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城镇化建设重在提升农村人力资本存量

2016-02-13向志虹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存量城镇化农民工

向志虹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成都 610072)



推进城镇化建设重在提升农村人力资本存量

向志虹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成都610072)

新型城镇化;农村人力资本;存量;投资

农村人口转移问题是我国城镇化涉及的关键问题。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人力资本投资问题引人关注。人力资本是通过投资而凝结在人身上的知识、技能、经验和健康等的总和。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增加农村人力资本存量,推动城镇化向纵深发展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方向。长时期农村人口落后的思想观念、不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薄弱的农村教育放慢了农村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推动城镇化进程重在提升农村人力资本存量。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完善城乡社保统筹、着力提升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以及分层对农村人口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是当前提升农村人力资本存量的有效措施。

城镇化是一个由传统的乡村社会变为现代的城市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它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阶段。社会现代化渐进分为农业社会阶段、城镇化发展阶段、向知识化的进程发展三个阶段,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第二阶段——城镇化发展阶段。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发展的重心,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实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提升城镇化质量水平是政府努力的方向。现阶段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农村人力资本存量相对不足,质量不高,要推进城镇化必须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升农村人力资本。

一、 城镇化化是人的城镇化

城镇化是由农业社会向城市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它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逐步提高。城市人口比重增大也即大量的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二是城市数量、规模的扩大。城市数量的增加、城市规模的扩大需要人口去填充,而填充的人口在我国现阶段主要由农村人口来实现。三是产业结构提升、现代化水平提高。原来从事传统低效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转向从事现代高效的第二、三产业,这部分劳动力主要来自广大农村。四是城市文明向农村扩散,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农村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不断现代化。农村文明程度提升涉及到所有的农村人口。城镇化四个方面的特点均涉及到农村人口,由此可见,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市民化,是人的城镇化,推进城镇化进程关键的要素是人。

二、 农村人力资本提升是推进城镇化的关键要素

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源可以从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进行考察。人力资源的量是指从事生产的劳动力数量和规模,人力资源的质是指劳动者的知识、劳动技能等。人力资本是通过投资而凝结在人身上的知识、技能、经验和健康等的总和,具体包括智力和体力两个部分。人力资本不等于人力资源,真正的人力资本是对人力资源进行有目的的教育培训得到的。推进城镇化进程关键的要素是人,人最重要的资源是凝结在人身上的能力,即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载体是人,表现在其身上,是通过教育、培训、健康投资和劳动力迁移流动等形式而凝结在人身上的能力。人力资源经过教育、培训、投资等成为人力资本。1961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在《论人力资本投资》中提出,通过对人力资本投资,人口的质量能够得到不断改进,并由此提高劳动生产率。 舒尔茨强调,“改进穷人福利的关键因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提高人口质量,提高知识水平。”[1]这突出了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人力资本的投资能增加未来的收益。人力资本已经超越物质资本及货币资本,成为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和社会最宝贵的财富,知识及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永久源泉和动力。据2015年中国人力资本报告显示GDP和劳动力人力资本的比值全国各区域都在增加,而GDP和物质资本的比率都呈下降趋势。人力资本的增长速度已超过物质资本的增长速度,成为现代化工业、农业的最重要发展因素。

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看,我国经济已经进入转型期,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驱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难以持续。经济增长将更多依赖劳动者素质的不断提高。研究表明,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品质的提升会提高农村人力资本存量,推动当地城镇化向纵深发展。“经济转型的核心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而从劳动力驱动转为人力资本驱动符合经济转型的核心要旨。”[2]。根据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2014、2015年中国人力资本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实际人力资本总量按1985年货币计算为191.55万亿元,与1985年的33.59万亿元相比,增长4.7倍 。虽然中国人力资本总量大,但人均人力资本相对较低,中国在全部122个上榜的经济体中排名第43位,人力资本综合指数是0.186,为排名第一位瑞士指数(1.455)的13%。2015年中国“人力资本指数”排名全球第71名,处于东亚的平均水平上,与日本(第4名),新加坡(第13名)和韩国(第32名)在人才使用效率上还有一定的差距。从1985-2012年,全国劳动力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从6年增加到9.9年,其中农村从5.3年增至8.6年,城市从8.1年增至11年;全国高中以上人口占比从13%上升到34%,其中农村从8%上升到14%,城市从27%上升到50%,城乡差距显著。新型城镇化在今后一个时期要有序解决3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而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偏低,经济增长新源泉要依靠人力资本的提升。[3]因此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需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

三、 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偏低及原因分析

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偏低影响城镇化进程。人力资本匮乏是农村贫困、城乡差距大的内在因素。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存量有明显的提升,但仍处于较低水平。究其原因梳理如下:

1.农村思想观念落后难以大力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城镇化推动不仅需要物质技术基础,更需要农村人口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心理素质的变革。农村长期的落后导致农民形成“稍富即安”、“上学不如打工”等落后意识,从而导致农村人口接受教育的水平低,人力资本得不到较大的提高。农村“无限供给”的低素质劳动力难以成为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拥有者,即使从外引进现成的知识资本如高新技术、管理方法等也很难实现真正的本土化,从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教育制度阻碍农村人力资本存量的提升

我国已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对农村义务教育也做了大量的投入,但农村家庭子女辍学率仍偏高。由于教育优质资源的稀缺性,优质教育资源仍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普遍较差,教师严重缺编,阻碍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而过关斩将进入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家庭子女也因家庭教育开支负担偏重而失去更多升入高一级学府深造的机会,正所谓“寒门再难出贵子”。如此循环,低水平的农村教育很难有效提升农村家庭子女的人力资本存量。

另外,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和在职教育环节缺失,我国农村绝大部分劳动力尚未接受过任何职业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偏低、劳动技能缺乏、人员素质不高,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民的就业和收入的持续增长。

3.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阻碍农村人力资本存量的提升

从医疗保健看,我国农村医疗卫生资源严重不足,设备少,条件差,政府对农村医疗卫生投资较少。同时农村人口普遍健康观念淡薄,“小病拖,大病扛”、“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现象普遍存在。农村人口在健康上无力更多的投入。

从养老制度看,农村养老金投资收益率低于通货膨胀率,农村劳动者所领取的养老金难以应付生活所需,进而使农村劳动者储蓄意愿强,仅有的一点储蓄不会用于人力资本投入。

四、提升农村人口人力资本存量的对策

1.政府应发挥在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中的主导作用

城镇化发展重点在“人”,但在城镇化建设中首当其冲的是搞基础建设,极力把乡村 “打造”为城市,结果新农村建设中花大笔费用修建的新农舍成为空房,许多城镇变为“睡城”,农村并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农村人口的素质也没有较大的提升。“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体现在对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解决。现阶段政府应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体化,最终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并轨,建立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村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体系。解决了农村人口的医疗养老问题,也提升了农村人口人力资本存量。同时,解决了医疗养老等问题,使他们有条件去满足精神层面的需求,潜移默化中改变了一些落后观念。同时政府可进一步加大职业培训投入、调节税收制度等方式提升农村人口综合素质、增加农村人口收入。

2.对农村人口分层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按年龄划分可将农村人口划分为老中青三类。不同类别的人群投资重点不一样。

(1)农村老年人口重在养老医疗投资

老年群体包括留守在农村年过半百的无太多生存能力的老人和在城市临时打工、无太多技术的农民工群体。城市对他们不太具有吸引力,固守家园是他们的愿望。对他们的人力资本投资更多体现在健康和养老方面。现阶段首先应着力解决这个群体的农村社会保障问题。针对老年人口,在健康方面可为他们提供更多、更好的保健公共服务。在农村开展健身工程活动,建立村级健身广场、配备健身器材、传授相关的保健知识。让老年群体获得更多锻炼的机会,增强体质;掌握更多的保健知识,从而形成健康的体格,提高其身体素质。

(2) 新生代农民工重在职业教育投资

新生代农民工指1980年后出生的农民工。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结果,2015年农民工总量为27747万人,农民工仍以青壮年为主, 40岁以下农民工所占比重为55.2%。新生代农民工是农民工群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新生代农民工是最有条件首先融入城市的群体。相比老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新生代农民工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仅占6.1%,初中占60.6%,高中占20.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2.8%。[4]人的素质和技能的培育主要通过教育来完成,教育对人力资本的积累有延续作用。教育包括在学校接受的学历教育和学历外的知识技能培训教育。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而言,在离开学校教育进入城市务工后,其人力资本积累的方式主要是参加各种职业技能培训。接受一定的技能培训,可以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整体素质、增加就业机会,也能更好更快地融入城市。 我们需要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力度。首先,建立完善政府主导的农村劳动力培训体系,重点建设一批农村骨干职业学校,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师资、教材和实训基地建设,鼓励各类社会教育培训机构承担农村职业培训任务,主动开展多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活动。通过适应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职业培训,让农村初高中毕业生掌握初步的劳动技能,为适应未来企业工作和城市生活奠定基础。其次,新生代农民工输入地政府要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需要,把对进城农民工培训纳入到整体工作的范围内,加大对进城农民工培训的支持力度。再次,努力改善新生代农民工收入,提高长期收入预期,只有富足的生活才能增强农民工的体质,同时较高的工资收入也激发了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通过技能培训和再教育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提高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能力。同时完善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鼓励新生代农民工积极参加各种社会保障,让新生代农民工在医疗、就业、养老等保障方面无后顾之忧,从而提高其人力资本水平。

(3)农村儿童重在基础教育投资

农村儿童,这是最需要大力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群体。教育是推动人均人力资本特别是人均劳动力人力资本增长的重要因素,但对人均人力资本形成的影响小于人均劳动力人力资本。因此,如果在较低教育层级扩展,如实行12年义务教育,则会加速人均人力资本的增长。[5]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现有6100万留守儿童和3600万流动儿童,(流动儿童中很大部分是进城农民工的子女,),二者合计达1亿人的规模。[6]这些儿童面临生存和发展诸多挑战和问题,解决这些挑战和问题的关键一点在于对这些儿童大力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特别是教育投资。教育投资一方面针对流动儿童,一方面针对留守儿童。随父母进入城镇生活学习的农村儿童应享受与城镇孩子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在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重申流动儿童义务教育“两为主”方针的同时,要求“对未能在公办学校就学的,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普惠性民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7]这是保障流动儿童平等接受教育方面的重要举措,凸显了国家对解决流动儿童问题的高度重视。政策的落实需要有制度,条件允许时可上升为法律制度,从根本上解决流动儿童读书问题。另一方面城乡一体化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现阶段还做不到所有农村儿童都“进城”接受教育,因此必须加强农村教育的发展。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支持的政策体系基本完成,农村基础教育办学条件有很大的提升。但农村学校师资等软件方面的改善远低于校舍等硬件指标的改善幅度。因此,应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老师的待遇问题,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老师投入的力度,留住和吸引更多的老师在农村任教。同时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免费师范生、国培计划等重大政策应进一步完善和落实。

[1]西奥多·W·舒尔茨 论人力资本投资 [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2]李唐宁等,人力资本红利将成新常态下发展新动力[N].经济参考报,2014-12-15

[3]《中国人力资本报告2014》, http://news.cufe.edu.cn/jdxw/78443.htm,2014-11-12

[4]段成荣 吕利丹 王宗萍 城市化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3)

[5] 《中国人力资本报告2015》http://edu.sina.com.cn/l/2015-12-14/doc-ifxmpnqf9747663.shtml.

[6]国家统计局: 2015 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R],2015.

[7]《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EB/OL].中国政府网,2013-03-16.

(责任编辑:孙开庆)

2016-07-07

向志虹(1972- ),女(汉),四川通江人,中共四川省委党校科社教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公共管理。

F323.6

A

1008-5955(2016)03-0055-04

猜你喜欢

存量城镇化农民工
关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批复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存量时代下,房企如何把握旧改成本?
吉林存量收费公路的PPP改造
家乡的城镇化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
腐败存量
盘活存量与扩大增量齐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