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与社会治理协同机制研究

2016-02-13颜彩媛赵曙光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8期
关键词:志愿志愿者协同

颜彩媛,文 萍,赵曙光

(淮阴工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1)

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与社会治理协同机制研究

颜彩媛,文 萍,赵曙光

(淮阴工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1)

高校青年志愿者参与社会治理是社会治理主体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与社会治理之间存在共同的逻辑基础,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本文在分析二者的内在逻辑性的基础上,从协同机理、协同构建、协同实现三个层次构建二者之间的协同机制。

高校;青年志愿服务;社会治理

社会参与是现代化进程对公民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将志愿者力量创新性引入社区建设”。这是历届报告中首次将志愿者组织列入社会建设的格局中。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也提出:“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重大任务,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以其创新性、教育性的独特优势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正在对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与社会治理的内涵及其内在逻辑

公共治理理论强调参与主体的多元化,社会治理即通过各主体互动参与过程,在复杂的社会系统中实现社会自治。社会治理不是一种正式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过程。志愿服务是公民基于道义、良知、责任,利用自己的时间、知识、技能和资源,为服务社会、改善社会、促进社会进步所提供的一种公益性的服务。志愿服务的实质就是公共服务,承载着服务社会,改善社会的功能,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社会治理理论是在社会问题复杂化、多元化、国际化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在处理社会事务方面逐渐出现“政府失灵的现象”,国家从传统的统治模式向治理模式转变是建立公民社会的必然要求。同时公民的自主意识增强,要求参与社会事务的管理,为公民参与社会治理准备了主观条件。高校青年志愿者是具有较高素质,自愿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在校大学生个体或群体,大学生志愿服务是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载体。同时,社会治理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社会实践的舞台,二者之间存在高度的耦合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二、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与社会治理的协同理论基础

道德主体理论认为,道德教育应培养具有道德能动性、意志自由的道德人格,而不是在毫无理性思考、毫无自觉意识的情况下对道德的盲从,或对权威、外力的被动服从。它激发个体的自我需求、自我教育的内在驱动力,培养他们面对道德情境、道德问题时自觉的做出理性思考、判断和选择的能力,主动地将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行动,并对自己的道德行为及结果负责。该理论支持志愿者在提供志愿服务时的主体性,帮助别人不是为了某种目的的作秀,也不是在组织的压力下所做出的选择,而是志愿者在道德责任和道德意识的支配下,发自内心自主做出的决定。大学生志愿者是未来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培育其道德主体性意识和志愿意识,提高其参与社会治理的自觉性,有助于社会公共精神的培育。

志愿服务的义务理论。康德认为,道德行为应该是出于个体的义务而做出的,道德就是出于义务而履行义务,只有“无私利他”才是道德的行为。该理论支持志愿服务应是公民的义务,这种评价标准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功利主义理论以结果为取向,密尔衍生出利他主义的利己主义观念,即帮助他人的动机本质上是一种利己主义,功利主义的道德在于人们能够为他人而牺牲自我利益。个体的利他行为都带有一定的利己目的,道德行为最终都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只有在自身利益动机的驱动下,所产生的驱动力才足以使个体持续做出利他行为。

社会治理理论强调的是社会多元主体的参与,依据社会协同理论来看,社会协同是社会各主体之间的互动。各层公民都可以发挥社会主体的作用,有序参与社会治理,自行做出道德行为,从而达到社会各系统形成自组织的有序结构。

三、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与社会治理协同机制

社会有序治理离不开高校青年志愿者的参与,如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与社会治理之间形成全方位的协同机制,推动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将会产生1+1>2的效果,因此,有必要从协同机理、协同构建、协同实现三个层次构建协同机制。

(一)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与社会治理协同的机理

主体的协同。社会治理的主体包括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公民等各层主体,社会协同的过程即各社会主体间相互协作交流的过程,如何将这些主体协调好,发挥资源效用最大化,将是政府、社会、企事业单位重点研究的内容。一方面,高校青年志愿者需要社会实践的舞台,参与社会治理恰好为他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机会。另一方面,社会治理需要富有创造力的年轻社会主体的参与,高校青年志愿者处于身心发展最旺盛的阶段,价值观极具可塑性,相对其他社会主体具有更高的专业性和创新性,可以为社会治理提供高素质的、充满活力的优质人力资源。大学生志愿者与政府、社会组织相互协调,合理配置资源,才能发挥乘法效应,志愿服务活动为他们之间的协同创造了契机。

内容的协同。伴随社会转型出现的社会问题复杂化、新型化,政府在处理某些社会事务方面的失能现象日益凸显。大学生志愿者依靠各自的专业和擅长的领域,有能力参与到某些社会治理活动中,弥补政府的不足。某一专业领域的志愿者专门从事某一方向的服务,相近领域形成对接,避免重复服务、浪费资源。志愿者应用专业知识,从服务社区、帮助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到保护环境、为社会免费提供专业服务等方面实现与其他主体之间的协同,从而在社会治理功能上达到自治,与社会、政府之间实现共治与善治。

各主体、各项服务内容相互衔接、协调一致,推动着系统的有序演化,形成系统化协同机制,最终系统自组织形成有序的生态结构,从而水到渠成的解决社会问题。

(二)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与社会治理协同机制的构建

意识的协同。协同意识是思维层次控制的参量,也是协同机制形成的关键因素。目前各主体之间的协同环节薄弱,政府和社会尚未充分认识到高校青年志愿者的重要作用,协同意识尚未完全树立。高校青年十分渴望与社会合作,却因缺乏社会经历而不被社会认可。协同意识不强是社会协同治理的软肋,阻碍着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个体的行为由动机所支配,依据道德主体性理论,志愿服务靠志愿者自身的内在需求而主动产生行为动机。激发公民的志愿动机需要尊重公民的道德主体性,培育他们的主体性意识,由他们自主做出助人和协作行为的决定。功利主义道德行为最终是利己主义,因此组织管理人员和宣传教育人员应充分考虑道德行为和协作行为给个体带来的荣誉感、价值体现等利益,以此激励、培养各主体之间的协作精神,促进公民养成互助的意识习惯。政府、社会和高校都应重视协同意识的培养,加强协同意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协同意识水平。

设立协同的目标。协同的目标是协同行为的又一控制参量,是影响协同机制形成的另一重要因素。政府、社会、高校是异质系统,各系统都有自己的目标和利益,目标不一致将会消解他们的力量,行为效果将大打折扣,甚至造成资源浪费。各层主体应以推进社会治理的规范化、法制化、专业化为目标,围绕一致的目标,形成合力,才能找到实现目标的协同路径。

组织机构的协同。建立政府、社会、高校之间常规交流制度,政府支持成立专门统领协调机构,由三方共同指定负责人,负责协调总体事项。管理成员由三方分别指派专门人员担任。管理成员服从负责人协调指导,负责协调机构各项事务,同时分别主管所在领域的协调工作。

(三)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与社会治理协同的实现

管理制度的协同。政府去除现有体制障碍,增强法律保障力量,进行管理职能分工,打通各个环节。在高校青年志愿组织中形成和社会一致的管理体制,组织领导之间达成一致共识,制定相互衔接、连贯一体的激励制度。加强对高校青年志愿者的培训,增进他们对社会和制度的了解,从而有的放矢地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评价和问责协同。对协同行为进行评价和问责,可以对协同效果进行反馈,让协同主体依据反馈结果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以进一步改进协同行为,提高协同系统的效率。首先是建立科学一致的、有针对性的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应有层次性,在总体评价指标下还要对各领域的服务制定分项指标。再对协同的全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评价,评价各协同主体的协同表现和效果,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主体。最后,对责任主体的不良行为进行问责,建立一方担责,多方共责的问责机制。

信息渠道的协同。健全志愿者信息管理网络平台,在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与社会治理之间形成畅通的协作渠道,将高校志愿服务平台与社会志愿服务平台对接,使得高校青年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及时高效地参与到社会治理活动中。当面临复杂的社会问题时,政府或社会可以及时准确地搜寻到所需的资源。

[1]陈晶环.青年志愿服务对社会管理创新的意义[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6):132.

[2]张洪彬.论志愿精神[D].东北师范大学,2011:12-13.

[3]刘卫平.社会协同治理: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湘潭大学学报,2013(4):20.

[4]陈娓,付小园.国际化背景下志愿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6):13.

[5]易晓明.主体性道德教育新论[J].教育探索,2002(1):78.

[6]肖彦.论志愿者精神[D].中南大学,2014:42.

[7]谭九生,任蓉.网络公共事件的演化机理及社会协同治理[J].吉首大学学报,2014(5):24-25.

G64

A

1673-0046(2016)8-0163-02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2015SJD704):高校青年志愿者参与社会治理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猜你喜欢

志愿志愿者协同
志愿者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为志愿者加油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我是小小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