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卓越小学教师职前培养文献述评

2016-02-14朱红梅

淄博师专论丛 2016年3期
关键词:师范大学卓越师范生

朱红梅

(河西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甘肃 张掖 734000)



我国卓越小学教师职前培养文献述评

朱红梅

(河西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甘肃 张掖 734000)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师教育体系逐步完善,国家教育部对教师教育做出了新的指示,要求培养出更多的卓越教师。通过对近年关于卓越教师和教师职前培养的数篇学术论文进行梳理和分析,从概念界定、卓越教师的特征研究、国内“卓越教师计划”改革试点的实践与探索研究、个人反思等方面做了综述。梳理发现:我国大部分高等师范院校中,卓越教师的职前培养工作还不够完善,高等师范院校和地方政府的配合程度不够紧密。虽然很多专家学者开展了大量研究,对卓越教师的定位、特征、培养模式等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分析,但是还存在较大的分歧,没有完整的大家都认可的模式。

卓越小学教师;职前培养;文献述评

2012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教师[2012]13号)明确提出要“创新教师教育模式。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推进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建立高等学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联合培养教师的新机制”。[1]2013年,教育部将“启动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作为工作重点。教育部于2014年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以下简称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明确提出“坚持需求导向、分类指导、协同创新、深度融合的基本原则,针对教师培养的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深化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下同)协同培养新机制,培养一大批师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教师。”[2]目前,我国部分高等师范院校根据教育部的指示纷纷开展卓越教师的职前教育改革试点研究工作。

一、关于卓越小学教师概念界定研究

《现代汉语词典》将卓越解释为 :“非常优秀,超出一般”。从这个解释中我们不难发现,“卓越”和“一般”是有着内在关联的,“一般”是“卓越”的基础,“卓越”是对“一般”的超越。[3]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运用“优秀”一词,而“优秀”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出色、非常好”的意思。“卓越”和“优秀”在中文语境中非常相似,但也略有不同。有人认为:优秀是在和别人相比较中产生的,是在同样的事情上,你做得比别人效率更高、比别人效果更好;而卓越,是一种对自己或者对别人的超越,往往是一种由目标支配的战略境界,一个人只有立非常之事方可称之为卓越。[4]卓越小学教师就是超出一般,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小学教师,他们在达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在师德、知识、能力等方面都比普通教师要优秀,并且已经取得了比其他教师更突出的成绩。[3]

综上所述,学者们认为“卓越教师”就是杰出的教师,在各方面都超出一般教师。具体说来,“卓越教师”就是师德高尚、创新能力突出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卓越的优秀教师, 同时具有良好的个人品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

二、关于卓越教师的特征研究

卓越教师的特征对于卓越教师的职前培养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笔者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最终获得七篇文献(其中5篇文献来自《中国教育学刊》《新课程研究》《现代教育论丛》和《American Educationl Research Journal》等期刊,2篇文献来自王道俊和郭文安主编的《教育学》《An Introduction to Curriculu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两本图书)。对于七篇文献中提到的关于卓越教师特征的相关研究做了如下综述。

(一)良好的职业道德

作为一名卓越教师,首先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卓越教师专业成长的首要指标。[5]卓越教师的良好职业道德应该包括:1.关爱尊重每一个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不分种族、不论相貌、不分性别、不论贵贱的。教师不能处处以成人自居,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孩子,必须尊重每一个孩子,真正把孩子看成是一个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3]2.尊重知识,加强个人内在修养。尊重知识,加强自我修养,不断追求专业创新。3.对待自己的工作应端正工作态度,热爱工作。首先你自己要以身作则,以一种职业的、正确的态度面对自己的工作、面对自己的学生。这样,才有可能成为一名卓越的教师。[5]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所应遵守的职业理论规范。具体指标应包括:热爱教育事业,敬业、勤业;以身示范的职业精神。[6]4.热爱集体,团结协作。卓越教师应该致力于成为其他教育者的良好合作者,具备合作精神。[6]一个学生的成才,绝非仅仅是哪一位教师的功劳,而是教师群体的智慧和共同劳动的结晶,是许多教育工作者团结协作、一致努力的结果。因此,教师之间、教职员工之间应该互相尊重、团结协作,步调一致地教育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体的教育力量。[7]

(二)突出的综合能力

突出的综合能力是一位卓越教师实力的核心内容。这些综合能力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卓越的课堂教学能力。萨贝斯认为,教师对课堂信息的选择加工主要表现在,如何从复杂多变的信息中选择出重要的信息,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面。[8]面对充满变数的课堂,卓越的小学教师总是能够凭借其超出一般的实践智慧,灵活应对各种教育情境,及时调整、驾驭课堂。[3]2.极强的教材解读能力。卓越教师之所以教学水平一流,与他们能够十分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是分不开的。[3]3.很强的教学设计能力。好的教学离不开优秀的教学设计,卓越教师相对于一般教师,其优秀之处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其非同一般的教学设计能力,正是那些科学、精妙、新颖的教学设计帮助他们不断取得成功。[3]4. 课程开发能力。教师通过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师的角色由课程的实施者转变为课程的研究者和开发者。通过教师们的专业合作、协商、专业对话和互动,将教学实践经验转化为保障教学质量的内在动力,进而从微观的学校层面推动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为深化课程改革增能。[9]5.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斯腾豪斯指出,教师是教室的负责人,从实验研究的角度看,教室正好是检验教学理论的理想实验室,从自然观察的角度看,教师是当之无愧的有效的实际观察者,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理解教学研究,都不得不承认教师充满了丰富的研究机会。[10]6.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卓越教师的人际交往能力主要体现在师生交往、同事交往、教师与家长交往等方面。

(三)渊博的知识

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把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所以,成为一个卓越教师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有比较渊博的知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作为卓越教师首先要精通所教学科知识体系,具有多学科知识,适应小学综合性教学的要求。2.广阔的通识性知识。教学是综合性的教育活动,不仅需要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更需要广阔的人文社会科学、历史文化等通识知识来丰富、完善学科教学。[5]3.政策法律知识。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师生关系不仅包含传统的伦理性、情感性内容,更向契约性、法理性方向发展。因此,政策法律知识是现代教师必需的知识储备,不仅要自己懂法,更要教会学生懂法。[5]

三、国内“卓越教师计划”改革试点的实践与探索研究

(一)“三位一体”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明确提出,要建立高等学校、地方政府和中小学(幼儿园)联合 “三位一体”协同的教师教育培养新机制。

2011 年 9 月,闽南师范大学根据《闽南师范大学中长期发展规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重大专项”建设要求、省级教育综合改革十大试点计划之——“地方政府统筹下的‘三位一体’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建设”方案,以及《闽南师范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改革十大项目实施意见》,经研究,在相关师范本科专业中实施“卓越中小学教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工作[11]。闽南师范大学“卓越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在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专业选拔部分优秀师范生组成卓越班展开试点工作。为了保证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同步提高,该校为“试点班”的学生配备了双导师,校内学习由本系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强化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同时,校外实习期间由实习学校的骨干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强化提升学生的教学实践技能。

2012年,焦作师专与焦作市教育局以及合作的中小学签订“三方合作协议”,搭建了 “三位一体”的合作框架。在合作过程三方协同构建教师教育职前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协同重置模块化的教育类课程体系、协同构建职业技能“全程实践 ”教学模式、协同推进教师教育职前培养“全过程双导师制”。[12]实现了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提升了师范生的人才培养质量。

(二)江西师范大学的实践与探索

2012年 12 月,江西省“开展教师教育综合改革”的省级教育体制改革工作。江西师范大学作为改革试点单位,积极推行“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围绕内涵、特色和创新力三大要素开展培养卓越教师的工作。该校确立的总目标为:1.准确定位:培养基础教育高端教师;2.模式探索:构建实践取向教师教育;3.质量建设:围绕内涵、特色和创新力——理论与实践融合,力求教育素养和教师技能获取双重发展。[13]江西师范大学通过加强教学配套设施的建设,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师范生的教学能力训练,提升师范生教学实践技能;通过积极开展与发达国家教师教育培养培训机构、教师教育科研院所的合作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

(三)洛阳师范学院的实践与探索

洛阳师范学院于2009 年 11 月启动“中学名师”实验班特色培养方案(试行),创办“名师实验班”开展卓越教师的培养工作。“实验班”学生实行“平台加专业”课程模块,坚持“通识教育与教师教育高度融合”的名师教育模式,构建以通识教育模块课程、专业模块课程和教师教育模块课程为架构的三大模块式新型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着重体现课程的基原性、课程的前沿性、课程的交叉性、课程的方法性。[14]新的课程体系更好地提升了学生的理论素养。“实验班”学生的培养采取“学习+反思+实践”的培养模式,以强化提升学生的教学实践技能。教育见习和实习内容贯穿四学年,加大实习与见习的比重,每次的见习主题与内容都不同。洛阳师范学院通过这些措施来提高师范类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

(四)上海师范大学的实践与探索

上海师范大学于2012年4月开设“世承班”实施培养“卓越教师”的试点工作。上海师范大学主要采用“高标准、高学历、高比例”的“三高模式”进行培养。高标准是指培养先进的教育理念,锤炼牢固的专业思想;采用全新的课程体系,打好扎实的学科基础;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和强化教学基本技能训练,练就娴熟的教学实践技能;强化外语训练,拓展国际化视野。高学历则是选拔优秀学生直接进入本硕连读学习阶段,采用“4+2”(4 年本科+2 年硕士)培养模式,实现本科教育阶段与硕士教育阶段的对接。高比例是选派不低于 30%的优秀学生将赴海外见习、学习和实习,以进一步拓宽他们的国际视野,提升其国际化的综合素质,使未来教师具备适合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基础教育发展的国际交流、国际合作研究的能力。[15]上海师范大学的“三高模式”主要是培养具备高尚师德、先进理念、宽厚基础、适教乐教、终身发展的高素质卓越教师。

(五)重庆师范大学的实践与探索

2012年12月,重庆师范大学校召开“卓越教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讨会,确立了深化教师教育改革,优化课程体系,拓展素质教育空间,不断探索、完善培养高层次的综合性人才的培养目标。[16]为了完成这一目标,重庆师范大学采取的措施包括:1.强化师范生的学养功底;2.搭建“一边教、一边学、一边研”的办学特色,强化提升“卓师班”学生的科研能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探究问题的根源。[16]重庆师范大学通过这种培养模式,重点培养师范生的高素养、专业化能力、较强的科研能力。

(六)华东师范大学的实践与探索

经济的全球化必然会引起教育、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全球化。[17]要想成为未来教育的专业人士,必须开阔师范生的国际视野。华东师范大学于2012 年 6月开展“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师范生赴伦敦大学教育学院交流确立“海外研修”项目,决定派师范生赴伦敦大学教育学院交流。此次交流目标是:搭建教师教育国际高端合作平台,学习先进的国际教育理念、理论和方法,开拓眼界,培养能力,为成为优秀教师和未来教育家打下坚实的基础。[18]华东师范大学的“海外研修”项目,学生通过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开阔自己的国际视野。

四、思考

通过对比分析,笔者认为,学者对卓越教师的职前培养措施研究略显笼统,不够具体。纵观各所高校及专家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对卓越教师的职前培养措施的研究基本都是从大的模块构建,课程设置方面去谈,没有具体详细的针对课程内容、师资力量的筹备等方面提出详实的措施;思路也不够系统,大部分的对策都较为零散,没有形成体系和一套完整的实施程序。

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追求优质教学的潮流迫使我国关注如何培养卓越教师,加强卓越教师的职前培养工作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可喜可贺的是,我国的高师院校及教育专家已经开始顺应该潮流,进行深入探讨职前如何培养卓越的小学教师,如何根据各大高校自己的优势进行培养,完全的本土化,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探讨和研究,比如:闽南师范大学、焦作师专、山西师范大学、洛阳师范学院、上海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但是,对国外卓越教师职前培养措施的优秀成果研究程度不够。与国外相比,我国卓越教师的职前培养工作起步较晚。所以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理应借鉴国外卓越教师职前培养措施的优秀成果,实施“卓越教师培养工程”,大力培养高素质师范生,为基础教育输送卓越师资。

[1]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EB/OL].新华网,2012-12-14.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EB/OL].教育部网站,2014-08-18.

[3]谢国忠.卓越小学教师:内涵、特征与职前培养[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5,(4).

[4]陈玉祥.“卓越教师”培养:理念与实现[J].中国教师,2014,(12).

[5]施雨丹,卢晓中.论卓越教师的素质构成—基于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的访谈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5,(9).

[6]刘久成.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目标·标准·途径[J].现代教育论丛,2011,(6-7).

[7]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8]Sabers,D.,Cushing,K.,&Berliner,D.C.if ferences Among Teachers in a Task Characterized by Simultaneity,Multidimensionality and Immediacy.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1991,(28).

[9]刘月霞,马云鹏.课程领导的“困”与“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5,(4).

[10]Stenhouse,L.An Introduction to Curriculu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London: Heineman educational books,1975.

[11]闽南师范大学.闽南师范大学关于开展“卓越中小学教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工作指导性方案[Z]. 2011.

[12]高闰青.卓越教师“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课程·教材·教法,2015,(7).

[13]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开展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培养卓越教师试点工作指导性方案[Z].2012.

[14]洛阳师范学院.洛阳师范学院“中学名师”实验班特色培养方案[Z].2009.

[15]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世承班”培养方案[Z].2012.

[16]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卓越教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讨[EB/OL].重庆师范大学网站,2012-12-17.

[17]张新科,刘辕.从均衡发展到追求卓越——德国高等教育“卓越计划”评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1,(9).

[18]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师范生赴伦敦大学教育学院交流[EB/OL].华东师范大学网站,2012-06-12.

(责任编辑:胡安波)

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elementary education reform in our country, the teacher education system is gradually improved, and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has made new instructions to teacher education, demanding the training of more outstanding teachers. Through an analysis of articles about outstanding teachers and teacher’s pre-job training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makes literature review from the defini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utstanding teachers, the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the pilot reform of domestic “outstanding teachers plan”, and personal reflection, etc. The findings are: in most normal colleges, the pre-job training of outstanding teachers is not complete enough;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higher normal colleges and the local governments is not tight enough. Although many experts and scholars conduct a lot of researches about the orientation, characteristics, training mode of outstanding teachers, there are still large differences, there are no complete widely- accepted modes.

outstanding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pre-job training; literature review

2016-05-04

朱红梅(1978-),女,甘肃静宁人,河西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研究。

注: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青年基金项目“甘肃省全科型小学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研究”[15XJC8800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初等教育研究

G625

A

(2016)03-0022-04

猜你喜欢

师范大学卓越师范生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华南师范大学作品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大作为 走向卓越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Balance of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In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