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赏识评价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6-02-14江苏
江苏 邹 敏
鼓励赏识评价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江苏 邹 敏
课堂是师生共同的舞台。在低年级课堂,老师不知道学生会出现什么状况,也不知道他们会提出什么问题。在种种不可预知的情况下,积极地进行评价,往往会对学生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对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进行低年级语文课堂评价呢?
一、评价语言要富有童趣
六、七岁的刚入学的学生,天真烂漫,求知欲望强烈。但同时,他们自控能力差,课堂上难以保持长久的坐姿。苏教版教材就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征,给每一篇课文都配上精美的插图,在汉语拼音教学中还编排了许多儿歌。例如:刚开始学习单韵母a 、o、e 时,我就利用教材生动的画面,绘声绘色地讲故事:大公鸡,o o啼,阿姨带我到村西,小白鹅,e e 叫,连声问我“早上好”。低年级学生是最喜欢听故事的,没有哪个学生听了这么好听的故事会无动于衷。这样,学生就会在轻松的气氛中认识a 、o 、e 的音和形。因此,评价语言必须融教育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配上生动活泼,富有童趣的口吻,并带上“啊,你朗读的太好了!”“你的声音像小鸟唱歌一样动听”“你的回答真棒……”这样的鼓励性话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并能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乐于接受。
二、评价要多采取鼓励性的话语
鼓励性的评价方法确实对学生有好处,在这一点上我感触很大。刚开学,我教学生写汉语拼音“s”时,有几个学生怎么写都写不好,不是写反,就是写“睡”在上面,有的根本就不是字……教了一节课都是如此,学生学烦了,我也教的没劲了,就很厉声地吼了他们几句,没想到越吼他们心理越乱,写出来的“s”就越不像。后来,我反复的想了想原因:是自己不会教,还是这帮学生真的很笨。不是,都不是。是我对他们的评价方法出现了问题。于是,第二天,我又教他们写,还是不像,但我说:“有点像了,只是需要有所改进,把这里改下就好了,老师再写一遍给你们看。”没想到,他们在得到我的表扬后写得出奇的好,而且每个人都得到一颗星呢!通过这个例子让我知道,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一定要保护好他们的美好心灵。不能打击他们,让他们对学的美好幻想、美好希望受到影响。当然我们的评价不是无原则地迁就,不能无标准地盲赞,应该把握好分寸。
三、评价要用期待的心理进行
一个班的学生性格特征各不相同,因而在课堂评价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做到因人而异。比如,在一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语文朗读时,有一个聪明但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王如梦,我让她起来读,可是她非常怕,声音非常小,全班同学都笑她胆小鬼。但是,在老师一次次的期待中——“你肯定行,老师跟你一起读好吗?”“你先试试,轻轻地读给老师听。”“真不错,声音稍微响亮一点同学们就都听见了。”“老师就知道你一定行,这不,读的多流利,多响亮啊!”经过约两周的训练,最后,她终于战胜了害怕的心理,流利地朗读起课文来。在以后的课堂上,她慢慢改掉了胆子小的性格,能主动举手发言,而且声音非常的响亮,朗读的抑扬顿挫。我想,这不就是我的期待给了她勇气吗?如果一棒打死她,不给她机会,认为她读书不行,她就永远沉浸在胆小鬼的世界里。是的,在老师真诚的期待中,学生能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并经过反复的尝试获得成功,从而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四、评价时要能接纳学生的不同见解
我们知道,低年级的学生常常渴望得到老师的注意( 所以在谨慎地采取一切可能的方式激发学生求知愿望的同时,我们还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在课堂上老师要尊重学生的理智与情感。因为,学生的情感表现往往是不同的,教师应接纳学生的不同想法,然后帮助学生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使学生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评价的积极效果:在教学《北风和小鱼》时,我问学生“你们喜欢北风吗,为什么?”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并交流,最后,大部分学生不喜欢北风,“因为北风觉得自己的本领很大,不把小鱼放在眼里。”但有些同学却喜欢北风,因为“北风本领太大了,我很佩服”“北风一吹就会下雪,就可以堆雪人打雪仗。”“如果天连续下雨,北风一吹,大气就晴了”。“北风一吹,下雪了,麦苗上盖了厚厚的雪,明年就会丰收。”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出了他们喜欢的理由。我没有否定他们的回答,而是夸奖他们爱动脑筋,积极思考,知识面广。紧接着,我又再次引导他们讨论:“如果你像北风一样,经常欺负别的小朋友,他们还会和你一起玩吗?北风这样做好不好?”通过又一次讨论,学生理解了课文,领悟了课文的含意。我们要注意开发,引导,领悟语文课堂的涵义,并注意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这样,低年级语文课堂会更加有韵味。
我们要学会运用课堂评价,并且用好课堂评价,这是新课程背景下我们语文老师必备的能力,这样才能让我们低年级的语文课堂生花,让我们的学生受益。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洪县临淮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