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河南高校应用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2016-02-13时华玉信阳农林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时华玉(信阳农林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河南高校应用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时华玉
(信阳农林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摘要]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环境下,河南高校得以长足发展,尤其关注高校人才的培养模式。应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新形势下高校培养人才的基本方向。本文在分析河南高校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趋于模糊化与大众化、外语专业现行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和师资力量薄弱,缺乏双师型的教师这三方面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精准的目标定位,调整课程体系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确保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合理的考评体系保障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四个方面的人才培养策略。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建设;河南高校;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策略

2012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建设中原经济区拥有了纲领性文件。《规划》中提出,挖掘中原历史文化资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升全球华人根亲文化影响力,培育具有中原风貌、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贾康等(2011)认为,这一定位通过推动中原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规划》中强调“引进国内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创办高品质的综合性和专业性大学,培养优秀的应用复合型人才,适应时代和市场的发展需求。”这些都为河南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提出了要求,也提供了政策指导。

应用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则是顺应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潮流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提出21世纪要培养的是“语言基本功扎实、知识面宽、思路开阔,有一定相关专业知识,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Johnson Keith(2012)认为,应用型人才并非是从事学术研究性工作的研究者,应用型人才更侧重于承担起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生产的任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应用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不单单是理论知识的构建,应该彻底改变纯语言能力培养的理念,注重外语与其他学科或者行业的交叉使用,如法律、商务、医药等行业的专门外语实践能力的培养。Maria(2012)也认为,应用复合型外语人才应具备扎实的外语基础知识、较强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以及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等特征。

一、河南高校外语人才培养现状

笔者在前期阅读相关文献和搜集河南大学、郑州大学等河南省30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总结了河南高校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归纳为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趋于模糊化与大众化,外语专业现行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和师资力量薄弱,缺乏双师型的教师这三个方面。

首先,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趋于模糊化与大众化。就笔者对30所河南高校的研究发现,这30所高校全部都开设了英语专业,而且英语专业成为每所学校的优势专业。其中的原因令人深思:21世纪兴起的英语热使各大学争相开设英语专业,然而,培养的英语专业人才质量如何读者不得而知。实际上,笔者在研究过程中电话采访的几位高校负责人表示“目前,外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趋于大众化,培养目标也近乎于模糊化。省内高校受制于缓慢的经济发展和狭隘的就业市场,一直延续早期培养学术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而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市场对于高素质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纯语言技能外语人才已经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甚至可能被社会所抛弃。”事实证明,知识过窄的纯英语人才确实无法在多元化发展的社会中立足。

其次,外语专业现行的课程设置不合理。通过对30所河南高校课程设置的对比,笔者发现外语专业大一大二以听、说、读、写的基础课程设置为主,大三开设语言、文学、翻译等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即大部分院校都开设常规的专业课程,很少有学校在大一、大二开设如法律英语、商务英语、医药英语等交叉和融合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不利于外语专业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单一的课程可能使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也得不到提高。尤其是外语翻译方向的人才培养,大三开设的笔译和口译两门课远远落后于市场对于外语翻译类人才的需求,笔译和口译这两门课程只是一门系统的理论知识课程,甚至一些基本的翻译技巧都很少提到,而学生走出校门却要面临各式各样的翻译资料。因此,合理的课程设置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学校应尽快改变现有的课程设置,向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及港澳台高校学习。一是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尝试把原来在大三开设的笔译和口译等课程提前讲授;二是适当安排学生在学习完这些课程后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亲自通过实践来考评自己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三是学校把具有前瞻性且适合毕业生市场就业的课程实施到学校,学校要建立适当的教学辅助机构来调研和预测学生的就业情况,在专业设置上要紧跟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趋势,让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学有所获。

最后,师资力量薄弱,缺乏双师型的教师。调查结果显示,30所河南高校中拥有双师型教师仅占所有教师的20%。教师队伍是高校的重要资源,决定着高校培养学生的质量高低,是培养人才的关键因素。外语教师队伍目前的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数量还不够,大部分高校外语教师的课时量都远远超过了基本课时量,教师的授课任务量较大,这可能导致一部分教师体能不支,没有足够的精力照顾到每一位学生。二是教师队伍具有较高的学术科研能力,但缺乏一定的实践应用能力。目前社会对于外语人才的要求也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相应要求,学术型教师能满足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需求,但培养的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三是教师队伍整体职称层次不高,教师队伍高级职称偏少,年轻教师在整体教师队伍中占比例大,学历层次较好,大部分年轻教师具有较高的科研能力,但是也需要经验丰富和职称较高老师的带领和帮助,具有中级职称的年轻教师具有尽快提升职称及科研能力和环境。因此,双师型外语教师的缺乏也是造成目前外语人才缺乏的原因之一。

二、外语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策略

刘文俊(2012)认为,应用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是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学校提高声誉和教育质量的关键,决定着专业的未来发展,影响着专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笔者在前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外语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精准的目标定位,调整课程体系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确保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合理的考评体系保障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第一,精准的目标定位。思想决定行动,目标确定行动的方向。因此,准确的目标定位是关键。这里的目标包括院系目标定位、专业发展方向定位、教师授课定位和学生发展方向定位。培养应用复合型的外语人才,首先院系应定位于应用型而非学术型;外语专业的发展方向应该更侧重于宽口径而非窄路子的课本理论知识;教师的授课目标不再是满堂灌课本上的陈旧理论知识,而是与时事结合紧密的专业实践技巧;学生不仅要学习书本上传统的理论知识,而且须倍加努力抓住每一个实习实践、检验外语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机会。这四位一体的目标只有落到实处,学生的整体素质才能有质的飞跃,培养应用复合型的外语人才亦并非难事。

第二,调整课程体系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鉴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外语专业的课程需要做适当的调整,打破传统两年理论基础知识和一年专业知识的学习结构,建议尝试进行“1基1专2实践”的课程体系:1年基础知识学习,1年专业知识学习,2年的基地实习。基于大部分外语学生较强的学习能力,可设想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年限进行调整,适当延长实践实习的有效时间,毕竟大部分的理论知识需要在实际环境中进行加强,学生的理论知识结构也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改造。

通过对30所河南高校的教师队伍研究发现,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较弱,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也势在必行。笔者建议采取高校创造培训机会、教师主动学习的途径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鼓励教师在站稳讲台的同时积极参与到科研活动中来,并积极开展与实践结合紧密的科研项目,让学生也参与进来,开拓学生的创新精神;积极推行“老人带新人”的传统方法,鼓励有经验的名师进行精品课程的建设,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给新教师指点迷津等。

第三,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确保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的“填鸭式”课堂教学已经不适应新时期学生对于知识的需求,而且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外语学习不像其他学科的学习,外语有其独特的特征,外语的特点也给外语学习增添了不少国际化色彩。因此,美国的开放式课堂和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值得中国教师学习,激发中国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课堂的积极参与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数字化时代的多媒体教学也增添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同时能够将无形枯燥的理论知识通过有形的多媒体呈现出来,丰富了课堂知识。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千万别让多媒体占据了课堂的主角。

第四,合理的考评体系保障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评价的基本方向应着眼于每个人的个性,应尊重个性,看到人的能力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合理的考评体系应该摒除单一的文化课分数评价方式,同时应该建立德、智、体多元化的考评体系。应用型的外语人才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笔者建议建立严格统一的“校企考评体制”,而且注重企业评分在体制内所占比重,通过这种外部管理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意识。

河南是中原大省,河南的高校教育质量急需提高。河南高校关于应用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应该紧紧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契机,提高外语人才培养质量,将培养的外语人才输送到全国各地甚至全球。本文笔者提出精准的目标定位,调整课程体系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确保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合理的考评体系保障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四个方面的人才培养策略,供各位专家和学者参考。具体的操作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这将是笔者研究团队下一阶段的主要研究任务。

参考文献:

[1]Johnson Keith.An Introduction to Foreign Learning and Teaching[M].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2.

[2]Maria Aurora Correa Bernardo,Jude Butcher,Peter Howard.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Community Engagement in Higher Educ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2012(7).

[3]贾康,钱国玉,苏明等.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全局意义、历史机遇及优劣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11(43).

[4]刘文俊.地方高师院校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以贵州为例[D].四川外语学院,2012.

[5]喻新安.中原经济区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立项时间:2015.9,课题名称: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河南高校应用型、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5240041038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046(2016)2-01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