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教育视域下高校智能建筑设计

2016-02-14邵晓芬

铜陵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智能建筑道德教育建筑

崔 磊 邵晓芬

(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道德教育视域下高校智能建筑设计

崔 磊 邵晓芬

(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随着高等教育发展要求,建立在现代技术基础上的智能建筑更应体现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突出道德教育功能,创造优美育人环境。本文探讨了高校智能建筑的文化内涵,并设计出道德教育视域下高校智能建筑的实践路径:发挥制度保障功能,实现校本文化的鲜明体现;发挥精神激励功能,实现文化标识的无缝嵌入;发挥传承创新功能,实现地域文化的有机融合;发挥文化教育功能,实现地标建筑的精心设计;发挥审美情感功能,实现局部细节的伦理教化。旨在从侧面反映高校的教育目标,实现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道德教育;智能建筑;校本文化;文化标识

随着科技创新和建筑产业的持续发展,有力推动了建筑智能化行业的发展,智能建筑正逐步满足人们对建筑内外信息交换、安全舒适、节能环保的要求,更加强调用户的内在体验,可以提升建筑适用性,降低运行成本。同时,也不能忽视建筑固有的教育功能,尤其是通过校本文化、文化标识、地域文化、地标建筑和局部细节等影响因子实际践行的道德教育功能。

一、概念和内涵界定

修订版的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15)对智能建筑定义为“以建筑物为平台,基于对各类智能化信息的综合应用,集架构、系统、应用、管理及优化组合为一体,具有感知、传输、记忆、推理、判断和决策的综合智慧能力,形成以人、建筑、环境互为协调的整合体,为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利及可持续发展功能环境的建筑。[1]它所依赖的技术基础是现代建筑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现代控制技术和现代微机技术,所依赖的人文基础是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文化因素。我国智能建筑的占比仅为26%,远低于西方国家的60-70%。高校建筑智能化主要是为适应教学业务的需要、教学和科研的信息化发展,应满足教育建筑规范化运营管理的需要。修订版的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15)第12章第2节指明:高校建筑智能化系统由信息化应用系统、智能化集成系统、信息设施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机房工程等部分构成,并对公共广播系统、会议中心、多媒体教室、专业演播室或虚拟演播室、校门口等功能要求作出了界定。

二、高校智能建筑相关研究回顾

韩宁、寿大云、任庆昌(2002)[2]论述了高等学校智能建筑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并着重论述了在相关专业中加强智能建筑技术教学内容的方法和途径以及智能建筑的实践教学模式。郑守志(2004)[3]论述了我国高校校园智能建筑在办公区域、教学区域、教工住宅和学生公寓、后勤服务四大区域智能化的具体要求。王新军、葛达敏(2005)[4]以复旦大学光华楼为例,分析了智能建筑在高校运用的要求和实践。此外,还有杨婉、武健对智能建筑创新实训基地和管理系统设计进行了研究。自2002年起,清华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众多高校都先后开始招收智能建筑专业的工程硕士研究生,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热点专业。

古今中外对建筑的含义、价值的论述非常形象,如将建筑誉为文化的容器、凝固的音乐、镌刻在石头上的史书、可让人诗意栖居的乐土,《黄帝内经》开篇《宅经》论及“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具有伦理教化的功能,人类的重要思想都在建筑上得以蕴涵。论及智能建筑的道德教育功能,则顺其然在某种程度上发挥着道德教化的精神功能。美国学者詹姆斯·卡特勒(James Cutler)在研究、分析美国1982年以来的学校建筑教育思想后指出,20世纪以来对教育的影响因素非常繁杂,既有稳定的影响因素,也有随时空环境变化的不稳定因子,但学校建筑对教育过程的影响始终存在,可视做最重要的变项之一[5]。

三、道德教育视域下高校智能建筑设计的实践路径

高校智能建筑(该处指广义概念,包括校园规划、校园环境设计、校园建筑)是高校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发展历史的直接见证者,是校园文化传统的时代承继者,高雅、和谐的高校智能建筑自身即作为一门隐性课程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道德品质、理想人格、生活情趣给予提升、陶冶或教化。

(一)发挥制度保障功能,实现校本文化的鲜明体现

个体独特与元素共融、相对稳定与动态发展和谐共存的校本文化是每所高校对自身资源和办学实践进行探索、整合、提升的螺旋式、往复式发展的产物。“校本文化”缘起于英文词语school-based culture,其依赖于学校,以其为根本、基础或依据,起初指学校内部编制的教学材料,包含三重涵义: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它是高校自身独特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的集中体现,亦是高校办学理念、发展目标、历史传统、文化品味、校风校貌的综合外显,具有独特性、排他性,其他学校无法复制或无法轻易复制的文化。[6]

优秀的校本文化,是推动高校内涵发展的强大动力。对于每一所高校来说,关键都必须紧扣“本”字上下功夫,追寻学校本源、体悟学校本性、彰显学校本色、永葆学校本真。高校建筑应着重把握以下方面的要求:一是坚持理念引导,此为魂。深入挖掘、开发利用大学精神背后的内涵理念,在溯源历史源头、发展路径和办学传统的基础上,明确界定高校的办学定位、办学模式、文化资源、文化生态和发展目标等特异性因素。二是秉承科学设计,此为骨。以系统性、前瞻性思维,整体设计和科学规划相结合,全面梳理校本文化资源,提炼高校核心要素和品牌符号,设计、实施、传播高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明确具体建设方向。三是强化制度规范,此为体。在高校章程中充分体现校本文化因子,确立其在这一学校“宪法”中的应有地位,进而建章立制,具体实施,延续制度的生命价值所在,不断完善,使硬性的制度条文逐步内化为师生的思维方式,外化为自觉行动。

(二)发挥精神激励功能,实现文化标识的无缝嵌入

校训、校徽、校歌等学校文化标识分别从视觉、触觉、听觉的角度鲜明地勾画出每所高校自身独特的文化图景,通过这些文化标识,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其中凝结着的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精神内涵和文化精髓,由此成为众多大学生理解和延续大学精神的现实起点。

环境氛围通过文化标识的文化元素影响和熏陶人的成长发展,而且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秉承“校园无闲处,处处皆教育”的理念,通过电子展板、显示屏、条幅等载体张贴、嵌刻校训、校徽、校歌等文化标识,创意设计办公用品、毕业纪念品、校园文化纪念品等,开设校史校情校训课程或专题教育活动,编写出版相关校史校情校友书籍,在校内外征集“大学赋”“校歌”等作品。通过智能建筑信息化应用系统中等诸多媒介载体对其进行阐释,面对不同受众,采用深入浅出、鞭辟入里地解释相关文化标识。现实中此类优秀案例比比皆是,很多学校校领导、退休老领导走上讲台,为师生做专题讲座,倾情演绎校情校史,认识文化传承,追溯岁月如歌、薪火相传的发展历程。2014年8月,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也适时推出“校长说校训”“校训的故事” 专题系列文章,追忆校训故事,追溯学校“根”和“源”。[7]

(三)发挥传承创新功能,实现地域文化的有机融合

地域性是建筑一以贯之的典型特征,建筑不是抽象的,而是和地域文化不可分离,因此,可以说一切建筑文化都是地域主义的。建筑因所处地区的环境气候、地形地貌、材料工艺等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传统的不同,自身亦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地域化特征。地域文化的累积形成地域化的审美价值观,优秀的建筑植根于优秀的地域文化中,两者互相依赖、互相促进。高校智能建筑亦不例外,需要注重文化的地域性表达,提取灵感和符号,实现地域文化的有机融合。[8]

高校智能建筑作为教育功能发挥的重要载体,其建筑空间应注重建筑空间与精神交流,引起人们的共鸣。因此,应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地域文化环境中探寻建筑创作的因子,将富有地域特色的建筑空间进一步抽象处理,总结凝练,形成适合高校教育实际、现代气息浓厚的地域建筑。

注重文化地域性表达的高校智能建筑设计应该在调查分析地域文化和传统建筑的基础上,分析得出地域文化原型,然后进一步提炼出空间实质,在融合校园文化和办学特色的基础上,优化空间组合,演绎时代特征,设计出尊重地域文化表达的高校智能建筑。

(四)发挥文化教育功能,实现地标建筑的精心设计

建筑是一门独特的造型艺术,包容着文化思想、哲学思想、教育思想于其中。高校中具有独特标识的地标建筑其本质上就是服务于文化传播和道德净化的,这点毋庸置疑[9]。别具一格的标识性智能建筑巨大的吸引力、向心力总能给人内心以震撼、给人心灵以洗涤。通过它们,师生才能进而触摸到地标建筑背后文化的氛围、使命的神圣、艺术的美妙、科学的严谨以及大学精神的博大。

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校门、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雕塑亭廊等形象建筑和地标性建筑。高校形象建筑和标志性建筑的个性品质和品牌特色与其带来的文化感染力和育人作用效果的发挥成直接的正相关。另一个层面上,它们早已超出了物质存在的意义,上升为高校人文精神的皈依栖息之地。北京大学的“一塔湖图”、清华大学的水木清华建筑群和“荷塘月色”早已成为人们对其认识的首要元素和核心品牌。学者资中筠对清华大学的就读时光回忆时,就感慨清华大学带给她的首要元素即是其风格独特的图书馆,它和大礼堂已成为了清华园的绝对象征,身处其中,顿生肃穆、宁静,甚至神圣之感[10]。由此可见,地标建筑在高校中的地位之重。

(五)发挥审美情感功能,实现局部细节的伦理教化

建筑具有审美的情感功能,智能建筑亦不例外。建筑物的总体轮廓和周围的环境共为一体,产生宏伟、壮阔,亦或秀雅、华丽的感觉。其他诸如对称、节奏、质感、色彩、装饰雕刻等细节都给人以不同类型的美感。建筑的美感可以激发人们去创造美,可以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审美享受和愉悦快感。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以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精巧的设计布局来陶冶情操、铸造心灵,达到讲修养、重教化的旨归。选址注重依山傍水,选取匾额、楹联、碑刻及富有寓意的雕刻装饰,将人生哲理、道德修养、家训族规等价值观念注入建筑之中,融合一体,“意向共存、善美同一”[11]。高校智能建筑亦可以利用建筑形态与光影、色彩、声像等环境因素,辅以小品、雕塑、雕像、碑刻等,将整体布局和局部细节相协调,实体象征和抽象隐喻相融合,打造意象共存、人文充沛的校园智能建筑环境。

在校园建筑设计实践中,将曲面、曲线、抛物线等美学因子进行艺术性阐扬,可以含蓄地给人以起伏连绵的山峦、清风吹拂的湖水,获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温柔、委婉、幽雅的艺术美感。在师生过往的道路旁,适当构建若干凹形空间,围以栏杆,亦可增加停滞时间,便于交流。美国的伊里诺工学院以单廊教室围绕两个风景庭院,增加校园公共交往空间。日本许多校园则通过舒适的座椅、沙发等小构件,为师生提供停留、小憩、交谈、游戏的场所。

在现代高等教育中,智能建筑占比、作用愈来愈大,其教育功能的发挥也愈加重要。设计和谐的建筑文化环境,践行道德教育理念,增加文化心理积淀,促进文化观念形成,最终对师生的行为进行规范、铸塑,形成持久性影响。因此,追踪当前高校发展新形势,实现智能建筑、校园文化、教育规化协同发展、和谐共荣,建构智能化、信息化、人文化、生态化的校园建筑环境,着力发挥高校智能建筑文化的道德教育功能。

[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智能建筑设计标准[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5.

[2]韩宁,寿大云,任庆昌.高校智能建筑学科的发展状况[J].高等建筑教育,2002(3):21-23.

[3]郑守志.我国高校校园智能建筑的发展[J].职业技术,2004 (11):50.

[4]王新军,葛达敏.浅谈高校智能建筑[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5(9):103-104.

[5]郑明仁.大学校园规划整合论[J].建筑学报,2001(2):59-64.

[6]倪筱荣.论校本文化及其建设路径[J].教育学术月刊,2012(11):37-39.

[7]韩延明,徐愫芬.大学校训论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195.

[8]钱锡栋,翁智伟.文化建筑的地域性表达——永嘉县公共活动中心创作回顾[J].华中建筑,2012(7):63-66.

[9]卡斯腾·哈里斯.建筑的伦理功能[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1:32.

[10]资中筠.清华园里曾读书[J].读书,1995(1):8-15.

[11]韩增禄,何重义.建筑文化人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57.

Intelligent Building Designs in the Universities from Moral Education Perspective

Cui Lei, Shao Xiao-fen
(Tongling University, Tongling Anhui 244000, China)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intelligent buildings,based on modern technology,should reflect the cultural heritage and artistic charm,highlighting the function of moral education,create a pleasant education environmen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intelligent buildings,and designs practice paths of intelligent buildings from moral education perspective:play system security functions,to achieve vivid reflect of school-based culture;play spirit incentive function,to achieve seamlessly embedded of culture logo; play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function,to achieve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regional culture;play culture and education functions,to achieve well-designed landmark;play aesthetic emotional function,to achieve ethical education of local details.Finally,intend to reflect the education aims of universities from the side perspective,to achiev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education.

moral education;intelligent building;school-based culture;culture logo

G641

A

1672-0547(2016)06-0070-03

2016-08-17

安徽省教育基建学会2014-2015年科研重点课题“道德教育视域下高校智能建筑设计”(1409-3);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皖江城市带工业遗产廊道构建与城市发展研究”(SK2016A0922);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名师工作室(辅导员)项目“‘铜草花’网络德育指导工作室”(Szzgjh1-2-2017-23)

崔 磊(1982- ),男,安徽萧县人,铜陵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邵晓芬(1981- ),女,浙江温州人,铜陵学院职员,硕士,研究方向:建筑与文化。

猜你喜欢

智能建筑道德教育建筑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智能建筑机电设备自动化技术
智能建筑中的建筑设计研究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智能建筑自动化设备安装技术的应用探讨
“微时代”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