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活动 源于真实 注重开放 实现乐学
———对“随机事件”一课的点评

2016-02-14傅海伦山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乐学刘老师思维

傅海伦(山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基于活动源于真实注重开放实现乐学
———对“随机事件”一课的点评

傅海伦(山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本节课教师定位准确,在充分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的前提下,始终注意把握着教学重点,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设计教学过程,积极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探索发现的机会,并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引领学生积极地数学思维,有效地突破了难点,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了随机观念,理解了随机事件的概念,提升了随机思想,达成了教学目标.这节课有很多亮点,最突出的可以概括为:基于活动,源于真实,注重开放,实现乐学,值得学习和借鉴.

随机事件;教学理念;数学思维

刘丹老师执教的“随机事件”这节课出自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的第一节第一课时.本节课教师定位准确.教师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念和教学要求,依据学情分析,在充分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的前提下,始终注意把握着教学重点,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设计教学过程,积极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探索发现的机会,并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的兴趣,引领学生积极地数学思维,有效地突破难点,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了随机观念、理解了随机事件的概念,提升了随机思想,达成了教学目标.

一、亮点透视

刘丹老师的这节课是一节成功的课,有很多亮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笔者认为最突出的可以概括为:基于活动,源于真实,注重开放,实现乐学.

1.基于活动

数学教学说到底是思维活动的教学.本节课刘老师自始至终围绕着开展现实、丰富的、富有数学内涵的数学活动进行教学.上课开始,教师选用系绳子等小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进行游戏要选取两名学生完成不同任务,引导学生巧用剪刀石头布、抛硬币、掷骰子等方法,对本节课要讲的随机事件进行了渗透.在此基础上,刘老师围绕本节课的核心概念,进一步精心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探究活动,以问题串的方式提出问题,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引领学生思维的发展,体现知识概念的再创造过程.课堂上,刘老师注重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从学生熟悉的掷骰子试验入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经历试验探索过程,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以培养学生的随机观念,感受事件发生的随机性和确定性,进而归纳得出三个重要概念.在学生体会随机事件的概念之后,刘老师又不失时机地采用小组合作的活动方式,让所有的学生都真正动手体验随机事件发生的过程,进一步深化了概念的理解,并通过收集、记录数据,引导学生整理生成全班的“大数据”,进而提出深层次的数学问题,从而产生了极好的教学效果.

2.源于真实

刘老师组织的数学活动是真实的,这是非常可贵的.首先,刘老师十分注重客观真实的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列举大量现实生活中的实例,以激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整个活动过程自然、生动,从中可以看出教师没有提前演练.其次,刘老师组织的活动过程是精心预设的,但活动过程与方法都是真实的,因此,课堂中的生成是自然有效的.特别的是,刘老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同时,注重启发学生对自己存有疑惑的地方与同桌进行讨论,以达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真实思想交流的目的.从效果上看,师生交流的感情是真挚的,课堂上多次出现的掌声和笑声都是发自内心的、感人的.再次,刘老师事先安排的由“生死签”引发的思维活动,以及收集班级大数据等活动也都是原生态的真实活动,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疑问等也是随机自然生成的.此外,刘老师提醒学生对问题答案进行严谨性的处理,更是基于学生真实的问题.以上这些都是值得提倡和表扬的.

3.注重开放

刘老师的整个课堂是开放的.教师多次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尝试在实际问题中经历知识的发现和探索过程,建立数学模型,用数学语言准确表述事件,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教师的开放性教学设计可谓独具匠心.例如,围绕随机事件的概念及特点,教师引领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列举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以放飞学生的思维;“生死签”的经典故事留有悬念,都是让学生进行开放性的思考.特别是,教师精心设计的“4名同学参加演讲比赛,以抽签的方式决定每个人的出场顺序”这个开放性问题更能引发学生多角度思考,既进一步巩固了三种事件的概念,又锻炼了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再创造”过程的体会后,教师再次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进行举例,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的开放性思维;结尾处让学生汇总全班的试验数据后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将学生引入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更多思考,使学生的思维从课上延续到课下.

4.实现乐学

整堂课,刘老师寓教于乐,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思维活动参与积极深入.本节课作为概率的导入课,需要使学生对概率产生积极兴趣,以使后面的教学活动更高效地进行.课上,教师借助学生在生活中经历过的掷骰子、抽签、剪刀石头布、抛硬币等客观真实的问题情境和步步深入的研讨交流,使这一领域的内容充满趣味性和吸引力,体现了寓教于乐的原则;学生在寻找生活中随机事件例子的过程中,思维活跃,对理解和归纳数学规律和本质的关键问题,学生讨论热烈,参与全面,有争议、有辩解,教师也能及时跟进,并能适时点拨,归纳提升,使学生既体会到随机事件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又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价值,从而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索数学规律的欲望和积极性,实现从会学再到乐学的转变,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此外,这节课表现出刘丹老师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和较高的综合素质.教师独特的教学设计、教学活动的有效组织与安排,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灵活得体的肢体语言,以及课堂上表现出的教育机智也让人印象深刻.

二、不足和建议

对于三种事件的举例,应该仔细斟酌,避免歧义理解.这需要教师平时博学多才,具有较广的科学文化知识.否则,可能出现不同的答案.好在本节课刘老师能做到及时化解.例如,刘老师展示的“通常情况下,水加热到100℃,就会沸腾”到底是什么事件?物理学上有“水只有在标准状态下,沸点才是100℃”.因此,标准状态下或标准大气压下的水在100℃会沸腾,就是必然事件.但是,有的学生说是不确定事件.虽然教师强调了在通常情况下,但什么是通常情况?通常情况并不等于标准状态.因此学生产生的歧义理解又是自然的.此外,“体育课上老师要求跑步是什么事件?”“今天晚上不留作业是什么事件?”这些问题虽然都是学生提出来的,但同样需要教师及时做出正确解释,准确地界定“一定条件”.只有如此,才能将随机事件放在特定的条件下做出正确的答案.

教师个别地方处理还可以再精当.例如,讲完“生死签”故事之后,刘老师分别提问了学生以下三个问题:在国家的法规中、国王的阴谋中、大臣的计谋中,此事件各是什么事件?由于此问题条件中有国家、国王、法规、阴谋及计谋等诸多的概念的干扰,这些都需要教师再进一步精确处理和准确定位,否则会影响学生的判断.为使学生及时做出正确结论,克服干扰因素,建议教师将此三种条件在同一ppt页面中展出,这样可以方便学生在比较中快速分清问题中的各自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傅海伦(1970—),男,教授,主要从事数学教育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数学史的教学研究.

2015—12—11

猜你喜欢

乐学刘老师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咕咚”因何加引号?
借助连环画讲故事
思维跳跳糖
刘老师想开小车
论楚国乐律的自成体系及其乐学实践
幽默的刘老师
种下求知乐学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