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耐康颗粒干预糖尿病患者前期糖耐量异常临床观察*
2016-02-14王海焱刘铜华姜月滢宋亚南汪洁莲
王海焱,刘铜华,姜月滢,宋亚南,汪洁莲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 100029)
糖耐康颗粒干预糖尿病患者前期糖耐量异常临床观察*
王海焱,刘铜华**,姜月滢,宋亚南,汪洁莲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 100029)
目的:糖调节受损阶段是糖尿病发生过程的必经阶段,在不经干预的前提下,有近四分之一到患者在4-7年内发展为糖尿病。因此,对糖尿病前期的干预治疗在糖尿病预防与控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考察糖耐康颗粒对2型糖尿病前期的疗效。方法:记录入组糖尿病前期患者年龄、病程、性别、中医症状积分等,检测病人血脂、血糖、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在低糖低盐饮食及合理运动的健康宣教的情况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1例与治疗组43例,以双盲给药,分别以模拟糖耐康安慰剂颗粒与糖耐康颗粒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前期患者74例,疗程为3个月。3个月后检测空腹及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耐量,胰岛素耐量等指标考察二者疗效。结果:糖耐康颗粒无论在患者治疗有效率、中医症状积分及血糖复常率方面均优于安慰剂,且服用糖耐康颗粒物无肝肾功能等损伤。结论:糖耐康对糖尿病前期患者治疗安全有效。
糖耐康颗粒 糖尿病人前期 糖耐量异常 临床疗效观察
糖尿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不良的生活方式的影响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而糖尿病前期,亦称糖调节受损(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IGR)作为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及重要阶段近年来得到医疗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糖尿病前期亦称糖调节受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 (Impaired Fasting Glucose IFG) 和糖耐量受损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IGT)两个方面。IFG和IGT是2型糖尿病发病及心血管疾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1-3]。一项调查显示:在20岁以上人群中,明确诊断成人糖尿病者占9.7%,而处于IGR患者则高达15.5%[4]。IGR被看作是糖尿病发生过程的必经阶段,在不经干预的前提下,有近四分之一到患者在4-7年内发展为糖尿病[5]。因此,对糖尿病前期的干预治疗在糖尿病预防与控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药具有疗效好,费用低廉,毒副作用小的优势。对糖尿病前期的干预治疗,符合中医治未病思想。本研究采用刘铜华教授经验方糖耐康颗粒结合运动饮食疗法对糖尿病前期进行干预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1.1 纳入标准
纳入标准为:①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内科学》[6])中IFG及IFG诊断标准;②中医辨证属热盛伤阴,气阴不足者。
1.1.2 排除标准
排除标准为:①不符合纳入标准者;②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③肝肾功能异常;④已明确诊断为糖尿病者;⑤患有影响血糖的代谢性疾病或服用影响血糖代谢的药物者。
1.1.3 剔除标准
剔除标准为:①因实验药物产生严重不良反应者;②出现其它非实验因素的产生影响糖代谢合并症;③依从性较差,因主观或客观因素要求退出者;④泄盲与失访病例。
1.1.4 样本量估算
根据主要结局指标及中医症状积分主症来作为评价样本量依据,考虑治疗组及对照组每个最低观察指标都应有3个样本量为最低统计标准,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配,总样本量为60,按照20%脱落标准,最低样本量不低于72例,故本研究样本量n=74例。
1.1.5 分组方法
安慰剂组以A表示;治疗组以B表示。将74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遍为1-74号,从以excel文档生成随机数74个,随机偶数分到A组,奇数分到B组。最终安慰剂组31,治疗组43。
1.2 一般资料
74例患者均为2015年9-11月北京协和医院、卫生部北京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附属西苑医院、海淀区花园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及住院病例。在确保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女性25例,男性18例;对照组女性17例,男性14例。治疗组平均年龄55.27±10.36岁,对照组平均年龄54.51±9.58岁;治疗组病程11.27±13.15月,对照组平均病程10.53±13.42月;治疗组中医证候总积分12.51±4.96,对照组中医症状积分13.51±5.20。治疗组与对照组采取双盲给药,两组年龄、病程、性别、中医症状积分等具有可比性(t检验,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前两组基线情况对比
1.3 治疗方法
1.3.1 试验组
给予糖耐康颗粒,每次1袋,一日3次。组成:夏枯草、番石榴叶、三白草、人参、女贞子,规格:3g/袋,批号:100101,四川美大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90天为一个疗程。
1.3.2 对照组
给予安慰剂,即模拟糖耐康颗粒,每次1袋,一日3次(规格:3g/袋,四川美大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00101),90天为一个疗程。
1.3.3 运动饮食要求
研究期间,两组均进行运动饮食宣教,建议患者每天运动时间1 h以上,或有氧运动半小时(不强调过度运动),根据患者劳动或活动强度给予患者饮食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摄入比例。
1.4 观察方法
1.4.1 西医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控制:空腹及餐后2 h血糖恢复正常;有效:餐后2 h血糖及空腹血糖降低,但未恢复正常;无效:餐后2 h糖及空腹血糖无改善或升高。
1.4.2 中医症候疗效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疗效指数。主症:①口渴喜饮,②口干明燥,③神疲乏力。次症:①心烦易怒,②气短,③五心烦热。舌象:舌质红,少津液,舌笞黄。脉象:脉细滑数,或细弦数,或沉细数。具备主症中1项,次症2项,结合相应的舌象、脉象,即可确诊为糖耐量异常热盛阴伤,气阴不足证。
1.4.3 实验室观察指标
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耐量、胰岛素耐量、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等。
1.4.4 复常率疗效标准
根据治疗后空腹、餐后2 h血糖恢复至正常病例数计算。复常率/%=疗后血糖恢复正常病例数/入选符合方案病例数×100%。
1.5 安全性评价
查患者入组时及给药3个月后查血常规、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等。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包。采用t检验、非参数检验、卡方检验等。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3个月后,在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进行运动饮食宣教的情况下,糖耐康颗粒在治疗有效率(临床治疗率、总有效率)、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及有效率、空腹血糖、血糖复常率方面优于安慰剂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3个月后,糖耐康颗粒在治疗总有效率及临床控制率方面优于对照组(卡方检验,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有效率的比较
2.2 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3个月后,糖耐康颗粒在治疗中医症状积分有效率方面优于对照组(卡方检验,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有效率比较
2.3 中医症状积分消失率分析
糖耐康给药3个月后,中医症状口渴喜饮、口干舌燥、神疲乏力、五心烦热等积分消失率优于对照组(卡方检验,P<0.05),而在心烦易怒、气短方面二者无差异(P>0.05)。详见表4。
表4 中医症状积分消失率分析
2.4 两组血糖历时性分析
给予糖耐抗或安慰剂颗粒2周起,对治疗组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优于安慰剂对照组见表5、表6(t检验,P<0.05)。
表5 干预后两组空腹血糖历时性分析
2.5 两组实验室指标比较
治疗3个月后,糖耐康颗粒在调整空腹血糖(非参数检验,P<0.05)、降低中医症状积分有方面优于对照组(非参数检验,P<0.001),见表7。
表6 干预后两组餐后血糖历时性分析
2.6 复常率比较
治疗3个月后,糖耐康颗粒在控制血糖复常率方面优于对照组(卡方检验,P<0.05),见表8。
表8 两组血糖复常率比较
2.7 两组药物安全性分析
监测并记录患者一般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变化及时记录处理,测患者自治疗之日起满3个月生命体征变化。治疗后有部分痊愈病例,治疗组与对照组监测肝肾功能、血压心电图等,无不良反应事件发生,证明糖耐康颗粒安全而无明显异常反应,指导推广。详见表9。
表9 两组用药安全性指标变化
3 讨论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前期的防治多着眼于生活方式的纠正与改变,提倡对糖尿病前期病人给予以合理运动,健康饮食等为主的健康指导,大多数情况下不主张过早使用降糖药物干预,故本研究未设阴性对照组,以模拟糖耐康安慰剂作为对照药物。在本研究中无论是治疗有效率、中医症状积分、相关实验室指标及血糖复常率方面,安慰剂组与对照组均取得一定疗效,而糖耐康组则明显优于安慰剂组。研究结果提示,在积极健康宣教,提倡健康生活方式情况下,无论是安慰剂还是糖耐康颗粒对防控糖尿病前期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效果,糖耐康颗粒疗效尤为显著。提示大力宣传对糖尿病健康宣教,提倡健康饮食、合理运动及心理干预在糖尿病前期防控方面有积极意义。
中医学将糖尿病前期定为消渴范畴,是消渴病的早期阶段,证属热盛阴伤,以养阴清热为主治疗糖尿病早期为近代大多数医家共识。糖耐康颗粒是导师刘铜华教授结合临床实践与现代药理学实验研究而组方。以夏枯草为君,清肝散火,消肿散结。以三白草清热解毒、番石榴叶,生津止渴,涩敛固阴为臣。以人参、女贞子益气养阴、生津止渴为佐使。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益气滋阴之效。本课题组前期实施的大量以实验动物模型为主的研究也表明糖耐康具有良好的调节糖脂代谢,抗氧化,保护肾功能作用[8-12]。而现在药理学对单味药物的研究也为糖耐康疗效提供佐证。如夏枯草具[13]有促进肝糖原合成降低血糖作用,番石榴页与三白草具有镇痛、抗炎、降糖、抗氧化作用[14-15]。人参中人参皂苷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作用[16]。女贞子具有抗炎调节免疫等作用[17]。李林忆[18]等以代谢综合症大鼠模型研究证明,糖耐康具有促进AMPK与SIRT1代谢通路,促进脂肪酸氧化相关因子PPARα,PPARβ/δ,MCAD等增强线粒体脂肪酸氧化水平作用从而促进脂肪分解及葡萄糖吸收利用从而起到影响糖脂代谢作用。
综上所述,糖耐康颗粒价格低廉、动物实验及临床疗效可靠,值得进一步研究,在临床研究更加充分的情况下大力推广,使中医药能充分为病人服务,为临床服务。
1 Chiolero A, Paccaud F. Prediabetes and the risk of diabetes. Lancet, 2012, 380: 1225.
2 Deedwania P, Ahmed A. Prediabetes and the risk of diabetes. Lancet, 2012, 380:1225.
3 Tabak A G, Herder C, Rathmann W, et al. Prediabetes: a high-risk state for diabetes development. Lancet, 2012, 379: 2279-2290.
4 Yang W, Lu J, Weng J, et al. 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 N Eng J Med, 2010, 362(12): 1090-1101.
5 王晓燕,郑卫军,孔丽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状况对糖调节受损者转归的影响.中国糖尿病杂志,2013,21(3):207-210.
6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195.
7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卫生部,1993.
8 吴丽丽,刘铜华,孙文,等.中药复方糖耐康对KKay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影响.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4, 16(5):1035-1040.
9 吴丽丽,孙文,郭翔宇等.中药复方糖耐康对2型糖尿病KKAy小鼠糖脂代谢及肾脏形态学的影响.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4):972-976.
10 郭翔宇,段颖,李娟娥,等.糖耐康对肥胖Zucker大鼠血糖的影响及其机制.中西医结合学报,2010,8(6):534-553.
11 赵天宇,贾淑明,刘铜华.糖耐康对胰岛素抵抗3T3-L1脂肪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中医杂志,2015,56(11):957-960.
12 骆元斌,杨丽霞,李晓东,等.糖耐康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纤维化细胞因子的影响.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20(6):29-31.
13 郭英,李桂梅,郜明,等.夏枯草水提物对ICR小鼠餐后高血糖的影响.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29(1):70-73.
14 孙奕,邓雁如,王颖,等.翻白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中成药,2016,38(3):638-644.
15 崔荣军,李怀慧,王桂云.番石榴叶治疗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研究.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8,29(3):10-12.
16 杨金玲,高丽丽,朱平,等.人参皂苷生物合成研究进展.药学学报,2013,48(2):170-178.
17 刘亭亭,王萌.女贞子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14):228-234.
18. Li L, Yoshitomi H, Wei Y, et al. Tang-Nai-Kang alleviates prediabetes and metabolic disorders and induces a gene expression switch toward fatty acid oxidation in SHR. Cg-Leprcp/NDmcr Rats. PloS One, 2015, 10(4): e0122024.
Tangnaikang Granule Intervention in Diabetic Patients with Early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Abnormality of Glucose Tolerance
Wang Haiyan, Liu Tonghua, Jiang Yueying, Song Yanan, Wang Jielian
(Beijing Univeri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29)
The stage of 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 is a necessary sta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diabetes. Nearly a quarter of patients without diabetes intervention develop into diabetes within four to seven years without intervention. Therefore, the intervention of pre-diabetes treatment i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diabet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angnaikang granule at the early stage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he age, course of disease, sex, symptom score of TCM were recorded, so were the blood lipid,blood glucose, liver and kidney function, electrocardiogram were record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ow sugar and low salt diet and healthy exercise,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n=31)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n=43). The patients in the double-blind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Kangnaikang granule and Tangnaikang granule to treat 74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hree months. Three months after the detection of fasting and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glucose tolerance, insulin tolerance and other indicators to examine the efficacy of both. Tangnaikang granules were superior to placebo in terms of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TCM symptom score and blood sugar recovery rate, and taking Tangnaikang granule without liver and kidney function and other injuries. Tangnaikang is safe and effective for pre-diabetes patients.
Tangnaikang granule, prediabetes, abnormal glucose tolerance, cinical observation
10.11842/wst.2016.11.002
R25
A
(责任编辑:朱黎婷,责任译审:朱黎婷)
2016-04-16
修回日期:2016-12-06
* 教育部科学研究重大项目(311011):糖耐康干预胰岛素抵抗信号通路和作用靶点研究,负责人:刘铜华;北京中医药大学创新团队项目(2011-CXTD-19):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研究团队,负责人:刘铜华;教育部中医养生学重点实验室(201212),负责人:刘铜华;北京市科委中医养生学重点实验室(BZ0259),负责人:刘铜华。
** 通讯作者:刘铜华,本刊编委,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并发症的临床及作用机制研究,中药知识产权保护实用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