刘道玉先生对比中西教育曾简而言之,中国的教育理念是“塑造”,西方的教育理念是“成长”。[6](P2)究竟是塑造型教育理念还是成长型教育理念把人当人,让人成人,这是不言而喻,不证自明的。教育一词的英文为“education”,它由两部分构成“e”和“ducation”,“e”意为“出来,呈现”,“ducation”意为“牵引,导出”。也就是说教育在其本真含义上是从人头脑中引出思想,而不是由外部向头脑灌输思想。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教育者是产婆,她为思想而接生。真正的知识存在于人的内部,教育的作用是唤醒潜藏与学生内心的知识,使之达到意识的层面。

近年来,港台高校大举进军中国内地,越来愈多的高考生甚至是高考状元舍弃北大清华选择赴港求学,其中缘由不道自明。兹举一例,香港大学面试内地高考生题目如下:“如果你跟胡锦涛总书记见面,你会跟他讲什么?”“你如何评价一个城市的生活质量?”“你对星巴克开到故宫有什么看法?”“你对博客文化发展的看法是什么?”“学术自由是否重要,应该怎么实现?” “为什么中国的电影不如好莱坞的?”等。据来自《中国青年报》2008年7月1日志灵文章的披露,进行自主招生的复旦大学面试考生出现了诸如“说出全国政协常委会委员名字”,“说出现任复旦大学校长的名字”等题目。当然这不是全部,但是亦足以窥一斑而知全豹。

成长型教育和塑造型教育的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塑造型教育要用标准答案来衡量和规范考生,而成长型教育却要用不确定性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香港大学的面试考官金融学助理教授刘俏说:“我们从来不在乎答案的正确与否,而是在乎学生如何表达他的答案。”中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何去何从,足可与外人道也。

2.研究型师资: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之关键

现代高等教育是在19世纪初的德国形成的。现代高等教育区别于以往高等教育的特征:(1)学术自由(不受教会或国家等的干涉),(2)知识传授与知识创新的结合(教育与研究相结合)。胡适就曾有将大学办为研究院的想法:“今后中国的大学教育应该朝着研究院的方向去发展。凡能训练研究工作的人才的,凡有教授与研究生做独立的科学研究的,才是真正的大学。凡只能完成四年本科教育的,尽管有十院七八十系,都不算是将来的最高学府。”[7](P400)相较于同时代的人,其眼光可谓深远。真正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对于高等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于此可见一斑。如果说教学更多意味着知识的传授,那么科研则富含知识创新的意蕴。科研之真正存在与否,水平高低,是为大学正名的关键,并决定着一所高校生存与发展的可能性。因此,培育和发展研究型师资就成为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关键。

对于今日之科研,才学疏浅如我辈者,确有“同人不敏,窃有未喻”之惑。申请些行政领导拿钱逗你玩却并不当真更不倾听采纳的科研项目,发表些粘贴复制,论斤拍卖,事后垫桌子角的科研论文和书籍,意义到底何在?难道科研就注定成为御用学人式的自娱自乐或无病呻吟的风花雪月,晚辈后学百思不得其解。据称中国科研论文数量已经名列世界前茅,而论文水平之劣,引用率之低也一再令人大跌眼镜。什么是科研,为什么搞科研,怎么样搞科研,这些基本问题在如今的高等教育中仍然经不起叩问。问题之严重,如不能正本清源,长此以往,不仅令我辈后学迷失方向,对于科学研究望而却步,也使得科学研究及科研工作者在全社会面前丧失公信力。

高等教育重视科研自不待言,但是科研并不是全部,针对不同时期,不同高校,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孰轻孰重更是要依据具体情况权衡,绝不可照搬一律。一方面,今日中国之科研更多的是着眼于学校整体或教师个人的发展和利益获得,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并没有成为其必然结果,其中缘由,足以称奇。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杨振宁、李政道谈到:当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西南联大本科教学为什么做得好,其中有一点,就是因仪器设备严重不足,教授们没有办法做高深的科学研究。尤其是理科教授,有学问,但无法做科研,正好把所有精力都投在培养学生身上。那些联大学生,比如杨振宁、李政道等,到了美国之后,发现学问基础比美国学生还好。世人常道西南联大的学术质量很高,其实是因为本科教学特别好。研究型师资的发展确是高校供给侧改革的关键,但高校科研的最终落脚点应该还是服务教学。那些不以学生素质和能力提升为目的的花拳绣腿的科研还是少搞一些为妙。另一方面,就高校和教师而言,教学和科研也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可不分具体情况强求一致,而应视自身优势,勇于并敢于改革创新,另辟蹊径。高校和教师只须按照自身情况来选取发展路径和方向,不必顾忌其他,因为,即使在全国高校失心疯般地争办研究型大学或研究教学型大学,教师评职称科研压过教学的今天,只要高校或教师在教学方面做得够好,走得够远,社会亦然需要。

3.创新型人才: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之目的

《礼记·学记》中说:“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何以为师?《论语·为政》有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因此,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就是要回归教育的本真面目,使学生在继承先贤学问的基础上有所新发现,有所新发明,不拘陈规,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和思考,进而更好的服务社会。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目的即在于培养创新性人才,解答“钱学森之问”。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首先在于大学生的怀疑和批判精神养成以及由此带来的独立思想能力的提升。

吴宓先生《我之人生观》一文中谈到,“吾虽信绝对观念之存在,而吾未能见之也。吾虽日求至理,而今朝所奉为至理者,固犹是浮像,其去至理之远近如何,不可知也……于此则须虚心,则须怀疑。然徒虚心怀疑而无信仰,则终迷惘消极而无所成就而已。故吾须兼具信仰与怀疑,二者互相调剂而利用之。”高等教育的教学与科研应该使大学生养成“尊古而不泥于古,崇圣而不惑于圣”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模式。对于先贤的学问应当既信仰又怀疑,这样才能既继承又创新。怀疑的目的,是要胜过疑惑,而建立一个新的信仰。只有高等教育的教学与科研使得大学生在学问的探究中开卷有疑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不是躲在巨人的腋窝下思考才能开卷有益。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创新型人才培养之途径端在于此。反观现实的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果,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批评的,“在那些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已经成功地作好进入大学的准备,甚至已经在从事博士和博士后阶段工作的成年人里面,仍会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从来没有超越过机械记忆的层次;还有一些人,他们尽管有百科全书式渊博的知识,但是却从来没有感受过真正精神劳作的气息。”[8](P162)

一个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确观点的人云亦云的“活书柜”远远比不上一个经过独立思考而坚持错误观点的人,因为前者放弃了思想,也就放弃了自我,这样的人才绝对称不上是创新型人才,也不可能成为创新型人才。高等教育的供给侧改革培养的创新型人才应当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思想,并且敢于去思想的人。正如美国精神文明之父爱默生在《自信》一文中谈到的:“他们蔑视任何书籍和传统,讲的不是人们的想法,而是他们自己的想法。一个人应该学会发现和观察自己内心深处闪烁的微弱的光亮,而不仅仅是注意诗人和圣贤者辉耀天空的光彩。”创新型人才就是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经别人的引导,就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的人,就是在心灵方面真正活过的人,他们敢于怀疑,敢于批判,既对学问,更对社会。

4.自主性办学: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之保障

中国高等教育生存与发展因自主性的欠缺——尤其是面对行政力量的不合理干预时——导致“千校一面”的教育生态格局;亦因独立性的不足——尤其是面对商业力量和世俗压力的不合理捆绑时——引发“钱学森之问”的教育内容隐忧。在原有的计划经济思维模式下,行政权力一统下的中国高校呈现出“千校一面”的生存与发展格局。有媒体对国内256所高校的校训进行调查,发现其中有192所学校的校训都和“团结、求实、勤奋、创新。”为什么中国的学校会“千校一面”,校训会出现如此严重的雷同?学校没文化,校长没思想。校长对于教育没有长远、深入的思考,只是跟着人家的样子去做。我们的大学非常雷同,大学结构上雷同,管理体制上相同,专业设置上一样,教学内容和方法也相同,所以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是一样的,同质化严重。学校不是根据社会需求去培养人才,就导致了社会需求难满足,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因此,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就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在现代大学精神理念秉持下,获得更多的自主权,以形成“千校霜天竞自由”的格局。

自主性办学是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保障,也是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维护大学自治的传统,才能真正保障学术自由,以最小的的代价来寻求和探究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方法。以私有制为根基的美国却有两种“终身制”职业,一是法官,二是教授,前者是为了维护司法独立,后者是为了维护学术独立。1986年是美国哈佛大学350周年校庆,时任美国总统里根表示,他有意在校庆时作现场演讲,并希望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可是,校长博克没有向里根发出邀请,明确表示:“无意奉承总统的虚荣心。”[9](P141)在抗战期间,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迁至昆明,成立西南联大,当时的云南省长龙云对联大支持甚力。一日。龙云来校拜见梅贻琦,谈及其子未考取联大附中,请求破例收录。梅氏当即表示不能破例,建议明年再考,他可以请老师为之晚上补习,但要收”家教费”。[10](P73)教育独立,可以说是清华的一贯传统。早在1923年2月,黎元洪、冯国璋两家子弟每年出资一千零五十四元的高额学费为条件请求免试入读清华。但在教授评议会讨论此事时,却受到极力反对,他们直言:“此例一开,我怕清华园一片净土,到处都是公子少爷们,那时清华真可成为贵族学校了。”[11](P27)

挺起腰杆的大学维护不仅是学术的尊严,“脱骨扒鸡”的教育丧失的亦不仅是学术的尊严。斯文扫地,则民族无望。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5.核心竞争力: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之归宿

为提升中国大国崛起的软实力,高等教育的改革即从重外延式扩张向重供给侧改革的转变成为关键之关键。即便遇到再多的阻力,再深的水我们也得趟,因为别无选择,它关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根本路径即在于通过现代教育实现人的现代化,进而推动社会各方面的现代化,提高中华民族的核心竞争力。

康有为谈到,变事而不变法,变法而不变人,则与不变同矣。梁启超也在《新民说》里指出:“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早在1905年,严复就曾在英伦对孙文说:“以中国民品之劣,民智之卑,即有改革,害之除于甲者将见于乙,泯于丙者将发于丁。为今之计,唯急从教育上着手,庶几逐渐更新乎!”由此,通过现代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寻求中国大国崛起之路一时蔚为大观。反观今日,把大国崛起理解为单纯的经济振兴,不惟忽略事实,也不明复兴的要旨,事实上,任何大国崛起的核心竞争力还是人的现代化。

古人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等教育的供给侧改革关系着国家千秋万世之大计,然而隔靴搔痒的高教改革及言不及义的教育评论已经使得高等教育的发展南辕北辙,愈行愈远,远到忘却了最初启程的目的:人之生存,人之发展,人之幸福。人文视域下的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目标是把高等教育、高校、老师与大学生锤炼为:真理和智慧的传播者;思想和精神的开拓者;历史和社会的批判者;良知和公正的坚守者;权力和邪恶的囚禁者。虽似荒唐言的痴人说梦,确是“能够适应整个人类美好未来状况的”人和教育的勾勒。

[1]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 (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覃彪喜.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17.

[3]王国维.论近年之学术界[A].王国维遗书(第5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4]蔡元培.蔡元培全集(第3卷)[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5]沈卫威.胡适周围[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

[6]刘道玉.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需要一场真正的变革[N].江西中西学院报,2008,(2).

[7]胡适.学问与人生:新编胡适文选[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8](德)雅斯贝尔斯著,邱立波译.大学之理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9]傅国涌,周仁爱.回到启蒙:《方法》文选(1997~1999)[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10]黄俊伟.漫谈大学校长[J].书屋,2006,(4).

[11]谢泳.大学旧踪[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何 芳]

2016-09-25

黄瑞新(1979-),男,河北吴桥人,河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讲师,法学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G649.21

A

1004-7077(2016)06-0130-06

猜你喜欢

供给大学改革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二)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