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推动整治“涉批中介”
2016-02-13盐城市编办
● 盐城市编办
盐城推动整治“涉批中介”
● 盐城市编办
为根除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环节多、耗时长、收费乱、垄断性强等难题,江苏省盐城市出台了加强涉批中介服务监管的实施意见,实施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的专项治理。
一是分类指导,推进“红顶中介”脱钩改制。按照事改企类、脱钩重组类、中介职能调整类、中介暂时保留类四种方式推动“红顶中介”脱钩改制。
事改企2家。按照以经营性业务为主、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中介机构全面脱钩改为国有企业或民营企业的原则,将改制后的市水利勘测测绘院成建制划转至市国资委管理,改制后的市交通规划设计院整合进市交通控股集团公司。
企业脱钩重组5家。按照经营性国有企业中介机构与其业务审批相关的行业行政主管部门(或挂办单位)全面脱钩的原则,将市房地产测绘中心、盐都区房产测绘中心成建制划转至市国资委、盐都区国资委管理,市劳务协作中心、市泰来地震测量队改制为民营企业,市交通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整合进市交通控股集团公司。
中介职能调整5家。按照剥离事业单位涉批中介职能的原则,市节能技术服务中心、市勘察测绘院、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分别剥离节能评估中介职能、测绘职能、环评职能,成立专业中介公司;市情报所、市工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服务“三证合一”工作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
保留整改5家。按照市场承接能力有限、短期内难以剥离的中介性机构整改服务的原则,对市计量测试所、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市防雷中心、市华安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有限公司、图审中心等中介机构,强化监管,压降收费,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
二是联审联办,探索压缩涉批中介流程。盐城市出台了《市级建设工程项目并联审批的试行意见》,全面试行建设项目联合审图、企业投资项目多评合一,实行区域评估,大大压减涉批中介时间,提升企业审批效能。
启动实施建设项目“联合审图”。制定《盐城市建设项目“多图”联审工作实施意见》,将涉及规划、建设、人防、消防和气象的图审集中到市政务服务中心实行联合图审,实现“一个集中办公场所、一套申报材料、一套工作机制、一个信息平台、一次性收费”的“五个一”工作机制。
启动实施企业投资项目“多评合一”。制定《盐城市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多评合一”工作实施意见》,加快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整合节能评估、环境影响评估、碳排放影响评估、安全评价、水土保持方案、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震安全性评价7项评估合并,进一步整合、优化、延伸服务举措,推动各项评估由串联方式调整为并联方式进行,事项统一受理、统一评估、统一评审、统一审批的评估服务新模式,进一步优化投资软环境。
试行区域性联合评估。对开发园区、产业集中区范围内土地的勘测定界、土地复垦、水土保持、地震安全、文物保护、矿产压覆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地价评估等,不再实行单一评估,探索由地方政府组织实施联合评估,入驻企业享受评价成果的办法。
三是净化环境,促进涉批中介公平竞争。为切实解决部分涉企涉批中介机构无序竞争、收费混乱的问题,盐城市从规范收费、优化服务入手,积极营造涉企涉批中介的公平竞争环境。
实施涉企涉批中介收费专项整治。盐城市审改办会同市物价局、市政务服务办对市级涉企行政审批中介服务项目及收费项目进行专项清理,编制并公布了《盐城市级涉企行政审批中介服务项目及收费项目清单》。经过梳理,盐城市级涉企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项目原有109项,取消62项(取消没有法律、法规及规章依据的2项;取消与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目录不符的20项;取消属于审批部门职能、应由审批部门委托中介服务或属于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35项;取消应在土地出让前完成,应由地方政府组织实施,不得转嫁企业再次收费的3项;取消上级已取消的2项),保留47项。
推行涉企收费“一票制”。制定公布《推行涉企收费“一票制”实施办法》和收费目录,对政府基金、行政事业及经营服务性收费等近20项收费,明确在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流程的不同阶段,实行“统一开票、分阶段集中收取和定期划转”,防止出现“多头收费”现象。
设立中介服务超市。按照“垄断性中介必须进驻,竞争性中介择优进驻,缺位中介外来引进”的原则,盐城市选择20类40家中介机构进驻政务大厅。市政务服务中心统一对外公开中介服务项目、设定依据、服务范围、服务内容、收费依据及标准、办理时限等服务信息,并作出服务承诺,让办事企业和群众可以自行选择中介机构提供服务,实现“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努力实现基层办事无障碍、企业办事无投诉、群众办事无困难。
四是综合施策,建立中介机构监管长效机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涉批中介服务监管的实施意见》,扎实推进强化中介服务监管具体措施。
积极开展中介机构专项清理。制定《盐城市中介机构专项清理工作方案》,指导督促市区18个中介机构行业监管部门和260家中介机构积极开展自查自纠,对排查出的51个问题已基本整改到位。
强化中介机构信用考核。研究制定中介机构监管工作考核办法和中介机构信用评价结果应用办法,完成了2014年度中介信用评价工作。
开展中介机构诚信示范创建活动。制定中介机构诚信示范机构创建方案、中介机构诚信示范创建自查自评办法,举行专门的培训活动,对中介机构进行抽查并汇总登记,推荐5家单位作为全市中介机构诚信示范创建试点。
注:压题图为盐城湿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也对完善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提出了具体要求。当前,自然资源管理体制的调整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点任务。为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提供理论基础,中央编办自2014年开始组织了多项课题研究,从不同角度对国内外自然资源管理体制进行了深入分析。本期开设“完善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专栏,集中刊登这些研究成果。
编者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