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多媒体在数学课堂发挥有效作用

2016-02-14李季张掖市甘州区西街小学甘肃张掖734000

中小学电教 2016年4期
关键词:理解多媒体空间

☆李季(张掖市甘州区西街小学,甘肃张掖 734000)



如何让多媒体在数学课堂发挥有效作用

☆李季
(张掖市甘州区西街小学,甘肃张掖734000)

摘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取知识。适时适量地运用多媒体,能把抽象问题进行形象演示,达到突出重点、攻破难点的目的,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多媒体;情境;理解;空间

当前,绝大多数学校都有多媒体教学设备,但在日常的教学中,这些设备并没发挥其真正的作用,有的只起了“题板”作用,代替了过去的小黑板;有的甚至只是摆设,用来应付上级检查。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教师工作量大,无暇制作实用性较强的多媒体课件;另一方面是有些教师还没有真正感受到多媒体在教学中的直观、高效作用。其实,教师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在突出重点,破解难点,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兴趣方面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教师不应该嫌麻烦而忽视多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而应该想方设法地让多媒体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笔者结合教学实例谈谈如何让多媒体在数学课堂中发挥其有效作用。

一、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导入新课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新颖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充满好奇与渴望。例如:教学《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时,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播放班上学生动画效果的照片,学生看到熟悉的人出现在屏幕上,自然非常兴奋,学习的积极性也会高涨。然后,教师再利用多媒体放大或缩小照片,学生看到变形的照片会感到十分好奇,想要探究其中的原因。这时,教师就可以及时提出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变得非常浓厚,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新知识。

二、运用多媒体,把抽象知识形象化

多媒体的动态演示可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规则、公式推导和概念之类的教学知识变得形象生动,吸引学生的目光,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平移与旋转》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张漂亮的脸谱,让学生判断它是不是在做平移运动:第一次,课件中的脸谱从瘦脸变成胖脸;第二次,脸谱向左、右平移,让学生初步感知平移的特征。然后出示一个点、一条线左右平移运动的过程,让学生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接着,出示小猴过河的配音动画。在学生看得津津有味之时提出问题,学生自然就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讨论结束后,教师使用课件在画面上显示出方格,学生很容易便能比较出两只小猴各走了几格。整堂课下来,学生在玩乐之中轻松掌握了“平移与旋转教学”中“确定基本点”和“找对应点”的方法。在接下来的画图学习中,有效避免了学生因“找不对平移的点”而画错平移的格数这一错误。这种教学效果归功于多媒体课件的动画演示,动画演示可以使抽象的空间想象直观具体化,使不易理解的知识变得简单明了。

三、运用多媒体,破解重难点知识,促进知识内化

上好一堂课,关键在于能否有效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而数学几何图形方面的一些内容,因其比较抽象,有时候授课教师花费了很多教学时间,教学效果却不理想,学生听了一节课仍满头雾水。而此时巧妙运用多媒体,这些令教师难讲、学生难懂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例如:讲解《圆锥的高》这一课是较困难的,因为圆锥的高看不见摸不着。在教学这一内容时,如果运用多媒体,便能发挥其它教具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时可先用课件演示一个直角三角形,分别用不同的颜色标示出底和高,然后旋转该直角三角形形成一个圆锥体,让学生反复观看,他们就会得出结论——圆锥的高就是原来直角三角形的高。趁着学生沉浸在获得知识的成功喜悦中时,教师再顺势把高线复制后向外平移,从圆锥顶点到底面将圆锥截去一半,学生就会明白——圆锥的截面原来就是一个等腰三角形。至此,这一节课的两个难点通过课件的形象演示得以顺利突破。此时,教师进行拓展提问,学生的积极性高涨,原本乏味无趣的知识在学生眼中也变得生动有趣起来。整个演示过程,多媒体帮助学生轻松地理解了所学知识,教师没有繁琐的语言,只是借助计算机将不易于用语言表述的内容生动地展示于学生面前。与传统的教学相比,这不仅节省了教学时间,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获得了知识,自己得出了结论,而不是通过教师之口或借教师的粉笔将结果强行灌输,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四、借助多媒体,培养空间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立体图形的教学枯燥乏味,不容易讲得透彻,教师对此很头疼,学生也很难掌握。面对这一困惑,运用多媒体便可直观、形象地解决这些“一张嘴”说不清的问题,使学生一目了然。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为让学生理解“化曲为直,化圆为方”的道理,便可借助多媒体演示,把一个圆逐渐增加厚度变成圆柱,再把这个圆柱沿着底面直径纵切成两个半圆柱,分别用不同颜色表示,然后把这两个半圆柱均沿着半径切分成相等的小扇形展开,排成两列,拼成了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并不断闪烁显示。这样,学生在课件演示的过程中能够看清圆柱与切拼成的长方体各部分的关系——这个近似的长方体的底面与原来圆柱的底面是完全相等的,高还是圆柱的高。学生通过观察推导出来的结论,就是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反复强调而学生怎么也不明白的东西——圆柱的体积公式,这和教师一步一步的讲解相比,学生更愿意接受,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当学生在计算圆柱的体积时,脑中自然会回想起课堂上演示的画面,再也不用死记硬背公式。

像这样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解决数学教学中疑难问题的实例举不胜举,这些课堂教学实例证明了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发挥其最大功效,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直观、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既为学生的认知发展和能力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还为教师节省了教学时间。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一定要把信息技术有效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让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通过多媒体技术给数学课堂增添更亮丽的色彩。

[编辑:陈钺]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6)07-0071-02

猜你喜欢

理解多媒体空间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谈科学故事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尹雪艳,永远的上海梦
偏远地区高三英语学习方法探究
活用多媒体 构建高效初中历史课堂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