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建研究:定位、框架与趋势

2016-02-13祝灵君

治理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党群关系党的建设社会

□ 祝灵君



党建研究:定位、框架与趋势

□祝灵君

摘要:长期以来,党建研究形成了三个不同学科定位:作为一项工作的党的建设、作为一门学科的党的建设、作为一个研究对象的党的建设,以及两个基本框架:党群关系、党-国家-社会。今后,党建研究可以从三个不同定位及两个基本框架入手,进一步推进国内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对话与交流,推进境内外学者对话与交流,努力拓展党建研究的领域与深度,产生一批有较大影响力的好作品、好成果,在服务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同时,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关键词:党的建设;党群关系;党-国家-社会

近年来,党的建设研究已经成为一门显学。得益于不同学科或工作背景的研究人员参与,党建研究呈现出多视野、多角度、“百花齐放”的态势,产生了许多研究成果,有一些成果具有相当的前沿性,对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探索党治国理政的基本规律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为了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本文将尝试从完善学科规范入手,梳理出理论界逐步形成的对党的建设三个不同定位和两个主要分析框架,并提出当前及今后党建研究的几个值得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定位:如何理解“党的建设”

多年来,在具体研究和工作实践中,研究人员自觉或不自觉地对党的建设(以下或简称“党建”)大致按照三个路向展开研究,分别是:作为一项工作的党的建设,作为一门学科的党的建设,作为一个研究对象的党的建设。研究路向的差异决定了研究方法的差异,也部分决定了研究结论的差异。

1.作为一项工作的党的建设。作为一项具体工作的党的建设,它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并在不同时期不断发展,最终形成了系统化的工作内容、工作惯例及工作方式。当党还处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时,党的建设主要围绕武装斗争这个中心工作*1939年10月4日,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指出:“十八年来,我们党的发展、巩固和布尔什维克化,是在革命战争中进行的,没有武装斗争,就不会有今天的共产党。这个拿血换来的经验,全党同志都不要忘记。”《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10页。,因此党建工作主要包括军队在内的基层组织建设、为提高整体纪律性的整风运动、为获取人民群众支持的整党运动,等等。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党建工作经验延续至今,随着党的执政方式和工作重心的转移,党的建设开始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展开,因而党建工作既要遵从党的建设的规律,也要遵从经济建设的规律。

作为一项工作的党的建设,其研究人员主要来自党的工作部门。由于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党员的行为规则和党组织的活动方式,可以说,党章就是党建工作活的指南,为各项具体工作指明了具体方向。所以,研究者主要采用党章研究或党内文献研究、经验研究等基本方法。

党章研究保证了党建工作的严肃性、规范性、统一性,然而基层社会实践总是不断向前发展,党章的个别规定必然滞后于不断发展的新实践,这就决定了党建创新的时代性与紧迫性。于是,为了突破党章中个别滞后的规定,一些地方党组织不得不选择“打擦边球”或利用党章中的某些模糊规范去寻找制度创新的空间。而这些创新的成功经验反过来又推动了党章的修改与发展,如十七大党章在党内基层选举上的修改。*党的十七大把自十二大以来党章规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选出的书记、副书记,应报上级党组织批准”修改为“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的书记、副书记选举产生后,应报上级党组织批准”,这个修改推动了一些地方基层党组织大规模的公推直选。

在党内文献(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献、党内文件)研究中,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研究保证了党建工作的“一脉相承”的逻辑连贯性和科学性,但是马克思主义本身也在不断发展,如果抱残守缺,用静止的马克思主义去裁剪和指导现实,又往往容易犯下本本主义、教条主义错误。党的文件研究可以保证党建工作的统一性,但一旦出现各种制度性规定不够兼容(或称“制度打架”)的情况,党建工作就容易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情况。

最后是经验研究。经验研究的最大好处就是能保证党建工作的实践性、有效性,但往往容易出现经验主义,缺乏超前性和预见性,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曾有过这样的教训。

2.作为一门学科的党的建设。作为一门学科的党的建设,其主要任务是教育和研究,研究人员主要来自党校和高等院校、行政学院、社科院、社会主义学院等部门,包括培养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在学科划分上,党的建设被划分在中共党史专业之中,比如,在2002年教育部批准的学科门类划分名单中,党的建设被划分在12个学科门类的法学中,归属于作为一级学科的政治学(法学门类)下的中共党史专业,其全名叫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指南中,党建与党史并列在一起,列为“党史、党建学科”,与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政治学等学科并列。但是,也有一些权威机构将党史与党建分开,归为不同的学科门类,比如,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中共党史”与“中国共产党”(即党的建设)分列于历史学科和政治学科之中,前者置于中国现代史类目中,后者则置于政治、法律类目中。在中央党校,中共党史与党的建设分设为两个教研部,事实上分别按照两个专业招收硕士或博士研究生。

关于党建的学科地位的争论恰恰是由于狭义的中共党史(经常被归属于历史学)向广义的中共党史(界于历史学与政治学之间)发展而引起的。这表明,随着革命党向执政党的全面转型,狭义的中共党史在研究方法上的局限性开始表现出来:一方面,狭义的党史研究主要采用经典文献分析、历史分析等方法,当其视野扩展到现实问题时,往往难以涵括党建工作的复杂性和新的变量因素;另一方面,既有的历史文献研究在寻求历史经验的同时难以准确、全面地解释现实,难以做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因而党史研究与党建研究形成了一种“默契”,即自觉不自觉地选择在“过去”与“现实”研究上的分工。因此,由狭义的中共党史向广义的中共党史发展,既是突破学科研究方法局限性的必然选择,也是现实发展的必然趋势。

3.作为一个研究对象的党的建设。作为一个研究对象的党的建设,主要指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从研究内容上看,其范围超越并囊括了作为一项工作的党的建设或作为一门学科的党的建设;从研究方法上看,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都有资格来研究党的建设,比如,哲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文化学、管理学等学科的介入大大扩展了党的建设研究空间,产生了一大批不同视角的研究成果;从研究人员上看,不仅有国内研究人员,也有国外研究人员。2002年,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举行了一场题为“把中国共产党找回来:中国是如何治理的?”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一致呼吁:把中国共产党带回到中国政治研究中来,以克服西方汉学界20世纪80-90年代忽视中国共产党研究的缺陷。*转引自吕增奎主编:《执政的转型:海外学者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第2页。此后,研究中国共产党成为一股西方中国研究的热潮。

然而,对象的客观性并不意味着结论的客观性,其原因在于:一是归咎于研究者采用方法的适当性;二是研究人员的态度或价值取向。近年来,一大批西方学者对中国共产党的研究结论屡屡与现实不相吻合,出现所谓的“预测失败”,个中原因除了其对共产主义体制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感外(即先验性价值态度的介入),还与他们所选择的研究方法有关。一般说来,运用从西方或前苏联东欧国家总结出来的理论或模型来裁剪中国共产党的实践自然容易得出与现实脱节的结论。此外,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也是导致研究结论背离现实的重要原因。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一个对党建研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新概念——党的建设科学化,并以科学的理论、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法三个维度展示了科学化的内涵。这个定位十分准确,然而,由于十八大以来党治国理政面临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为了深入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需要继续深化对党的建设科学化内涵的理解。

首先,早在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就提出“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第一次从“政治化”的角度来思考党的建设科学化。纵观党的历史,政治化始终伴随党的建设全过程,涉及到党的建设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原则、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等方面。因此,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党的建设的政治属性需要不断加强;其次,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明确要求党员干部“要有专业化能力做支撑”。专业化是科学化的前提,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管党治党需要全面提高专业化能力,需要有一批高素质的党务工作者,一批在执纪监督方面素养高、业务强的纪检工作者,一批既懂党务、又懂业务的“又红又专”的各级党组织书记,等等;最后,党的建设工作也是做人的工作,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因素,抓住了人,就抓住了生产力,就抓住了一切。中国几千年的学术研究坚持系统思维,把对人文与对自然的思考融为一体,而只是近代以来中国迎接西方科技文明挑战的失败,才更加强调科学的自然含义即科技的含义,使人文研究与自然研究分离。正本清源,今天理解党的建设科学化,不能简单地认为只有用可量化的指标、可复制的程序才是科学的。列宁曾经指出,政治是一门艺术。党的建设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党的建设科学化应该包括艺术化的特点,不能就科学讲科学,否则会走向科学的反面。

总之,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科学化还应该强调政治化、专业化、艺术化三个属性。三化统一,才能更好地把握党的建设科学化的要义。

二、框架:党群关系、党-国家-社会

同其他社会科学不一样,党建研究具有十足的“中国味”,最典型的研究方法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古今中外法。*毛泽东在《实践论》、《矛盾论》、《〈共产党人〉发刊词》以及《新民主主义论》等多篇文章中反复阐释了这两个研究方法。多年来,经过全国党建学者的共同努力,逐步形成了两个主要分析框架:党群关系、党-国家-社会。

(一)党群关系框架

群众这个概念诞生于马克思关于资本和劳动力“两种生产要素打架”的故事。资本背后站着资本家,劳动力背后站着工人阶级,马克思主义重视对群众的经济地位和经济关系的研究。在经典文献中,最早的“群众”就是指工人阶级。后来列宁对这个概念进行了发展,说俄国除了无产阶级群众,还有非无产阶级群众——农民。再后来,毛泽东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分析工具,把中国的民本传统与革命现实结合起来,扩展了群众的内涵,提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属于人民群众。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时代的变化,江泽民同志对人民群众的内涵做了新的补充,提出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四者的统一”的定义。在这些定义中,尽管没有否定群众的阶级性,但社会属性和人民属性却不断发展。

面对着群众的内涵和属性的发展,党的自身定位和自身建设也在不断的发展,如从领导革命的党向执政党转变,从封闭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向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转变。“两个转变”的新定位并没有否定党和人民依然是命运共同体关系,这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现实,也是分析党的建设的基本模型。

党群关系的研究框架核心是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关键是干群关系,重点落在“五大建设”,具体内容有: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新变化;人民内部矛盾的新特征;党的自身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危险;贯彻与落实党的群众路线体制机制;党的群众工作;党性和党性修养;干群关系,等等。这个分析框架长期以来一直被党的部门及广大党务工作者使用,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但其研究视野相对狭窄,容易忽视现代国家的作用,容易忽视全球化背景下“社会”的联动性,不利于准确把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宏大背景与基本规律。

(二)、“党-国家-社会”框架

我国宪法规定,中国共产党既是领导党,也是执政党,这是中国政治的根本特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以党同时覆盖国家、社会的“三圈重叠”状态在市场经济与全球化背景下,渐次出现了党-国家-社会的“三圈分离”,以及党与国家、党与社会、国家与社会“三大关系”。党与国家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党的执政活动,当然,党对国家也有领导功能,否则无法解释领导小组和党组存在的理由;而党与社会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党的领导活动,当然,党在社会中也有执政功能,否则无法解释群众自治组织的准行政功能;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则主要通过党的领导与执政功能来实现,这异于西方政党在国家与社会之间的“桥梁”角色。与世界许多大国相比,在中国这个落后的东方大国,中国共产党唯有同时运用好领导与执政两个优势、把握好国际与国内两个大局,才能在较短时间内摆脱“开除球籍”的命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党的领导与党的执政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党的领导活动遵循认同度或满意度逻辑,用政治学术语讲也叫合法性逻辑;而党的执政活动主要遵循效率逻辑,用政治学术语讲也叫有效性逻辑。从实现方式看,“领导就是服务”,好的领导必须立足于好的服务;执政就要“出主意”、“用干部”,高水平的执政立足于科学的政策以及高效的执行。从二者的联系上看,执政的有效性不断提高,终将提高党的认同度(合法性),即会执政,终将会领导;当然,合法性的增强有利于凝聚共识,提高执政的有效性,即会领导,也有利于执政。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她需要给人民提供三种最重要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即:社会稳定与秩序、人民富裕与国家强大、社会公平正义。在这三个目标中,第一、第二个目标的有效实现是中国共产党能得到最广大人民认可的前提,比如:没有人希望国家混乱,国家稳定与秩序是最大的公共物品;与改革开放前相比较,人民总体上比过去更加富裕,国家总体上比过去更加强大。与前两个目标相比,第三个目标的实现还存在不少问题,这是人民群众目前对党还有不少意见的根源。当前,随着全球化、互联网、新媒体、新能源的出现,个体化社会正在全世界蔓延,即使党的执政能力总体上不断提高,公平正义议题中的“一丑”可能遮住“百俊”,对党的威信、党的领导力形成巨大挑战。

为了迎接新的挑战,需要通过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三个方面凝聚社会共识、汇集各方资源去实现执政目标。因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成败决定了国家成败,从这个角度讲,党建同时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关键,中国共产党既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领导力量,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党的建设应该放置于党、国家、社会的关系中去思考、去观察,才能有更多理论创新、更大的思索空间。以群众路线为例,最近,中央文件提出协商民主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体现,就是一个党建理论创新的具体成果,也是分析框架更新后的一项理论成果;又比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实现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的有机衔接,党建设至少增加一个新目标,既通过党的领导来矫正国家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也运用国家治理机制来矫正党建可能出现的问题,实现党的建设与国家建设的互相促进、有机统一,这是今后党建研究的重点与关键;再如,最近中央文件提出在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即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中办发【2015】51号,2015年9月20日。,党组织如何成功地将核心价值输入到社会组织中去,实现国家与社会的合作,这也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以上两个分析框架并不矛盾、排斥,而是相得益彰、互相补充,彼此结合又能产生不少新的研究途径和视角。作为党建研究人员,只有熟练掌握并交替运用这两个分析框架,才能不断开拓党建研究新局面。

三、趋势:当前及今后值得研究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推进党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研究者应该综合运用党的建设的不同定位及基本分析框架,及时跟踪与研究一些热点、难点问题,推动国内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对话与交流,推动境内外学者对话与交流,努力拓展党建研究新领域和深度,力争产生一批有较大影响力的好作品、好成果。今后,应该继续探索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与基本规律,党的自身建设与国家建设、社会建设互相促进、有机统一的体制机制,党群关系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联动性等方面。当前,尤其需要关注以下热点问题:

第一,加强和改进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五大发展新理念,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有许多新思路、新探索。经济工作直接关系着党治国理政宏伟目标的实现,直接关系着党的执政安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增长态势,人民群众直接分享了改革发展的成果,中国共产党获得了人民的高度认可。然而,经济发展有其自身规律,有起也有伏,有高潮也有低潮。因此,在高速增长背景下获得人民认可的中国共产党能否在经济中高速增长(或经济形势不佳)条件下依然获得人民的认可,这是一个当前需要关注的问题。换句话说,人民过幸福日子的时候愿意跟着共产党走,当人民日子过得紧一点的时候是否也愿意跟着共产党走?

党对实体经济的领导,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但是,对虚拟经济的领导却并不是那么熟悉,党应该如何领导虚拟经济?受全球化的影响,资本的国际流动性不断增强、影响力不断扩大,必将形成资本的世界霸权。与资本的高度流动性相比,政治权力往往是地域性的,影响也是地域性的。由此,全球性的资本霸权必然与地域性的政治权力相抗衡,并最终在分合之中产生矛盾,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能否更好地利用价格的调节机制和资本的杠杆作用来扩展党的影响力?如果把共产党作为组织的影响看成是“看得见的手”,那么资本和市场属于“看不见的手”,能否通过“看不见的手”延伸“看得见的手”的“手臂”,增强中国共产党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第二,破解干部“不作为”现象的动力机制。当前,全党上下都在关注干部不作为的问题,人民群众也高度关注这个问题。干部不作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干部自身能力不够。当前,干部最欠缺的能力主要集中在金融管理、宏观经济管理、熟悉民族和宗教政策、群众工作、驾驭虚拟经济、网络和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领域。解决干部不作为的问题,除了加大精准培训、提高能力之外,也需要从澄清工作失误与错误的界限入手,激励干部有所作为。2016年1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专题研讨班的讲话中强调,要支持和保护那些作风正派又敢作敢为、锐意进取的干部,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励他们更好带领群众干事创业。目前,一些地方正在积极探索建立激励干部干事创业的体制机制,如2015年5月《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加强纪律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意见》提出“三个区分”:把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与明知故犯行为区分开来,把国家尚无明确规定时的探索性试验与国家明令禁止后的有规不依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改革的无意过失与为谋取私利的故意行为区分开来。2015年,贵州黔西南州兴仁县推行干部召回制度,此外许多地方还在推行对干部不作为的“负面清单”管理,等等。当前,应该加大对这些经验的总结,区分出干部失误和错误的界限、失误错误与违纪违法行为的界限,为干部干事创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与政治生态。

第三,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和党性修养。正如少奇同志所言,不同阶级和政党皆有党性。但是,世界上很少有政党像马克思主义政党那样强调党性,在众多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又很少有政党像中国共产党那样强调党性。中国共产党是从革命胜利中走出来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强调改造和建设社会的同时,也需要改造自己和加强自身修养。在革命时期,党性首先表现为阶级性,也表现为人民性。作为阶级性,它体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理想和信念、最高的纪律和严密的组织;作为人民性,它体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基础、宗旨意识;执政以来,尽管党性的阶级属性没有发生本质变化,但人民性的内涵和外延则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其理想信念、宗旨意识、严格纪律等要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加强,最终表现为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因此,党性,用通俗的语言讲,首先表现为“两个忠诚”,即对党组织忠诚、对人民忠诚。离开了“两个忠诚”,党性无从谈起。当前,党性基本内涵是什么,党性与党性修养的关系是什么,党性修养的时代特征是什么,党性修养的基本途径是什么,等等,都需要深入研究。

第四,互联网、新媒体时代党的建设研究。互联网的崛起,大大缩小了世界的距离,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在党建领域也不例外。受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影响,党的建设已经面临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方面巨大的挑战,“数字化党建”、“网格化党建”、“互联网党建”、“党建云”等新概念已经在一些媒体和党员的口头出现,在传统基层党组织分布之外,已经出现了一个“虚拟空间领域”——网络党组织。

“党建+互联网”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场深远的革命,将会给党的治国理政带来深远的影响。“党建+互联网”首先要发挥党的领导作用,通过法治、互联网公约等手段有效地引领互联网企业传播正能量;其次,网络党支部依靠数据统筹和党员数据的共享,等待党员“自投罗网”,从而降低党组织活动的成本,增强了灵活性;最后,在党员发展与管理方面,能否从“80后”的“数字原住民”党员入手,试点并探索通过网络加强党员发展与管理的新模式?

第五,管党治党的责任如何真正落地。有管才有“道”,管党是治党的前提,如果管党漏洞百出,治党就可能成为人们所担心的“一阵风”。当前,全党上下已经形成了重党建、抓党建的良好氛围,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都把党建工作纳入年终干部述职,纳入干部业绩考评,甚至实施责任清单,层层签订责任书。各级党组织书记的重视,极大地提高了管党治党成效,然而,管党治党最终还要靠43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来落实。目前,基层党组织书记许多都是兼职的,如农村支部书记基本都是农民,而且还有不少兼任村委会主任,发家致富和村民事务都忙不过来,抓党务的时间有多少?城镇社区党组织书记主要由工作站站长兼任,街道办下沉的行政职能都履行不完,有多少时间抓党务?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绝大部分基层党组织书记兼职,党务工作如何兼顾?党务是一个复杂的工作体系,如果许多基层党组织书记没有可靠的精力、人力去抓,无论上级组织书记多么负责,最终可能变成“一头热”,使党建工作部署难以真正落地。

实际上,基层党务工作与业务工作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要相互融入。各级党建工作负责人需要强调“一张皮”的部署,而普通党务工作者恰恰需要在业务之外保持党务的独立性。因为,只有把党务抓得更好,业务才会更有基础,如果党都散了、垮了、弱了,其他业务抓那么好又有什么意义呢?于是,一个重大的管党治党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就提出来了:党建工作与党务工作是否有差别?党务工作与业务工作是否始终要绑在一起,变成“一张皮”?这个重大理论问题解决了,就要思考下一个问题:如何提高党务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即基层党务工作者的专职化问题。

第六,“君子之政”与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关系。无论何时、何地,人的行为总是受制于两种力量:一是内心自我约束,通过道德教化、宗教熏陶等手段加以强化;二是外在约束,如制度、规矩、习俗、传统、法律等。中华数千年文明极其重视人的道德自律训练,逐步演变为“君子之政”的政治文化,全方位影响着中国人治国理政的思维方式。属于中华文化圈的新加坡是一个把儒家文明中的“君子之政”的从政道德与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有机融合的典范。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提出了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的有机统一、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高度统一,着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一切制度体系都需要价值这个灵魂,因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与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建设是什么关系?君子之政与党的作风建设是什么关系?“君子之政”与“三严三实”是什么关系?“君子之政”与学习党章、党规是什么关系?“君子之政”与做合格党员干部是什么关系?

第七,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权力制约与监督”的精神,设计了一个大纪检、大监督的制度框架,人们习惯于简称这个框架为“两责任、两为主、两覆盖”。目前,大纪检、大监察体制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对管党治党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当前在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方面有一些热点问题引起了学者和观察人员的思考:管党治党要解决“两公里”问题。在中央,首先要解决政令通畅的“第一公里”问题,防止政令被有关部门肢解,蜕变为部门出政策;在基层,则要解决政令畅通的最后“一公里”问题,防止“小微权力”变异,防止“小微环节”(如银行大额资金的存款管理、标后管理、各种行业不正之风,等等)失序,防止小官巨腐,防止基层组织“软弱涣散”,防止党的公信力在基层被侵蚀;在“两公里”之间,管党治党还必须借助于发挥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作用,如科学规范国家治理层级,合理规划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财权,规范权力运行流程,发挥权力的监督与制衡作用,等等。此外,打击商业贿赂的问题,加大对行贿人惩处的力度等技术问题,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第八,执政的重心如何下沉到基层。郡县治,天下安。汉宣帝曾经说过“庶民之所以安其田而忘欢息仇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与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唐太宗则指出:“朕思天下事,丙夜不安枕;永惟治人之本,莫重刺史。”唐太宗还把刺史的姓名刻于屏风上,以便起卧对之,审慎使用。由于深受重视,地方官员不能不竭尽全力把地方治理好。相反,如果地方官员不受重视或任期太短、政治生态太差,是难以产生良吏的,而一旦地方治理出问题,国家就出问题了。以国民党统治为例,国民政府在学习西方传来的现代文官制度时,简单以行政级别定官员的轻重,丢掉了我国历史上传下来治国理政的智慧——重视地方和基层官员。而基层政治生态的恶化,直接导致国民党的基层政权软弱涣散。

当前,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很多成就,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许多人都在思考:究竟是人出了问题,还是阵地建设出了问题?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如何才能更科学,如何才能更有力地发挥作用和更加灵活的方式活动起来?新形势下如何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全国已经有许多地方正在探索一种称为区域化党建的模式,也有一些地方提出了网格化党建。但是,光有物理网格,而事实上的条块分割体制没有改变,网格还是难以运转起来。因此,在当下难以打破条块分割界限的情况下,能否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数据统筹、共享,把数据统筹网与物理网格“重叠”起来,构建真正的网格化党建?

第九,新时期党群关系与党的群众工作。十八大以来,党群关系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继续朝好的趋势发展。但是,也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需要我们继续探索和思考,比如:社会中间阶层研究。社会中间阶层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支持力量,也是党的群众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中间基层力量的变化会极大地影响改革与发展,这个阶层总体是什么状况?又比如,新时期党与知识分子的关系研究。中国知识分子群体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但也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一大批从欧美留学归来的知识分子回到国内,我国知识分子的价值观有哪些新变化,等等。围绕着加强和改善党群关系,应该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比如:如何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或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统战工作;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群团工作;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等等。□

(责任编辑:严国萍)

主题研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行业协会商会发展

【编者按】“中国民间商会论坛”是当前我国行业协会商会领域的知名品牌,它始于2001年,由吴敬琏先生、浦文昌先生等发起,2013年起由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联合有关机构主办。2015年11月13-14日,“2015中国民间商会论坛”以“行业协会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为主题,从政府与行业协会商会脱钩后的行业协会商会发展、政社关系与行业协会商会职能体系、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实践等角度开展了热烈讨论。这里我们选取三篇代表性论文,浦文昌“行业协会商会参与国家治理的顶层设计与配套改革”一文,基于当前我国加快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的重要契机,系统研讨了行业协会商会参与国家治理的法律模式、顶层设计以及配套改革措施。贺绍奇“政府与行业协会商会脱钩后的政社关系重构”一文,基于国际互换和衍生协会(ISDA)的案例研究,提出行业协会商会应重构与公共部门的良性互动、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沈永东、宋晓清“新一轮脱钩改革的风险及其防范”一文,系统考察了当前我国新一轮脱钩改革进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并基于欧洲法团主义国家行业协会商会应对转型风险与我国先发地区改革实践经验,提出了防范风险的基本思路以及应对之策。三篇论文,皆属上乘之作,我们可以从中窥见行业协会商会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国家制度、政策体系、理论研究中的前沿问题。

本栏目特约主持人:郁建兴教授(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浙江省商会发展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9092(2016)02-0005-007

基金项目:2015年度马工程重大项目及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阶段性成果(编号:2015MZD061)。

作者简介:祝灵君,中央党校党建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党的基层党组织、政党制度、党群关系等。

收稿日期:2016-01-28

猜你喜欢

党群关系党的建设社会
社会资本视阈下的山东抗日根据地党群关系建设
论习近平关于党的组织建设思想的创新
民法公平原则的伦理分析
纵向社会的人际关系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问题研究
把“两学一做”落实在思想上和行动上
当前施工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现状及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