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务英语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16-02-14江秀丽

铜陵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商务商务英语跨文化

江秀丽

(安徽三联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商务英语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江秀丽

(安徽三联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文章探讨了商务英语的学科属性及其本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通过分析研究,提出了促进商务英语本科教育发展的建议。文章指出,商务英语专业不是简单地“商务”+“英语”,而应该是“商务”、“英语”和“跨文化交际”的深度融合。

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复合型人才

2013年,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战略,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对外经济交往的日益频繁,“商务英语”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进程中,需要大量通晓国外企业的管理理念、海外投资、国际贸易、市场营销、法律法规、商务信函等专业知识的人才。传统的以发展语言技能为主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商务部2014年的统计数据,我国仅有8000余名合格的国际经营管理人才,通晓国际投资的管理人才不足8000名,而合格的国际经济法律人才只有2000余名[1]。这几类人才的共同特征是能熟练使用外语,具有相关行业的专业知识,善于进行跨文化交际。因此,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高校英语专业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商务英语的学科定位及教学现状

商务英语(Business English)属于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从二十世纪后期开始,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商务英语已经发展成为专门用途英语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个分支,而且正在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2]。国内外许多学者从商务英语的学科属性、应用对象、使用领域、功能及教学等方面对商务英语做出了不同的定义。其中,陈建平(2010)的定义比较具有代表性。该定义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狭义的商务英语是指应用于国际商务领域中的英语,它是一种英语的功能变体,和法律英语、科技英语类似,是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从广义上看,商务英语是一门学科,它是由英语语言学和国际商务这两个学科相结合而形成的一个交叉的边缘性学科[3]。

在主要英语国家,商务英语是一种为商科学生服务的学科,其发展已经较为成熟。国外许多高等院校和其他类型的学校开设商务英语课程,此外,还有很多商务英语教学的国际合作项目和教师培训项目。商务英语教学的蓬勃开展促进了对商务英语的研究,国际上已有不少专门研究商务英语或专门用途英语的期刊,例如《Journal of Business and Technical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Business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Language for International Business》等等。研究和教学相互促进,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局面。

商务英语在中国已有近50年的发展历史。20世纪50年代,为应对外贸人才短缺,开始采用商务英语课程来培训对外贸易工作人员。始于80年代的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的对外交流,也为商务英语的发展提供了空前的机遇。在高等教育中,商务英语也从最初的一、二门课程(外贸英语函电、外贸英语口语等)逐步发展成为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和专业方向。

我国首批商务英语专业从200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此后,为了加强教学的规范性,2009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以教育部社科研究项目为依托,联合其他几所开设商务英语专业的高校,共同起草了《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以下简称《教学要求》),对商务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知识与能力构成作了具体的定义。根据《教学要求》,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应该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宽阔的国际化视野、合理的国际商务知识与技能,掌握经济、管理和法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与沟通能力,能在国际环境中用英语从事商务、经贸、管理、金融、外事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4]。在此项要求的指导下,我国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本科商务英语专业,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了具有商务知识的英语人才。面对商务英语蓬勃发展发展的形势,有必要对商务英语的属性和商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从而使该学科的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各方面的需要。

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商务英语教学在我国迅速发展已有多年,但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或专业,商务英语还很年轻。商务英语本科人才培养还是一项新的尝试,可供借鉴的经验不多,不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教学实践中都还存在很多问题。本科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尚处于摸索阶段,培养出的商务英语专业本科人才与社会需求之间往往不能够完全衔接。总体来看,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

本科商务英语专业目前还没有全国统一的人才培养目标。各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通常是参照原有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做适当调整。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我国传统的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面向21世纪的复合型外语人才。”[5]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和贸易全球化速度的加快,社会对于外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专业化、精细化[6]。而传统的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重点是英语基本功扎实、知识面宽广,不要求学生具有系统的、精深的专业知识。按照这种理念培养出的学生与目前的社会需求脱节,在人才市场上不具有优势,不能满足各种相关行业的需要。

(二) 师资队伍

鉴于商务英语的学科性质和人才培养目标,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应该具备英语教师的基本素质,即系统的英语语言学知识和语言技能,同时又要有一定的商务专业知识背景或商务实践经历。这样的教师能够熟练地运用英语向学生传授商务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的英语基本功和商务知识、技能同步发展。目前我国高校商务英语教师大致有如下几种。第一种是纯英语语言学或外国文学教师,他们的专业背景完全是英语语言文学,对于商务知识纯粹是外行。第二种教师来源于商务相关专业,具备丰富的商务知识,但是英语语言知识和英语教学能力较为薄弱。第三种教师在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分别主修了英语和经济类(或其他)专业,或者是通过其他途径,熟练掌握了英语和商务专业的知识与技能。三种教师中,只有第三种教师能够完全胜任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教学,其余两类教师都不完全具备承担此类课程的能力。然而,目前在多数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大多数教师属于第一类,他们的专长是英语语言文学。由这样的教师承担商务英语教学,很难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课程设置

本科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是“英语”和“商务”的有机融合,而不是简单地用“英语专业”课程+“商务专业”课程[7]。目前多数高校的本科商务英语专业都是在原有的英语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有的英语教师大多不能胜任商务专业的课程,这就给开设用全英文授课的相关专业知识课程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很多学校采用的方法是在保留原有英语专业主干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商务”专业的课程。应对缺少精通商务的英语教师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利用本系现有的师资力量,开设为数不多的几门商务方向的课程,例如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商务英语谈判等。另外一种应对方法是由其他院、系的教师承担商务课程,主要用汉语授课。这两种课程设置模式都有弊端:采用前一种模式时,学生能够学到的商务知识非常有限,不能适应将来工作的需要;而后一种模式培养出的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商务知识,这些知识的获得却占用了学生英语学习的时间。这两种模式的共性是培养出的学生英语基本功比不上英语专业的学生,而商务知识又比不上其他商务相关专业的学生。因此,这样的学生在人才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跨文化交际能力

语言和文化密切相关,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的土壤,也是外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受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法影响,目前的商务英语教学大多侧重语言层面的训练,对于中西方文化知识以及跨文化传播技能的关注较少。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传播技能匮乏导致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失误的增加,影响了商务活动的正常进行[8]。在商务英语专业办学的各个层面都缺乏对跨文化交际的重视。首先,在教学指导思想方面,对于文化因素在涉外商务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缺少必要的认识,没有把语言文化意识培养纳入教学目标。其次,教师自身的目的语国家商务文化意识有待加强,很多教师对于英语国家的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经营管理理念和商业运作模式等了解不多。此外,教学大纲的设计常忽略了文化方面的课程。受课时数限制,商务文化、西方文化、英美概况、企业管理、营销策略、法律等课程常被忽略,即使开设了此类课程,课时数也相对较少。最后,在课堂教学方面,语言、商务和文化类课程各自为政,三者未能有机地融为一体。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技能和商务知识的过程中,跨文化交际能力没有得到同步提高。

(五) 实践能力

商务英语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包括实验教学、商务方案设计、暑期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是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在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环节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例如,受到资金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很多学校还没有专门的实验室和实验指导教师,无法开展实验教学;对口的实习实训基地数量较少,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导致很多学生的专业实习与自己所学的专业不相关,不能够通过实习来提高专业实践能力;毕业论文写作也不尽人意。和其他专业相类似,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论文也未受到教师和学生的足够重视。一些人认为毕业论文写作对就业影响不大,因而选题随意、构思马虎甚至直接在网上抄袭,学生未能通过毕业论文写作得到应有的收获[9]。

三、 促进商务英语本科教育发展的途径

目前,我国的外语教育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就高等教育英语专业而言,各高校在类型、层次、地域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了多种不同的办学模式,例如英语+通用知识、英语+专业或专业方向、专业+英语等等。面对这种形势,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也应该多样化,不能搞一刀切[10]。为了加快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步伐,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要确立具有商务英语专业特色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传统的英语专业相比,商务英语专业培养出的学生不仅要能够熟练地运用英语,而且要具有国际化视野、商务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此外,已有的研究显示,用人单位对于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实际动手能力非常重视[11]。因此,实践能力也是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高校应根据自身的硬件条件,办学定位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二)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商务英语学科发展的过程中,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既关系到学科建设的成败,也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正相关。就整体教师队伍而言,应改变原有的学术背景单一的状况,引进或培养“英语+专业”、“专业+英语”的教师,同时还可以从校外聘请相关行业的专家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多元化的师资力量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让学生在多方面受益。与此同时,每一位商务英语专业教师都要更新观念,在教学方法上大胆地探索、创新,将语言教学与商科知识的传授有机地融为一体,致力于培养英语基本功熟练、视野开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三)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来了解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已有基础以及本校、本专业的具体条件,确定本专业的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还需注意以下三点。其一,外语类课程和专业类课程之间的比例要合理,以实现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和专业知识的同步提高,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其二,课程的总体结构要合理,前后衔接有序,便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与技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其三,鉴于商务英语的学科特点,课程设置要突出课堂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妥善安排暑期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环节,为社会培养知识结构合理的、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的人才。

(四)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是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必备的一个素质,应该融入教学的全部过程。课程设置方面,除了开设英语语言文学和商务方面的课程以外,也要结合自身的实际,以必修课或选修课形式,开设诸如西方国家社会、历史、文化、艺术和跨文化交际等课程,还可以举办专题讲座,扩大学生的视野。语言类课程和商务类课程的教师都需要具有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西方国家的称呼语、社交礼仪、宗教、文化传统等,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掌握沟通技巧。此外,教师还可以对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加以引导,通过阅读西方文学作品、目的语国家的相关专业文献、法律法规、观看电影电视、收听英美国家广播等途径,实现英语语言应用、商科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步提高。

(五)商务英语专业要以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自己的特色。为此,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实践教学。尤其要重视以下几点。其一,加大对实验室建设的投入,结合所开设的理论课程,有针对性地进行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其二,设法与企业合作,建立与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吻合的实习实训基地,做到课程设置与实习实训的有机融合,让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协调发展。其三,毕业论文写作要体现本专业的特色。选题要突破传统英语专业毕业论文以文学为主的框框,鼓励学生研究和专业有关的课题。还要提倡学生将毕业论文写作和实习相结合,带着研究课题去实习,或者在实习中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

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需要越来越多的精通商务知识的英语人才,然而商务英语在我国高等教育中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或专业还是新生事物,在很多方面还有待完善,培养出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不能完全衔接。在外语教育发展日益多样化的今天,商务英语专业只有办出特色、展现自身的优势才能有长久的发展空间。商务英语专业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商务”和“英语”的叠加,它应该实现“商务”、“英语”和“跨文化交际”这三方面知识与技能的深度融合。商务英语人才在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在未来的人才市场上,具备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将极大地满足众多用人单位的需求。与此同时,毕业生良好的就业前景又将促进该专业的进一步发展。

[1]王立非.国家标准指导下的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J].中国外语教育,2015(1):3-8.

[2]刘莉雯.语言经济学指导下商务英语教育的“投入”和“产出”[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4(3):99-102.

[3]陈建平.商务英语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4]陈准民,王立非.解读《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J].中国外语,2009,6(4).

[5]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6]李言实,张慧.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研究——以太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9):18-20.

[7]平洪.商务英语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外语,2009(4):18-21.

[8]包惠南.国际商务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版),2001(2):88-91.

[9]王珏,金光明,李升和,等.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探讨[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0(2):55-5.

[10]金胜昔,王彬.关于理工类院校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2(11):90-91.

[11]舒薇.基于需求分析的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外国语文,2014(8):175-179:187.

On th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s of Undergraduate Business English Majors

Jiang Xiu-li
(Anhui Sanlian University, Hefei Ahui 230601, China)

Along with the swift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 China, the demand for business English majors has increased gradually. This paper made a study on the subject character of business English and problems existed in the teaching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this paper gave advice on how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undergraduate business English teaching. It pointed out that “business English” is not simply equal to “business” plus “English”. Instead, it should be an integration of “business”, “English”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business English;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

G640

A

1672-0547(2016)06-0126-04

2016-08-17

安徽省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卓越商务英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14zjjh049)

江秀丽(1971-),女,安徽怀宁人,安徽三联学院外语学院执行院长,博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商务商务英语跨文化
商务英语通用语研究:现状与反思
“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及应用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完美的商务时光——诗乐全新商务风格MOMENTUM系列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浅论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中高职衔接
商务休闲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
商务达人数码大变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