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英语听说教学新论与实践

2016-02-13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引擎听力口语

白 金

(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天津 300382)



高职英语听说教学新论与实践

白金

(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天津300382)

高职英语教学是实用英语教学的重要阶段和环节,其中英语听说教学占有重要地位,但中小学阶段应试英语和“哑巴英语”教学和学习的惯性使多数高职学生不能适应实用英语学习的要求,致使高职英语听说教学的教学效果受到严重影响。笔者在对传统教学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反思的基础上,在教学中创新出一系列有益的教学理论和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此向广大同仁们和同学们作以交流。

高职英语;听说教学;教学现状;“引擎动力理论”

一、高职英语听说教学现状分析

自2000年高教司颁布了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为核心思想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来,“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也改变了单纯培养阅读能力的教学模式,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读、听、说、写、译综合运用英语的交际能力,并且把过去视为高不可攀的听说能力的培养提高到了应有的地位。”但在听说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已占有重要地位的今天,中小学阶段应试英语教学和“哑巴英语”学习的惯性使多数高职学生不能适应实用英语学习的要求,表现在学生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极为薄弱,对听说练习具有畏难情绪和逃避心理,致使高职英语听说教学的教学效果受到严重影响。

二、“引擎动力理论”在高职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

(一)“引擎动力理论”的内涵

“要正真实现高职英语教育的教学目的,就必须做到:……要特别注重加强听、说技能的培养。……不但强调书面英语能力,也强调口头语言能力,不但注重学习的语言输入(receptive)训练,也注重其语言产出(productive)能力。”面对当今普遍缺乏学习动力和学习习惯,且越发具有个性化的教学对象,传统教学理论显然失去了活力,越是经典的理论越会显得老生常谈,无法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因此,创新和发展出更具生命力和时代感的教学理论是摆在教师们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在教学中没有对传统的英语听说的重要性等理论老调重弹,而提出了更为生动、形象的“引擎动力理论”。该理论即认为“听”、“说” 是学习英语中的两个“引擎”,前者是输入引擎,接受信息;后者是输出引擎,表达信息。“听”、“说”不仅是最具实用性的学习目标,而且是最具活力的学习环节和重要方面,是激发学习者兴趣的源泉,是英语学习的发动机。

就“引擎动力理论”的内涵而言,一是要求充分发挥“听”、“说”在英语学习中的发动机作用;二是尽可能多听、多说;三是“听”、“说”相通、互动。

就第一点而言,中国学生所习惯的英语读写学习属于静态的、相对被动地学习方式。这样的学习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其弊端十分显见,比如“哑巴英语”的教学和学习模式虽造就了一些尖子生和人才,但耗费大量时间强背单词和语法规则,却学不到任何技能、找不到任何乐趣的学习方式带给更多学生的却是学习英语的挫败感,并且这种挫败感的“共鸣效应”会对不同阶段的学习者造成学习英语的逃避和恐慌心理。而相对而言,英语听说学习则属于有活力、有乐趣的积极方式。比如,有的学生说自己想学英语,但是难以克服惰性,端起书本就看不进去了,半个小时连一段文字都看不完。这说明阅读式的学习对其而言一无乐趣、二无效率,那么笔者让他将要学习的材料变阅读为朗读,这样一来,这位同学就非常有效改善了读书效率,久而久之,也养成了朗读和阅读的习惯,获益匪浅。“引擎动力理论”也不是片面的,其重要延伸是“全息学习理论”。英语学习是对学习者在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的能力均有所要求,并最终要求学习者达到一定的综合应用能力。因此,“全息学习理论”将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该方法是指,学习者充分利用“听“、”说”的发动机作用,对每一篇学习材料进行听、说、读、写、译的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式地学习,调动各种感知和认知功能,对学习资料进行细致、深入地研习,从而达到强化理解、加深记忆,最终达到对所学内容能够自如驾驭与运用的程度。

就第二点而言,一方面,通过新闻、电视节目、电影、广告、别人的交谈等一切学习资源锻炼听力,摄取信息;另一方面,创造一切机会进行英语口语表达,哪怕是背台词似的自言自语,形成习惯,以此锻炼口腔肌肉,加深对所学词汇和表达的理解和熟练程度,训练英语思维能力,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多听、多说可直接提高学习者对英语语言的敏感程度,即通常所说的“语感”,从而带动了“读”、“写”、“译”等各方面能力提高。而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应起到重要的鼓励、启发的作用,以激发学生多听、多说的兴趣和自觉性。比如,笔者在教学中说道其实听说材料的实用之处就是贴近生活,随即将教材中的一段对话材料翻译成了生活化的语言,使学生们有了耳目一新的感受,接着笔者又让学生们用各种方言进行翻译,拉近了学生们与英语的距离,加深了学生们对材料内容的理解,提升了他们上口语课的兴趣。下一堂课,笔者又让学生们用自己的方言编写对话,并参考教材内容翻译成英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点更是具有突破传统听说教学理论的重要意义。在生活常识中,我们知道口耳共鸣的原理,音乐家练声、演唱时注重的就是口耳共鸣;再如“十聋九哑”的医学常识,听不见的人大都不会说,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听、说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也是可以彼此促进的,那么我们应该在学习中运用这个规律。而事实上听力材料也就是口语内容的形式转换,如果能精确模仿英美人士的口语,就能成功突破听力理解问题。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会有学生问,我听力不好或者口语不好,怎么办?他们得到的回答大多都是:“那就多听、多练”。这样回答固然有其合理性,但是否具有普遍的可操作性呢?试想让学习者对自己本来不擅长、不喜欢去做的事,还要硬着头皮去做,显然有悖人之本性。固然,战胜自我是取得成功所必要的,但成功者毕竟是少数,因为能做到的人太少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即是以人为本,在当今时代,有悖人性的东西已越来越少地为科学性所青睐了。因此,我们不如换个方式去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听力不好,可以通过加强口语训练和学习的方式来寻求突破,反之亦然。以听力考试为例,考生如果能在第一遍盲听的基础上,于第二、三遍听力播放的过程中试着跟读听力内容,则做题的正确率将大大提高。

(二) 科学、有效的训练方式

理论以指导实践为目的,正确的理论需要具体的方法去践行,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那么,“引擎动力法”最基本的学习和训练模式即为“三随”与“三最”。前者系针对“听”的训练:学习者应在平日里做到“随时听”、“随身听”、“随意听”,也就是学习者应该养成随时、随地听英语的习惯,这在现代社会是很容易实现的。对此,钟道隆先生曾不无羡慕地说道,现在的硬件条件和学习环境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英语学习者不可企及的,现代的学习者应该更具有学习英语的优越条件,更容易出成绩。另外,在听力内容的选择上可以选材广泛,即所谓“随意听”。如笔者还曾建议学生们搜集一些感兴趣的英语广告去听,除此之外还会有大量让学生感兴趣的英文歌曲、影片等内容。“三最”,即以最大声、最快速、最清晰的标准练习口语,最早为“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所提出。李阳提出通过“三最”口腔肌肉训练法,能达到熟能生巧、脱口而出的程度,并举出了大量的成功案例。正如相声演员要练基本功,学英语也要练“嘴皮子”,关键是如何科学地练习、轻松地坚持。

充分做到“三随”与“三最”可能需要一个过程,学习者可以从具有这样一种方法意识开始,慢慢形成学习习惯。同时,在心态上不该急功近利,首先要懂得英语学习进步的规律,对学习者来说,其英语学习的进步不是今天听懂一个词,明天能说两个词那样“从三到万”式的简单递进规律;而是在你坚持学习了一段时间以后,蓦然回首时发现自己已然上了一个台阶。因此,学习者要有“厚积而勃发”的思维,一个端正、稳定的心态是最有利于进步的。另外,很重要的一点,还要克服怕出错的心理。笔者在教学中将英语听说的进步规律以沾满泥巴的车轮作比,车轮上的泥巴就好比错误,一定先要让车轮转起来,越转越快,才会渐渐把泥巴摔干净。

从技术细节上看,听、说的难点与规律集中体现在:连读、吞音、英、美口音的差别、强读与弱读等几个方面。实际上,这也是我们的母语中所常有的,因此这些所谓的技巧并不难理解,但需要教师生动、透彻的讲解。

如果在听力中遇到上述问题,我们完全可以强化口语学习来克服。如果我们对自己的口语认真了、纠正了自己的发音,那么我们对纯正、地道的发音也就敏感了,否则我们将一直处于骑着木马怀疑真马的状态,怎能不影响听力水平?对于英语发音,总的来说,首先,讲英语时的舌位与汉语是完全不同的,基本上英语人士是卷着舌头说话的;其次,英语人士讲话时会较多用到鼻、喉。另外,练好口语的关键在于掌握连读和断句,该连的连,该断的断,连读在词与词之间,断句在词组之间;这是决定口语表达的速度与质量,增加自信的关键。在教学实践中,通常对于听力中一些很简单的单词,如果连读了,学生们就很难听得出,原因是他们自己在做口语练习时就很少连读,甚至没有这样的意识。学生们通常也害怕听长的句子、快的句子,他们自己掌握了断句的技巧,听到长句时就自然能抓住其句子重心了。掌握好连读和断句,能够提高表达的流利程度,也不会对念得快的句子感到不适应了。反之,如果在口语中遇到上述问题,也可以通过多接触视听资料来获得突破,要大胆模仿、善于模仿。比如,可以多唱英文歌来练好口语,试唱美声歌曲来体会鼻、喉音。一个地区和民族的歌曲是其语言表达的形式之一,并且歌曲中的吐字发音往往是非常饱满、清晰和夸张的,放大了其语言的发音特点,因此非常适于学习者去模仿和学习。再比如,在原声影片中,学习者可以观察到片中人物吐字发音时的口型,必要时还可借助慢放功能来实现。另外,创造语言环境是学习英语事半功倍的有效方式。比如“American Movies Watching”就是个好方法,“因为看完一部电影,就仿佛在美国呆了两个小时,而学到的东西是你在美国两天,甚至两个星期都不一定能学到的。”观看原声电影解决的不仅是语言问题,还包括语言的根基——文化问题。而对于没有集中时间学习的学习者来说,还可以在家中打开电视或电脑,边听英语新闻或歌曲,边做其他事,实践证明这也是一种有效创造语言环境,提高英语听说能力、促进英语学习的好方法。

学习者还可以充分利用听说手段进行全息式学习。如对一段学习材料,可以先进行阅读,查明弄懂其中的生词,再进行朗读、听力的训练,然后可以把自己的朗读录音,既可以与原版朗读比对,也可以随时、反复听,达到熟悉的程度;然后将该篇英文译为汉语,继而可以看着译文将英文原文复述出来。这样会使学习者不需要背却在无形中记忆了许多学习到的内容。每一段学习材料都是在用英语表达一种事物,如果记忆了几十篇,甚至上百篇,就是能用英语表达几十种甚至上百种事物了,则此时的学习者已具有相当的英语水平了。

总之,“引擎动力法”不仅是一种直接针对实用能力的学习和训练方法,对应试教育也大有裨益。在教学实践中,该理论的提出使学生耳目一新,对高等职业教育阶段的英语学习要求有了全新的认识,对英语学习方法有了新概念,从而摆脱了旧有的学习思维、方法、习惯及挫败感,极大地提升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改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不断开拓思路,是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与时俱进。

New Theory and Practice of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Teaching

BAI Jin

(TianjinPublicSecurityProfessionCollege,Tianjin,300382)

English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is an important phase and link for practical English teaching,of which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but due to examination oriented English and “Dumb English” teaching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the majority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can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ractical English learning,which results that the effectiveness of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teaching has been severely affected.Based on the thinking o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theories and methods,the author creates a series of useful innovative teaching theory and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in teaching and exchanges with the majority of colleagues and students hereby.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teaching; teaching status quo; “theory of engine power”

2016-03-11

白金(1980-),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英语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与翻译。

G712

A

1673-582X(2016)10-0075-04

猜你喜欢

引擎听力口语
酒中的口语诗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蓝谷: “涉蓝”新引擎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口语对对碰
无形的引擎
基于Cocos2d引擎的PuzzleGame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