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淄区小学德育现状调查报告

2016-02-14刘丽娟

淄博师专论丛 2016年3期
关键词:德育素养学校

刘丽娟,齐 刚

(1.淄博市临淄区敬仲镇第一小学,山东 淄博 255400;2.淄博市临淄区教研室,山东 淄博 255400)



临淄区小学德育现状调查报告

刘丽娟1,齐 刚2

(1.淄博市临淄区敬仲镇第一小学,山东 淄博 255400;2.淄博市临淄区教研室,山东 淄博 255400)

当前小学德育在德育内容、方法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使得德育实效性差,德育目标难以达成。为了更好摸清当前临淄区小学德育现状,更好地服务于小学德育工作,特制定了调查量表,对部分学校学生进行校内习惯、公共道德、教材使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四方面进行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临淄区的德育教育存在内容与现实脱节、方法单一等问题,并提出了转变观念、形成合力、注重方法等措施进一步加强小学德育,并尝试通过国文教育培育学生公民素养的策略思考。

德育现状调查;调查源起;结果与分析;问题与建议

一、调查源起

当前小学德育不同程度的存在内容上“大”和“空”现象,忽视德育的生活化和具体化;在德育方式上存在重灌输、重说教,忽视浸润式和说理教育;在德育成效上往往注重急功近利,缺乏长期规划;在活动方式上往往注重课堂传授,忽视社会实践活动;在评价方式上注重课堂评价,忽视多元评价;在德育管理中倾向主观主义,习惯自上而下发号施令,忽视对学情的分析。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当前德育实效性低,德育目标很难实现。为了更好地摸清当前小学德育现状,课题组根据课题研究需要,结合当前实际制订了《小学生德育现状调查表》,通过调查为课题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并对如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培养公民素养等提出自己的建议。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为了如实反映当前德育现状,课题组精心选择了调查学校,所选学校分别为城区小学、企业移交小学、城郊小学和农村小学,这四种类型的学校代表了我区的学校类型。在学生选择上,随机抽取小学低、中、高三个阶段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调研。调查方法采取调查问卷和学生座谈相结合的的形式进行。问卷发放300份,回收294份,有效问卷占总问卷的98%。问卷内容涉及学生在校内、校外的行为习惯、学生对品生(品社)教材的评价和教师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问题。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问卷分为四个部分,共20个小问题,调查结束后对结果进行了汇总分析。

(一)校内习惯

本部分共13个问题,主要调查学生校内的一些行为习惯,包括集体观念、集会纪律、课堂纪律、同学交往等方面。在分析时根据问题的相关性分成五个部分,以利于分析。

第一类问题包括1、2、3、4、5题,主要调查学校内集会或集体活动学生的表现情况,包括学生的集会纪律、集体观念和学生的民主思想。

1.升国旗时,我们面对国旗肃立,你认为:A.我们一定要自觉行注目礼92.5%;B.在老师的要求下行注目礼 6.8%;C.无所谓,这点小事不必太认真 0.7%。

2.如果班级要组织某项活动有一半以上同学支持而你反对,你会:A.积极参加活动83.4%; B.不愿参加活动,但也应该参加 13.9% ;C.不参加活动 2.7%。

3.学校要开运动会,你会参加吗? A.我如果感兴趣就参加48.3% ;B.如果需要我,我就参加42.5%;C.一般不参加9.2% 。

4.当班级获得荣誉时,你的感觉是: A.很高兴81.6%;B.自己出了力就高兴17%;C.无所谓1.4%。

5.班干部的产生,你认为应该由:A.同学们选举产生60.1%;B.老师指定38.1%;C.无所谓1.8%。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校在集会纪律的教育上较成功,已经内化为绝大部分同学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从4题的调查结果来看,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较强,不管个人想法如何,大部分学生能出于集体利益的考虑参加集体活动,或在活动当中能够很好地拘束自己。从3题和5题的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在活动参与上有自己的思想和选择,这需要教师在这个方面进行引导,这也是让学生懂得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的教育契机。

第二类问题包括6题和13题,主要调查课堂上学生的行为表现。

6.上课时间,如有同学反复打扰你,你会选择:A.当堂打他(她)或骂他(她),因为理在我这边1.7%;B.举手向老师汇报33%;C.下课再说 65.3%。

13.考试时,老师因故离开考场,你看见有人作弊,这时候你会:A.保持平静心态,继续答题 87.4%;B.抓住机会作弊 2.1%;C.看看他人的反应,再作决定 10.5%。

从6题的调查结果来看,65%的同学能够约束自己的课堂行为,在和同学发生冲突时能够在合适的时间采取合适的方式去处理问题,从而避免影响课堂教学秩序。从第13题的回答结果来看,绝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对待考试纪律,但是选B、C两项的同学约束性较差,这是我们更应该注意的一个群体,在德育中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以避免破窗效应的出现。德育有时候要针对特定群体,通过特定群体的改变从而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德育也应该因材施教,需要分析学生不同群体的行为采取订单式的方式进行。

第三类问题包括7、11、14题,主要调查学生的公德和对公共事务的态度。

7.开学了,学校操场长满了杂草,你认为最好的处理方法:A.学校请小工清理18%;B.学校分配到班级由同学们清理46.7%;C.任其自然 35.3%。

11.校园里有桃花,花开时,满园飘香。这时候,你会: A.经常走近桃树,欣赏欣赏99%;B.没有人的时候会偷偷折一枝0.7%;C.有人时,我也会折几枝 0.3%。

14.教室过道上,有纸屑、果皮、饮料袋等垃圾。你看到后会怎么办: A.视而不见,与己无关 3.4%;B.用脚踢到旁边 0%;C.拾起来放到垃圾桶里96.6%。

11题的回答让人感到欣慰,学生对“公共之物,不能损毁”的理念能够理解并能够转化为自己的行动;从14题的回答来看学生对自己生活的公共空间有爱护之心。从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来看,学生对公共之物和公共环境的维护比许多成人要好得多,我们的德育就应该从小抓起,在学生心中埋下一颗善良的种子,在合适的时间才会生根发芽。第7题的回答学生出现了分歧,有18%的学生觉得应该由学校请小工清理,有46.7%的学生是学校分配到班级由学生们清理,有35.3%的学生任其自然。从学生的回答可以看出,学生的能够听从学校、老师的安排而去做相应的事情。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指责学生没有把保护美化环境转化成自身的一种自觉意识,这更说明了我们的德育需要教会学生如何做。学生基于其生活经验可能不知道清除杂草是不是他的责任以及如何才能清除杂草。这正是我们德育的着力点,我们需要让学生学会什么叫社会公共道德。这说明我们的德育要求要从个人、家庭、学校再到整个社会,要涵盖各个层面,这也是我们常讲的要培养具有现代眼光的公民的应有之义。

第四类问题主要考查学生与朋友、同学的交往状况。

9.当你答应了别人的事情而又办不到时:A.你会向对方表示歉意,并说明情况 91.5%;B.告诉对方无能为力7.1%;C.无关紧要 1.4%。

10.如果你的同桌忘记带书,你会:A.作为同桌我会帮助他(她)96%;B.在老师的要求下帮助他(她)2.3%;C.不予理睬 1.7%。

从9、10题的回答来看,学生对熟悉的同学乐于帮助并能够很恰当的处理同学关系,对于这些品质我们应该赞扬,让学生能够保持,这是孩子成长道路上一种重要的品行。从调研结果来看我们的孩子能够乐于助人并有担当,让人欣慰。乐于助人和担当的品质我们要注意除了在同学之间提倡之外,我们更应该在家庭成员之间去提倡。这段时间中韩联合拍摄的公益广告,关于孝顺父母,感恩家人的内容,值得我们借鉴, 我们要教育学生不仅要学会同学交往,还要注意家人之间关系的处理。

第五类问题主要考查当前孩子的攀比心理。

12.当同学有个很好的玩具(衣服)时,我会:A.让我父母给我也买 7.2%;B.不羡慕88%;C.我要买更好的4.8%。

当前独生子女较多,因此许多孩子会产生攀比,随着二胎的放开,同一个家庭的孩子之间也会存在攀比现象。从调查结果来看,孩子的答案还是比较理想的,我们在德育中还要教育学生学会节俭,不要提出超出家庭承受范围的不当要求。

从校内问题的调查结果来看,由于有纪律的约束和老师、同学等的监督,学生的校内习惯养成较好,有些已经内化为自身的素养。从调查结果来看,也能发现我们当前德育存在的许多问题:如讲得多、做的少;规定多、说理少;要求多、办法少等问题,这需要我们学校、教师一起努力,从中找到让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把道德要求真正内化为学生的素养,并能够真正践行。

(二)校外习惯

本部分共4个问题,主要调查学生家庭表现和社会公共场所的表现。

8.在家里,你经常做家务吗? A.经常71.8%;B.很少27.2%;C.不做 1% 。

17.放学回家以后:A.看书做作业93%;B.跟小伙伴一起去玩 0.7%;C.经常帮父母做一些家务事 6.3% 。

第8题和17题具有对比性,可以合在一起看。从第8题的调查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经常做家务,而在在第17题的答案选项中,93%的学生选择回家看书做作业,6.3%的学生选择帮父母做家务。这两个问题的答案看似非常矛盾,并非学生心口不一,但是却反映了一种现实情况,就是大部分家长对德育的认识,大部分的家长在能力品行与学习知识之间,重知识轻德育。德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去进行,缺一不可,我们需要借助家庭的力量,帮助我们完成德育目标,培养一个合格公民受益的首先是家庭,其次才是他人和社会。

15.在街道上吃香蕉,香蕉皮你怎么处理:A.扔在地上0.4%;B.扔进垃圾桶 98.6%;C.吃到哪扔哪1%。

16.如果你在公共场所(电影院、饭店、公共汽车、会场)遇到有人大声说话,我会:A.也大声说话 28%;B.对这种行为感到厌烦 30.6%;C.注意不影响别人41.4%。

第15、16两题都是考察学生的公德之心,从15题的回答来看,学生在管好自己方面表现的非常好,是有素质小公民的表现。第16题的调查结果说明我们的大部分孩子对公共场所如何遵守秩序有自己的判断并能够践行。28%的学生选择从众,对这个问题我们学校不能推脱责任,不能说我的教育好好的,社会使学生变坏,除了教育好学生遵守社会公德之外,还要发挥学生的作用,发挥学校教育向家庭和社会延伸的作用。我们的学生是最好的纪律监督员,例如让学生明白公共场所说话的规则,并让学生监督父母和亲人在公共场所的行为。

(三)对《品德与社会》教材的评价

本部分共有2个问题,主要考察现行教材的。

18.你喜欢上《品德与社会》(以下简称《品社》)课吗?A.喜欢 92%;B.老师要上我只好学7.3%; C.不喜欢 0.7%。

19.如果你不喜欢本学科,其原因是A.教材内容枯燥乏味 47.6%;B.教学方法死板 23%;C.学校,家长不重视 19.4%。

通过18、19这两个问题的调查可以看出学生喜欢《品社》,这说明这门课程按照国家要求开足了课时。在对假设问题19题的回答中,有47.6的学生认为《品社》教材枯燥乏味,有23%的学生觉得教学方法死板,有19.4%的学生觉得学校、家长不重视《品社》,足以反映出,我们的《品社》教材需要更新,教学方法需要改进,需要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教育思想,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实现我们的德育目标,才能更好地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现代公民。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式

20.你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怎么进行的? A.教师要求背熟 43.9%;B.班级张贴10.2%;C.教师讲解使我们理解 45.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信大多数的孩子对这24个字耳熟能详。学校是否能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丰富学校德育工作,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上面的调查中有44%和10%的学生回答教师要求背熟和张贴的方式进行教育,46%的学生回答教师详细讲解使其理解。在部分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仅仅浮于表面,只是当作一种要求让学生去记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并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这也是公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窥一斑而见全豹。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上,不难看出我们当今德育方式的弊端,重说轻做、重要求轻解释、重规定轻方法等现象。

四、问题与建议

(一)德育存在的问题

1.德育合力欠缺

德育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从大的范围来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才能完成,从学校角度来看需要任课教师、教务和政教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但是,当前学校德育并没有形成合力,每个部门都忙自己的事情,有时候会出现要求冲突的现象。现在所提倡的德育渗透、全员育人在部分学校和部分教师手中只是一种口号。一件事情要求人人负责就会变成无人负责,我们当前小学德育正在面临这种问题。

2.德育方法单一

德育的对象是学生,是有血有肉会思想的人,只靠简单命令式去进行教育,必然会导致实效性差。当前许多学校和教师简单的德育方式不仅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让学生厌烦或者逆反,这实际上是一种“反德育”的行为。在德育问题上简单的方式不会让学生把道德要求内化于心,外显于形。德育过程也是注重书本教育、口头说教,规章制度来约束为主,忽视实践锻炼,忽视启发自觉,不注重道德主体的养成问题。

3.学校和家长对德育的认识问题

从调研来看,家长和学校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智育是显性的,有分数这个量化指标,德育是隐性的,且长期才能显示出来,因此引不起足够的重视,这说明在德育上存在着功利性。德育往往会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家长在选择老师的时候往往会说这个教师成绩怎么样,不会考虑其育人怎么样。某位全国知名校长甚至在一次讲座上公开宣称,任何一所学校校长也不会使他们最好的老师担任思生(思社)教师。

4.德育教材的编排问题。

我们现行思生(思社)教材虽然和以前相比有所进步,但是还不接地气,还和学生的生活较远,还没有能够很好体现课标要求的原则。同时,我们现行教材高中、初中以及小学德育梯度不明显,各个学段任务不明确,也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

(二)针对德育现状的建议

1.德育需要顶层设计,需要形成合力

我们的教学目标立德树人,就是培养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具有高尚的道德素养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1](P6)我们的德育需要顶层设计,可喜的是当前我们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进行了分解。我们需要认真考虑我们的小学德育需要培养学生哪些素养,我们怎样把这些素养分解到各学科并如何评价,这不单纯是教育部门的事情,这是我们学校和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德育并不单纯是学校的事情,需要家长和社会的参与,我们的德育可以通过学生延伸到家庭和社会;同时,我们也需要利用家庭和社会资源为我们德育服务。德育必须坚持讲授课和活动课相结合,这是增强德育针对性的有益尝试。

2.德育需要讲究方法,充满智慧

德育的最终结果是让学生遵守道德要求并把这些道德要求内化为自身的素养,外显为自身的行动。我们的德育应该借鉴民国时期的做法:在教学方法上,既要英美的感化主义养成德性,又要德国的严格主义锻炼德行。[2](P107)德育需要教化而不是简单命令。在进行德育时我们教师要坚持三贴近、儿童视角、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等原则;要学会说理教育、榜样示范和换位思考等方法,采取一种浸润式的教育方法,润物无声地达成我们的德育目标。

3.德育需要转变观念,更需要有所行动

我们的教育目标是立德树人,教育部门在评价上要有所体现,引导学校重视德育;学校领导要重视德育工作,不能把德育当成智育的附庸,要牢固树立德育首位的观点。好习惯、好品质的形成单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家庭教育的相互配合,学校应该在家校结合、共同育人上下功夫,通过家长学校把我们的德育要求让家庭知晓,形成合力,寻求家长的配合,同时让学生作为监督者去改变家长的许多不良习惯。家庭即是我们德育的助手,又可以成为我们教育的对象,在德育上我们需要家校的双向互动。

4.要进一步整合德育教材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现行德育教材有许多不合理的情况,我们需要根据《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注重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和综合性。[3](P3)。我们尝试确定小学生需要培养的十种素养,然后整合现行思生(思社)教材,以民国教材为核心,辅以传统文化、经典小故事和适当的活动设计,按照小学的小、中、高三个阶段,循序渐进的编制教材,润物无声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通过课题研究的进行为改变当前小学德育现状做一些有益的尝试。

[1]韩震.核心素养与活动型课程.思想政治课教学[J].2016,(3).

[2]申亚民,刘天才.中学思想政治课程的历史演变与启示.唐都学刊[J].2004,(5).

[3]教育部.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周静)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with the current primary school moral education on content and method, so the moral education has bad effectiveness, the goal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In order to better know the current status of primary school moral education in Linzi District, to better serve the moral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 questionnaires are made to investigate into students’ school habits, public morality, use of teaching material and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in some schools. Through investigation, we find that problems as disconnection with the reality in content, monotonicity in methods exist in the moral education of our district. In order to further strengthen primary moral education, we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strategies as changing concepts, forming concerted force, focusing on methods and attempt to cultivate students' civic literacy by Chinese education.

status survey of moral education; the cause of the survey; result and analysis;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2016-05-18

刘丽娟(1982-),女,山东淄博人,临淄区敬仲镇第一小学二级教师,主要从事小学教育研究。齐刚(1976-),男,山东淄博人,临淄区教研室一级教师,主要从事高中课堂教学改革以及中小学特色课程研究。

G416

A

(2016)03-0026-05

注:本文为淄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重点课题“国文培育公民素养的研究与实验”[2016ZJZ014]的调研报告。

猜你喜欢

德育素养学校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