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心脏变时性功能变化及意义

2016-02-13庄玉翠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人民医院内科黑龙江绥化151600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15期
关键词:时性性功能心率

庄玉翠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人民医院内科,黑龙江绥化 151600

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心脏变时性功能变化及意义

庄玉翠
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人民医院内科,黑龙江绥化15160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心脏变时性功能情况,研究分析其和心肌缺血之间的联系,寻找相关因素。 方法根据该院2011年4月—2012年12月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和50例正常体检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MS组、T2DM组和对照组,按照患者心电图ST-T改变情况,吧MS和T2DM两组患者又分成心肌缺血和非心肌缺血两组患者,按照心脏变时性功能分成CI和正常组,对患者的平板心电运动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对照组的HRmax、rHR、心率储备、变时性指数比其他两组要高,T2DM组比MS组要高(P<0.05),心肌缺血组患者的CI率和MS发病率比非心肌缺血组高(P<0.05),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心脏变时性功能不全的主要原因就是血脂异常、高血压、MS。结论心脏变时性功能不全会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心肌缺血症发生率提升,临床中可以通过观察患者变时性功能来判断心肌缺血情况,代谢综合征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肌缺血以及心脏变时性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

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心电图运动试验;心脏变时性功能不全;心肌缺血

心脏变时性功能不全(CI)出现时,人体心率和代谢之间的供求关系不平衡,心率出现了改变,我们一般都是将这种不平衡关系的程度来进行患者自主神经功能评价依据[1],也是作为冠心病患者死亡的一项预测因子。糖尿病会导致患者的神经受损,代谢综合征(MS)是心血管疾病高危的一种综合征,会让患者心血管发病率上升[2]。此次该院根据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心脏变时性功能及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对变时性功能、代谢综合征以及心肌缺血这几个方面的关联性进行研究,现分析2011年4月—2012年12月间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来该院接受治疗的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共有89例合并存在代谢综合征,共有男性患者49例,女性患者40例,最小41岁,最大68岁,有11例没有合并代谢综合性病例,其中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53例,最小41岁,最大67岁,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男性有28例,女性有22例,年龄42~65岁,这些患者的一般性资料无统计学差异性,运动能力正常,可以顺利完成平板运动。

1.2方法

1.2.1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年龄、吸烟史、体重指数BMI、血压、心率等进行监测和记录,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BP)、血脂、尿酸(UA)、肌酐(Cr)。根据心电图ST-T改变将MS组和T2DM组的研究对象分为心肌缺血组和非心肌缺血组。1.2.2症状限制性平板心电运动试验停用阿托品、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48 h后采用荷兰PHILIPS运动平板仪,按Bruce方案[3]进行运动试验。测定运动最高心率(HRmax)、运动后代谢值、极限运动代谢值,计算预测最大心率 (APMHR)=(220-年龄),两者比值 (rHR)= HRmax/APMHR×100%,心率储备=(HRmax-HR)/ (APMHR-HR),代谢储备=(运动后代谢值-1)/(极限运动代谢值-1),变时性指数=心率储备率/代谢储备。根据心脏变时性功能将MS组和T2DM组的研究对象分为CI组和变时性功能正常组。

1.3诊断标准

按照我国2010年制定的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来进行疗效评价[4]。MS诊断依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MS研究协作组2004年制定的标准[5]:①超重和(或)肥胖:BMI≥25.0 kg/m2;②高血糖:空腹血糖(FPG)≥6.1 mmol/L及(或)2 hPG≥7.8 mmol/L及(或)既往确诊糖尿病;③高血压:SBP/DBP≥140/90 mmHg及(或)既往确诊高血压;④血脂紊乱:TG≥1.7 mmol/L(或)HDLC<0.9 mmol/L(男)/1.0 mmol/L(女),具备3项或以上可诊断为MS。CI[6]:HRmax<85%APMHR,变时性指数<0.8。

1.4统计方法

将获得的研究数据录入到SPSS 18.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分析,相关性采用二分类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对照组的HRmax、rHR、心率储备、变时性指数比其他两组要高,T2DM组比MS组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缺血组患者的CI率和MS发病率比非心肌缺血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心脏变时性功能不全的主要原因就是血脂异常、高血压、MS。

3 讨论

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对心脏变时性功能具有控制作用,患者静息状态受到迷走神经支配,运动时初期受迷走神经支配,交感神经兴奋后会增加代谢需求,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对心率具有调节效果,患者的心率会达到峰值[7]。如果患者有心脏变时性功能不良情况存在,则表明患者的心态调节能力较差,CI会因为患者的年龄增加而容易发病,患者心血管系统负荷增加也会让CI的发生率提升,所以CI和冠心病具有紧密联系,尽管不是唯一指标,但是也能够对患者的发病以及治疗进行预测。

此次该研究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探讨分析,比较患者的心率储备、变时性指标等等,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为最高,其次是T2DM组,最后是MS组,说明在年龄相同以及保持静息状态的条件下,患者的心脏调节能力在各组间有所降低,不同患者的下降程度不同,这和其他的相关研究结果相符合。MS 的2型糖尿病患者情况最为严重,其变时性指数均值过低,超过常规的0.8,表明患者的心脏变时性功能存在异常,可能有代谢综合征存在。MS患者多数都会存在超过3项代谢异常疾病,这些疾病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诱因,MS患者心血管负载增加,所以自主神经、心脏等受到的损伤更加严重。研究表明,心肌缺血患者CI率比非心肌缺血患者要高,CI会让患者心脏和运动代谢之间的供需关系失衡,心肌细胞承受的负荷增加,过度的牵拉会引起损伤,导致心肌缺血症状出现。心肌缺血患者发生代谢综合征的几率比没有心肌缺血患者要高。CI和MS是心肌缺血的重要发病诱因,会加剧心肌缺血症状,心脏作为MS靶器官,会让心肌细胞受损,在该次研究中,患者如果是2型糖尿病并发代谢综合征,那么其出现心肌缺血的几率较大,风险性也较大,因此临床中可以通过对CI进行监测来判断患者的风险性。心肌缺血和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的联系紧密,对CI进行监测能够有助于临床预防这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此次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的HRmax、rHR、心率储备、变时性指数比其他两组要高,T2DM组比MS组要高(P<0.05),心肌缺血组患者的CI率和MS发病率比非心肌缺血组高(P<0.05),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心脏变时性功能不全的主要原因就是血脂异常、高血压、MS。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CI会受到患者的血压、性别、吸烟史以及代谢异常等等的影响,这是糖尿病患者心脏功能衰退的主要原因。血脂异常、高血压、MS是CI独立发生的重要原因。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是血脂异常,患者大小动脉因为损伤和促斑块而出现病变,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这是冠心病发病基础,会增加神经受损严重度。高血压患者的升级系统调节受到影响,心脏负荷加重,血管出现变化,心脏变时性功能减退。MS患者的高危因素是血脂异常,临床中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出现CI的几率比普通糖尿病患者高出1.685倍。

在此次研究分析中了解到,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变时性功能不全会增加患者发生心肌缺血症状的几率,它是心肌缺血检测的一项重要依据,代谢综合征对患者的心脏变时性功能不全以及心肌缺血的发生率会有较大的影响,临床中对其进行研究分析,能够有助于更好的治疗和预防患者的发病,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1]王喆,蔡军,杨新春.平板运动试验与心率恢复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刊,2013,48(6):22-23.

[2]侯杰,王国军.心力衰竭中的心脏变时性功能不全因素分析[J].临床急诊杂志,2011,12(6):399-401.

[3]杨胜祥,李元红,及心.平板运动试验QRS波改变对女性冠心病的预测价值[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3,11(3):184-186.

[4]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20(1):后插1-后插36.

[5]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代谢综合征研究协作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关于代谢综合征的建议[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4,12(3):156-161.

[6]宋安齐,张超英,王春亚.运动对高血压患者心脏变时性功能的影响[J].心肺血管病杂志,2009,28(3):175-177.

[7]刘岚,江力勤,孙小平.心脏变时性功能及心率变异在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9,9(4):277-278.

R587.1

A

1672-4062(2016)08(a)-0053-02

10.16658/j.cnki.1672-4062.2016.15.053

庄玉翠(1982.1-),女,黑龙江绥化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内科。

2016-05-08)

猜你喜欢

时性性功能心率
早期胃癌患者ESD术后异时性胃癌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新文科建设探义——兼论学科场域的间性功能
心率多少才健康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异时性乳腺恶性淋巴瘤超声报道1例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运动与性功能
米非司酮联合炔诺酮治疗复发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探讨
谈期刊的应时性专题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