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聊斋志异·香玉》与德充之美

2016-02-14

淄博师专论丛 2016年3期
关键词:香玉蒲松龄聊斋志异

谢 伟

(阜阳师范学院 文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聊斋志异·香玉》与德充之美

谢 伟

(阜阳师范学院 文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聊斋志异》塑造了众多超然的主人公形象,蕴含着“以德胜形”的道家思想。在《聊斋志异·香玉》中,蒲松龄将这一思想形象化、具体化,意在指出吸引人的是内在精神美。黄生、香玉、绛雪三者交往摆脱形体束缚,都具有德充之美。

德充之美;精神美;以德胜形;顺应自然

《聊斋志异》里不仅有儒家、佛教思想,而且蕴含着深厚的道家思想。蒲松龄曾编撰《庄列选略》一书,在此书“小引”言“千古之奇闻,至庄,列止矣”。蒲松龄喜欢读《庄子》,并受其影响,在《聊斋志异》中有很多看似不经意的小细节将深邃的道家思想形象具体地表达出来,塑造众多超然的主人公形象,例如在扰乱中保持安宁的婴宁,人淡如菊的黄英,同样在《香玉》篇中,蕴含着道家“以德胜形”的思想。蒲松龄意在阐明天地间德是最美的修养,喜欢一个人不是爱他的形体,而是德主宰形体的精神。

《庄子·德充符》有言曰:“德者,成和之修也。德不行者,物不能离也。”[1](P185)德是世间最美的修养,它看不到形迹,但万物依附却不愿离开。宣颖注曰:“含德之厚,人乐亲之。”[2](P59)当一个人有“德”时,每个人都愿意亲近他/她。

“德”是指内在的精神美,“能体现宇宙人生的根源性与整体性的谓之德”[1](P169),是精神自由,融入自然,物我为一的精神境界,而非儒家提倡的道德品质。爱一个人“非爱其形也,爱使其形者也”[1](P184)。成玄英认为“使其形者,精神也”[2](P59)。郭象注曰:“使形者,才德也。”[2](P58)而才德就是所说的精神。《庄子·德充符》充分重视人的内在性,寻求内在精神美,有德的人,流露出吸引别人的精神力量。在《聊斋志异·香玉》中蒲松龄将这一思想形象化,具体化,爱一个人更注重他/她的精神美。

蒲松龄喜欢刻画的男主人公形象大抵类似“人濯濯以临风,似王家之杨柳;才娟娟而映日,等谢客之芙蓉”。[3](P527-528)在《聊斋志异》数篇中都描写男主人公清雅俊雅的容貌,例如《白于玉》白于玉“白皙短须,细腰长爪”[4](P112),《胭脂》秋隼“白服群帽,风采甚都”[4](P472),《云萝公主》安大业“既长,韶秀,顾影无俦,慧而能读”[4](P435),《江城》“临江高藩,少慧,仪容秀美”[4](P287),而在《香玉》篇中却没有谈到黄生有清俊之貌,相反香玉还说他“君汹汹似强寇,令人恐怖”[4](P540)。绝口不提黄生容貌,是蒲松龄受到庄子“德充之美”的启示,意在阐述黄生身上的精神美。

才学是黄生精神美表现的第一个层次。香玉与绛雪一起赏花时,是绛雪发现了黄生,大呼:“此处有生人!”在此之前,香玉已数次在林中赏花都没有发现黄生,作为修炼多年的牡丹花,有敏于常人的感知能力。文章下文写到香玉提前一天感觉到自己将被移植的不幸定数,那为什么香玉多次在黄生书舍旁漫步?这让人不禁推测,黄生常日在太清宫读书,香玉为其才学卓识倾倒。下文香玉能够读懂黄生的诗,对唐传奇中的典故熟稔于心,也从侧面反映了香玉饱读诗书,黄生素日在太清宫读书,香玉定是观察良久的。

齐物的思想、豁达的心胸、万物平等的观念是黄生精神美表现的第二个层次。《庄子·齐物论》“包括齐、物论(即人物之论平等观)与齐物、论(即申论万物平等观)。”[1](P41)《香玉》这篇小说中就含有人物平等与万物平等的思想。纵观全文会发现,黄生知道香玉、绛雪是花妖,却心无芥蒂,这与同样描写牡丹花妖的《葛巾》篇中“癖好牡丹”的常大用是截然相反的。常生从葛巾自言:“魏姓,母随曹国夫人”[4](P500),起疑后前往曹查访到“世族并无魏姓”[4](P501),而曹国夫人即是“葛巾子”的牡丹,常大用“愈骇,遂疑女为花妖”[4](P501),“既归不敢质言,但述赠夫人诗以觇之”[4](P501),这一系列的描写让人感叹常大用的“癖好牡丹”不过是叶公好龙罢了,所以蒲松龄最后也感叹“怀之专一,鬼神可通……惜常生之未达也!”[4](P501)而黄生就显得通达多了,当他不知道香玉是花妖时,得知香玉被道士闭置山中,就直言“道士何名?当为卿一涤此垢”[4](P540),其中有对香玉的怜惜,更让人觉得难能可贵的是在那个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他肯为弱女子出头抱不平。后来黄生明白香玉、绛雪为异类,也并未因她们花妖身份而予以偏见。不但作诗悼念牡丹,与绛雪为友,义救耐冬青,悉心培育牡丹,乃至死后化成牡丹陪伴香玉,都表现出黄生肯定万物独特意义与价值。

在精神层面忘记形体,融入自然是黄生精神美表现的第三个层次。黄生病时,他的儿子非常伤心。黄生却笑着说:“此我生期,非死期也,何哀为!”[4](P543)并嘱咐道士:“他日牡丹下有赤芽怒生茁壮地生出。一放五叶者,即我也。”[4](P543)他把死当成另一段生命的开始,这不禁让人想到庄周妻子死了,而庄周却“方箕踞鼓盆而歌”[1](P524),认为生死不过是气的聚散,生死的变化就像春夏秋冬四季轮回那样正常。很明显,蒲松龄吸收了庄周的思想,他笔下的黄生看破生死,进入人与自然相融境界。又有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醒后不知是自己梦见蝴蝶还是蝴蝶化成庄周,不拘泥于物体本身形式而达到天人合一。庄周梦蝶在《香玉》中则体现为黄生化牡丹,不管是庄周梦蝶还是黄生化牡丹都完全忘记形体的概念,消除了人与自然的界限,即“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1](P88),人与自然的融合,完全做到了天地与它并存,万物与他合为一体。

达到生死与共的至情,是黄生精神美表现的第四个层次。汤显祖在《牡丹亭》的题词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5](P1)黄生魂寄于牡丹,陪伴香玉与绛雪,在与自然和谐共处中获得新生。他视死亡为新的开始,将爱情与友谊继续进行下去。

黄生叩问香玉生平,香玉自称隶籍平康巷,唐代长安丹凤街有平康坊,也称平康里,为妓女聚居之地。旧时因以“平康”泛指妓女居地,在这里香玉自称隶籍平康,一是恐黄生得知自己为妖后而生惧意,因此托词冒充妓女,消除黄生后顾之忧,二是因为黄生题的诗句“恐归沙吒利,何处觅无双”[4](P54),这两句化用了唐人许尧佐《柳氏传》的故事,黄生担心自己喜欢的女子被别人抢走,自己无从寻觅,因此香玉说自己来自平康,也便于发展感情。简单的回答表现出香玉的善解人意与秀外慧中。

香玉在诗文应和时表现出她的才情也可以说是庄子思想“故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1](P191)的一种体现。她与黄生和诗:“良夜更易尽,朝暾已上窗。愿如梁上燕,栖处自成双。”[4](P540)南朝冯延巳曾作《长命女》:“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这是民间夫妻春日开宴的祝酒陈愿词,末两句以梁上燕双栖喻夫妻团圆,不能确定香玉是否化用了其中诗句,但却可以从诗中看出她对黄生的一片深情,黄生也表示“卿秀外惠中,令人爱而忘死”[4](P540)。如果说前面是更多的是香玉美貌打动,那么此时也会被她的才情与痴情折服。

从自然中而生,回归万物之本性也是香玉“以德胜形”的重要表现。《庄子·天地》说:“物得以生谓之德。”[1](P363)德是人与生俱来的没有被外界事物干扰的天性。香玉在花中重生时“方流连间,花摇摇欲拆;少时已开,花大如盘,俨然有小美人坐蕊中,裁三四指许;转瞬飘然欲下,则香玉也”。香玉从牡丹花中重生,给人感觉就是脱尽尘滓,显得冰清玉洁。其实这一段香玉在牡丹花中重生的描写脱胎于了唐传奇《酉阳杂俎·续集卷二·支诺皋中》的一则故事,书中记载“东都尊贤坊田令宅,中门内有紫牡丹成树,发花千朵。花盛时,每月夜有小人五六,长尺余,游于上。如此七八年。人将掩之,辄失所在”[6](P208)。《酉阳杂俎》的这则故事是描写花仙子嬉戏于月下紫牡丹中的倩影,而香玉重生相比之下显得愈发空灵,宗白华先生曾言“灵气往来是物象呈现着灵魂生命的时候,是美感诞生的时候”[7](P26)。香玉充满灵气地从花中飘然欲下的那一刹那着实让人感到真善美,物象之美和人性之美间相互映照,这是融入自然、亲近自然的空灵美。无独有偶,安徒生有篇童话故事《拇指姑娘》,主人公拇指姑娘也是从郁金香花中出生,该故事旨在通过拇指姑娘经历的一系列坎坷遭遇表现她纯真美好的心灵。

此外更有面对已经预测到的灾难,香玉“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1](P177),知道事情的无可奈何却能镇定下来当做自然的命运,这只有有德的人才能办到。文中香玉和绛雪都提前一天预感到自己将被移植的不幸遭遇,绛雪是晚上托梦给黄生求救,而香玉只对着黄生呜咽不语。观后文我们得知将要在第二天砍伐耐冬的是崂山道士,黄生作为书生可以与之商榷并阻止,而移植牡丹的是即墨蓝氏,蓝氏是当时有名的世家大族,香玉不想黄生与达官贵人蓝氏有冲突,故宁愿被移植不吐露真相。

作为对绛雪了解最深的香玉,她对绛雪的评价是“绛姐性殊落落”[4](P540),直言绛雪清高孤傲。香玉与黄生在一起时,绛雪根本没出现,因为她认为“年少书生,什九薄幸”[4](P541),她把黄生当做薄幸之人。后来牡丹花被即墨蓝氏移走,黄生作诗悼怀香玉,经过很多天的观察,绛雪发现黄生并非薄幸男儿,反而是极重感情之人,在凭吊时才不再若以前回避。然而第一次与黄生相见时就表明:“妾与君交,以情不以淫。若昼夜狎昵,则妾所不能矣”[4](P541),表现出绛雪的自尊自爱,她和黄生交流主要是为了怀念香玉。其实绛雪也是极有才华的,黄生在冷雨幽窗下作诗感怀香玉,她能与他和诗,“于是至无聊时,女辄一至。至则宴饮唱酬”[4](P541)。在此过程中,黄生与绛雪产生深厚的友谊,后来代替香玉为妇,等到香玉重生,绛雪就退而为友了。

但明伦在《自批聊斋》中言“香玉之热,绛雪之冷,一则情浓,一则情淡:浓者必多欲而散,散而可使复聚,情之所以不死也;淡者能寡欲而多疏,疏则可以守常,情之所以有节也。”从他的批示来看,他是认为绛雪与黄生之间是存在爱情的,那种爱情是有节制的,但是从文本分析,丝毫不见爱情成分。文章中黄生对绛雪的定位评价是“友”,文章中有黄生直言“香玉吾爱妻,绛雪吾良友也。”[4](P541)当黄生想把绛雪移植时,绛雪道“妻尚不能终从,况友乎!”[4](P542)说明这也是绛雪对黄生的定位评价,所以绛雪能够在香玉重生后风度款款道“妹来大好!我被汝家男子纠缠死矣。”[4](P542)此外另有当黄生救了绛雪以后,黄生说“今对良友,益思艳妻。久不哭香玉,卿能从我哭乎?”[4](P542)这一系列都点明黄生与绛雪只是挚友关系,她代香玉为妻,绛雪因为香玉的关系和黄生有交集,在她身上有种上善若水、若水不争的美德,即使代替香玉为妻,却懂得进退,香玉回来后就与他们为友,并且绛雪更像黄生的知己,他们两人可以互相倾诉对香玉的思念,相互和诗就像伯叔牙与钟子期那种知音。

又有白牡丹被移走枯萎后,黄生与绛雪交游,经常问绛雪:“卿是院中第几株?乞早见示,仆将抱植家中,免似香玉被恶人夺去,贻恨百年”[4](P541)。绛雪却从未告诉他自己的洞穴,每次都以“故土难移,告君亦无益也”[4](P541)拒绝黄生。这种顺应自然的超然态度可以说也是德充之美的表现。

综上所述,香玉和绛雪都有德充之美,自然流露出内在吸引人的精神力量,让人忘记她们是花妖。此外黄生物化成牡丹,被道士弟子斫之,香玉和绛雪都随之枯萎了,“香玉为知己者重生,又能为知己者捐生;绛雪不仅又冷变热,而且为追随两个友人而捐弃生命,可谓一往情深”[8]。至情本性,深化德充美这一内涵。黄生有才学,更难能可贵的是摆脱了一般书生的迂腐,在他内心有万物平等的观念,并且能够能融入自然,至情至性。这就是“以德胜形”的具体体现。

[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清)王先谦(集解).庄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3]蒲松龄.蒲松龄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4]蒲松龄.聊斋志异[M].长沙:岳麓书社,2012.

[5]汤显祖.牡丹亭[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6]段成式.酉阳杂俎[M].北京:中华书局,1981.

[7]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

[8]王海燕.空灵晶映的至情奇文:《香玉》[J].聊斋志异研究,2004.

(责任编辑:黄加成)

StrangeStoriesfromaChineseStudiocreates a number of detached characters, which shows the Taoist ideas of “Moralit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appearance”. In “Xiangyu” ofStrangeStoriesfromaChineseStudio, Pu Songling visualizes and materializes this idea, meaning to emphasize the beauty of human spirits. In the novel, Huangsheng, Xiangyu, Jiangxue get rid of the constraints of appearance in their contact, and they all have the beauty of morality.

the beauty of morality;the beauty of human spirits;Moralit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appearance; conform to the nature

2016-05-11

谢伟(1992-),女,江苏宿迁人,安徽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聊斋文化研究

I207.4

A

(2016)03-0074-03

猜你喜欢

香玉蒲松龄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不一样的魑魅魍魉
『别人家的孩子』蒲松龄
蒲松龄
跛子爷
我把疯妹许配你(中)
《香玉》不宜入选选修教材
论《聊斋志异》的悲剧意蕴
谢觉哉在瑞金的伴侣 郭香玉烈士
蒲松龄
《聊斋志异》与前四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