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建民办本科院校校企共育双师型教师

2016-02-14毛雅菲厦门华厦学院福建厦门361024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民办本科院校双师校企

毛雅菲(厦门华厦学院,福建厦门361024)



论新建民办本科院校校企共育双师型教师

毛雅菲
(厦门华厦学院,福建厦门361024)

摘要:“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新建民办本科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培养应用技术人才的必要路径。目前双师型教师已逐渐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瓶颈。文章探讨新建民办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发展的现状,从校企合作角度对新建民办本科院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出建议。

关键词:民办本科院校;校企;双师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倡导产教融合,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培训人才,促进教师和学生实践素质提升和学校内涵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鼓励企业与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实践活动,依托高水平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育双师型教师。深化校企合作,提升双师素质,对培育应用技术人才和促进学校内涵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建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概况

探索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其前提是了解目前新建民办本科院校的双师型教师概况。

1.新建本科院校师资发展情况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截止到2014年,全国共有地方普通高等院校1170所,其中地方本科院校668所,民办普通本科院校392所。1999年以来全国新设本科院校647所,约占全国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数量的55.3%,占非“211”普通本科高校数量的61.3%。[1]这些院校中,教职工人数为1657517人,其中专任教师数为1055036人。根据教育部关于完善本科学校设置工作的指导性意见(教发司[2013]178号)文件,建议新建本科院校应重点培育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要求新设本科学校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应达到40%,同时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师必须具有与专业相关的企业工作经历或实践经验。由此可见双师型教师队伍对新建本科院校的重要性。

新建民办本科院校一般地处省会城市以外,由地方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升格而成,其办学历史短,办学条件和办学资源较公办本科院校相对较差,其学校升格指标条件大部分仅超过合格线。面对教育教学质量要求高、生源逐年递减、就业形势严峻、教育国际化的新形势,新建民办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办学特色等皆应考虑产教融合,以服务地方为导向。新建民办本科院校的建设和发展都处在摸索阶段,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以学校现有办学条件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学科体系与按照行业企业岗位需求设置的专业的衔接;融合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产教转化能力与强调理论知识宽厚、实践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差距;师资培训资金较匮乏和学习交流机会较少等。这些亟待解决的内涵建设问题,可以通过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来解决。

2.“双师型教师”内涵

目前,有关双师型教师内涵众说纷纭,比较主流的观点有以下两种:第一,强调双证,即双师型教师不仅具有体现其高等院校教学的“高校教师资格证”,还应具有相关行业企业的“职业/执业资格证书”。第二,强调素质和能力,既具备熟练讲解专业理论课知识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又具备精湛的专业操作能力或者具有一线企业行业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在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上,既要求教师持有高校教师资格证和专业技术证作为“门槛”从事该专业技术相关的教学工作,也要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和职业操守,同时须具备较为精湛的专业操作和实践能力,将这两点结合,培育出的双师型教师也就具备了“证书资格”和“实践能力资质”,能够胜任培育适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的任务。

二、校企共育双师型教师的现状分析

广义的校企合作指教育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之间共同举办的以利益为基础而实现人力资源专门化的人才培育模式。这里的教育机构包括教育主管部门、行业机构、各院校。而狭义的校企合作则着重指的是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2]各高等院校的社会美誉度和认可度,很大程度来源于其培育出的学生走入社会和工作岗位后体现的素质和水平;而要培养出高素质、熟技能的学生,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必不可少。目前,新建民办本科院校校企共育双师型教师主要有以下几个路径:

第一,校企双方订单育生,教师通过管理订单班学生顺带提高实践能力。各高等院校为了培育出符合企业行业用人需求、能够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运用实践课程、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等手段加大校企育人的深度和广度。以订单培养为例,校企双方通过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共建校企课程、共编校企教材、共导订单班学生等合作方式,使教师跟随学生赴企业一线管理和指导学生,从从业规范、工作规则、工作流程、岗位交接、信息处理等各方面和学生一起体验真实的工作场景和作业过程,一定程度上帮助教师了解企业工作环境、工作流程、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从而使教师“从理论到实际举一反三”。

第二,教师入企顶岗,“项目制”参与企业日常运营,拓展实践能力。新建地方本科民办院校,其前身大多是高等职业院校,有较丰富的企业资源,具备学生培养、师资融通、学生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借助企业资源和校企合作的经验,新建民办本科院校的教师,能够深入参与企业的项目,从项目设计与策划、项目组织与实施、项目验收与评定等阶段,根据自身理论知识和专业水平,分层次参与项目,深度提升教师对行业企业发展现状的认知,将理论知识和素质技能应用于实际。

第三,教师与企业员工合作,实现专利、技术应用和产教成果孵化。新建民办本科院校在升格为本科院校的过程中,对专任教师的数量、质量、取得的成果等,都有硬性的指标要求。专利、技术应用和产教成果孵化作为体现双师型教师水平、服务区域地方经济、应用型办学特色的重要指标,从产、学、研、用多个层面要求双师型教师将自身知识经验转化为应用成果。这些应用成果通过专利与技术研发、决策咨询报告、项目策划、社会咨询与服务等方式展示,在研发应用成果的同时,教师收集到实际的数据和信息,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和经验运用到实际,具备了较为精深和专业化的企业实践经验。

第四,学校与企业成立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共育双师。新建民办本科院校的教师,多数持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且具备一定理论水平,相较其理论水平和教学经验,其实际应用能力以及实践能力较为缺乏。企业员工具备比较系统的工作知识和经验,但是其理论知识水平相对较弱。因此,校企双方共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人员培训与互通、资料撰写与整理、制度建设与完善、成果应用与转化等功能。教师希望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实践课程、共同编写教材、获取实际资料作研究;企业期望提升员工理论水平、参与培养人才、储备后续人才、获得技术和决策支持。校企双方通过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从人员储备与融通、教学培训互助、应用技术共同研发等方面实现双赢。

三、新建民办本科院校校企共育双师型教师的建议

新建民办本科院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在其建设过程中主要有专业知识素养与本科要求有差距、缺少培训与建设资金、缺乏培训和交流机会、缺少系统化个人发展指导、缺少制度化管理和机制保障等现实困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政府、行业、企业、学校作为独立的个体,有各自的职责和利益考虑。为保证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效开展,四方需理顺关系、明晰责任,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建设体系性、开放性、制度化的培育平台。

1.全国行业指导委员会发挥作用,有效传达政策文件

全国行业指导委员会成员来自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学校及企业[3]。这些成员熟悉高等教育学校和学科专业设置标准,了解教育政策法规,在院校设置、学科专业建设、师资建设、人才培养、产学结合与转化方面具有深厚的经验。全国行业指导委员会利用其信息通达、资源整合的优势,向地方行业协会和院校传达政策文件,告知项目建设标准和重大项目申报信息,辅助新建民办本科院校紧跟政策指向,适应行业发展趋势,通过承接项目拓宽资金来源。另外,全国行业指导委员会还具备发布人才需求预测、提出专业建设标准、组织培训交流、推进校企合作的职责,[4]这些职责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导向、双师型教师培育内涵、双师型教师培训机会、双师型教师培训机制等方面都可在宏观上给予引导和支持。

2.行业协会、产业联盟整合资源,组织双师型教师建设项目落地

各地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立足地方,依托地方产业,以人才供应、技术支撑、产品研究和项目开发为主攻方向,主导和调控本地校企合作工作,制定必要的制度、措施,提供必要信息,优化合作环境,促进区域教育资源优势互补与共享,推进构建人才培养立交桥。[5]行业协会、产业联盟借助以上的职能和优势,为双师型教师建设提供了项目来源、资金补充、人才融通、企业实践经验交流与积累、产学成果转化等各种支持。除此之外,教师参加行业协会的各种校企项目,和一线企业工作人员互相交流培训积累实践经验;或者教师赴企业顶岗,通过校企共同运营项目,取得行业企业执业资质和相应的顶岗补贴;校企双方人员共同开发技术和咨询研究,孵化产学研成果和专利,取得相应的项目建设资金和劳务报酬,同时精进其“双师素质”。

3.院校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培育与管理制度,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新建民办本科院校为了在较短时间内提升教师素质,缩小其教师的理论素养及产教转化能力与强调理论知识宽厚、实践能力较强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差距,需要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双师型教师培育与管理制度,包括:校企共同明确双师型教师培育目标;校企双向落实和足量使用双师型教师培训专项经费;确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具体途径和手段;组织和牵头行业企业培训项目;制定明确公开的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并和职称评定挂钩;建立双师型教师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引导、规划和辅助教师在“双师型”素质上的发展;运用补贴、晋升职称和合理调配建立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等。

参考文献:

[1]张路安,李彦群.新建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以邯郸学院为例[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32(4):90-93.

[2]米文静,张向东.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以商洛学院为例[J].榆林学院学报,2015,(2):80-83.

[3]汪婷婷.校企合作体制与运行机制研究[J].当代经济,2015,(11):126-128.

[4]吴方鹏.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自我发展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3):198-199.

[5]朱丽佳.高职院校“双师结构”教师团队建设策略研究——基于校企合作式职业教育的视野[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9-12.

(责任编辑:娄刚)

A Study of Cultivating Double-qualified Teacher through University and 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New Born Private University

YA Fei-Mao
(Xiamen Huaxia University, Xiamen 361024, China)

Abstract:It is a key method that double qualified teacher plays key role in the academic development of new born private university, which is a fatal path to cultivate capable workers. Nowadays,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develops slowly through insufficiency of double qualified teacher. This paper aims to summari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in double qualified teach of new born private university, as well as to provide feasible suggestion on the constructing double qualified teacher in new born private university.

Key words:private university; university and enterprise cooperation; double qualified teacher

作者简介:毛雅菲,女,新疆石河子人,厦门华厦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运营与供应链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中国物流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15年物流交费教研课题计划”(JZW2015104)教改项目阶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2015-09-20

中图分类号:G7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583(2016)-0120-03

猜你喜欢

民办本科院校双师校企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民办本科院校创建特色大学的思考
民办本科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体系构建
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探讨
校企合作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