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加快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的现状与前景分析
——以福建师范大学为例
2016-02-13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福州350000
周 颖(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福州350000)
高校加快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的现状与前景分析
——以福建师范大学为例
周颖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福州350000)
[摘要]开展国际化办学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由之路。本文拟以福建师范大学为例,分析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学校国际化进程的现状,指出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办法与措施。
[关键词]高校;教育;国际化进程
扩大开放,开展国际化办学,是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由之路。福建师范大学(以下简称福师大)充分利用福建改革开放的区位、政策独特优势,不断拓展对外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在发展过程中着力注重开放办学的内涵发展、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努力实现以开放促改革、谋发展、提质量。
一、学校对外交流合作取得的成绩
(一)国际交流与合作稳步发展
福师大作为一所百年学府,地处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面向东南亚。学校充分发挥福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中央支持福建加快发展的政策优势,认真贯彻“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教育国际交流活动日趋频繁。目前,已与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外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与国外高校和研究机构新签、续签校际交流协议141个,与100多所国外高校和教育机构保持合作交流关系。
(二)港澳台交流取得成效
学校充分发挥区域、学科和人才优势,旨在建立海峡两岸教育与文化交流、合作的前沿重镇和重要平台。福师大是教育部批准的全国最早2所实行对台单独招生的试点院校之一。对台交流坚持先试先行,2009年以来深入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该项目已拓展到12个专业,培养规模达1718人。与四十多所台湾高校、机构签订交流合作协议,两岸人员来往互动化、常态化。先后承办教育部、国台办、团中央等部门的“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两岸大学生闽南文化研习夏令营”、“百名台湾大学生八闽行”、“闽台青年‘朱子之路’文化研习夏令营”等活动,增进了两岸青年大学生的情感和友谊。2012年以来,坚持每年选派优秀青年管理干部赴台湾高校研修。拥有福建省唯一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闽台区域研究中心。此外,我校与香港浸会大学签署了“3+2”本硕连读、联合培养博士生协议,目前该项目已经启动。与澳门科技大学签订了校、院际交流合作协议联合培养硕士生,参加该项目的本科生可以免试录取为澳门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
(三)学生出国留学范围不断扩大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5月的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中指出:留学人员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的方针,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以多种形式为国工作。高水平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应该是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创新型人才。学校连续数十年向日本琉球大学、日本樱美林大学、日本京都信息大学院大学派出共计138名交流生;22名在读研究生赴英国伦敦大学金匠学院学习,获得伦敦大学硕士学位;52名软件学院学生赴英国阿尔斯特大学、阿伯斯特威斯大学、赫瑞特瓦特大学学习。此外,通过校际合作选派,共有86名本科生得以前往美国北爱荷华大学、阿肯色州立大学、莫瑞州立大学、富勒顿大学等高校学习一年或更长的时间。同时,学校通过与SAF海外学习基金委与BSK德国大学联盟等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合作,扩大交流平台,提升合作层次,选派优秀学生赴美国加州大学等国际知名学府学习。
随着“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出台,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紧实施互联互通战略,互派留学生在其中将起到重要的人才储备和互联互通作用。虽然近年来我校留学人数迅速增长,分布越来越广,但主要还是集中在美、欧、澳、日等发达国家与地区,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学生较少。从2016年开始,学校拟从短期项目着手,推出赴俄罗斯伏尔加格勒国立技术大学、波兰奥波莱大学、捷克大学暑期项目,让学生有机会到“一带一路”国家体验10天到6周不等的东欧文化与异域风情。
(四)国外引智工作扎实推进
随着高校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学校引进国外优质的智力工作在规模与层次上都有了显著提高。学校着力利用优势资源,以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为依托,吸引高层次人才来校扩充学校师资力量。在建立并完善外教管理机制的前提下,拓宽聘请渠道,严把聘请质量关,建立健全外教工作评估与激励机制。十二五期间,学校共聘请语言类海外教师46人次,专业类海外专家10人次,短期讲学专家187人次。其中语言类教师主要服务于外国语日常教学,专业类海外专家主要服务于地理、生物、软件等学科领域。
(五)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不断增多
中外合作办学是学校提高教育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形式和途径。借鉴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成为福师大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海外教育学院与日本京都信息大学院大学联合开办的数字媒体技术和网络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两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获教育部批准。此外,还有校际之间学生双向派出的联合培养的项目:软件学院与英国阿尔斯特大学联合办学项目、与英国阿伯斯特威斯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与赫瑞瓦特大学联合办学项目;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地理科学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与芬兰应用科技学院联合办学项目;外国语学院与英国伦敦大学金匠学院双向联合办学项目等。
(六)师资国际化水平呈上升趋势
将国际化学习和研究经历纳入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和岗位聘任条件中。通过“双语教学培训”项目、高层次创新人才出国(境)访学项目,先后选派数百位教师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高校进行访学或培训。通过教师访学和留学在国外研修学习的方式,极大提升了学校的师资国际化水平。
二、国际化建设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对国际化认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从总体情况看,学校已经将开放办学、不断提升国际化水平当做办学的要求充分体现在学校的“十二五”规划中。但由于校内各单位开放办学工作发展不平衡,部分教职人员未能充分认识到开放办学在高水平大学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无法自觉地将工作放在全球背景和国际同行中去考量,全局观念欠缺,管理与服务不到位。相关职能部门对于学校外事工作缺乏充分认识与默契配合,服务无法跟上国际化进程的步伐,遇到困难甚至出现相互推诿的个别情况。
(二)国际化的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拓展和挖掘
在行政管理层面,学校缺乏具有开阔国际视野、了解国际规则、熟悉国际教育的管理干部。在教学科研层面,拥有国际影响力的学科和学者有限,学术创新能力与竞争力亟待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对外交流的水平与层面都不高。此外,学校合作的高校数量虽多,但世界一流大学所占的比例少之又少;校际间签署的合作协议不少,但有实质性内容和能够落实的不多。总而言之,多项衡量国际化水平的指标与高水平大学的相关要求有很大差距,国际化工作仍有不少的拓展和提升空间。
(三)国际化体制机制不够完善
适应国际化建设的体制机制以及支撑国际化建设的管理和保障体系亟待完善和加强,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亟待进一步加强。服务、引导、激励教师参与国际化的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为加快师资队伍的国际化进程,学校尤其重视加强对青年骨干教师出国深造的派遣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老师或因为个人出国意愿不强,或因为外语能力不高,造成教师出国学校交流的成果有限。鼓励学生出国留学交流的环境有待近一步改善。近年来,对外交流学生规模不断扩大,但由于留学成本高与学分对换难等现实问题,优秀学生出国留学、游学的比例反而不高。部分学生对外出学习缺乏明确的认识与合理的规划,把宝贵的学习机会错误地理解成长期的出国旅游。
三、今后的工作思路
(一)转变观念,坚定国际化是建设高水平大学必由之路的办学理念
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用国际视野来把握和发展教育已成为历史的必然。把学校前景发展放在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下去统一规划,才能站在更高的起点,赢得更为丰富的发展资源与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完善规划,推进学校和学院国际化工作的有序开展
高等教育国际化也意味着高校竞争的全球化,学校出台了《福建师范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制订了具体目标、实施办法和保障措施。鼓励二级学院发挥本单位的优势与特长,充分调动教师在国际化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结合实际制定推进规划,细化具体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和职责。做到工作推进上有责任人,方法步骤上有“路线图”,任务落实上有时间表,确保学校国际化工作系统有序地加以推进。
(三)建立机制,努力推进国际化进程
完善开放办学管理体制,改革原有外事工作主要集中在外事部门的单一管理的体制,建立“学校为主导、学院为主体、学科为依托、师生参与”的全方位对外合作交流工作体系。研究制定与高水平大学建设相适应的开放办学发展规划,实施目标责任管理,制订开放办学评价指标体系,纳入学院年度考核内容,充分调动学院开放办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贺俊.我国高校应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48-55.
[2]王辉耀,苗绿.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5)[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1-3.
[3]晏志新.江西省高校办学国际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2:48-54.
[4]张秋杰.我国地方高校国际化发展路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23-36.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046(2016)2-016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