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治疗疗效分析

2016-02-13徐炽红长春八一医院体检中心吉林长春130061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15期
关键词:血压血糖高血压

徐炽红长春八一医院体检中心,吉林长春 130061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治疗疗效分析

徐炽红
长春八一医院体检中心,吉林长春130061

目的观察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接收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入院单纯高血压患者56例作为对照组,均根据患者具体病变情况给予对应性降压药物治疗,并发糖尿病者取对应降糖药物治疗,同时均给予基础性干预,观察并对比2组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血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2组血压无对比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尿蛋白、心衰、脑梗塞和肾功能不全的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血糖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较单纯高血压的并发症概率高,应加强对其合并症的监管和重视,同时早期根据患者具体病变情况给予对应性治疗,并结合基础性干预,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降低血压,改善病情。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治疗;效果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合并症,病发率较高,糖尿病由于胰岛素分泌紊乱易导致机体代谢发生异常,引发心脏、血管、肾、脑等多种病变。而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等疾病发生的高危因素,易导致机体糖代谢紊乱引发高血糖病症或高血脂情况,增加糖尿病发生率。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进一步提高了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肾病或眼病等的概率,增加了患者的危险性[1]。因此,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及早诊治,对其预后有较大帮助。该研究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进行了临床治疗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接收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56例作为该次研究观察组,男35例,女21例;年龄33~76岁,平均(54.51±5.37)岁;病程2~13年,平均(7.48±2.71)年。另取同期入院单纯高血压患者56例作为该次研究对照组,男34例,女22例;年龄34~76岁,平均(54.78±5.67)岁;病程1.8~13年,平均(7.14±2.34)年。2组性别、年龄等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高血压与糖尿病的诊断均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标准进行判定,高血压诊断中,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且舒张压经2次以上检查,其检测值均超过90 mmHg可进行确诊。糖尿病诊断,空腹血糖检测值≥7.0 mmol/L;或任何时间血糖检测值均≥11.0 mmol/L;或经75 g糖耐量试验2 h后血糖检测值≥11.0 mmol/L,可进行确诊[2]。

1.3方法

1.3.1检查方法2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全面检查,包括心电图、血压、脉搏、血糖、心脏彩超、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眼底、胸片及血生化等各项检查,结合检查结果对患者病情进行判断。

1.3.2治疗方法 2组患者高血压治疗,均根据患者具体病情情况选取对应性药物进行治疗,包括噻嗪类利尿剂、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等。用药剂量应根据患者病变检查程度适量选取。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结合降糖类药物进行治疗,有效且常用药物有二甲双胍、罗格列酮或阿卡波糖等,也可根据患者具体血糖程度取适量胰岛素给予皮下注射治疗。药物治疗期间,需加强对患者用药情况观察,定时对患者进行血压、血糖等检查,避免发生药物反应或意外事件。另外还需对患者进行基础性干预,告知患者控制盐的摄取,注意少盐、低脂、低糖饮食,养成良好饮食和生活习惯,忌暴饮暴食,戒烟忌酒;指导患者坚持有氧运动,辅助患者减轻体重、控制血糖和血压;加强对患者疾病健康知识教育,教会并提高其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告知患者调整好心态,保持乐观、稳定、愉悦心情,避免情绪激动或易怒,防止过激造成血压升高,加重病情[3]。

1.4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观察组治疗前后血糖改善情况。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2组治疗前后血压情况对比

对照组治疗前收缩压 (158.3±4.7)mmHg,舒张压(99.8±3.1)mmHg;治疗后收缩压(128.5±3.9)mmHg,舒张压(85.7±2.8)mmHg。观察组治疗前收缩压(157.9± 4.5)mmHg,舒张压(98.7±3.0)mmHg;治疗后收缩压(127.6±3.4)mmHg,舒张压(85.5±2.7)mmHg。2组治疗前血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2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并发脑出血2例 (3.6%),高血脂27例(48.2%),冠心病22例(39.3%),尿蛋白7例(12.5%),心衰3例(5.4%),脑梗塞10例(17.9%),肾功能不全8例(14.3%)。观察组并发脑出血2例(3.6%),高血脂28 例 (50.0%),冠心病22例 (39.3%),尿蛋白17例(30.4%),心衰7例(12.5%),脑梗塞17例(30.4%),肾功能不全16例(28.6%)。2组并发脑出血、高血脂和冠心病的概率相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并发尿蛋白、心衰、脑梗塞和肾功能不全的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观察组治疗前后血糖情况对比

观察组治疗前空腹血糖(9.7±2.3)mmol/L;治疗后空腹血糖(6.1±1.9)mmol/L。治疗后血糖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糖尿病和高血压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疾病,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以高血糖为主要症状的一种内分泌疾病,高血压是由于机体动脉压循环升高而引起的一种血管病症,2者均可导致心、脑血管或肾等病变发生,而糖尿病更增加了并发大血管病变或微血管病变的概率。2者合并存在,不仅提高了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而且增加患者病死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且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方式、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的不注意,进一步增加了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发病率[4]。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是一种需长期进行病情控制的慢性合并症,主要临床症状为多饮、多食、多尿、头痛、眩晕、乏力等。治疗除应加强对患者血压、血糖进行控制,还需加强对患者并发症预防和治疗[5]。该研究根据患者具体病情情况进行了对应性降压、降糖治疗,同时结合基础性干预进行综合治疗,结果显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与单纯高血压患者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治疗后2组血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而2组无对比差异,且有效降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情况,但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患者。说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由于病情因素,加重了对大血管、微血管病变的影响,进而增加了脑梗塞、肾功能不全或心衰等并症的发生率。通过对患者病变机制的掌握,对应性选取有扩张血管、抑制AngⅡ作用的降压药物进行降压,起到促进血液流量、改善血粘稠等效果,有效缓解动脉硬化,从而降低血压并减少并发症发生率[6]。对应性降糖类药物可有效促进患者胰岛对周围葡萄糖的利用,减少肝糖输出,起到降糖效果[7]。基础性干预主要是通过对患者进行饮食控制、运动督促、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等,提高患者自身管理意识和自护能力,避免不正当饮食带来的危害,加强运动,促进机体循环代谢,辅助降压、降糖,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保持良好心情,稳定情绪,有利于患者预防高血压发生,减少不良事件概率[8]。

总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在早期根据患者具体病变情况给予对应性治疗,并结合基础性干预,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降低血压,改善病情。

[1]邓巍,闫波,蒋兴春,等.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治疗[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4):38-39.

[2]陈穗,戴俊彦.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621-622.

[3]杨志华,罗曹靖.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治疗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19):4523-4525.

[4]白学玉.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临床治疗探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7(3):109-110.

[5]王霞.3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6):165-166.

[6]林涛,王丽静,吴玉敏.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0):187-188.

[7]卢培献.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探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22):89.

[8]王有德.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研究[J].当代医学,2010,16(4):7-9.

R59

A

1672-4062(2016)08(a)-0111-02

10.16658/j.cnki.1672-4062.2016.15.111

徐炽红(1960.10-),女,黑龙江讷河县人,本科,从事内科临床工作。

2016-05-07)

猜你喜欢

血压血糖高血压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全国高血压日
稳住血压过好冬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