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政放权:全面深化改革的首要之举

2016-02-13文/张

中国机构编制 2016年5期
关键词:简政放权结构性供给

文/张 洋



简政放权:全面深化改革的首要之举

文/张 洋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化改革的攻坚之年。那么,开局之年该从哪里开篇,攻坚之年的关键举措又会有哪些?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建言献策,集思广益,凝聚共识。政府工作报告有明确的部署,把“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向纵深发展”列在“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持续增长动力”的首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涉及方方面面,既要求进一步优化配置生产要素,提高供给结构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着力化解过剩产能和降本增效”、“努力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也要求进一步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如“充分释放全社会创业创新潜能”、“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更好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重要改革部署和实践来看,简政放权是深化改革的重点,并且对整个供给侧改革具有根本性、长远性影响,简政放权越是充分、恰当,越能有效引导生产要素配置得更合理,促使市场经济环境更有序,整个供给侧也会逐步与改革新形势、经济新常态、群众新期待等方面相匹配、相适应。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简政放权要牢牢抓住政府“自我革命”这个牛鼻子,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将该放给市场和社会的权放彻底、放到位,将政府该管的事情切实管好,才能真正做到“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而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为政府工作报告提及的各项重点工作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提供强大的动力。

简政放权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首要之举,对整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根本性、长远性影响。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加快转变职能,将该放给市场和社会的权力放彻底、放到位,真正做到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各项改革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简政放权改革要在“深”和“实”上下功夫,要有顶层设计,措施要更加精准。

过去三年多的时间里,我国大力推行简政放权改革,取消和下放了一批行政审批事项,终结了非行政许可审批,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优化公共服务流程,群众和企业办事更加方便,全社会创业创新热情高涨。需要注意的是,改革越深入,就越需要迎难而上,越需要在“深”和“实”上下功夫。需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不仅要有路线图、时间表,还需要有标准化指南,避免个别部门和地方不熟悉、不了解,甚至是自行其是、敷衍了事,确保改革有序推进;改革的举措要更加精准,下放什么、取消什么、保留什么,每一个具体行政审批事项都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这对改革精细化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进一步注重统筹配套,既要在总体原则上坚持放管结合,也要在具体执行中充分考虑地方如何承接、服务如何优化,要尽快构建完善的法律体系和社会诚信体系,既把权力锁进牢笼,也要依法约束社会经济组织和公民的行为,推进改革实践的规范化。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简除烦苛,禁察非法,使人民群众有更平等的机会和更大的创造空间”,说出了全社会的心声,也说明简政放权是深化改革的“首要之举”。在深化改革的攻坚之年,如何切实以简政放权的“减法”换来优化服务和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加法”,调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乘法”?面对这道时代赋予的“算术题”,我们且行且思。

猜你喜欢

简政放权结构性供给
治理迭代
新时代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简政放权≠“减”政放权
切实抓好去产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临床人才结构性改革正当其时
取消“两定” 简政放权的好开端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