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子的小康思想与当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6-02-13余粮才
余粮才
(天水师范学院 陇右文化研究中心,甘肃 天水 741001)
论孔子的小康思想与当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余粮才
(天水师范学院 陇右文化研究中心,甘肃 天水 741001)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时代,孔子认为与“禹汤文武成王周公”之时相比,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溃”,所以他“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提出小康社会的理念。之后,小康生活成为历代民众追求的最高境界,不同时代的政治家、文人知识分子等提出了与小康社会相关的理念。当代小康社会与孔子小康思想一脉相承,它是在合理地继承与批判地吸收历代小康社会思想,并基于中国实际情况,经过严谨与科学地分析而提出来的。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小康社会必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广大民众的庄严承诺。
小康社会;全面建设;时代升华
“小康”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小康社会的概念孔子提出的,是比大同社会低一层次的次理想社会形态。从小康社会理念提出以来的两千多年中,历朝历代政治家、思想家以及文人对这个词汇的内涵不断充实和发展,小康作为人们对一种美好生活的向往,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性格和文化精神的组成部分,构成中华民族的理想和信念,并由此形成了特有的小康情结。在当代,小康社会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背景下提出来的。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构想,到20世纪末,中国社会基本实现了小康。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一步深入,小康社会的概念与实践也注入了当代新的思想和内涵。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成为当前国家最为紧迫的政治任务。中共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目标。“建成”与“建设”虽一词之差,但意义深远。本文以孔子提出小康社会概念与思想为基础,追根溯源,寻找小康思想的历史根源;展望未来,讨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孔子小康社会概念与思想的提出
在《诗经·大雅·民劳篇》里,“小康”与“小休”“小息”“小愒”“小安”四个词汇平行出现,这是小康一词最早出现的古代文献,这几个词表达的意思都是老百姓已经很辛苦了,规劝统治阶级要善待他们,“汔可”“小康”、“小休”、“小息”“小愒”、“小安”,最终达到国家富强,政治清平,四方安定,长治久安。“小康”意在劝诫当政者,老百姓辛劳耕作,已经太累了,要让广大民众休养生息,劳逸结合,这样才能达到长治久安。显然,这里的“小康”一词并没有表现出社会发展形态上的内涵。
小康作为一种社会发展形态的描述,出现于《礼记》中的《礼运》篇。《礼记》是古代中国重要的一部典章制度书籍,《礼运》篇实际上是儒家政治思想和历史观点集中体现。该篇通过孔子与子游的对话经过,阐述了孔子关于“大同”和“小康”思想。孔子认为,在夏朝以前,曾经出现过一种“大同”社会,其具体模式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1]孔子在这里描述的这种现象,实际上是一种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想象。这种理想社会,在政治上实行全民民主,在经济上实行财产公有制,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没有盗窃犯罪,社会保障完善,人们过着和平安定的生活。孔子认为,这种大同社会只有在三皇五帝时期存在过,是理想化社会形态的典范。康有为指出,孔子是在假托尧舜等古圣先贤的言论行事,其目的是为托古改制。[2]这也成为历朝历代中国政治家与文人知识分子共同努力追求的理想境界,在后世多以口号或文人作品的形式呈现,如陶渊明、洪秀全等。
这种大同社会形态是空想中的社会,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实现的。孔子向往的是大同社会,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指出:“孔子生据乱世,而志常在太平世,必进化至大同,乃孚素志,至不得已,亦为小康。”[3]孔子在论述大同思想的同时,指出自夏朝以来,国家进入了小康社会,尤以“禹汤文武成王周公”“六君子”为最,他指出:“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是谓小康。”[4]在孔子看来,进入夏朝以后,大同社会遭到破坏,代之而现的是一种以“天下为家”的小康社会。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溃,小康社会难觅踪影。大同社会作为一种理想的社会,由于受条件限制,在当时环境下是不可能实现。因此,孔子推崇“禹汤文武成王周公”,提出恢复周礼,欲实现大同理想,先要实现小康社会。可见,孔子提出的小康社会是人们在实现大同理想社会时的一种过渡形态,是在当时条件下人民追求的退而求其次的现实目标。孔子在《论语》中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以及“家天下”等思想,与在这里对小康社会的描述,相互照应。孔子对小康社会的这一阐述,后来在儒家学说占主导地位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成为古代中国民众向往与追求美好社会形态的期盼,同时,也被历朝历代思想家、政治家以及文人知识分子不断地诠释、继承,最终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中,成为中国古代经典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大变革的时期,伴随着各家学说纷起,思想空前活跃,形成百家争鸣。各个学派围绕自己的学说,设计了各自理想的社会蓝图。如老子提出的“小国寡民”,庄子提出的“无何之乡”等,关注老百姓,没有考虑到上层建筑的利益,注定得不到统治阶层的认可,成为根本不可能实现社会的理想;作为农民出身的墨子,在诸侯纷争、战事频仍的年代提出了“兼爱”“非攻”“尚同”等社会理想,也是一位站在最底层劳动者和社会弱者的立场上说话的人,其社会抱负自然也无法实现;韩非子推崇武力,倡导为专制君主提供富国强兵的思想,难以得到广大民众的认可,其治国思想仍然难以实现,和同一时期的这些思想相比,孔子小康的思想与古老的中国以家为核心的社会构成、以农业为主的农耕文化传统有更密切地关联,它有着氏族血缘宗法制度的深厚基础,因此能在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小农经济为本位的封邦建国社会中得到统治阶级的认可,并始终保持现实的力量和传统的有效性。春秋时期,孔子曾周游列国,到诸侯国宣传他的治国思想,曾经得到了封建统治者的接受,也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普遍认可,但由于触及到一些官僚阶层的既得利益,遭到了他们的抵触,一直到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独尊地位开始形成,孔子提出的小康社会及其相关思想也就一跃而成为中国古代影响最为深远的理想社会模式之一。
二、孔子小康思想的渊流
周王朝发迹于渭水上游,带有浓厚农耕文明遗留,在征服了曾经一度强盛的殷商奴隶制王朝后,为了加强统治,在经济、政治方面进行了改革,形成了迥异于商时期的政治结构、经济结构,也自然继承了他们原有的氏族宗法制习俗规范,在此基础上,改造、推广、运用为领主封建制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基本准则。在意识形态方面,周王朝的上层统治者们(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等人)一改夏商以来敬鬼神的思想,提出“敬德保民”政治路线。“敬德”是因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尊敬有德之人,才会得到上天的保佑。“保民”,是因为“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实际上为保社稷、保国家。“敬德保民”的具体实施方式就是“制礼作乐”,让民众在基于氏族血缘关系的“亲亲”之上,再融入反映领主封建制国家等级秩序所要求的“尊尊”思想。
到了春秋时期,孔子继承了周王朝的思想,自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开启了自尧舜禹以降、夏商周三代以来文明的传承。其基本框架为: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父系血缘宗族社会人际结构,提倡仁义道德价值理念,形成以德配天命、以德治天下的政治理念。孔子认为,这种文明的典范时期是尧舜禹时代与周文王、周武王时代,是故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在孔子看来,尧、舜、禹、汤、文、武等均为圣王明君,他们的治世之道为“明王之治”“大同之治”,这些思想,是当下救世治弊的良方。反映了孔子时代的思想家们对远古氏族社会圣王明君治国思想的追忆、怀恋、憧憬和向往之情。
春秋时期是思想空前开放的时代,被德国哲学家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称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一时期是中国社会历史大变革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封建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政治上,奴隶制的旧秩序因诸侯常年争霸与战争而土崩瓦解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和痛苦的同时,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合,加快了社会统一的进程,也加快了社会变革的步伐;思想上,由于社会的变革,促成了思想的空前活跃和文艺的繁荣。孔子所处的时代,正是西周礼乐制度被摧毁殆尽之时,各诸侯国之间为争夺土地和人民互相不断,百姓因此而遭受无尽的灾难。孔子在此背景下推崇西周的礼乐制度,认为广大老百姓的痛苦的源头就是礼崩乐溃。主张恢复周“礼”,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的价值准则,在社会发展方面提出弃“大同”理想而求其次的“小康”思想。孔子的思想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在周游列国宣传治国思想时,一度被一些统治者认可,但因触及到了一些既得利益统治阶层的权利,被多方阻挠,最终没有被采纳。
孟子谏梁惠王道:“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5]可以看作是对“小康”概念的具体化。东汉末年,何休作提出朝代发展“三世”之说,即社会治乱兴衰皆经由“衰乱世”至“升平世”,再至“太平世”,这里的“升平世”,与孔子小康社会基本相同。宋代洪迈指出“然久困于穷,冀以小康”,贫穷与小康相互对立,小康这一概念发展为人们摆脱贫困、追求富裕的现实愿望。朱熹赞同孔子小康思想,提出“致小康而不足以致大治”,他认为“大同”相当于“大治”,“大治”社会高于小康社会。只要有如“禹汤文武成王周公”那样的“大贤”,实行“王道仁政”,小康之世就可以实现。在朱熹的眼里,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开元盛世”等都应该算是小康社会的具体表现。
近代以来,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在救国救民道路上不断探索。洪秀全设计了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的理想大同世界。康有为继承了何休作的“三世”之说,他在《大同书》中详细论述了社会从“据乱”到“升平”到“大同”的发展过程,希望最终建立一个国家消亡、财产公有的大同理想社会。孙中山认为“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6]他在继承中国传统大同思想的同时又吸收了近代西方社会主义的一些观点,提出了“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理想。以上论述中,虽然没有明确使用小康社会的概念,但他们对理想社会的描述都体现了对和平安康、共同富裕社会的向往和追求,这些思想,都是当代小康社会思想的重要渊源。
三、小康社会理论的时代升华
当代小康社会是在批判的继承与吸收历代小康社会思想基础之上,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它发端于邓小平同志在20世纪末期提出的要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其具体含义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发展,让全体中国人民过上殷实幸福生活的一种状态。这一内涵充分考虑到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现实,也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实现工业化的目标都有充分的考量。因而它既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康之道,也是一个具有面向世界和未来,富有全球化时代的理念。当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孔子提出的小康思想一脉相承。这在当代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不是偶然的,是历史发展的逻辑必然。
孔子提出的小康社会思想,是在中国古代自给自足的经济条件下,对比较宽裕生活状态的期盼,是典型的知足保守的小农经济,其核心为“敬德保民”,具体实施方式就是“制礼作乐”,由于受到所处时代的局限以及个人认识能力的限制,缺乏也不可能对人类社会发展做出更深刻的规律性认识,故没有对广大老百姓如何才能通过具体的行动才能达到小康社会予以清晰的回答。逮至康有为,尽管他对我国以往的小康社会理想进行了加工和扬弃,将小康认为是一个社会从乱世到太平盛世的必须经历的阶段,但改良主义者革命不彻底的天生缺陷也局限了他不可能对真正意义上的小康内涵及实现途径提出富有洞见且符合规律的解释。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倡导实业救国,试图用开办工业的办法实现国富民强,进而趋于小康一途。也由于政治窳败,国家分裂而缺乏稳定的生长土壤,特别是他未能有效的将建国的政治目标和实现小康社会的民生理想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因而实现小康社会也就流于一种空想。
统观当下,当代小康社会理念的设计是紧密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结合在一起的,无论其内涵还是外延,都是极其清晰的。它是指中国社会主义初阶阶段,生产力水平还不高,在解决人们温饱问题的同时,老百姓生活水平还不够富裕,在收获丰衣足食、民众安居乐业、生活舒适便利、精神健康充实等方面尚未达到时而需继续努力建设以达到的一种程度。
正是基于中国当下的客观实际以及严谨的科学分析,我们的小康社会理念与设计不仅合乎中国现实,在指标设计上具有可衡量性,在实现手段上也极具科学性,也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它承上启下,连接着温饱和现代化两端,是一个以人为本、全面、和谐发展的特殊历史时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社会主义中国,广大人民当家作主,小康社会才能真正实现。
当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念设计,和以往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既不是建立在如上古奴隶制社会以原始的生产资料私有的基础之上,亦非建立在封建社会的农耕文明之上,当然更不是建构在以实业兴国为目标的“大工”、“大商”的资本主义社会中,而是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之上,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中。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以民为本,关注民生,不仅能使绝大多数家庭成为小康之家,过上幸福的小康生活,而且能使整个社会全面进入小康阶段。
四、当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无论是认识还是实践,当代小康社会建设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首次提出了“小康社会”的概念,他说:“我们的四个现代化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并以此来描绘中国的现代化蓝图,他把四个现代化进行了量化,到20世纪末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实现小康水平。到了1986年,邓小平同志进一步用更通俗的话语说明“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并对其内涵做了具体的解释。此后,建设小康社会就成了中国共产党主要奋斗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标志。特别是中共十二大以后,小康社会的概念不断被阐释和升华,成为施政纲领,且内容不断丰富。中共十六大提出,在21世纪前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使全国人民都能够充分、稳定地享受小康生活,为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中共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中共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构建了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系,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从初步“解决温饱”问题到达到“小康水平”,从实现“总体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循序渐进的动员令,到中共十八大时,中国设计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这种循序渐进的设计,既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为实现民富国强的中国梦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和准确的历史方位。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指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中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5]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党的十八大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5]要在21世纪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任务非常艰巨。只有全面深化改革,释放改革红利,推动法治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才能保持中国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势头,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当代建成小康社会是自孔子提出小康概念以来,历代政治家、学人等在追求小康梦想中不断发展与完善的一个概念。当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孔子小康思想一脉相承。当代中国已将建成小康社会作为施政纲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公有制为基础,不断提高社会发展水平,几千年来的小康社会理想方可建成。
[1]王国轩,王秀梅,译注.孔子家语[M]北京:中华书局,2011.
[2]康有为.民国丛书第四编:孔子改制考[M].上海:上海书店, 1992.
[3]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5.
[4]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802.
[5]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2-18.
〔责任编辑 王小风〕
On Confucian Well-off Thought and the Contemporary Building of Well-off Society in a Comprehensive Way
Yu Liangcai
(Research Center for Longyou Culture,Tianshui Normal University,Tianshui Gansu741001,China)
Confucius lived in an age of changing and he proposed the concept of well-off society.From then on the a relatively comfortable life became the general public’s forever pursuit.Politicians and scholars in different times came up with different ideas related to the thought.The contemporary building of well-off society is raised according to the physical truth in China,and will surely come true,which is also a solemn promise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to the Chinese people.
well-off society;comprehensive construction;subliming
G122
A
1671-1351(2016)06-0007-04
2016-08-23
余粮才(1973-),男,甘肃张家川人,天水师范学院陇右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士,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