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南境的塞垣、古城与穿越祁连山宽谷的丝绸之路
2016-02-13苏海洋
苏海洋
(天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甘肃天水741001)
河西南境的塞垣、古城与穿越祁连山宽谷的丝绸之路
苏海洋
(天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甘肃天水741001)
祁连山北西西——南东东向纵谷广泛发育,为游牧民族南北迁徙的天然孔道。先秦至西汉初年、东晋南北朝和中唐至宋,祁连山道是沟通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祁连山路最重要的是扁都口道,另外还有由一系列支道组成的走廊南山道和姑臧南山道。石羊河、黑河及疏勒河水系穿越的祁连山北麓浅山盆地及河流出山口留下的古城及塞垣遗迹证明了祁连山道的存在,并为复原其具体路线走向提供了线索。
祁连山路;草原丝绸之路;塞垣;古城
祁连山屹立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是一个由北西西——南东东向的平行山脉和谷地组成的巨大山系。纵谷和山间盆地广泛发育,是祁连山地重要的地貌特征之一。主要纵谷有黑河、北大河、疏勒河、野马河、党河、哈尔腾河等谷地,这些纵谷宽10~30公里,谷底平坦,绝大部分发育高山草甸草原,是青藏高原的高寒游牧民族和北方半干旱草原的游牧民族南北迁徙的天然孔道。历史上,除个别路线如扁都口道外,绝大部分控制在游牧民族手里,历史文献记载模糊或失载,因此,史学界对祁连山路的具体走向并不十分清楚。所幸祁连山山间盆地和北麓河流出山口遗留下的塞垣与古城遗迹,为确定穿越祁连山山口和纵谷道路的具体走向提供了重要线索。
一、祁连山路的历史演变
早在马家窑文化时期,祁连山南麓河湟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就传入河西走廊东段。[1]卡约文化时期,北方草原文化因素以祁连山北麓的四坝文化为中介,跨越祁连山隘口,向南传播至青海境内。[2]先秦时期,诸羌部落沿祁连山纵谷向北迁徙,出祁连山口进入河西走廊,形成酒泉呼蚕水路、张掖弱水路和姑臧南山路。[3]两汉魏晋时期,由于中原王朝在祁连山北麓各山口设防,跨越祁连山的南北纵向草原之路被阻断。扁都口道、姑臧南山道演变为沟通秦陇与河西地区的东西向通道的一部分。东晋南北朝时期,穿越陕甘黄土高原南缘,沟通关中、陇右和河西的东西走向的丝绸之路秦陇南道和沟通中国南方与河西、西域的丝绸之路河南道在祁连山南麓的湟水流域汇合后,向北横穿越祁连山、河西走廊至蒙古高原,与北方草原路相接。与两汉魏晋时期相似,隋唐时期祁连山道作为草原路的功能被弱化,扁都口道和姑臧南山道再次被纳入东西走向的沙漠丝绸之路秦陇南道道路系统。中唐至宋,随着中原王朝势力的衰落和西北游牧民族建立的割据政权的崛起,祁连山路重新成为沟通高寒游牧世界和半干旱游牧世界的南北向通道。11世纪初,西夏占领河西走廊后,甘州回鹘向南翻越祁连山入湟水流域,东经秦州路与北宋频繁地进行商贸往来。[4]北方草原的鞑靼人则顺额济纳河南下,从甘州(治今张掖)附近穿越祁连山至青唐城(今西宁)。[5]元代以后,祁连山路失去国际通道的功能,降为区域性通道。
二、祁连山路与祁连山北麓的塞垣、古城
祁连山路是一个道路系统,由扁都口道、走廊南山道和姑臧南山道三个分系统组成。目前已完全摸清了扁都口道沿线的古城、塞垣,但对于其余各道,仅仅知道祁连山北麓浅山盆地和河流出山口附近的古城、塞垣。
(一)扁都口道与扁都口北出口附近的塞垣、古城
扁都口道指从湟水流域出发,经祁连山隘口扁都口北通河西走廊的道路,因扁都口古代称为大斗拔谷,所以,扁都口道又叫大斗拔谷道。其具体走向是由今西宁北行,溯北川河而上,翻越达坂山至门源,绕过托勒山东南山根北行,经峨堡上景阳岭,入扁都口,经永固、民乐至张掖。
扁都口道沿线留下众多古城遗迹,由南向北,有山城村古城(大通县景阳乡山城村北)、下庙古城(大通县新城乡下庙村)、杨家城古城(大通县城关镇李家磨村)、金巴台古城(门源县北山乡金巴台村)、老虎沟古城(门源县北山乡老虎沟)、克图古城(门源县北山乡东南75公里)、门源古城(门源县浩门镇东约1公里)、金沙古城(门源县皇城乡马营村)、峨堡故城(祁连县峨堡乡峨堡村)、永固古城(甘肃民乐县东南约25公里)。[6]226-237在扁都口北出口西北、祁连山北麓,汉代建有氐池城。今民乐县李寨乡菊花地一带叫“古城子”,曾有大规模的城址,后遭破坏,今留下一些断续的城垣遗迹,被考证为氐池故城遗址。古城曾位于洪水坝河、海潮坝河和大、小都麻河故道滋养的古绿洲上,“处于丝绸之路穿越扁都口连接河西走廊和湟水谷地的交通大道上,北接屋兰,西北通觻得,东北连日勒,东南与删丹相望,南控扁都要塞,其军事、交通位置亦十分重要。”汉代,在氐池县境南山口还筑有塞墙,汉简称为“氐池塞”;在扁都口北出口东北建有删丹城。汉删丹故城遗迹位于大黄山西麓、山丹河西源东岸的山丹县霍城乡双湖村邓家庄北侧,名双湖古城。该城南北长约330米,东西宽320米,墙垣原厚约10米,高约7米,后遭破坏,仅在西南角和东北角各留下一段残墙。[7]61-62溯山丹河西源小马营河而上,经香沟口入祁连山通扁都口。所以删丹古城控制经扁都口穿越祁连山的南北通道;向北沿山丹河南下连接日勒、觻得,与东西方向的丝路大道相衔接;西与氐池古城相呼应,是重要的军事位置与交通要道。为防范羌胡南北交通,汉代还在山丹河出山口筑有穷水(又称弱水,即今山丹河)塞。[7]231西源小马营河香沟口应该有汉代塞垣遗迹,可惜遗迹已难寻觅。
(二)走廊南山道与祁连山西段北麓的塞垣、古城
走廊南山道指位于扁都口以西、当金山口以东,南起青海湖北岸,向北横穿祁连山抵河西走廊,更北抵达漠北的道路。[6]237-244因为主要路线经过走廊南山,即日月山、大通山、托来山、俄博南山等故名。最早注意到该道的是严耕望,后来陆庆夫和陈良伟亦注意到此道。其具体路线是:起于三角城(在今海晏),溯甘子河而上,经大通山、大通河至祁连,或由扁都口道上的俄堡出发,向西北溯黑河而上至祁连,经油葫芦塘至野牛沟乡大泉村正北行,翻越走廊南山至肃南,偏东顺梨园河至临泽,偏北溯梨园河支流而上,再翻山顺摆浪河而下,再经元仙子至高台或经红崖子、马营、清水堡、总寨至酒泉;在野牛沟乡大泉村西偏北溯黑河而上至43道班,东向北翻越走廊南山,顺马营河至屯升,或顺沣乐河至沣乐。在43道班向南翻越托来山至托来河,溯托来河至托勒:偏西一路向南经五个垭口翻越托莱山至苏里,或顺疏勒河(下游称昌马河)至河西走廊,或顺榆林河、党河河谷至河西走廊;偏东一路经祁青、夹皮沟、铁镜山、石泉出北大河山口至嘉峪关、酒泉,或在铁镜山南三岔口向西溯柳泉沟而上,翻越镜铁山入红沟进入河西走廊。
在张掖临泽梨园河出山口,即今肃南蒙古自治县白银乡政府东的跃进桥附近,有顺山而下的一道黄土夯筑土墙,残长150米许,残高2米许,是南山沟口塞墙的一部分。[7]233在摆浪河和马营河冲积扇之间,找到了汉代表是故城遗迹。表是旧城即今酒泉屯升乡沙山村北15公里今新墩子城,曾位于摆浪河西侧的马营河古绿洲上,今天已经淹没于沙丘中。表是新城即今草沟井城,位于肃南县明海乡,北距新墩子城6公里。表是新城既避开了沼泽地,又遏制南部河流诸山口,在东西和南北交通上都具有重要位置。
在沣乐河出山口的冲积扇上找到一座唐代古城,即今高台县红崖子乡东大村的羊蹄鼓古城。该城基本方形,有内外两道垣,内垣90米×80米,残高2~7米;外垣边长各170米许,仅剩数段残高3~5米的城墙。城内有红、灰陶片,并发现过汉唐钱币。城周发现古墓。羊蹄鼓古城南距祁连山约4公里,且正南正对山中水关口,该口为通往祁连山乃至青藏高原的要径,此城为唐代祁连戍城,汉代在此建乐涫城。[7]88-92唐代由青海湖北岸吐蕃鱼海军(治今青海海晏境内)经祁连戍直通河西走廊建康军(治今高台骆驼城)的道路称就通过这里。
在黑河支流北大河和洪水坝河出山口冲积扇上,汉代建有福禄县城(今酒泉城内)和绥弥城(今酒泉临水乡古城村下古城)。福禄县古城遗迹今已无存。绥弥城古城城址略程方形,长宽各200米许,残高1.5~3米。东垣向东突出,开东西二门,地面散落灰陶片、黑陶片、碎砖块等。周围发现大量汉代墓葬。两城位于东西交通干道上,且沿黑河北上可直趋蒙古高原腹地,溯北大河和洪水坝河而上,向南翻越祁连山通青藏高原,是匈奴南下和羌人北上的天然孔径。在酒泉南境的栅子沟、太阳沟、火烧沟、黄草坝河、榆林坝河等河出山口,均留有石砌塞垣或木制栅栏遗迹。[7]87-88,102-104,223
汉代,在石油河出祁连山后的赤金绿洲上建有玉门县。[7]94-96有人认为唐代在今玉门市的旱峡山区置玉门军,因此,将经石油河东红沟穿越祁连山的道路称为玉门军道。[8]
在榆林河谷石包城乡,发现大量汉代塞垣遗迹。塞垣分布于祁连山前的鄂博山、鹰咀山北麓一线,东西走向,在长达80公里的范围内,几乎每个沟口都有塞墙遗迹。[7]232
(三)姑臧南山道与祁连山东段北麓的塞垣、古城
姑臧南山指扁都口以东、包兰铁路以西的穿越祁连山东段部分。姑臧南山道指穿越祁连山东段通湟水流域的南北通道。
1.穷水塞与三水镇道
溯山丹河东源而上,在山丹县大马营乡四墩南经白崖口入祁连山,西南翻越海拔4200余米的黑河支流俄博河与山丹河的分水岭,顺俄博河支流至俄博河边,在俄博南并入扁都口道,南通湟水流域;西北经大马营、花寨子、位奇至山丹县,再折西北至张掖与居延道衔接,北通蒙古高原腹地,东接阴山河套,西连天山南北。[9]因该道并不经过扁都口,但经过唐代三水镇,被命名为三水镇道。[8]前面提到的穷水塞的一部分,应包括建在山丹河东源出祁连山的白崖口一带的塞垣,惜今已无遗迹可循。[7]231
2.张掖守捉道与石羊河流域塞垣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因孙诲、赵惠琮矫诏令河西节度使崔希逸击吐蕃,“希逸不得已,发兵自凉州南入吐蕃境两千余里,至青海西,与吐蕃战,大破之,斩首二千余级,乞力徐脱身走。”[10]卷206圣历二载崔希逸行军的路线大约是在今武威南山麓张义堡一带向南翻越冷龙岭、达坂山,经青海互助县至西宁,又由西宁向西至青海湖西岸。李宗俊认为,唐代有两个张掖守捉,其一位置大约在今武威市南境祁连山麓张义堡一带,崔希逸此次行军的路线必经过武威市南境祁连山麓张义堡,因此将此道称为张掖守捉道。张义堡位于石羊河水系黄羊河穿越祁连山北麓的山间盆地。史载黄羊河流域张义堡西南四十里有榨子沟口,西营河流域的西营和东大河流域的皇城乡黑沟口、水磨沟口和藏经口皆有石砌的塞垣或横亘的木栏杆,以阻挡游牧民族的北进。[7]233说明包括黄羊河在内的杂木河、西营河、东大河都有穿越祁连山的通道。
3.洪源谷道与苍松古城
关于洪源谷的记载最早见《资治通鉴》,武周圣历二年(699年),吐蕃内乱,论赞婆降唐,武后“以为右卫大将军,使将其众守洪源谷。”[10]卷206圣历二载久视元年(700年),吐蕃攻凉州,“大将趜莽布支率骑数万人寇凉州,入自洪源谷,将围昌松。”[11]卷428《将率部料敌》李并成先生认为洪池岭即乌鞘岭,[12]李宗俊认为洪池岭与洪源谷应该为同一词源,为今乌鞘岭北的古浪峡,峡谷地形狭长、地势险要,为兵家必争之地。吐蕃经洪源谷进攻凉州的路线大致是:过大通河,经今天祝藏族自治县入河西走廊洪源谷,再经昌松县而至凉州,路线与今天西宁经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至天祝藏族自治县华藏寺的公路所经的路线相似。严耕望先生早在《唐代交通图考》中就注意到从今乐都(鄯州)出发,渡大通河,过今古浪西(昌松县)至武威(凉州治所姑臧)的道路,[13]卷2《河陇碛西区》该道就是本文所说的洪源谷道。洪源谷道上汉代设有苍松县城。汉苍松县古城位于今古浪县城北7公里的小桥堡村东南。古城1983年被拆毁,今存残墙基,残长200米以上,残宽4米许,残高0.5米。墙基西侧存深1米、宽50米的护城壕残迹。古城南正对古浪峡口,“该口即是丝绸之路由金城(兰州)进入河西走廊的必经咽喉,又是走廊平原通往南羌的要径,交通和军事位置十分重要。”[7]51由洪源谷道至凉州(武威)后,可继续向北沿白亭河(今石羊河下游)北行,经白亭海(今石羊河终端湖白碱湖一带),向东穿越今腾格里沙漠北部直抵黄河岸边。该道为河西走廊通往河套、北京及至华北平原、东北平原的一条捷径,唐五代以后依然兴盛,当地称之为绥远道,又称为白亭河道。[14]
4.白山戍道与古城头
白山戍为唐代在河西走廊设立的戍守之一,即大靖河出山口处的大靖镇北1公里处的古城头。古城北垣残长330米,基宽6.5米,夯筑,夯层厚0.1米。东垣残长300米,城内城周可拣到到汉唐灰陶片、红陶片、碎砖块、明代青瓷片等。汉代在此设扑县,北魏设魏安郡,北周改白山县,唐设白山戍城。“大靖河源于祁连山东端的毛毛山北麓,由古城头向南穿越大靖峡谷可直抵松山牧场,并进而联通庄浪河谷地,历史上该道屡屡成为羌、蕃北来的孔道”;庄浪河谷南段入黄河河口一带古称为令居,为中原通往河西走廊、河湟水流域的咽喉要径,又地当河湟北出蒙古高原的交通要道。[7]47白山戍道路线大致由白山戍向南溯大靖河至松山牧场,再东南沿庄浪河谷至河口,再由河口溯湟水西进至青海。
三、结论
穿越祁连山的古道仅仅是沟通蒙古高原与青藏高原的南北向延伸的草原丝绸之路的组成部分,祁连山北部浅山盆地及北麓河流出山口的塞垣及古城,仅仅是南北纵向交通各沿线众多考古遗迹、遗址中的很小的一部分。加强穿越祁连山宽谷和山口的南北走向的草原丝绸之路研究,加大对丝路沿线生态环境、考古遗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该成为华夏文明保护、传承与创新文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1]李水城,水涛,王辉.河西走廊史前考古调查报告[J].考古学报,2010,(2):229-264.
[2]苏海洋.再谈丝绸之路青海道的形成[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78-83.
[3]王宗维.汉代祁连山路考述[J].西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3):43-48.
[4]朱悦梅.甘州回鹘与周边政权的关系及特点[J].敦煌研究,2007,(1):79-86.
[5]前田正明,著.张金衡,陈宗详,译.西夏时代河西南北的交通路线[J].西北史地,1983,(1):81-65.
[6]陈良伟.丝绸之路河南道[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7]李并成.河西走廊历史地理研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
[8]李宗俊.唐代河西走廊南通吐蕃道考[J].敦煌研究,2007,(3):44-49.
[9]王北辰.古代居延道路[M]∥王北辰.西北历史地理论文集.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57-80.
[10]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11]王钦若,等.册府元龟[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2]李并成.晋河会城、缠缩城、清塞城考[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2):171-178.
[13]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M].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所,1985:515.
[14]李并成.盛唐时期河西走廊的区位特点与开发[M]∥唐代地域结构与运作空间.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60-95.
〔责任编辑余粮才〕
The Borderland and Ancient Towns in the South of Hexi and the Silk Road Running Through the Broad Valley along Qilian Mountains
Su Haiyang
(School of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Tianshui Normal University,Tianshui Gansu741001,China)
Along the west-south edge of Qilian Mountains,there exist several valleys serving natural thoroughfare for the nomadic people to migrate from south to north.From the early Qin until Song Dynasty,Qilian valleys are important part of the grass Silk Road which connects Mongolian Plateau and Qinghai-Tibet Plateau.Biandukou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th along Qilian mountain road.The ancient towns and borderlands left in the shallow mountain basin on the north edge of Qilian Mountain prove the existence of Qilian mountain road.
Qilian Mountain road;grass Silk Road;borderland;ancient towns
K928.6
A
1671-1351(2016)04-0032-04
2016-05-13
苏海洋(1971-),男,甘肃天水人,天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